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還沒散盡,田娟的高跟鞋聲就敲進了分院的走廊。王艷麗正對著鏡子系白大褂扣子,聽見那熟悉的節奏,手里的紐扣突然滑落在地——她以為經過上周的爭吵,田娟不會再來了,連劉院長都在晨會上暗示“財務可能要招人“。
“早啊。“田娟推開門時,手里還拎著剛買的豆漿,熱氣在塑料袋上凝出細小的水珠。她把其中一杯放在王艷麗桌上,“甜的,你上次說愛喝。“陽光從她身后涌進來,把她的白發染成了溫暖的金褐色,像從未紅過臉。
王艷麗捏著豆漿杯的手指有些發顫。杯壁的溫度燙得人踏實,她突然想起小時候跟姐姐吵架,轉天姐姐總會把荷包蛋偷偷夾給她——原來成年人的和解,有時比孩子還簡單。
第一次獨立去銀行匯款,王艷麗特意提前半小時出發。她把匯款單按金額排好隊,連最容易出錯的“開戶行“欄都用紅筆標了注,像在準備一場重要的考試。云姐坐在柜臺里對賬,看見她進來,眼皮都沒抬,“單子呢?“
王艷麗把一沓單據遞進去,指尖在“南陽分行“四個字上頓了頓——這是田娟教她的寫法,說云姐認這個。可云姐的紅指甲在“營業部“三個字上敲得梆梆響,“少了這仨字,辦不了。“她把單據往窗口外一丟,其中一張飄落在地,像只折了翅的鳥。
“田姐之前都這么填......“王艷麗的聲音有點發虛,彎腰撿單據時,看見自己的白球鞋沾了塊泥——是早上著急趕路,踩進了路邊的水洼。云姐突然笑了,笑聲像生銹的鐵片在刮,“她是她,你是你。“
王艷麗抱著單據站在銀行大廳,中央空調的冷風直往領口里鉆。她翻出手機里存的田娟匯款留存聯,照片上的“南陽分行“后面明明沒有“營業部“,可云姐柜臺前的指示牌上,確實寫著“需注明具體營業網點“。穿西裝的大堂經理路過時看了眼,“新規定,上周剛執行的。“
跑回醫院時,王艷麗的白大褂后背全濕了。她挨個兒敲醫生辦公室的門,內科張醫生正在寫病歷,頭也沒抬,“病號早出院了,我哪記得他開戶行?“外科老李更直接,“你自己想辦法,別耽誤我上手術。“
收費處的張姐看不下去,塞給她半瓶礦泉水,“云姐就那樣,看田姐有總院撐腰,不敢刁難。“她往銀行的方向努努嘴,“你要么找田姐說說,要么......“話沒說完,就被王艷麗搖著頭打斷了,“我自己來。“
那天中午,王艷麗是啃著干面包查的開戶行。她抱著病號登記本蹲在地上,從“李家莊“找到“王大灣“,把模糊的地址輸進手機地圖,一個個查對應的營業網點。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她的發頂,把“營業部“三個字映得格外亮——原來田娟以前做的,遠比她看到的要多。
再次去銀行時,王艷麗把單據拍在柜臺上,紅筆標注的“營業部“像排站好的士兵。云姐的紅指甲頓了頓,沒說話,開始往電腦里輸信息。王艷麗站在柜臺外,突然覺得膝蓋發酸——剛才跑太快,撞到了樓梯的臺階。
下午回到財務室,田娟正在翻她的衣柜。“這件灰襯衫太老氣。“她把一件淺藍色的雪紡衫扔過來,“我閨女穿小的,你試試。“王艷麗捏著襯衫的蕾絲花邊,突然想起早上田娟說的話,“女人要對自己好點,不光是為了別人看。“
禮拜天的超市擠滿了人。王艷麗在女裝區轉了三圈,終于咬牙買下條米色的闊腿褲,標簽上的“299元“像道刺,卻讓她想起云姐涂著紅指甲的手——原來體面有時不是虛榮,是讓人不敢輕視的底氣。染頭發時,理發師問她要什么色,她選了最接近黑色的深棕,“自然點就好。“
周一早上,王艷麗走進醫院時,聽見護士站突然靜了靜。小周瞪大眼睛,“王姐你......“她摸了摸拉直的頭發,有點不好意思地笑,“換個樣子。“田娟從財務室探出頭,鏡片后的眼睛彎了彎,“好看,比以前精神。“
那天去銀行,云姐的態度軟了不少。她接過單據時多看了眼王艷麗的新襯衫,“這顏色顯白。“匯款辦完后,突然壓低聲音,“中午我得早走會兒,孫子幼兒園有活動。“她往墻上的掛鐘努努嘴,“下午兩點再來,沒人排隊。“
王艷麗走出銀行時,陽光正好落在頭發上,暖得像田娟給的豆漿。她摸出手機給冬男發消息,“媽媽買了條新褲子,晚上給你看。“屏幕亮起的瞬間,她突然明白,變的不只是發型和衣服,是那個總躲在田娟身后的自己,終于敢往前站了站。
財務室的茉莉又開了朵新花。田娟看著王艷麗整理好的匯款單,突然說:“云姐剛才給我打電話,說你現在辦事挺利落。“王艷麗的臉有點紅,指尖在“營業部“三個字上劃,像在撫摸一道終于跨過的坎。窗外的麻雀落在空調外機上,嘰嘰喳喳的叫聲里,藏著夏天最清亮的歡喜。
銀行的玻璃柜臺像道無形的墻,王艷麗把單據遞過去時,指尖在“下午兩點“的備注上頓了頓。云姐的紅指甲正敲著計算器,聽見動靜抬眼瞥了瞥,“今兒倒挺準時。“她的語氣里沒什么波瀾,可王艷麗總覺得那抹正紅色的唇線,藏著點說不出的譏誚。
第三次來的時候,陽光斜斜切過柜臺,在匯款單上投下道亮線。王艷麗剛把單據放穩,就聽見云姐“嗤“地笑了,“讓你兩點來就非兩點?就不會早點來等會兒?“她的指甲在玻璃上劃了道弧,“我們這又不是為你一家開的。“
王艷麗的手攥成了拳,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她想起這兩周掐著點趕路的樣子——上午十點打好單據,十一點給冬男熱好午飯,十二點半開始往銀行走,高跟鞋在柏油路上敲出均勻的節奏,不多一分,不少一秒。“不是你說讓兩點來的嗎?“她的聲音比平時高了半度,像根被繃直的弦。
云姐突然把計算器往桌上一摔,算珠彈起來又落下,“那我還想讓你們銷戶呢!“她的嗓門陡然拔高,引得大堂經理都往這邊看,“天天錯單子,月月搞透支,我們行可伺候不起!“
王艷麗的臉騰地紅了,從耳根一直燒到脖子。她想起田娟說的“銀行最忌諱銷戶“,想起劉院長每次去總行開會時那副小心翼翼的樣子,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軟乎乎的懇求:“云姐,我們這院小,離了銀行真不行。“她的聲音帶著點沒出息的顫,“我上有老下有小,真下崗了......“
話沒說完就被云姐打斷了,“誰不是上有老下有小?“她突然壓低聲音,唾沫星子濺在玻璃上,“上次你打錯的單子,害得我們全組扣了獎金!你以為充二百話費就完事了?“王艷麗的指甲摳著白大褂的紐扣,突然明白那沒回復的QQ消息不是沒看見,是嫌太少——就像菜市場討價還價,對方等著她再添點。
走出銀行時,風卷著沙塵撲過來。王艷麗呸地吐掉嘴里的沙,心里的火氣比日頭還旺。她偏不!就不送禮!就不信踏踏實實做事,還能被這陰陽怪氣的刁難給逼死!路過童裝店時,她進去給冬男買了條牛仔背帶褲,藍盈盈的顏色晃得人眼亮,把剛才的糟心事沖散了大半。
李剛說要出去吃飯的那天,王艷麗正在給婆婆剪指甲。他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帶著點陌生的沙啞,“晚上我請戰友吃飯,你跟冬男也來。“冬男手里的鉛筆“啪嗒“掉在作業本上,在“媽媽“兩個字上戳出個小洞。
飯店的包間里烏煙瘴氣,六個男人圍著圓桌坐,軍綠色的舊T恤上還印著部隊番號。王艷麗剛坐下,就有人起哄,“喲,李剛你藏得夠深啊!媳婦這么俊。“李剛把菜單往她手里塞,“點菜,愛吃啥點啥。“他的手指不經意間擦過她的手背,像塊被曬熱的石頭。
冬男被安排在主位旁邊,小腳丫夠不著地,晃悠著踢到了桌腿。“爸,你不能喝酒。“她突然伸手按住李剛剛要端起的酒杯,小眉頭皺得像個小老太太,“張老師說喝酒對肝不好。“滿桌的人都笑了,李剛趕緊把酒杯換成白開水,“爸喝這個,比酒甜。“
王艷麗看著父女倆斗嘴,突然覺得眼眶有點熱。李剛給她夾雞腿時,指尖觸到她的碗沿,像帶著微弱的電流;有人打趣他們“還客氣“時,他翻的那個白眼又兇又憨;冬男跑去隔壁包間看動畫片,他偷偷舉杯跟戰友碰了下,酒液剛沾唇就被女兒逮個正著,慌忙吐舌頭的樣子,像個被抓包的小學生。
回家的路上,冬男趴在李剛的肩頭睡著了。晚風掀起她的小裙擺,露出里面印著小熊的內褲。王艷麗跟在后面,聽著李剛哼跑調的軍歌,突然想起剛結婚那會兒,他也是這樣背著她,在部隊大院的梧桐樹下走,說“以后有我呢“。
再次回婆家,是收麥子的時節。婆婆坐在灶臺前燒火,火苗舔著鍋底,把她的影子映在墻上,忽大忽小。“村西頭的秀蓮,“婆婆往灶膛里添了把麥秸,“被她男人從浙江揪回來了。“王艷麗正擇著豆角的手頓了頓,秀蓮她認識,前年還來醫院看過病,總說“男人在外頭掙大錢“。
“聽說跟一個開飯館的好上了。“婆婆的聲音裹著煙味飄過來,“她男人拿著照片找上門,當場就打起來了。“鍋里的玉米粥咕嘟咕嘟響,像在替誰嘆氣,“現在想回來看看娃,她婆子堵著門罵,說她不配當媽。“
王艷麗把擇好的豆角放進竹籃,突然想起李剛偷偷喝酒的樣子,想起他翻的那個白眼,想起他肩上熟睡的女兒。灶臺上的醬油瓶倒了,深色的液體在瓷磚上漫開,像道解不開的難題。婆婆突然嘆了口氣,“日子再難,也得守著本分。“她的目光落在王艷麗新做的發型上,“你現在這樣就挺好,干干凈凈的。“
傍晚的霞光染紅了院墻,王艷麗幫著婆婆收玉米。金黃的玉米粒從篩子里漏下來,落在簸箕里發出沙沙的響。遠處傳來冬男和小伙伴的笑聲,清脆得像風鈴。她突然覺得,日子就像這篩玉米,總會有些碎渣子惹人煩,但只要慢慢篩,總能留下飽滿的顆粒——就像那些刁難、那些委屈、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糟心事,終會被踏實的日子篩掉,留下沉甸甸的暖。
李剛打來電話,問她晚上想吃啥。王艷麗望著院里曬滿的玉米,突然笑了,“煮玉米吧,要帶須的那種。“電話那頭傳來冬男搶手機的鬧聲,“媽媽我要吃甜的!“李剛的聲音混在里面,“知道了知道了,都買。“
掛了電話,王艷麗摸了摸口袋里的匯款單,下午去銀行時,云姐雖然還是沒好臉色,卻沒再提銷戶的事。她扛起半袋玉米往倉房走,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老長,像個越來越挺拔的驚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