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訓練28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

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一、注釋

①舜:古代傳說中三皇之一。原在歷山耕田,30歲時被堯起用。

②版筑:為人筑墻時在兩塊夾板中間放土,用杵搗土,使它堅實。筑:搗土用的杵。

③膠鬲:起初販賣魚和鹽。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后來他又輔佐周武王。

④管夷吾:管仲(夷吾)原為齊國公子糾的臣,公子小白(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糾失敗了,管仲作為罪人被押解回國。齊桓公知道他很有才華,即用他為相。

⑤孫叔敖:春秋時楚國人,隱居海濱,楚莊王知道他有才華,用他為令尹。

⑥百里奚:春秋時期虞國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晉入秦,又逃到楚。后來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把他贖回來,用為大夫。

⑦舉于市:從獄官手里被釋放并得到任用。

二、譯文

舜從田野之中被起用,傅說從筑墻的工作中被提拔出來,膠鬲從販賣魚鹽之中被單薦出來,管夷吾從獄官的手里被釋放而得到錄用,孫叔敖從海邊被提舉出來,百里奚從市場中被贖回而得到任用。所以,天將要把重大的責任降落到這個人的身上,就必定要使他的心志經受苦惱,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挨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身遭窮困,還將使他所做的事錯亂不如意,用這樣的方法使心靈驚動,意志堅忍,使他增長才干。

一個人,常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奮發有為;表現在面色上,發泄在聲音中,然后才能明白。國內如果沒有堅持法則和直諫的大臣,國外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夷,國家常常滅亡。這樣就可以知道憂愁災患能夠使人生存發展,安逸享樂,能夠使人萎靡死亡。(附:此文闡述了窮困挫折能磨煉意志、增強能力,安逸享樂能使人萎靡怠惰以致亡國滅身的道理。激勵人們積極進取,奮發有為。寫作上,采取列舉歷史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的方法,是正面論述和反面論述相結合的方法,并多處運用排比的句式,以增強說理的力量和文章的氣勢)

三、作品簡介

這篇課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下》。告子,姓告,孟子的弟子,兼治儒墨之學。這里節選的部分,有的選本題為《舜發于畎畝之中》。

四、閱讀訓練

1.下列對詞類活用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形容詞用做動詞,樹立威信)

B 空乏其身(空乏:使動用法,使資財缺乏)

C 性(動:驚動,使……受到驚動,使……警覺,使動用法。忍:使……堅忍,使動用法)

D 然后知于憂患(生:名詞做動詞,活)

2.對“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 從前的君子要么不戰,戰就一定勝利

B 所以君子要么不戰,戰就一定勝利

C 所以有的君子故意不戰,戰就一定勝利

D 從前的君子有時不戰,戰就一定勝利

3.請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意思。

(1)親戚畔之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意義:__________

(2)入則無法家拂士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意義: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意義:__________

(4)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__________通__________

意義:__________

4.“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與“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兩句分別從人們的__________與__________兩方面說明困境能激發斗志的道理。如果把它譯成現代漢語,前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

5.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對“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口市| 华蓥市| 宣威市| 泗阳县| 洛扎县| 博乐市| 海盐县| 靖宇县| 郁南县| 五台县| 巴彦县| 忻城县| 兴化市| 方城县| 沭阳县| 深州市| 房山区| 苏尼特左旗| 铁岭县| 沙洋县| 定结县| 关岭| 蛟河市| 云和县| 林西县| 二连浩特市| 利津县| 湘乡市| 大关县| 邻水| 惠安县| 河间市| 大关县| 鹿邑县| 巴林左旗| 台东市| 元江| 晋中市| 双牌县| 普格县| 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