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豬生產技術(第二版)作者名: 王燕麗 李軍本章字數: 986字更新時間: 2019-03-12 12:22:38
前言
近年來,由于國家高度重視生豬產業發展,我國的養豬業與世界養豬業一樣發展非常迅速,新觀念、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層出不窮,因此教材的及時更新尤為重要。本次教材依據《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試行)》[2012]編寫,以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原則,結合《教育部關于“十二五”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及國家規劃教材的編寫要求,我們對2009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豬生產》一書在內容和結構上進行了一些修訂,使教材內容與生產實踐更好地結合。
第二版教材采用任務驅動的模式,即根據規模豬場階段式飼養管理的特點,將課程內容分為:豬場建造、公豬及空懷母豬舍豬的飼養管理、懷孕母豬舍豬的飼養管理、分娩舍豬的飼養管理、保育舍豬的飼養管理、育成及肥育舍豬的飼養管理、豬場生物安全管理、豬場經營管理8個項目,每個項目又細分成若干個工作內容。每個學習項目均明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預備知識、工作目標、思考練習和實踐活動。每個項目設計的實踐活動貼近生產,可有效指導學生實踐。
第二版教材的主要修改工作及內容特色如下。
1.本教材從我國規模豬場分階段飼養的生產實際出發設計教學項目,根據豬場不同崗位的工作過程設計各工作任務,并融入現代化的養豬生產理念、管理軟件,與養豬企業規模化養殖要求保持同步,進一步縮短課堂與生產一線的距離,具有明顯的職業教育特色。
2.本教材在每個學習項目中在明確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預備知識的同時,都有新工藝或新技術鏈接,促進教師將國內外最新的養豬技術鏈接到課堂,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與行業前沿相銜接,保證了教材內容的先進性、實踐性。
3.本教材在每個環節上都提供了規模豬場的生產實例和大量圖片加以輔助說明,方便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4.本教材在內容選擇過程中,突出對豬生產過程中容易出現的異常情況的處理,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為兼顧高職畢業生就業后崗位提升與發展的需要,教材涉及了少量豬育種的相關內容。
5.第二版教材配套了課程網站http://jpkc1.jhc.cn/w/zsc/,以適應現代化數字資源教學的改革趨勢,主要包括配套課件、參考教案、項目實施計劃、工作學習單、行業技術標準、在線測試題等,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效果,相關內容均由行業企業人員參與開發。
限于編者水平,本書知識涉及范圍廣,相關內容發展變化較快,書中難免有疏漏及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