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到東方旅行的途中,碰見兩個小孩在爭辯太陽的問題。
稍大一點的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出時離人近,中午時離人遠。因為日出時,太陽像車蓋那么大,到了中午,就像普通的盤子和盂缽一樣小了,這不正說明太陽小的時候離我們遠,大的時候離我們近嗎?”
小一點的孩子不服氣地說:“我認為太陽初出時離人遠,中午時離人近。因為日出時還感到涼涼爽爽,到了中午就感到陽光像熱水燙著手一樣,這不正說明太陽熱的時候離我們近,涼爽的時候離我們遠嗎?”
兩個小孩各抒己見,互不相讓,他們請孔子裁決誰的看法正確。孔子覺得他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無法評判出他們的是非。兩個小孩見孔子不能回答,嘲笑他說:“誰說你知識淵博,你連我們小孩的問題都回答不上來。”
——選譯自《列子·湯問》
◎寓言啟示
事物都有相對的一面,評判的標準不同,結論就有差異,所以不能主觀片面地決斷事物的是非。同時也說明,知識淵博的人也不能對任何事物都作出正確評價。因此,遇到不懂的問題,人們應該抱著“不知為不知”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