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萌芽

企業(yè)家精神的形成,既不是一種純粹環(huán)境下的“自我覺悟”,也不是脫離所在環(huán)境的純粹的“知識重建”,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活動過程。

許多研究表明,具有較高自主性、成就動機、責任感、經驗開放性和自我效能感等個性特質的人,具備更強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意愿和能力。無疑,這些人格特質的塑造始于家庭教育的搖籃,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俗話所說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個意思。

美國人常表現出的責任感和好奇心強、積極樂觀、敢嘗試、能吃苦、肯動腦的特質,日本人常具有的自主意識、獨立能力以及頑強毅力等特質,都與其兒時的家庭教育與環(huán)境密不可分。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yè)家精神萌芽于企業(yè)家的家庭教育與環(huán)境。

沈家長女

杭州筧橋鎮(zhèn),在南宋時期是杭州的蠶繭交易中心,因此被稱為“繭橋”,更被譽為絲綢之府的“府中之府”。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筧橋蠶桑村的居民便在越王勾踐“勸農桑”的國策下,發(fā)展桑蠶生產。明清時期,蠶桑基本成為筧橋鄉(xiāng)間的主業(yè)。人們常用“機杼之聲,比戶相聞”“織繡之工,曲盡其巧”來形容筧橋絲綢業(yè)的繁榮發(fā)達。

20世紀初,沈家是筧橋鎮(zhèn)上的大戶人家,有自己的桑園、蠶房和織機,生活富足。沈家的蠶絲和絲綢被面,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日本。但從20世紀初到新中國成立期間,中國內憂外患、戰(zhàn)亂頻繁,筧橋的蠶桑產業(yè)發(fā)展緩慢甚至停滯。在亂世之中,沈家家業(yè)也遭遇了較大的打擊。

沈愛琴生于1945年,是沈家的長房長女。在中國文化中,家中的長子長女歷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家族缺少“長子”的情形下,家中女子與中國傳統的嫡長子扮演著相同的角色,女子踐行著長子的身份和義務,為維系血脈親情、振興家族譜系而躬親齊家,這類女性便被稱為“長女”。趙德利.20世紀中國小說長女形象的文化心理透視[J].社會科學,2012(10).在傳統家庭中,長女形象一直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這些承載著家族責任又具有女性自身特點的長女,雖然因為各自的生存環(huán)境、時代背景和人生境遇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象特征,但內心深處大多都擁有一種揮之不去的責任情結。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族長子從小就被孝親、修身、齊家等禮教教化,久而久之便自覺衍生出長子情結。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對于“情結”一詞有過這樣的描述:不是人支配情結,而是情結支配著人。榮格.榮格性格哲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10.在家中長子“缺席”的情況下,長女便在長女情結的誘導下,自覺承擔起維護家族榮光、愛護弟妹、振興家業(yè)的責任和義務,成為家族文化的承襲者和捍衛(wèi)者。劉婷.長女情結和女性意識的覺醒——以《花河》為中心[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34(7).

“長女”作為一種家族文化,并不僅存在于中國家庭。英國埃塞克斯大學社會及經濟研究所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發(fā)現,家中排行老大的孩子最容易成功,其中長女比長子更容易成功。研究人員對英國5000多人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比對,發(fā)現長女是兄弟姐妹中最具野心的人,其野心程度比長子高出大約13%,原因可能是家庭對于長子和長女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他們本身就要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進而成長得更快。

作為傳統中國大戶人家的長女,沈愛琴自然秉承了長女之責,在還沒上學之前,她就開始幫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剛拿得動掃帚,父母就讓沈愛琴學習打掃蠶房和其他房間的衛(wèi)生,養(yǎng)成勤快和講衛(wèi)生的習慣。年齡再大些的時候,沈愛琴已經將燒飯、洗衣、采桑、養(yǎng)蠶、繅絲都做得游刃有余了。

長女的身份介于母親和弟妹之間。對母親而言,她是女兒,具有女性的行為特征;對弟妹來說,她則起到母親般的保護作用。這種雙重身份的認定,使家族中的長女具有一種母性情懷。除了社會文化的因素,現實的生活環(huán)境也對長女情結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作用。不同于中國文學作品中某些命運艱辛的長女,沈愛琴雖然也是長房長女,擔負著傳承家業(yè)的責任,但她自小在充滿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性格中除了具有擔當、責任的因素,也有著充滿柔性和主見的一面。

沈家家風

家風是家庭的精神內核,是一個家庭內在的精神動力,是真正的家庭“不動產”。如果說一個人的生物特征傳承是通過DNA控制的,那么家風家訓就是“家族的DNA”,家族的傳承皆源于此,控制著子孫后代的行為特征。因此,家風家訓作為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是家庭教育的淵源與根基,潛移默化地感染著人的心靈,對于一個人的人格塑造、人生選擇和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

沈家世代從事蠶桑絲綢生意,有著厚德傳家、仁愛待人的家風,在村里的名望很高。對到沈家做活的鄉(xiāng)親,沈家一定會按時結算工資,即便是提出預支兩三天工錢,沈家也會答應。到了冬天很冷的時候,沈家會把稻草、桑樹桿子拿出來,給大伙分享。土改時,由于沒有多少家產,也沒有剝削行為,百姓們實事求是地評選,沈家被劃分為上中農成分。

“實在做人。不要坑別人。自己別被別人坑。”在講到父輩們的教育時,沈愛琴的三弟沈柏軍回答道,每一個沈家人心里都裝著這句話,這是他們一生的準則,“我們家人的性格各不一樣,但有兩點很像,一是快言快語,講話講重點;二是肯干事,對人熱情。”

沈愛琴創(chuàng)業(yè)時所表現出的誠信做事、守法經營、關愛員工、以德立廠等特質,無疑是對沈家家風淋漓盡致的演繹。

寵物是“蠶寶寶”

沈愛琴從出生開始就和蠶桑、絲綢結下了不解之緣。

別的小孩一般喜歡把小貓、小兔子等當寵物,但沈愛琴不同,她喜歡的寵物是蠶寶寶。她從小在蠶房中長大,家里20多間大房子,層層疊疊擺滿了養(yǎng)蠶的竹匾。她看著蠶寶寶出生長大,聽著它們吃桑葉時的絲絲聲響,感到新奇不已,有時一待就很長時間。

夏日靜謐的夜晚,沈愛琴數著天上的星星,奶奶則坐在她身旁,用溫柔的語調慢慢地講著蠶的故事。懵懂的她知道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奉獻精神,也明白了只有經歷過成長的陣痛,才能換來新生的人生道理。

沈愛琴就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受到熏陶,長房長女的角色與責任、家訓的浸潤,使得她自小就表現出超脫年齡的成熟與懂事,從小就對誠信、責任有所認知。出身于桑蠶世家,養(yǎng)蠶繅絲伴隨著沈愛琴長大。心有明燈,夫唯不爭,蠶就猶如她人生中的一盞燈,引導著她的前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甘泉县| 颍上县| 福海县| 红原县| 渝北区| 石棉县| 会泽县| 宁德市| 郎溪县| 北辰区| 冀州市| 克拉玛依市| 乐清市| 周至县| 吴川市| 团风县| 舒城县| 邛崃市| 阳泉市| 渑池县| 吴堡县| 家居| 沅江市| 和静县| 黑龙江省| 石门县| 县级市| 大足县| 兰州市| 杭锦旗| 建平县| 灯塔市| 泰来县| 怀来县| 中阳县| 鸡泽县| 鄯善县| 普格县| 红桥区| 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