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創業資源積累

幾乎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遇到過這樣的境況:想要解決某個問題或者達到某個目標,但欠缺一些必備的資源支持。這里的資源可能是人力,可能是資金,也可能是某種工具。對于新創企業而言,資源受限已是一種常態。無論在過去還是現在,新創企業在資源獲取以及能力等方面都會存在一定的劣勢,這是它們存活率較低的一大原因。

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首創了“拼湊”(bricolage)這一術語,他認為,人們可以對手頭已有的有限資源進行拼湊,從而生成一種新路徑,并且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在他之后,泰德·貝克(Ted Baker)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創業學教授。等學者將“拼湊”概念引入創業研究中,提出了“創業拼湊”(entrepreneurial bricolage),將其定義為“組合手頭資源并即刻行動,解決新的問題和發現新的機會”。也就是說,通過對已有資源的合理拼湊,創業企業有機會突破資源限制,從而獲取成功,甚至可能因此實現突破性創新。

不過,實踐創業拼湊也是需要基本條件的。拼湊作為一種智力創造活動,需要企業家具備相當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夠勝任。趙興廬,張建琦.以創業拼湊為過程的新創企業的新穎性形成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0).其一是個人能力,尤其是創業者自身的經驗、信息、知識能力;其二是較為多元化的社會網絡。這兩大條件越豐富、成熟,創業拼湊的成功率會越高。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大能力往往是創業者在創業之前的積累,很多時候是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形成的,而非刻意尋找或訓練。

沈愛琴創業之前,就在無意中建立了創業拼湊的兩大條件,對突破創業資源限制起到了積極作用。

她出生于絲綢之家,從小就懂養蠶繅絲,熟悉絲綢產品的技術知識和市場知識。筧橋綢廠創立后,她能夠將技術知識和市場知識整合到產品開發中,降低產品的成本,抓住顧客需求,從而獲得市場認可。比如,在原料不足的時候,她就想到可以利用大廠廢棄的下腳料,加工制造出低成本的合格產品。而那些不懂行業知識的創業者,在資源的調配、組合方面會更被動。相比知識單一的創業者,行業知識多元化的創業者更可能進行創業拼湊。趙興廬,張建琦.以創業拼湊為過程的新創企業的新穎性形成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0).

當她踏入社會后,又經歷了多種角色的轉變,包括赤腳醫生、婦女主任、貧協副主席、村團支部書記等。她替人看病,調解鄰里鄉親關系,組織集體活動,而且負責過多家工廠的創立。通過實際工作,她鍛煉了個人綜合素質能力,而且建立了社會網絡,積累了社會資本,這些便成了她創業時手頭的資源。

從打造創業能力和社會網絡角度出發,沈愛琴創業之前經歷的三大具有代表意義的角色,對其未來創業有重要影響。

角色一:赤腳醫生

20世紀60年代,農村衛生條件極其惡劣,各種疾病肆意流行,為了應對缺醫少藥的現狀,國家號召選拔培養了一批鄉村醫生。那時候,有一定文化水平且“根正苗紅”的青年被挑選出來,到縣一級的衛生學校接受短期培訓,結業后回到村里行醫,但沒有固定薪金。許多人要赤著腳,荷鋤扶犁耕地種田,“赤腳醫生”名稱由此而來。

作為村里唯一的一名小學生,平日工作表現又好,16歲的沈愛琴得到村民的支持,擔任起了這份重要的工作。

“赤日炎炎的山路上,一個頭戴草帽、肩挎藥箱的年輕女子,挑著一擔水桶搖搖晃晃地挨家挨戶送降暑的酸梅湯,每到一家就招呼這家人拿出大小碗盛滿……那就是‘赤腳醫生’。他們不僅送好喝的酸梅湯,還送預防感冒的魚腥草、陳皮湯。”王如昕.“赤腳醫生”的伍家記憶[N].三峽晚報,2016-09-03.這是屬于60年代人的回憶,那些日子,赤腳醫生們譜寫出了許多感人的事跡。在70年代上映的《春苗》《紅雨》等電影中,歌頌了赤腳醫生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無私精神。

作為赤腳醫生中的一員,沈愛琴也以高度負責的態度為村民們的健康服務。她把家設為診所,在疾病多發的季節,來看病拿藥的村民尤其多,家里來往的人特別多。一些村民得了爛腳病,沈愛琴總是忍著惡臭,耐心地為他們清洗傷口;有些病人窮得付不起幾毛錢的藥費,她就替他們付;情況嚴重的病人,她會去家里徹夜守候;只要村民需要,她一定會提著藥箱出現。

那時候,赤腳醫生們的重點工作包括衛生防疫,除害滅病,初級合作醫療,地方病普查,麻風、天花、絲蟲病普治,瘧疾殲滅戰,等等,每一項任務都極具難度。比如,血吸蟲病的普查,要求上交每位村民的糞便樣本。村民們不太將這事放在心上,沈愛琴就大清早上門,甚至直接等著村民解好大便,再上前親手包好作樣本。

一個花季少女做著如此臟累的活,大伙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在對村干部和赤腳醫生做評比時,全體村民都投票支持她,一致贊同給她加工分。1961年,沈愛琴就被評為浙江省“亦工亦農好醫師標兵”,《浙江日報》刊登了她的優秀事跡,更多的青年人以她為學習榜樣。很快,她又兼任了村里的團支部書記一職。

赤腳醫生的經歷幫助沈愛琴獲得了領導的賞識和村民們的信任,為她今后開展更多的工作打下了基礎。70年代中期,她還因為有醫務工作經驗被派往筧橋醫院代行院長職務。在醫院工作的三四年時間里,她發揮管理才能,培養了50多名赤腳醫生,解決了農村缺少醫生的問題;推廣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在全省起到模范作用,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一家原本處于癱瘓狀態的醫院起死回生,還取得了創新成效。

角色二:村干部

沈愛琴五六歲的時候,寬敞的沈家老宅成為村委活動的中心場所,家里時常有人進出。母親告訴她,這些都是公家人,叮囑她不要去打擾別人工作。可小女孩天生好奇,總是忍不住要去公家人身邊轉轉。在她年幼的心里,對公家人產生了一種敬佩和崇拜的感覺。她也想像他們一樣,長大后可以為人民服務。

時間一長,沈愛琴見過了區、鎮下來的干部,土改隊員,貧協委員,等等。平日工作嚴肅的大人看到這個可愛的小姑娘,都會笑瞇瞇地和她講話。有一陣子,還有大學生住在她家,哥哥姐姐們帶著她玩,教她寫字畫畫,也會告訴她長大后要建設祖國。這些經歷拉近了她與領導干部的心理距離,也讓她練成了一顆“豹子膽”,不管面對誰心里都不發怵。

“共產黨幫助農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應該感謝黨。”她很早就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在那個年代,人們對黨的信任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懷著對毛主席的崇敬,高唱著《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兒,沐浴在社會主義的陽光下,辛勤勞動,過著和平新生活。

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是沈愛琴的理想,也是激勵她一路成長進步的最大動力。與同齡人相比,積極求上進的沈愛琴更成熟懂事,說話做事大方得體。在勞動的時候,她雖然工分少,但從來不偷懶,做得多拿得少也從不抱怨叫苦。全村上下都喜歡這個孩子。

1966年,沈愛琴在20歲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被選為村里的婦女主任。那時候,全國共產黨員不到2000萬人,只有在思想上、行動上都經受得住考驗的人才能被黨組織吸收。

擔任婦女主任之后,沈愛琴變得更忙了。婦女們的家長里短,家里鬧了糾紛,夫妻起了摩擦,各種婆婆媽媽的瑣碎事都會找她幫忙解決。在村里,她建立了一些聯系人,大家定期在一起碰頭了解情況、交流信息。她把村里的青年朋友們團結在一起,苦臟累的活總是帶頭干。說起沈愛琴這個婦女主任,村里、村外沒有不服氣的人。

1967年,經時任江干區委書記尹德魁親自提名,沈愛琴被任命為筧橋鄉貧協副主席,成為一位半脫產干部。所謂“半脫產”,就是指一邊工作一邊也要進行勞動生產活動。雖說這是當年的一個職務稱號,但實際工作相當于副鄉長,是有職權的干部,目的就是讓年輕的沈愛琴在實際工作中鍛煉提升。

沈愛琴不喜歡待在公社的辦公室,她經常到田間地頭的生產大隊、生產隊或者社員家里走走看看,為大家解決實際困難。用口語話說,這種工作方式叫作“跑田坂”,一些公社干部一年有300多天都在跑田坂,沒有休息的概念。

那時,“改天換地”這個詞頗為流行,人們用此鼓勵自己努力拼搏,沈愛琴也不例外,她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更多人的生活。鄉親們現在還記得沈愛琴頭戴草帽,挽著褲腿,大步流星地走在田間小路上的矯健身姿。

由于表現突出,沈愛琴榮獲了“杭州市十佳團支部書記”“杭州市特級青年突擊手”等榮譽。時任杭州市團市委書記陸蘇評價說,那時候沈愛琴的文化程度雖不高,但思想積極上進,為人很熱心,做事踏實。

角色三:公社辦廠能手

20世紀50年代,數千萬農民在公社組織下投入了小型煉鐵、小礦山、小煤窯、小農機修造、小水泥廠、食品加工等工廠建設中,這些工廠就是鄉鎮企業的雛形。

為了改變當地的落后面貌,筧橋公社響應號召,也著手辦廠。但那時官場中的人對創辦企業這種吃力不討好,甚至可能帶來麻煩的事避而遠之。如果選錯了籌辦人,事情很難辦成。

時任筧橋公社黨委書記陳太炎認為,沈愛琴既有原則個性,又有好的辦法點子,思路清晰,工作踏實,是十名公社干部中能力最強的一位,可謂是辦廠的不二人選。于是,1968年,沈愛琴受命籌辦筧橋公社系列工廠,她和老鄉長沈文友一起負責,共挑重擔。

沈愛琴認為,既然接受了任務,就有責任把事情辦好。如果順利建廠,村民們就有機會成為工人,集體收入可以增加,大家能像城里人一樣過好日子。單純求發展的愿望,讓沈愛琴沉浸在辦廠的工作中,一邊學習一邊實踐,很快成了建廠能手。短短一年時間,筧橋公社相繼創建了好些專業生產的工廠,例如,脫水蔬菜廠、農機修造廠、水泥預制件廠、醬菜廠等。

與其說是工廠,不如說是小作坊,這些工廠條件非常簡陋。在這個過程中,迫于現實,沈愛琴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這無意中培育了其創業拼湊能力。沒有廠房,就把一些空置的破舊平房用來作廠房,像醬菜廠就建在弄口新村一個破敗不堪的禮堂里;沒有財力購買新設備,就想辦法購買國營大廠報廢處理的舊設備;沒有供銷渠道,他們就四處打聽,調查研究,托關系找大廠聯系原料和銷售。正因如此,聽到工廠里機器運轉起來的聲音,沈愛琴心里還是充滿了成就感。當她把這些建好的工廠交到管理人手中時,總會祝福他們能夠辦得紅火。

這段辦廠的經歷,對她的人生影響很大:一方面,繁忙的工作讓她遠離了政治運動的旋渦;另一方面,這也使她具備了建廠的專業能力,對設備、技術、市場渠道、原料和工人等經營事項有了一定了解。通過辦廠實踐,沈愛琴的思想發生了改變,頭腦里不再有傳統農民那種只能靠天吃飯的想法。她意識到,農村也可以有工業文明,有組織的機械化大生產在農村大有天地。

有研究表明,創業拼湊需要能力支持,企業家的個人能力是拼湊發生的“必要條件”。趙興廬,張建琦.以創業拼湊為過程的新創企業的新穎性形成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0).多元化社會網絡的建立,有助于創業者獲取更多外部信息,從而創造價值。社會網絡越豐富,企業能夠調用的資源范圍越廣。由于拼湊是資源的重新組合,因此當企業可以調用的資源越多時,創業拼湊的范圍也就越大。趙興廬,張建琦.以創業拼湊為過程的新創企業的新穎性形成機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20).有人對245家新創企業所做的研究發現:行業知識越豐富的創業者的創業拼湊水平越高,社會關系越多元的創業者越擅長創業拼湊,而創業拼湊與技術和市場創新顯著正相關。

在角色變化中,沈愛琴的人際溝通、應急處理、全局視野等個人內在能力不斷提升,同時,社會網絡也初步形成。比如,在醫院工作的經歷幫助她獲得了醫療系統的人脈資源;政府工作經歷使她建立了政府關系;在建廠過程中,她又認識了許多工廠的負責人。所有這些,都為她之后的創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南县| 郧西县| 井研县| 中超| 和田县| 六安市| 金湖县| 平潭县| 武邑县| 凌云县| 余姚市| 宜君县| 巫山县| 嵊州市| 曲周县| 普定县| 永安市| 乌鲁木齐县| 宽甸| 咸宁市| 温泉县| 惠东县| 柞水县| 大庆市| 惠来县| 阿合奇县| 海门市| 宁陵县| 汾西县| 黑水县| 怀安县| 屏东市| 闻喜县| 乐清市| 黑山县| 牙克石市| 江都市| 白沙| 拜泉县| 榆社县|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