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勝規矩:解密中國價值型企業的自然成長之道
- 付守永 趙雷
- 6670字
- 2019-10-24 19:24:35
一、德勝價值觀: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
打開百度,我們搜索一下關鍵詞“企業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及其員工的價值取向,是指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
然后,我們還可以搜索到眾多知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看起來似乎每一個都“高大上”,都像一面旗幟一樣,在迎風招展。我們不否認這些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導向作用與激勵作用。但事實上,對一家企業來說,價值觀更重要的在于行,而不在于言。
德勝的價值觀簡單而樸實: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11個字,看似簡單卻蘊含了對一個合格公民的最核心與最基礎的要求。德勝能發展到今天,贏得越來越多的敬重,不是因為德勝做的管理體系、企業文化有多么高端、科學、先進,而是因為德勝將簡單做到了極致,讓簡單的11個字成為全體員工的行為準則,成為浸入思想與骨子里的潛意識。
當一家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成為全員的共識時,就變成了持久連接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紐帶。這種紐帶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以利益為紐帶的員工關系,它更加穩定,更加牢靠。
中華文明五千年,很多瑰寶流傳至今,影響著人們的為人處事。德勝的核心價值觀和中國的傳統精神文明一脈相承。德勝的價值觀又與社會上流行的價值觀相左,耍小聰明、謀私利、偷工減料、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等等,這些行為在德勝是行不通的,是被堅決制止的。在德勝,沒有聰明人,只有踏踏實實將事情腳踏實地做好的實在人。
德勝公司規模不大,僅千人左右,不像一些“500強”企業那樣出名,也沒有達到幾十億的規模,公司從不做宣傳廣告,創始人聶圣哲也極少在媒體露面,但其影響力卻遠遠超越了許多百億規模的公司,幾乎每天都有上百人前去參訪學習,大家慕名而去,滿意而歸。參觀歸來,許多人都唏噓不已,聶圣哲與德勝正在中華大地實踐著自己全新企業的理想。世間竟然還有這樣一家企業,像做人一樣做企業,行為樸實,思想與眼光卻超越了企業以盈利為終極目標的局限。
像磁石一樣吸引各界人士前往參訪的究竟是什么呢?那當然是德勝獨特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
誠實建立信任
誠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論語·子路》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待他人誠實,收獲的是別人對你的尊重;待自己誠實,才不至于自欺欺人,迷失自我。誠實更是一種品牌,古代便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之說,誠實的品質即使是孔夫子也極為看重。
一次,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缺糧受困,七天粒米未進。一天,孔子正在閉目養神睡覺,顏回外出去討米回來了,一回來就趕緊煮飯。不一會兒,飯快要熟了,孔子看著顏回快速地用手伸進鍋里抓了一把飯塞進嘴里吃了,孔子沒有吭聲,假裝沒看見。過了會兒,顏回來請孔子吃飯,孔子說:“剛剛夢見我的先人,我得先給他們吃干凈的飯,自己等會兒才能吃。”當時禮法規定,用來祭祀的飯菜,所有人都不能先動一筷子,必須等到祭祀結束,大家才能開吃。顏回趕緊說:“這飯不能用來祭祀,剛剛碳灰飄進了鍋里,弄臟的米飯丟掉太浪費,我就抓來吃了。”孔子被顏回誠實的美德打動了,顏回經過了這樣的考驗也自然成為孔子的得意門生。
關于德勝“誠實”的故事,坊間和網上都津津樂道其財務報銷制度。報銷是和金錢直接發生關系的,最容易引發對人性的考驗,容易引發很多復雜的問題。而在德勝,財務報銷是不需要領導簽字的。只要你發生了需要報銷的開支,你就可以自己填寫單據,直接到財務中心那里去報銷。
德勝公司因為有誠實的基因,所以員工與員工、員工與領導之間的信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這樣一件事:一個高層領導的辦公室里丟了幾千元錢,因為每天下班有個員工是最后一個走,要給公司鎖門。當這個員工第二天得知這件事的時候,就跑到領導的辦公室對他說:“我是最后一個走的,我的嫌疑最大,但是我沒有拿。”領導毫不猶豫地相信了他,這一切的信任都源于德勝員工們擁有的誠實美德。后來發現,這筆錢只是放在了別的地方。
德勝人的誠實讓德勝洋樓小區呈現出“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德勝工廠,兩棟各2500平方米的大廠房中間,一條18米寬的大道,可以從公路口直通廠區盡頭;整個工廠居然沒有圍墻或者鐵柵欄,也沒有大門或門衛。像這樣的布局環境在全國的工廠中,恐怕只有德勝一家了。可是,這個沒墻沒門的德勝工廠,卻從來沒有失竊過。拾金不昧在德勝也很平常,在公告欄上經常可以看到,有員工在工廠的馬路上撿到了幾百塊錢或者貴重物品交還了失主。在利益面前,德勝人都能保持自己誠實的態度。
誠實,不只是做人的一種品行,更重要的是,它讓德勝人秉持這樣一種原則來對待工作、對待客戶、對待生活,對工作從不敷衍了事,對客戶坦誠相待,對同事盡心盡意,對家人情真意切。
勤勞創造美好
德勝的核心價值觀里另一個重點就是“勤勞”。人天生是勤勞的、愿意工作的,還是懶惰的、需要他人鞭策的?這就是“X”理論和“Y”理論的分水嶺。
從本質上講,人是有惰性的,誰都愿意輕松度日。勤勞是在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迫于生存的一種選擇。待到人們溫飽之后,在“自我實現”意識的導引下選擇辛勤工作,那就達到了精神升華的境界。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一直都存在蔑視具體勞動的糟粕,學而優則仕,奉行不勞而獲。
鑒于同樣的人性透視,德勝承認人性中存在的“惰性”,所以積極引導員工愛崗敬業,在制度設計上則是“獎勤罰懶”,但又給予員工們“改邪歸正”的機會。在德勝公司的員工手冊中,有規定清楚地要求員工在“上班時間必須滿負荷工作”,試用員工“工作時間埋頭工作,不說閑話和廢話”。《獎懲條例》則明確地規定:“有意怠慢工作或工作不努力的,解聘。對習以為常的惰性,德勝公司會予以堅決反擊。”
德勝洋樓的很多員工都是工匠,對于手藝人來說,擁有一雙勤勞的巧手是必不可少的。德勝的員工都有一雙勤勞的手,還有一顆任勞任怨的心。
一位員工被工程部調到已有客戶入住的杭州東方苑花園別墅工作。在那里,有兩棟樣板樓的中式廚房外墻是水泥抹灰的墻面,入住的客戶按照主體外墻的磚石結構,買來三種不同顏色規格的缸磚、石頭,想要粘貼廚房外墻。在墻面鑿毛時,業主考慮到公司是義務幫助施工的,有點擔心,就問這位員工說:“不用敲掉就重新粉刷能行嗎?”
這位員工回答:“您看這墻粉刷的質量多好!如同混凝土澆筑一樣,無裂無縫,敲上去是‘咚咚’的聲音,很悅耳,無一處空鼓之聲,我給您鑿毛眼打得密一點,墻面沖刷干凈,粘貼會很牢固的,放心吧!我會給您做好的!”
這位員工的細致與耐心讓客戶非常感動。
在工作中,需要和客戶溝通的事,如磚縫的大小、磚的貼面朝向等細節問題,這位員工總是主動平和地與客戶交流。每一項工序做細做到位,對明顯長寬不一致的磚石進行切割“整容”,給厚薄不一、彎直不同的磚進行“選美”,擇優使用平整厚直的磚石貼在墻面上,愛惜客戶的一磚一石及所有的原材料。不僅如此,每天收工時,他都堅持將現場清理干凈。有時客戶有用車裝運沙、水泥等需要幫忙的分外事,他也樂意“出手”。
天道酬勤,一個為人勤勞有愛心的人,總是能夠得到“上帝”的青睞。在工程快完工結束時,這家業主提出請他吃頓飯,并且情不自禁地夸獎:“你有一雙勤勞的巧手。”言為心聲,客戶短短的幾個字是來自內心的真情流露和贊賞,令這個普通的德勝員工欣慰不已。
手藝人有一雙勤勞的巧手,在為人處事的經歷中,在謀生的道路上,就總能機會多多,門廣路寬,老板總是喜歡勤勞的員工。只有你勤勞,認真做事,樂于奉獻,有良好的心態,才能獲得客戶的肯定、公司的贊賞。
一雙勤勞的巧手,對我們手藝人來說很重要。“最值錢的是手藝!”這句話之所以是硬道理,是因為手藝人從事的工作不但創造了實用價值,也創造了具有觀賞性的藝術價值,手藝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藝術,藝無止境。你今天一旦選擇了所從事的職業,就要熱愛它,喜歡它,把它視成一種樂趣。在工作中以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做一個心靈手巧的手藝人。
德勝公司讓勤勞的人有發揮的余地,勤能補拙,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事事勤、時時勤、處處勤。相信用自己一雙勤勞的手,就能在德勝這個平臺上書寫更加美好、幸福的人生。
無處不在的愛心
現在的社會競爭過于殘酷,很多人都已經到了麻木不仁的地步,面對別人的困難,他們毫無感覺;對于別人的幫助,也毫無感念之情。冷漠和自私如同沙漠和干旱,可以使人的心靈荒蕪,雜草叢生。而愛心和奉獻則是陽光和鮮花,滋潤著每個人的心靈,裝扮每個人的美好人生。
在德勝洋樓,愛心幾乎無處不在:上車時提醒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帶,不允許員工帶病工作,不允許員工用私人的錢辦公事,為員工提供50%的租房補貼,員工可以幾乎免費地使用公司的車輛,為員工報銷一份給親人的禮品費用,不惜代價為員工治病……“愛”貫穿了德勝管理的始終。這些點滴小事,既是對員工的愛,也是對客戶的愛。德勝人拒絕冷漠,拒絕麻木,愛心體現在工作的眾多細節之中,哪怕是一頂小小的草帽。
這是德勝公司的一個小小的草帽與一份大大的愛心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一個陽光強烈的上午,兩個工人蹲在草叢中剪草。從他們身邊走過的每一個人都對他倆說,咖啡屋的車庫里有草帽,如果覺得熱的話,就去拿草帽來戴。他們表示完感謝后繼續剪草,并沒有在意。就這樣,每一個路過的人都關心地提示他倆哪兒有草帽。后來,有一位女員工路過時對他們說了同樣的話,但是看到他們并沒有行動之后,就自己專門跑到車庫里幫這兩位員工拿了草帽過來。兩位工人當時非常地感動,自己沒顧得上去拿草帽,同事竟然還專門給送到手上來了。
這樣的人、這樣的事在德勝公司數不勝數。在這樣充滿了愛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每個德勝人都感覺到內心幸福感滿滿的。
德勝洋樓讓人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小區里有一個狗的墳墓,上面還認真地貼有小狗的相片。曾經有一次,小區的小狗出了車禍后,社會上的肇事者視而不見。德勝的員工抱起小狗去醫院,花費了很多錢,最終還是沒能救回小狗的生命。德勝公司這樣做,無疑是讓所有同仁都珍惜生命,對世間萬物都要存有一份愛心,同時也是希望每位司機在以后的行車中不能莽撞,愛己及人。小狗的墳墓更是一種警示,讓路過的人都油然地萌生一種傳遞愛心的責任感。
德勝教堂的門口,有一個“長江平民教育基金會”的捐款箱,接受社會捐贈,改善平民地區教育設施,支持平民教育事業的發展。德勝一直倡導平民教育的理念,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學知識學做人,使這些孩子能夠“讀平民的書、說平民的話、過平民的生活,將來走向社會做一個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合格平民”。德勝不但自己在做,也力求把愛心傳播給其他更多的朋友們。
聶圣哲曾說過:“德勝公司品德的力量,最重要的動力就是愛心。愛心是管理到了最高境界的時候所不可缺少的東西。”愛心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人人有愛心,學會無私奉獻,生活將充滿溫暖,一個充滿愛心的集體是溫暖幸福的,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是和諧安定的,在你學會關愛他人的同時,你也會得到博大的愛。
不走捷徑
怎么方便怎么來,怎么省事怎么做。這是時下人們做事的通用準則,每個人都在想著一蹴而就、一夜暴富,都想走捷徑,但世間之事往往不是那么簡單。德勝將不走捷徑的工匠精神納入了自己的規矩之中,納入每一個德勝人都必須遵守的日常行為準則之中。
在中國,逢年過節便是送禮收禮的高峰期。新春佳節,朋友之間的相互走訪本來無可厚非,但總有一些人利用這樣的機會請客送禮、打點關系,希望在與別人的競爭中走捷徑、占先機。這種靠拉攏關系自己走捷徑的做法,事實上破壞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社會管理的規范性。一旦制度被破壞,損害的不僅僅是個人的利益,而是社會的公平性和社會管理的嚴肅性,當然,最終走捷徑者也會成為其他走捷徑者的受害者。德勝管理體系的創始人聶圣哲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透徹的理解,同時又有西方企業管理的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思考,他終于探索出一條中西合璧的管理路子,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走捷徑。

簡樸的樣板社區大門
在德勝,每個人都要像工匠一樣嚴肅地對待每個程序每個環節每項工作,任何事都來不得半點馬虎,這是德勝對員工的基本要求。在德勝看來,不走捷徑才能將細節做到極致,過程嚴謹結果才會完美。
在德勝的波特蘭小街,一進大門就能立馬感受到小區的整潔和溫暖,同事之間的友好問候,小區的整齊干凈,不管是住戶還是參觀人員,只要進入小區都能感覺到一種一絲不茍的嚴謹,還有一種無處不在的溫情。嚴謹與溫情,看似毫不相關的二者,在德勝得到了融合。德勝員工實誠、勤勞、有愛心、做事踏實,他們一絲不茍、不走捷徑地面對工作、同事與客戶,打造出了波特蘭小街德勝式的溫暖與舒適,這也正是住戶對這兒喜愛不已的原因。
這是一個德勝員工寫的日記:
“今天是我第一次打掃浴室,我覺得最麻煩的也最難以打掃的就是這個環節了,一道道的程序,還要一遍遍擦干凈。在吳教官的細心指導下,我已經掌握了打掃的程序。在這件看似簡單的事情上,讓我想到了現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在當今發展如此迅猛的社會中,不少人已經忘記了不走捷徑的傳統,越來越多的人在走捷徑,利用高科技取代了很多的事情,看起來是很簡單便捷,但事實上帶來的是懶惰的行為,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不少人借助高科技的成果已經懶得去思考更多的問題。例如:電腦是不少人心中的萬能工具,能代替人做很多事情,學生可以用它查找所有的資料,設計人員能利用它修改圖紙。但人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找到了現成的資料,人們就會懶得去查書籍,獲得更多的準確信息及有利資料,這只會讓人懶得去思考。
我認為不是每件事情都能走捷徑,學生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需要查找更多的書籍,通過自己的思考提取有用的信息。而通過電腦這一捷徑,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還有,在小區可以看到每個員工都會隨身攜帶記事本,通過記錄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來找出自己工作的不足和需要改進、幫助的地方,而電腦記錄是不會幫人們分析問題的,只會讓人忽略更好的實際工作能力。今天的學習結束了,又是一個受益匪淺的一天。”
日記寫得樸素而真切,但這正是員工的心聲,他們已經把不走捷徑作為了自己做事的準則。
德勝人是不走捷徑的,這是德勝的規矩,更是德勝人自然而然的行為。任何一道工序都有相應的流程,都必須完全按照程序去做。藐視程序的人,就是德勝的敵人,最終都會離開德勝的。流程制定得很細化,小到一個螺絲釘,都要標準到上面的凹縫一字排開,對準一個方向,這是作業要求,也是做事規矩,容不得半點松懈。德勝流程制度的制定,沒有最小,只有更小。
和諧社會需要公平正義,德勝以培養合格的公民為己任,要求所有的員工養成遵守制度、遵守規則、不走捷徑的習慣。只有我們每個人養成了這種習慣,我們的社會管理才能實現真正的和諧繁榮!
德勝對員工的教化已取得了相當的成效,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價值觀已深入員工內心,已潛移默化成員工舉手投足之間的行為。
首先,誠實是古今中外都倡導的一種品德。誠實就是:是為是,非為非,不妄言,不說謊。德勝是一個以農民工為主體的企業,“誠實”是創業者為員工上的其中一課,是他們要過的態度關。在創業初期,聶圣哲選擇“誠實”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因為有了“誠實”的品德就會有實誠的行為,做事實實在在,企業才能向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企業才能確立自己的品牌,得以穩步發展。

長江平民教育基金會主任 趙素梅
其次,勤勞是對工作的正確態度,是一個人提高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只有勤勞,才能改變你想改變的。只有通過辛勤工作,虛心學習,讓自己的才華充分在工作中閃光,才能真正成為合格的員工。公司永遠不缺人,缺乏的是那些勤勞愛崗的人,缺乏的是對工作有一種熱愛與敬畏心理的人。
再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可以服人。”一個有愛心的員工,會自覺地把同事、客戶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去對待,在工作上不會有任何馬虎,愛心讓人善良,讓人盡心盡意地對待別人,所以就會自覺地去抓質量、抓安全,為客戶打造經典的產品。
最后,不走捷徑是對工作負責的表現,是做事的一種態度。走捷徑看似能快速達成目的,但欲速則不達,這是老話,走捷徑就會忽略工作中的細節,大廈之傾也許就是一個螺絲釘的差錯。那些圖省事而走捷徑所引發的事故已不在少數,近年來,因質量問題而引發的塌橋事件不絕于耳,這些偷工減料的行為帶來了災難性后果。但仍有些人圖方便想當然地辦事:意外怎么會那么巧落到我頭上呢?德勝堅決杜絕這種僥幸心理,不走捷徑是硬性要求。
德勝倡導“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就像父母對孩子、老師對學生一樣,要求員工們時時刻刻以此砥礪自己,也影響著周圍的每個人。德勝將這些規矩化為具體的行為要求,寫進了員工手冊中,要求每一個員工嚴格地執行,慢慢地領悟,最終變成一個踐行者與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