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汽車保養和維護

一、機油的更換與檢查

1.機油的更換周期

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機油的更換期限一般為5000~7500km或者6個月,以哪個先到為準。筆者建議對于購買的新車或者剛剛大修完的車輛,第1次更換機油的期限應該小于5000km。

發動機內活塞和氣缸壁以及其他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運動速度快、環境特殊、工作溫度很高。在這樣惡劣的工況下,只有合格的潤滑油才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例如,劣質機油會導致活塞環卡死,進而導致發動機嚴重故障。

2.油位檢查

啟動發動機前,將汽車水平停穩,檢查發動機機油液位。如果發動機已啟動,則關閉發動機,等待數分鐘再檢查。

① 拔出機油尺并擦拭干凈。

② 插入機油尺,確認發動機機油液位在如圖2-36所示的范圍內。

③ 如果超出范圍,請調整。

圖2-36 機油油位檢查

3.機油的選用

比如,跑十來萬千米的車輛在大堵車的北京市內行駛,使用5W-30的全合成潤滑油是否合適?

其實該車輛使用5W-30的全合成潤滑油在高溫時就顯得比較稀了,對于燃燒室的密封效果基本就不好了。全合成潤滑油低溫啟動效果比較好,但高溫耗損率比較高,單次保養里程結束潤滑油消耗量比較大,一定里程后發動機聲音會比較大。如果換成5W-40或10W-40的礦物潤滑油,提高潤滑油在高溫情況下的密封性能,對動力提升有很大幫助。

二、機油濾清器更換與檢查

1.機油濾清器更換

機油濾清器即機油濾芯,在更換機油時必須一同更換。

2.安裝事項

安裝技巧:檢查新機油濾清器上的螺紋A和橡膠密封件B,如圖2-37所示。清理發動機氣缸體上的接合面,然后在濾清器橡膠密封件上涂抹一層薄薄的新的發動機機油。僅使用帶內置旁路系統的濾清器。

圖2-37 機油濾清器

三、空氣濾清器更換與檢查

1.空氣濾清器的更換周期

筆者認為,每隔10000~15000km更換1次空氣濾清器,根據車輛行駛環境可適當調整更換周期。這里說的空氣濾清器指的是我們通常說的空氣濾芯,見圖2-38。

圖2-38 空氣濾芯(邁騰)

2.更換空氣濾清器

空氣濾清器殼體蓋四周有4或3個卡扣(也有些車是用小螺釘緊固的),用于把塑料殼體壓緊在空氣濾清器上方,保持進氣管路的密封,見圖2-39。卡扣的結構較為簡單,用平頭螺絲刀或手扣開即可,拿開濾清器上殼即可取出空氣濾清器(空氣濾芯)。

圖2-39 空氣濾清器

3.空氣濾清器總成及連接件

空氣濾清器總成及連接件見圖2-40。

① 檢查空氣濾清器總成及軟管是否泄漏。如有必要,安裝新的進氣組件。檢查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

② 檢查空氣濾清器進氣管是否恰當安裝和定位。如有必要,維修/安裝空氣濾清器進氣管。檢查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

圖2-20 空氣濾清器總成及連接件

1—節氣門控制;2—吸氣共振器;3—將吸氣共振器連接到空氣過濾器;4—空氣過濾器外殼蓋;5—空氣濾芯;6—空氣過濾器外殼;7—NVH(噪聲、震動和不平順性)- 絕緣材料;8—空氣濾清器進氣管;9—相連于節氣門的空氣濾清器軟管;10—曲軸箱強制通風管

四、空調濾芯更換與檢查

1.空調濾芯更換周期

筆者認為,每隔10000~15000km更換1次空調濾芯。根據車輛行駛環境可適當調整更換周期。

2.空調濾芯更換作業

空調濾芯主要安裝在兩個地方,很多車的空調濾芯在副駕駛雜物盒位置,如邁騰、豐田卡羅拉、現代伊蘭特等,需要拆下雜物盒來取出濾芯(圖2-41);有些車安裝在副駕駛座位的手套箱后面,將手套箱拆卸下來,就可以看到空調濾芯了;有些車安裝在發動機艙內,右側雨刮器下方位置,如帕薩特、捷達等,如圖2-42、圖2-43所示。

圖2-41 空調濾芯位置

 

圖2-42 拆下空調濾芯蓋板螺栓(帕薩特)

圖2-43 空調濾芯位置(帕薩特)

五、燃油濾清器更換與檢查

外置燃油濾清器在每更換2次機油的周期更換1次燃油濾清器,也就是可在15000km更換1次。如果是內置在燃油箱的燃油濾清器,最少能行駛30000km再更換(具體車型根據維修手冊執行)。

外置燃油濾清器更換:拆卸汽油濾清器燃油管接頭;拆下汽油濾清器(圖2-44)。

圖2-44 汽油濾芯(捷達、寶來)

六、火花塞更換與檢查

1.火花塞更換周期

火花塞一般在行駛30000km更換1次(具體車型根據維修手冊執行)。

2.火花塞檢查

火花塞檢查見“第四章發動機電控系統維修”。

3.火花塞更換作業

火花塞更換:斷開4個點火線圈連接器,拆下4個螺栓和4個點火線圈,見圖2-45、圖2-46;拆卸火花塞需要快速扳手、長接桿和16mm的六角套筒(最好是帶磁性的套頭,帶磁性的六角套筒在拆卸火花塞時能夠把旋出的火花塞一并帶出),見圖2-47。

圖2-45 火花塞位置

圖2-46 拔出點火線圈

圖2-47 拆卸火花塞用工具

安裝火花塞時,不能一口氣擰到底,要對火花塞進行預緊。如圖2-48所示,平面型底座火花塞預緊角度為90°,圓錐型底座預緊角度為15°。

圖2-48 安裝火花塞

七、正時皮帶更換周期

正時皮帶在發動機中非常重要,一般60000~80000km更換1次,同時更換張緊器或張緊輪。更換正時皮帶時,如果是水泵與正時皮帶相驅動的,那么水泵也應該一同更換(具體車型根據維修手冊執行)。正時皮帶更換作業流程會在第三章詳細講述。

八、冷卻液更換周期

1.冷卻液更換周期

冷卻液要每2年更換1次。

在冷卻液中含有添加劑和抗泡沫添加劑,這些添加劑會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地喪失應有的功能,以至于無法對冷卻系統內部進行很好的保護。也就是說,在冷卻系統不發生泄漏的前提下,冷卻液對于溫度的控制基本不會變,但由于添加劑失效,特別是抗泡沫添加劑,在水泵葉輪的攪動下,會使冷卻液產生氣泡,這氣泡會大大削弱冷卻液的效果。因此,冷卻液最好能按期更換。

2.冷卻液檢查

檢查冷卻液的液面位置:冷卻液的液面位置應在“低”和“滿”兩條標記線之間(圖2-49)。如果液面位置低,則應檢查是否有滲漏,并添加冷卻液至上線位置。

圖2-49 冷卻液液面位置(寶來、速騰)

3.冷卻液冰點檢測

冰點儀是測試防凍液溫度的專用儀器。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① 掀起蓋板,用柔軟絨布把蓋板及棱鏡表面擦拭干凈。

② 將待測液體用吸管滴于棱鏡表面,合上蓋板輕輕按壓,將折射計對向明亮處。

③ 旋轉目鏡使視場內刻度線清晰,讀出明暗分界線在標示板上相應標尺上的數值即可。

九、清洗養護

1.清洗發動機

發動機進氣歧管和進氣道內有積炭,通常建議30000km左右清洗1次進氣道。噴油嘴、三元催化器同樣在30000km左右可進行1次清洗。

清洗燃燒室積炭和進氣門積炭,可使用專用清洗劑(如聚醚類重炭祛除劑),直接添加到油箱中。該類添加劑的基礎溶劑是航煤。煤油與汽油混合后,能產生很好的高溫性能。一支到兩支聚醚類重炭祛除劑完全可以清洗干凈燃燒室和氣門的積炭,恢復壓縮比,提高氣缸混合氣充氣系數,使車輛頗顯有勁。噴油嘴和三元催化器在車輛運行當中也會被聚醚類重炭祛除劑清洗干凈。

2.清洗散熱器(水箱)和冷凝器

春天時節,散熱器和冷凝器的表面粘滿了柳絮樹毛(圖2-50),嚴重影響發動機散熱,使空調不涼,尤其是在行車時,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出現水溫高的現象。

清洗空調冷凝器和水箱散熱器的方法比較簡單,作業程序如下。

第一步:拆下前保險杠。

第二步:用氣槍吹出粘在冷凝器和散熱器上的柳絮樹毛等雜物。

第三步:用水槍沖洗干凈即可(水壓不宜很大以免傷著散熱片)。

如果直接用水槍沖洗,附著在散熱器上的塵土會變成泥巴粘在散熱器上,反而起不到清洗的效果。先用氣槍吹掉大部分飛絮和塵土,再用水槍沖洗掉頑固污漬,才會清洗得更徹底(圖2-51)。

圖2-50 粘在冷凝器和散熱器上的雜物

圖2-51 用吹氣槍吹完后,再用水槍清洗冷凝器和散熱器

十、自動變速器養護

1.ATF更換周期

通常應該每60000km更換1次AFT,同時更換自動變速器油濾芯。

自動變速器油(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ATF),是指專用于自動變速器的油液。ATF對自動變速器的工作、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壽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汽車自動變速器保養的主要內容就是對ATF的檢查和更換。

2.ATF的檢查(油尺)

(1)ATF的檢查條件(圖2-52)

發動機在怠速狀態或靜止狀態下所量的ATF都不同,因此檢查ATF的油量時,需在發動機怠速狀態。發動機在怠速狀態下,將換擋桿掛入所有的擋位后,掛入“P”擋。

圖2-52 ATF的檢查條件

(2)ATF作業

如圖2-53所示,自動變速器用本身帶有的油尺進行檢查。

圖2-53 用油尺檢查自動變速器油量

用油尺進行檢查時,一般應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 檢查有無自動變速箱液泄漏。

② 行駛前,當油溫處在30~50℃時使用自動變速箱油尺的“COLD”范圍檢查油面高度。

a.將車輛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拉起駐車制動手柄。

b.啟動發動機,并將選擋桿在各擋位上移動,最后將選擋桿至于“P”位置。

c.在發動機怠速時檢查自動變速箱液的高度。

d.拔出自動變速箱油尺,用無絨紙擦凈。

e.重新將自動變速箱油尺盡可能地插入加油管中。

f.拔出自動變速箱油尺,觀察油尺指示。如果指示自動變速箱油面過低,則應向加油管中添加自動變速箱油。

注意,請勿過量加注油液。

③ 在城區道路上駕車行駛大約5min。

④ 當油溫達到50~80℃的范圍時根據自動變速箱油尺“HOT”范圍重新檢查油面高度。

⑤ 檢查ATF液狀況。如果ATF油液顏色發黑或有焦煳味,則應更換。如果ATF油中含有摩擦材料(離合器和制動帶)等,則應在修理A/T后更換散熱器,并用清潔劑和壓縮空氣沖洗冷卻器管路。

3.ATF的檢查(溢油口)

(1)ATF的檢查條件

同上面所述ATF的檢查(油尺)。

(2)ATF量的檢查

用專用設備注入ATF,直到ATF通過溢流塞液位檢查孔排出為止,并等至一滴一滴排出為油液為合適。ATF加注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變速箱的功能。

如圖2-54所示,從溢流塞處進行檢查(這種自動變速器本身不帶油尺,也沒有油尺導管,可以有加油口螺塞,有的則須從溢流塞孔處加注自動變速器液)。

圖2-54 從溢流塞處檢查自動變速器油量

(3)ATF的重要性

當自動變速箱內部發生故障時,ATF的狀態幾乎會改變,因此可從ATF的狀態來判斷自動變速箱內部是否發生故障(圖2-55)。

圖2-55 檢查ATF的油量的故障影響示意圖

① 檢查ATF的油量是否符合正常狀態。

a.ATF的油量太多:由于油量的增加造成ATF在自動變速箱內部攪動產生氣泡,使得ATF從通氣管噴出。

b.ATF的油量太少:油泵會吸入空氣使得管路壓力降低,而造成自動變速箱故障。

② ATF的狀態。

a.良好ATF:紅色且黏度適中。

b.不良ATF:混合了水或使用了不同型號的ATF,將導致自動變速箱產生震動、噪聲、耐用度下降和內部的密封材料密封不良。

十一、手動變速器齒輪油更換與檢查

1.齒輪油更換周期

筆者認為,手動變速器齒輪油應該在60000~80000km更換1次。

2.齒輪油更換作業

(1)排放齒輪油

緩慢擰下圖2-56中箭頭所示的變速箱放油螺塞,排出齒輪油。

圖2-56 齒輪油放油螺塞(寶來)

(2)加注齒輪油

加油至加油口下邊緣為合適,擰上加油螺塞(圖2-57)。

圖2-57 齒輪油加油螺塞(寶來)

(3)加注新齒輪油后檢查齒輪油量

① 啟動發動機,掛擋,讓變速箱運轉2min。

② 關閉發動機,拆下加油螺塞。

③ 再次加油至加油口下邊緣。

④ 將加油螺塞擰緊至規定力矩。

十二、制動系統養護

1.制動液更換周期

制動液必須每2年更換1次,如果2年不到,建議行駛里程超過6萬千米,更換制動液。制動液必須使用該車型手冊指定的型號,不得與其他品牌、型號的制動液混加。

隨著時間和里程的增加,制動液會慢慢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制動液中過高的含水量可能會引起制動系統的腐蝕損傷。此外,制動液的沸點也會明顯下降,在高負荷制動的情況下,制動系統中會產生氣泡,從而使制動效能降低。

2.制動液檢查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由于制動摩擦片的損耗及其自動調整,使制動液液面產生輕微的下降,這種情況是正常的。但制動液非正常下降,將會導致車輛隱患,甚至出現重大安全事故,所以一定要在例行保養中檢查制動液。

如圖2-58所示,檢查制動液液面是否位于儲液罐的“MAX”和“MIN”標記之間。如果大于“MAX”標記,則可能是制動液加注過多。如果液位低于下限,則應檢查制動片厚度,制動系統是否有泄漏。如系統無泄漏,則需填充制動液儲液罐到最大(MAX)標記位置;如系統有泄漏,則需要維修后再添補制動液。如制動片到更換程度,則需要更換制動片后再觀察制動液面,視情況添加制動液到最大(MAX)標記位置。

圖2-58 制動液液位標記

3.制動片更換周期

① 制動摩擦片磨損到整個厚度的1/3時,需要更換。

② 制動盤磨損出不平的槽溝時需要更換制動盤,這時需要一同更換制動摩擦片。

③ 轂式制動器:制動鼓磨損,有不平的溝槽,視情況更換。一同更換蹄片。

④ 制動蹄片:一般來講,制動蹄片的更換周期是前制動片更換周期的1/3。

4.制動系統排氣

在更換制動系統管路或制動總泵、制動分泵過程中,已經更換制動液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使制動液壓系統內產生空氣時,需要給制動系統排氣。

① 如圖2-59所示,連接一條塑料管至制動鉗總成的放氣螺塞上,將塑料管的另一端放入容器中(容器可以自己制作,如用廢機油桶做容器)。

② 完全踩下制動踏板數次。

③ 將制動踏板保持在踩下的位置,松開放氣螺塞以排出空氣。

④ 制動踏板繼續保持踩下的狀態,將放氣螺塞鎖緊。

⑤ 慢慢地放開制動踏板。

⑥ 重復執行步驟①~⑤,讓更多空氣從放氣螺塞處排出。

⑦ 將放氣螺塞閥鎖緊至規格扭矩。

⑧ 按照下列順序排放制動液壓系統內部的空氣:右后制動→左前制動→右前制動→左后制動。

圖2-59 制動系統排氣

① 執行排放空氣作業時,隨時注意制動油儲油罐內的制動油油位。

② 在制動油儲油罐中添加新的“DOT4”制動油。排放制動系統內部空氣時,請隨時確保制動油儲油罐內的制動油是充足的。

③ 在制動油儲油罐下方放置一個容器以避免制動油外溢。

④ 排放制動系統內部空氣時,請勿松開制動系統中的制動油管路。

十三、轉向系統養護

1.轉向助力油更換周期

轉向助力油每隔2年更換1次。轉向助力泵皮帶建議60000~80000km更換1次。

2.檢查助力油油位

① 檢查油位高度前請先將發動機熄火。

② 檢查儲油罐內油位的高度是否介于“MAX”與“MIN”標記之間,見圖2-60。

③ 油位高度不應超過“MAX”標記,添加過多的動力轉向油,可能會導致油液從儲油罐的蓋子溢出。

圖2-60 檢查油位

3.轉向液壓系統排氣

① 將車輛頂高,直到車輪離開地面為止。

② 加入動力轉向油至儲油罐至“MAX”油位高度。

將方向盤朝左、右轉動到底數次。若油位高度不足時,請隨時添加油液。重復此步驟直到動力轉向油儲油罐內的油位高度不再下降,以及沒有氣泡產生為止。

③ 啟動發動機并保持怠速運轉,然后重復步驟②的操作動作,直到動力轉向油儲油罐內的油位高度不再下降且保持在正常的油位高度,以及沒有氣泡產生為止。

如果未完成空氣的排放可能會導致動力轉向油儲油罐有氣泡產生,或者動力轉向泵中發出異常噪聲。

如果發生上述情況,則重復步驟②的動作排出空氣。

十四、輪胎養護

1.輪胎更換周期

輪胎磨損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要更換,一般是在胎面上的磨損極限標記(圖2-61)露出時就不再使用該輪胎,正常道路行駛普通輪胎的使用壽命在80000km左右。

圖2-61 輪胎磨損極限標記

2.輪胎調換

為了使輪胎磨損相同,以及盡可能地延長輪胎壽命,筆者建議視情況,每隔2萬千米左右調換1次輪胎位置,建議如圖2-62所示調換輪胎位置。但是單導向輪胎只能在同側換位,不能在同軸換位。輪胎位置調換后須重新調整輪胎氣壓,輪胎氣壓標識牌一般在車輛的某個門柱上或者油箱蓋上。

圖2-62 調換輪胎

十五、蓄電池養護

1.AGM蓄電池特性

這里講的免維護蓄電池以AGM蓄電池為對象(AGM表示absorbant glass mat,即吸收玻璃纖維網)。

AGM蓄電池與傳統鉛鈣蓄電池相比有如下區別。

① 極板更大:較大的極板能使功率密度提高。

② 玻璃纖維網制隔板:由此可以提高循環穩定性,這樣低溫冷啟動性能、耗電和使用壽命都得到改善。

③ 帶過壓閥的氣密殼體:蓄電池塞是焊住的,無法打開。

④ 硫酸被束縛在玻璃纖維網中:硫酸不再像以前隨意散布在殼體內,而是全部被束縛在玻璃纖維網中,由此提高防溢出保護性能,從而減少了對環境的危害。

2.蓄電池檢查

免維護蓄電池檢查見表2-7。

表2-7 免維護蓄電池的檢查

3.蓄電池極柱養護

每次保養車輛時,要觀察蓄電池極柱是否有氧化或者有污垢,如果有用清水清潔即可。

4.跨接蓄電池

這里講的跨接蓄電池是指用該車輛或者單獨備用蓄電池通過跨接線連接啟動另外的蓄電池故障車輛。

(1)使用跨接線注意事項

① 務必確保跨接線使用加強型電纜。

② 務必確保工作蓄電池與車輛蓄電池的電壓相同。蓄電池必須并聯。

③ 連接跨接線前,要關閉其他用電器。這樣會降低在連接最后接頭時發生跳火的可能。

(2)使用跨接線作業程序

① 連接備用蓄電池正極,然后連接車輛蓄電池正極(圖2-63)。

② 連接備用電瓶負極,然后最好是在車輛上距離電瓶端子至少30cm的位置搭鐵,如發動機吊耳。

③ 務必依照與連接跨接線相反的順序拆卸跨接線,且勿使導線的末端短接。

圖2-63 跨接蓄電池

在將跨接線連接至電瓶時,切勿使跨接線彼此接觸或碰觸到車身搭鐵。如果充滿電的蓄電池因為跨接線短路,將以超過1000A的電流放電,這會引起劇烈放電火花并且跳線和終端會快速加熱,甚至可能導致蓄電池爆炸。未能遵守這些指令可能造成人身傷害。

十六、車輛檢查保養項目歸納列表

表2-8為上海大眾車輛保養表,請參考執行。

表2-8 車輛保養項目

注:1.本表的保養內容適用于上海大眾生產的波羅車型。保養項目需根據車型的不同配置進行選擇。 2.本表的保養內容和周期是根據汽車在正常行駛情況下制訂的。對于使用條件比較惡劣的車輛,特別是經常停車/啟動以及常在低溫情況下使用的車輛,應經常檢查機油液面,并建議每5000km更換機油和機油濾清器。 3.在灰塵較大環境里行駛的車輛,應縮短空氣濾清器濾芯和空調系統花粉過濾器的保養間隔(如每5000km更換)。空調濾芯臟污將影響空調制冷效果,請注意檢查并及時更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阳县| 郯城县| 同仁县| 瓦房店市| 安平县| 西宁市| 昌邑市| 印江| 恩施市| 鹿泉市| 仁怀市| 嘉义县| 河南省| 环江| 驻马店市| 杂多县| 鄱阳县| 县级市| 五家渠市| 嘉禾县| 会宁县| 邢台县| 五原县| 浦城县| 商水县| 北碚区| 木里| 靖州| 来安县| 诏安县| 固阳县| 呼和浩特市| 永州市| 西丰县| 阳城县| 融水| 沙雅县| 西畴县| 北海市| 濮阳市| 怀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