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少女心思
- 巧妻
- 行走的葉子
- 3292字
- 2013-11-10 09:00:27
“你們覺得好,女兒便覺得好。”想到上午的反應,他是個極早熟的孩子。自己是八歲的年紀裝三十歲的靈魂,看出異樣倒不奇怪。連一直伶俐的紅杏都懵懂著,他居然能看穿對方的意圖。是好是壞,她現在也沒辦法分說。
“反正還有好幾天呢,慢慢相處著。不管過繼不過繼,你都是我親閨女。”慧娘欣慰于女兒的懂事,摸著她的頭安撫道。
沒二天,跟紅杏跑到田間地頭去看人家打稻谷時,聽到村里的婦人都在議論。說翠英跟人鉆了田堆,被錢婆子撞破說了出去,被翠英男人打斷了鼻梁。錢婆子的幾個兒子又去找了翠英家里的麻煩,越鬧越大,村長都驚動了。
紅杏掩嘴一笑,拉著巧姐就走,這腌臜事可不能讓姐兒聽了去。卻不知,巧姐在一旁已經笑歪了嘴。這現世報也來得太快了,中間若無手腳她自是不信的。
經此一事,石家自不可能再雇了她當差。男人不給她好臉色也罷了,就連兒子都嫌她丟人。自從石家搬到村里,就一直受雇于石家,她男人看她能賺錢回來,也沒讓她下地干過粗活。這下子,全都丟得干凈。腫著一張臉,即要下地干活,還要伺候一家子吃穿和家務,真個叫欲哭無淚,求辯無門。
錢婆子的兒媳婦一把接過荷包,笑著拒絕了金大娘要她數數的要求。相對一笑,盡在不言中。
方長略聽女兒說村里來了個外來的先生,還有人慕名前來拜師,一時起了興致,帶著小石頭上門拜訪。
等回來,一個勁的贊不絕口,先贊那先生博學精深又平易近人。又贊那學生相貌堂堂,人中龍鳳。開心的修書一封,讓下人回去稟了老太爺,他要留在此地,再多多請教幾回才好。
卻不料下人當晚帶信回來,有人將石家帶回青城方氏族孫,給四房過繼的事,捅到老太爺跟前。老太爺聽了,正在家中大發脾氣。
方長略這下慌了神,與岳父和舅哥商量后,干脆帶上小石頭,第二天一大早趕回了方家。這弟弟方怡巧是還沒有想好要不要認下,但自己沒想好和被人捅上去是二回事。不用問,也知道這事定是三房所為。
只有三房岳家是商人,眼線廣,消息多。二房據這段時間打交道來看,二伯父不是個好管事的,二嬸娘更是與人保持著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距離。規矩不錯一步,卻也不與你交心。
想到這里,方怡巧在馬車里挪到小石頭旁邊坐穩。握上他有些冰涼的小手,小聲道“太公他……”
回到方家,只讓金大娘帶了紅杏去安置行李,一家人匆匆趕去了老太爺的院子。
老太太這段時間頗為老實,除了不讓她出門,已經可以在方家自由走動。見他們來了,又看到小石頭,一臉奸笑。卻并不諷刺什么,只坐在中堂的一邊,擺明了等著看笑話。
不待老太爺發話,方長略帶著慧娘和巧姐跪下,小石頭見機的快,也跪了下去。
“哼,我可當不得石家人的大禮,干脆我讓你入贅石家,成全你們可好。”老太爺冷笑連連,一看就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兒子是想厘清了關系,回來稟了父親再拿主意。”方長略不是個特別會分辨的人,卻知道這個時候多說多錯,只想等他發完火,再作計較。
“我看是想拿主意哄騙了你爹吧。”方老太太心中竊喜,不陰不陽道。
“你給我滾回去,這里沒你插嘴的份。”老太爺瞪了一眼老太太,趕走了她,又命人關上門。
看老太爺一臉寒霜,卻沒有繼續發火,方長略也有了底。解釋道“兒子只是不想拿俗事來煩爹跟二哥,想著石家舅哥都是俗人,方便出頭辦事,又有時間田間地頭的打聽,這才將尋訪孩童的事托給他們。”
“去方家找孩子的事,是不是他們的主意。”盯著方長略,一絲不眨,一副真相在我手中,你別想欺瞞的表情。
方長略緊張的額頭冒汗,卻毫不猶豫道“自然是兒子的想法。”
看老太爺沒有說話,方長略也是忐忑不安。跪了半天,卻沒聽到老太爺說話。半響,老太爺道“你們都回去,把這個孩子留下。”
這么快就能脫身,而且沒有招來雷霆之怒,方長略驚魂不定的起身,看向小石頭的眼神卻是充滿擔憂。
“當家的,你說爹會怎么對小石頭。”慧娘擔心的揪住方長略的胳膊,用力將他的衣袖絞出印來。
“希望小石頭能應對得體。”方長略對老太爺的想法一無所知。只算出他不高興石家插手方家的事,這才一力承擔下來。至于后面會如何,他就一絲把握也無了。
“你們先回去安置,我去找二哥商量商量。”方長略卷了袖子,去尋他二哥。
回來后,慧娘問起只是“嘿嘿”一笑,說了一句“大哥有望調到京城哩。”便不再解釋,不過從臉上表情也看得出,從二哥那里得到了定心丸。
慧娘不懂,方怡巧卻琢磨過來,大伯父搞到京城為官,天子腳下,是一點錯處也不能被人抓住。除了自身,家里更不能拖后腿。
方老太爺頂著小妾兒子的頭銜,又斷了與家族的來往,硬要挑起理來,這就是被人攻訐的硬傷。更何況如石家大哥所說,老太爺年事漸高,難道死后不入宗祠。
這是一塊心病,老太爺斷不會腆著臉回去,青城族里這么多年臉被打多了,也不敢再來求。這中間,可不就差一個遞梯子的。小石頭無疑就是最好的開端,可以慢慢解凍僵硬多年的關系。
方家二哥一句話,除了方長略的心病。方怡巧也從她所知不多的,這個時代的規則里,得出這條八九不離十的結論。剩下的,就要看小石頭是否能爭氣的得到老太爺的青睞。
幾天后,老太爺牽著小石頭的手,讓方長略帶回屋好好啟蒙。這等于是肯定了小石頭過繼的資格,將三娘子和老太太氣得恨不能將牙根咬斷。
方長略夫妻一合計,也怕遲則生變,將同意過繼的消息派人傳到青城方氏。族長親自帶著文書上了方家大門,這次拜見方老太爺,雖然仍沒給方氏族長一個好臉色,卻好歹沒有吃閉門羹。這一變化,已經讓族長喜出望外,回頭就準備了一份大禮偷偷送到石家。
過繼只需要雙方定下文書,并去官衙備案即可。上族譜這種事,就連方家四子都沒上族譜,當然,這事不著急。方氏族長笑得象個老狐貍,孩子都送了,還怕套不著狼嗎。
“小石頭親娘那邊……”方長略仍有些不放心,雖說小石頭姓方,方家族長有絕對的權利,可若親娘鬧起來,臉面上也不好看。
族長拍著胸脯“我的好賢侄,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這孩子剛生下來,爹就死了,當娘的守著他到三歲。實在守不下去,把孩子給我們,自己回了娘家。早立了文書,再無瓜葛。更何況……”族長壓低了聲音“送來之前,我親自帶著孩子去看,他娘嫁了個做小買賣的商戶,三年抱倆,早把他忘到腦袋瓜后面了。這孩子心里清楚著呢,看完回來,就再沒提過他娘一句。”
對于一個六歲的孩子,這事極為殘忍,可對于當事人的大人,自然是不在乎的,反而洋洋得意與自己的“聰明”。
小石頭被方老太爺取名方澄璧,在方家排行第八。慢慢融入方家特別是四房一家人的生活,方長略專心為他啟蒙,方怡巧重新開始她的學生生涯。
因著去了鄉下一趟,帶回許多土儀,慧娘送了些新出的稻米和活禽到周家。生恐唐突先生,只敢送上些新鮮水果。卻不料正合先生心意,讓方怡巧帶了謝意,一迭自己畫的花樣子給慧娘。倒讓她捧著這些雅致至極的花樣子,高興的合不攏嘴。
方怡巧自己也送了小玩意給周婉佩,象表哥做給她的雞毛毽子,上面插著三根鮮亮的野雞毛。紅杏給她用草編的蜻蜓和蝴蝶,串在有彈性的草枝上,一跳一跳好似活的一般。喜歡得她得了寶一樣,回送了自己親手繡的帕子一方,帕子里還包著一對金燈籠耳墜。
不知情的方怡巧拿回來嚇了一跳,退回去卻幾乎惹得周婉佩落下淚來,還引來了周太太,長輩有令,她這才不得不收下。回去說給慧娘聽,準備來準備去,她現在重孝在身,不能講究。算了時間,慧娘只好準備了一份大禮,等她脫了孝服,再由女兒送去。
這日下了課,方怡巧照例去給周太太告辭。卻見到周家少爺帶著一個少年,正坐在中堂與周太太說話。
介紹之下,才知道這少年是周俊宏定了親的林家少爺,而周家將來要迎娶的正是林少爺的胞妹。
方怡巧抬頭看他,劍眉星目生就了一副潘安之貌,只是眉眼之間的精明之氣,與周家少爺敦厚穩重的氣質,迥然不同。
兩個小姑娘打完招呼,團團福了一禮,走出去。周婉佩道“聽哥哥說,林少爺是榆林縣有名的才子,族學里最拔尖的一個。”
方怡巧搖搖頭“三哥四哥都在林家附學,可他們嫌我年幼,平時也極少玩在一處。并不曾聽過林家少爺的事,不過看他倒長了一副好皮囊,應不是無名之輩。”
周婉佩臉色微紅,低下頭去。方怡巧心中一動,看那少年不過十四五歲,與周婉佩倒是般配。只是一般人家尚不肯兄妹換親,又何況這等有頭臉的人家。恐怕注定是一場夢,醒過來便如吹過一陣風,了無痕跡。
走到門口時,聽到后面腳步聲,周婉佩刻意放慢腳步。不多時,周俊寵帶著林少爺從后面趕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