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訓練24
召公諫厲王止謗

《國語·周語上》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于是乎出;猶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弗聽,于是國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一、注釋

①鄣:同“障”防止,阻塞。

②瞽:盲人,這里是指樂官太師。

③彘(zhì):地名,在今山西霍縣境內。

二、譯文

周厲王暴虐,國都里的人都指責他。召公告訴他說:“百姓不堪忍受您的命令啦!”厲王惱怒,找來衛國的巫師,叫他監視責罵的人,只要巫師來告密,厲王就把被告發的人殺掉。國都里的人從此都不敢講話了,熟人在路上相見,只能遞個眼色。

厲王喜悅,告訴召公說:“我能阻止國人責罵我了,他們都不敢說話了。”召公說:“這不過是堵住他們的嘴罷了!堵住百姓的嘴,比堵住江河的水還要危險,江河里的水被堵就要決堤泛濫,傷人必多;禁止百姓講話也像這樣。因此,善于治水的人總是開通水道,引導水流;善于治理百姓的人,總是引導他們說話。所以天子處理政事,要讓公卿直到列士都敢獻上規勸的詩,盲樂官獻上樂曲,史官獻上古代政治歷史文獻,少師進箴言,瞍者朗誦,矇者吟詠,各種工匠都來直言規勸。百姓的話能傳到天子的耳中;天子的近臣都盡心規勸;宗族親屬監督天子以彌補他的過失;樂官、史官用音樂、禮法教誨天子;年高有德的人勸誡天子;然后天子對這些人的話斟酌裁決。這樣政事施行起來就不會違背情理了。百姓有嘴,就像土地上有山、水一樣,財產從這里生產出來;又像土地上有高原、洼地、平川和沃野一樣,衣食從這里生產出來。百姓發表的意見,反映了國家政事的好壞。實行好的,防范壞的,這正是用來增加財物、衣食的辦法。百姓心里想的、嘴上說的,是一些成熟而自然流露的意見,怎么可以堵塞呢?假若堵住百姓的嘴,那么,追隨您的人還能有幾個呢?”

厲王不聽召公的勸告,于是國都里的人都不敢講話了。三年后,厲王就被放逐到彘地去了。

三、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國語·周語上》。周厲王性情殘忍暴虐,國人中有批評他的,他便肆意殺戮,召公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道理規勸厲王,然而厲王卻一意孤行,最終被國人流放。

四、閱讀訓練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

(1)國人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財用衣食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聽,于是國人莫敢出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以事行而不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厲王暴虐兇殘,欺壓百姓,百姓人人自危,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這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厲王聽取召公的建議了嗎?為什么?其得到了怎樣的下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德清县| 通山县| 于田县| 通山县| 邓州市| 古蔺县| 和硕县| 镇沅| 南木林县| 靖宇县| 乌鲁木齐县| 大庆市| 横峰县| 吴忠市| 仪征市| 太白县| 曲阳县| 隆子县| 定南县| 柞水县| 化隆| 巩留县| 北宁市| 宁阳县| 咸宁市| 凤山市| 清原| 南皮县| 商洛市| 林周县| 金坛市| 东源县| 天台县| 抚宁县| 宿州市| 南丰县| 鄂伦春自治旗| 大石桥市| 文山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