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力:顛覆職場學習的高效方法
- 王世民 繆志聰
- 2599字
- 2019-01-10 17:45:58
前言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學習類圖書,一類是大學生寫的,如斯科特·揚的《如何高效學習》;或者大學教授寫的,如芭芭拉·奧克利的《學習之道》。這類圖書更多是對學科知識學習方法的總結,而不是職場人士需要的職業技能學習方法的介紹。
另一類學習類圖書,是“知識網紅”(以知識變現為目的,有一定網絡知名度的個人)寫的。這類書更多講的是學習理念,缺少系統的、實操性強的學習工具和技巧,因此可能看起來很愉悅,但一旦應用就會發現對學習能力的提升幫助有限。
與上面兩類圖書不同,本書是聚焦職場學習的。本書針對職場人士總結了一套完整、高效、實用的學習方法。它有三個特點:
理論深厚,從腦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以及各種主流學習理論出發提煉了職場學習的三大策略。
體系完整,全面覆蓋了搜索、閱讀、積累、理解、應用五類學習技巧,并且從快速上手新技能的職場剛需出發,給出了綜合運用方法。
實戰導向,以大量真實的職場學習場景為例,給出了各種學習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技巧,并且詳細演示了各種實用職場技能的學習步驟。
注:《學習力》這本書采用的腦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等學習理論的觀點和研究成果,雖然都有嚴謹的理論模型和科學研究做支撐,也都經過了我們自己這些年實踐應用的驗證,但受限于人類認知的局限,依然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爭議和特例。為了避免過于學術化,而且限于篇幅關系,我們只會抽取其中的關鍵觀點,而不會過多地展開學術研討的細節,自始至終我們都會將引用的重心更多地放在實踐應用上。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編排思路如下。
第1部分 職場學習的三大策略
這個部分總結了職場學習的三大策略:功利性、框架、可遷移。從腦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建構主義等理論出發,既做了深刻的理論闡述,又舉了通俗易懂的應用案例。
如果你對書中引用的腦神經科學、認知心理學等學習理論的觀點有進一步研究的興趣,可以閱讀書后的參考文獻。
第2部分 上手即用的五類學習技巧
這個部分都是一些上手即用的學習技巧和工具,并且按照搜索、閱讀、積累、理解、應用的順序做了系統化的組織。你既可以速成地應用這個部分中的單個技巧,又能體系化地學習整個內容。
第3部分 各類技能學習的應用演示
這個部分運用前兩個部分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技巧,分別演示如何快速學習程序性認知技能(如PPT制作)、理解性認知技能(如消費動機分析、商業模式設計)、行為技能(如打羽毛球),最后以一個綜合應用結尾——如何快速進入一個新行業(如三個月成為運營總監)。
你既可以快速地掌握常用職場技能的學習步驟,迅速滿足工作需要;又能融會貫通學習策略、學習技巧,為長期學習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這套職場學習方法,是我們歷經三年的線上和線下的教育實踐,培訓了超過1萬人次后提煉出的經驗總結。現在無論是爾雅的線下教育,還是YouCore的線上培訓,都已應用了這套成熟的學習方法,也都取得了很不錯的口碑。但在三年前,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受過不少挫折。
還記得2014年年底,在各種“新教育”浪潮的影響下,我辭去了外企咨詢總監的職務,開始創業,懷著一腔教書育人的情懷投身于培養年輕顧問的事業中。
開始的時候,對教書育人這件事,我的確信心滿滿。因為自己無論是在求學階段還是進入職場后,一個最引以為傲的優點就是學習能力強。
剛上學的時候,我成績很差,屬于典型的“后進生”。但在小學三年級下學期,我仿佛突然“開竅”了,學習成績從排名班級末尾一躍成為第一名,并且從此一直保持到畢業。上了重點高中后,我的成績也一直穩定在年級前五名,而且我從不熬夜,晚上10:30前準時睡覺,即使高三也是如此。高考前填報志愿時,雖然平時模擬考試分數都能超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分數線,但為保險起見(主要是不喜歡熬夜刷題,答題速度不快,擔心萬一發揮不好),我還是填報了當年高校排名第三的南京大學,最后以超過錄取線40分的成績被錄取,還因此獲得了學校給高分考生頒發的“新生獎學金”。
進入職場后,我的這種學習能力更上一層樓,學習任何技能都很快。剛工作三個月的時候,公司要推出手機游戲,我利用國慶假期,零基礎自學了J2ME(Java語言平臺,類似于Android、iOS)。假期結束后,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在諾基亞手機上給技術部經理演示了我新開發的“羊吃草”游戲,到現在他還逢人便說我是他見過的學習速度最快的人。
我后來轉行做ERP實施顧問和企業咨詢顧問后,這種快速學習能力更是幫了大忙。顧問要在短時間內(有時不到一天),突擊學習很多的行業知識(如零售業、房地產業、制造業、采礦業、汽車業等)和專業知識(如財務、銷售、供應鏈、生產等),我因為學習速度快,在這個行業也算如魚得水。在兩家頂級的外企咨詢公司,我都是以差不多團隊中最年輕者的身份帶著一幫比我工作經驗更豐富的顧問們做事。
正因為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功經歷,當我在2015年4月,開發完內部第一版的“知識的快速獲取與整合”課程后,真的是信心滿滿。
但是,現實很殘酷。第一批顧問接受一個月的封閉培訓后,要么是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老師的方法這么好,我怎么就學不會呢),要么就是學了后生搬硬套效果有限(對你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別人并不一定有效)。
痛定思痛之后,我開始正視“如何才能真正教會人”這個問題。
為了開發出一套能真正提高學習能力的課程體系,我們的課程研發團隊廣泛閱讀了各種學習理論,包括建構學習主義、人本學習主義、認知學習主義和認知心理學、行為學習主義和行為心理學、自然學習設計、布盧姆教學目標分類、行動學習等,并拿我們自己年輕的企業咨詢顧問反復做驗證和迭代。
最終,以建構學習主義、認知心理學、行為學習主義和自然學習設計為核心,我和繆志聰老師(YouCore產品總監,《學習力》第4、12、13章的主筆)花了四個多月,開發了第二版的“知識的快速獲取與整合”,總結出了適用于絕大多數人的三大學習策略、五類學習技巧,以及理解性認知技能、程序性認知技能和行為技能的完整學習方法。
這套新的學習方法一經推出后,就取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從2015年8月起,經我們培養的企業咨詢顧問都掌握了很不錯的自我學習能力,74%的人在半年到一年內,成長為所在公司的項目經理或核心顧問,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我們自己的顧問就更不用說了,個個都是以一當十,他們每個人幾乎每周都會接到“挖角”的電話。
經過2016、2017年兩年時間,29個顧問班的迭代,以及YouCore線上教育開展后近1萬人的培養經驗,這套學習方法已經相當成熟,于是我們才想到將此書出版,與你分享這套體系化的職場學習方法。
以上,即本書寫作的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