- 一本書讀懂微信公眾營銷
- 海天理財
- 3879字
- 2019-09-29 15:37:59
1.2 無冕之王,秒殺其他通訊App
通訊聊天軟件注定是2011年的熱點,隨著國外kik在發布15天后宣布突破100萬用戶,類kik的短信聊天工具在國內紛紛涌現,包括小米的米聊、盛大的kik、遨游的遨信,還有一些小型工作室作品,例如速聊、個信等。2011年1月21日,騰訊也宣布發布微信,加入這個劃時代的全新手機聊天體驗之戰。
kik、米聊、微信這些基于手機通訊錄的短信聊天軟件,是采用無線網絡來實現短信功能的,只消耗網絡流量,運營商將不再收取短信資費。無線網絡有GPRS、3G、CMWAP、Wi-Fi等格式,對于常見的GPRS,最低需要5元就可以享受到包月50兆的服務,而僅僅1兆即可發送3000條短信。
在眾多的手機短信聊天軟件中,微信一路領先,是其中的翹楚,不僅是在聊天這一塊獨占鰲頭,同時還搶占了營銷的第一把交椅。
1.2.1
短信與微信
同樣都是給客戶推送信息,短信無疑是微信最有競爭力的對手,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橫向測評,如表1.1所示。
表1.1 短信與微信對比

兼具各方優勢的微信毫無疑問擊敗短信,日益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愛,成為時下最流行的交流工具,如圖1.20所示。

圖1.20 短信受到來自微信的沖擊
1.精準性
雖然微信和短信兩者都是推送消息,但還是有著很大的差別,微信和短信相比具備更高的精準性。
(1) 精準的地理定向。用戶之間短信聊天時,無法確定對方具體在什么地方,距離自己有多遠。而微信則不同,它所具備的LBS定位功能,能讓用戶知道和自己聊天的對象處在什么地方,信息具有相對的透明度。
(2) 精準的人群定向。短信的適用范圍大多是在熟人圈,如果是和一個陌生的號碼聊短信(很少出現這種情況),用戶對對方是一無所知的。而微信雖然也是QQ好友互聯,但是“查看附近的人”、“發現”,甚至是頭像與個性簽名等功能,還是能幫助用戶獲取一定的信息。
2.信息量
根據我國現有的法制規定,短信營銷是犯法的,換言之,如果有商家想借助短信這個平臺進行商品推銷,不僅收不到預料的效果,還違反了我國的法規。因此,短信主要風行在親朋好友之間,內容相對狹窄。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微信營銷已經掀起了一股熱潮。微信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公流平臺,而是日漸演變為一個公眾平臺,信息高速暢通。
3.互動性
短信也能你來我往地交換信息,但是比不上微信一對一的交互,用戶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和幾個人聊短信,而微信卻輕松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微信能利用O2O模式,將線上和線下互動打通,更緊密的和用戶交流,而短信在這方面就略遜一籌。如圖1.21所示,微信起著一個交流大平臺的角色。

圖1.21 微信互動平臺
4.收費
用戶都知道,短信是需要收取費用的,如果用戶要添加圖片、視頻等,收費也會隨之增加。而微信就不同了,不管是發送文字、圖片還是視頻,完全不收取費用,只需要耗費用戶的一定流量。騰訊方面不止一次地對外發表過申明,微信不會收取費用。
當然,兩者也是有很多相同點的,從軟件開發的功能去看微信營銷,其實它就是短信的升級版,兩者都依托手機端。
1.2.2 微博與微信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區別在于精準兩個字。微博是由微博主發一條微博,然后粉絲就可以通過看自己的微博主頁,查閱微博主發的內容,但是現在一般人關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發的微博就是隨機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眾平臺賬號發一條群發消息,所有關注的人都會收到這條消息。
想象一下,如果用戶走在路上,正在尋找吃飯的地方,微信突然彈出消息介紹附近某某館子有優惠券、可以打折,這種消息的閱讀率和受歡迎程度當然遠遠大于微博。再想象一下,如果用戶關注某個服裝品牌由來已久,那么,商家每天借助微信發送的活動消息,對用戶而言就具有很大的實用性。
如圖1.22所示,畫面形象地展示了微信和微博的對峙關系,筆者將從以下幾方面對兩者進行全面對比。
1.關系定位
微信上,用戶之間是對話關系,微信普通用戶之間,需要互加好友,這構成了對等關系。而微博普通用戶之間則不需要互加好友,雙方的關系并非對等,而是多向度錯落、一對多。

圖1.22 微信和微博
2.交流模式
微信是私密空間內的閉環交流,而微博是開放的擴散傳播。一個向內,一個向外;一個私密,一個公開;一個注重交流,一個注重傳播。
3.信息時效
微信用戶主要是雙方同時在線聊天,如果是用戶在線咨詢,商家能在第一時間解疑答惑,即便沒有人工服務,也會設置自定義服務菜單供客戶選擇。而微博則是差時瀏覽信息,用戶各自發布自己的微博,粉絲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關注對象此前發布的信息。這種同時與差時也決定了微信與微博的功能與內容之差。
4.信息價值
當受眾處于封閉、有限、個體清晰的狀況時,發布的信息是真誠的;而在受眾是開放、無限增減、個體模糊時,發布的信息是具有表演性質的。微博是公共的,微信是隱私的,微信的圈子很有限。微信與微博的最大區別是,微信的評價內容只有相互加好友才能看得見,而微博的評價信息所有人都可以看見,如圖1.23所示。

圖1.23 微博內容截圖
與微博相比,微信的信息開放度低,更多基于一對一的隱私對話,微博信息開放度要高很多,是開放的個人媒體信息平臺。在關系維度方面,微博強調信息并不過分強調關系,而微信信息則更多是以關系為核心的。
微信在關系強度上要高于微博。微博與微信是互補性工具:新浪將微博的經營方向定位自媒體,信息受眾面廣但不受控制;而騰訊微信強調溝通對象的特定和可控性,適合朋友圈和私人話題,如圖1.24所示。微博、微信差異化定位,可以共同做大,滿足兩種不同類型的溝通需求。

圖1.24 微信微博大對比
1.2.3 米聊與微信
米聊是國內最早的短信聊天軟件,2010年12月10日發布內測版,功能強大,具有頭像、名片、發照片、錄音、表情、廣播墻等功能,它和微信存在一些差別。
1.支持平臺
作為短信聊天軟件而言,支持手機平臺的多少就決定了覆蓋人群的多少,用戶的朋友使用的手機不一定是iPhone,可能是Symbian,也可能是Android,還有可能是黑莓手機,因此支持平臺最多的軟件是相當重要的。
米聊支持Android、iPhone、Symbian(s60v3、s60v5),而微信更勝一籌,目前支持iOS、Android、S60V3、S60V5、Windows Phone五種系統。
2.界面風格
界面在手機上面的地位非常重要,一個好的界面能讓用戶對產品產生好的印象,可以有效地避免用戶的流失。
米聊啟動時會顯示一個啟動畫面,深藍色的頁面設計非常用心,地平面上的高樓大廈會顯示聊天的圖標,并與聊天軟件的功能相呼應,另外比較貼心的會告訴用戶米聊的官方網站,便于用戶如果有問題可以登錄網站咨詢,如圖1.25所示。

圖1.25 米聊的頁面
微信的登錄頁面設計更為簡潔,背景是浩瀚的宇宙,一個孤獨的人影佇立其中,既表達了都市人的孤獨和對溝通的訴求,同時,也昭顯了微信無處不在的強大溝通功能,如圖1.26所示。

圖1.26 微信的頁面
3.產品功能
短信聊天軟件與以往的QQ、飛信有很大的不同,“我的好友列表”中首先必須繼承短信的功能與體驗,然后再進行更方便用戶的創新。用戶打開短信就能看見當前的會話進程,這個傳統的功能,對于一款短信聊天軟件而言,還是需要繼承的。另外,如何更好地、更簡單地邀請好友加入軟件,也非常重要。圖1.27所示為米聊的功能展示。

圖1.27 米聊功能展示
米聊是國內最早推出的手機短信聊天軟件,它采用自動注冊的方式,當你進入米聊的好友列表時,就已經自動幫你匹配好正在使用米聊的好友,這些好友當然是對方的手機名片夾中有你手機號的人。米聊的查找好友功能也非常強大,可以通過手機號、米聊號、郵箱等方式。
微信的好友列表與米聊非常相似,但是微信的賬戶ID是以數字、字母為主,這樣更方便記憶。此外,在米聊的基礎上,微信的功能更加全面,也更加強大。
1.2.4 陌陌與微信
微信和陌陌的產品出發點本身就不同。微信以強關系為主,距離對于強關系來說,算是隱私,而用戶需要保持一定的隱私;陌陌是弱關系,甚至以陌生人關系為主,距離是增加樂趣而非隱私。
微信的產品初衷是做類似于kik和talkbox一樣的熟人通訊App,目的是取代SMS。Voicemail包括MMS等運營商通訊服務,當然還包括現在的語音通話、視頻聊天。至于所謂的漂流瓶、“搖一搖”之類的功能是為了增加產品的有趣度而增加類似于插件一樣的存在。這其實就和QQ一樣,一開始每個人申請個QQ號,但是QQ用戶不多,不流行怎么辦?就多了搜索功能,同城、性別、年齡都成為搜索項。
而陌陌一開始的目標就是主打陌生人交友,時下的年輕人交際觀念變得更加開放,希望能多結交不同類型的同性或異性朋友,于是陌陌應運而生。圖1.28所示為陌陌的頁面。

圖1.28 陌陌的頁面
陌陌吸引用戶的一大利器也是LBS,這個功能在當下運用十分廣泛,通過近距離添加好友,更能增加彼此話題。他實際上類似于一個移動版的個人主頁,上面可以展示用戶的興趣、愛好、年齡以及最吸引人的照片,甚至還有微博、豆瓣、人人鏈接,很像是一個縮小的人人網頁。
當然,相比于微信,陌陌的用戶群體面十分狹窄,僅僅限于那些迷戀交友的青年男女,發展很受限制。
1.2.5 QQ與微信
騰訊QQ(簡稱“QQ”)是騰訊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時通信軟件。騰訊QQ支持在線聊天、視頻聊天以及語音聊天、點對點斷點續傳文件、共享文件、網絡硬盤、自定義面板、QQ郵箱等多種功能,并可與移動通訊終端等多種通訊方式相連。
QQ以它合理的設計、良好的應用、強大的功能、穩定高效的系統運行,贏得了用戶的青睞,尤其是年輕的一代,紛紛搶注賬號。目前,騰訊QQ的在線活躍用戶人數已經超過了3億。
如圖1.29所示,展示的就是騰訊QQ的圖標,以及用戶聊天的界面。用戶只要注冊了QQ賬號,就能快速添加好友,在線互動。
可以說,微信的出現已經搶占了QQ的部分客戶市場,誠然,微信并不是為了取代QQ而特別設計的產品,兩者在功能上還是存在部分差別,但是微信的便捷和方便還是迅速地讓它登上最受歡迎聊天軟件的寶座。

圖1.29 騰訊QQ
同樣是騰訊的產品,微信和QQ作為聊天軟件,很多性能都是具有交互性的。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解析,如表1.2所示。
表1.2 手機QQ和微信的橫向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