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扒著手機看招聘,看見醫院在招人,她打電話約了時間地點,然后急匆匆往醫院感情。攥著手機站在醫院門診樓前時,屏幕上那條自己編輯的招聘信息還亮著。“誠聘財務人員,要求認真負責,有相關經驗者優先“,她反復看了三遍,指甲把“相關經驗“四個字摳得發虛。帆布包里裝著昨晚熬夜填的簡歷,最高學歷那一欄,“大專“兩個字被她用修正液涂了又改,最后還是露著點灰白的痕跡。
門診樓大廳的消毒水味混著人潮的熱氣涌過來,王艷麗往后縮了半步,差點踩掉涼鞋的帶子。上周看到醫院都在招聘財務,想著“不用坐班,算算賬就行“。當時正蹲在地上扒拉手機招招聘。
“請問院長辦公室怎么走?“她攔住一個穿白大褂的年輕姑娘,聲音比蚊子還輕。姑娘指了指電梯口:“三樓最東頭。“電梯門開的瞬間,她看見自己在鏡面里的樣子:洗得發白的藍襯衫,褲腳沾著點泥星子,手里緊緊攥著的帆布包帶都快斷了。
三樓走廊靜悄悄的,只有她的腳步聲在響。院長辦公室的門虛掩著,里面傳出鋼筆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她站在門口,手心的汗把簡歷封面浸出個深色的印子。要不要敲門?她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機,屏幕上還停留在和她姐的聊天界面:“艷麗,去吧,你不比那些戴眼鏡的差。“
正猶豫著,門突然開了。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拿著保溫杯出來,看見她愣了一下:“你是?“
“我...我來應聘財務。“王艷麗的聲音突然哽住,像是有團棉花堵在喉嚨里。她慌忙把簡歷遞過去,手指抖得厲害,簡歷“啪嗒“一聲掉在地上。
老頭彎腰幫她撿起來,鏡片后的眼睛笑成了月牙:“我是李院長。進來坐。“
辦公室里擺著盆綠蘿,葉子上還掛著水珠。劉院長翻簡歷的時候,王艷麗盯著自己的鞋尖,聽見心臟在胸腔里“咚咚“地撞,像要跳出來。她等著他問“你哪個學校畢業的“,等著他皺起眉頭說“我們要專科以上學歷“。
“嗯!“她猛地抬頭,眼睛亮起來,“我算得快,去年村里修水渠,收了各家各戶的錢,一分都沒差。“
劉院長突然笑了:“正好,我們住院部這個月的賬有點亂,你幫我算算?“他從抽屜里拿出一沓票據,密密麻麻的數字看得人眼暈。
她算得極快,眼睛掃過票據上的數字,手指在計算機翻飛,連劉院長端茶杯的手都停在了半空。一個小時后,她把算好的賬本推過去:“劉院長,住院部這個月支出比收入多了三百二十七塊五毛,在三號床的護理費那里多記了一筆。“
劉院長推了推眼鏡,拿起計算器核對,越算眉頭越舒展。最后他放下計算器,突然問:“算的都對。?“
王艷麗捏著那頁印著“實習通知“的A4紙,指腹把“收費處“三個字磨得發毛。劉院長的話還在耳邊打轉:“艷麗啊,不是信不過你,財務崗要管全院的賬,你先去收費處練練,熟悉熟悉流程。“
她走出院長辦公室時,走廊的窗戶正對著門診樓前的大槐樹,葉子被風吹得嘩嘩響。三天前她攥著算盤站在這里,以為握住了天大的運氣,此刻才明白,那運氣不過是塊沒焐熱的烙鐵,燙得她指尖發麻。
“我知道了,劉院長。“當時她是這么回答的,聲音穩得不像自己的。可轉身關上門的瞬間,膝蓋突然軟了一下,她扶住墻才沒跌下去。張嬸說的“不用坐班“是假的,劉院長眼里的欣賞,原來也帶著掂量。
王艷麗站在了醫院門診樓前。收費處的玻璃門還鎖著,里面亮著一盞長明燈,照得柜臺里的鍵盤和POS機泛著冷光。她想起昨天路過時,看見穿藍制服的收費員手指在鍵盤上翻飛,屏幕上的數字跳得飛快。
路過門診樓前的花壇,她看見劉院長正和一個護士說話。院長抬頭看見她,笑著揮了揮手。她也趕緊揮手,手心的糖紙硌得慌,卻甜絲絲的——原來開心的時候,連空氣里都是甜的。
回家的路上,夕陽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她摸了摸帆布包里的小本子,那片銀杏葉在里面輕輕響。明天要學用醫保系統了,肯定不容易,但她一點都不怕。就像小時候學珠算,一開始總打錯珠子,可練著練著,指尖就像長了眼睛,噼里啪啦,算得又快又準。
前面的路燈亮了,暖黃的光落在她腳上。她哼起小時候聽的童謠,腳步踏在地上,像打著輕快的節拍。這扇剛推開的門后,有她沒見過的數字和機器,但窗臺上的陽光,和老家院墻上的一模一樣,正暖暖地照著她往前走的路。
明天要學醫保系統了,她有點怕,擔心自己學不會。紅發卡在風里輕輕晃,她的影子被路燈拉得很長,一步一步,都踩在亮堂堂的光里。
艷麗把那件洗得發白的藍襯衫熨了三遍,領口的褶皺還是沒平。她對著鏡子轉了兩圈,看見鬢角別著的新發卡——是昨天在小商品市場花三塊錢買的,水紅色,像極了老家院墻上開的指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