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安德特人
- (瑞典)斯萬特·帕博
- 1184字
- 2019-01-22 18:42:28

科學領域的文學之作,文學之作中的嚴謹科學
我長得很像母親,圓臉,皮膚光潔少須;與父親棱角分明的長相差距很大,也不似他那般濃重的絡腮胡子。我對我的出身一直好奇,我從哪里來?祖上是哪里人?
父親早年背井離鄉,戎馬抗戰,活下來是個僥幸。在我的山東榮成鏌铘島老家村里,只有我們一大家族姓馬,孤獨一支。幸虧曾祖父修了份家譜,我們才能查到馬家于永樂四年(1406年)由安徽遷徙至山東文登,如果再往前溯源,安徽馬家定由陜西扶風馬援一支擴展而成。有一說法,天下漢馬皆源出于此。
這對我來說,更像一個傳說。我年輕時就希望有一天能通過科學手段,清晰地告訴我,我是誰,來自哪里,我身上是否留有異族的血液。這在過去就是個神話,只有上蒼能夠知道。我們在這神話的籠罩下,磕磕絆絆地前行了數千年,直到DNA的研究成果出現,我們才看見自己生命的鏈條是那么詭異,那么絢爛,那么不可思議。
我們這么一個偉大的物種,這么渺小的一個個體都與DNA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的長相、膚色、頭發、眼睛等一切,都由這么小之又小的分子鏈決定;而決定我們每個個體誕生的那一刻,是男女生命最偉大的碰撞,這一刻不光有快樂和希望,還有傳說中上蒼的那只無形的大手。
這就是我們的基因。達爾文一百多年前就告訴我們:我們只是一個物種,由黑猩猩分支演化而來;科學家們估計,大約距今700萬至500萬年間,人類從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分支出來,后發展成若干人屬物種,但不幸的是均已滅絕。這些滅絕的包括我們熟知的北京人、藍田人、元謀人等,也包括棲息在歐洲大陸大名鼎鼎的尼安德特人。
我最早知道尼安德特人是通過一部電視節目,這部電視節目的細膩無限地吸引了我。它在講述史前文明時,不停地提示我們人類生存的不易,包括我們今天主宰這個星球實屬僥幸中的僥幸。由于基因技術的進步與使用,現在幾乎已經確定我們這些除非洲之外的現代人都是尼安德特人與非洲智人的后裔。
我們身上居然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那么,我們真應該向我們的祖先致敬。由于他們不懈的努力,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下,在廣袤的大自然中,才有了我們人類幸福的今天。其實,僅在數萬年前,人類還是個瀕危物種,度過了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我們才以爆炸式形態迅速占領這個星球。
毫無疑問,我們人類今天處在智能加信息革命的節點上,我們的生活將發生巨變。此次革命不僅將左右人類文明的走向,更重要的是讓我們深刻地了解了自己?!赌岚驳绿厝恕愤@本書無疑是一個極好的范例。多了解一些我們不知的領域,就會幫我們在未來多爭取一些主動權。
《尼安德特人》一書的著者我并不相識,經譯者和后浪出版公司相邀,希望我為書作序,這讓我誠惶誠恐。對于科學,我是外行,本應謹言慎行;但我實在太喜歡這樣一部科學領域的文學之作了,于文學中又有嚴謹的科學表達。對于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一方面需要人文的滋養,另一方面也需要科學的哺育。
謹向著者、譯者致以真誠的敬意。是為序。
馬未都
2018年3月5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