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壯志凌云
- 拿破侖傳
- (德)路德維希
- 7156字
- 2018-12-29 15:21:14
比起東方,歐洲又算得了什么
實際上,拿破侖內心的計劃片刻也沒有停止。比利時與倫巴第都是屬于我的!此刻,奧地利與德意志諸侯已經不再關心羅馬帝國,眼看著它走近死亡。這樣,拿破侖將有機會占領萊茵河東岸。
忽然,威尼斯傳來消息,那里爆發(fā)了反法叛亂,有幾名法國士兵遭到暗殺。機會終于來了!威尼斯!這個老朽、腐化的城市,早就該滅亡了。自從德里雅斯特與安可納開始崛起,威尼斯就已經日漸沒落了。拿破侖寫信給督政們,告訴他們不要擔心,他說:“這是個非常容易對付的家伙。那里的人根本無權談論自由,他們是懦弱的,只能由偉大的法蘭西去控制。他們的船只、兵工廠、大炮、銀行,要得到這些,我將不費吹灰之力。就連科孚島和安科納,也是我們的。”
對待這里的老東西,盡管他們是顯貴,拿破侖也毫不留情。因為,他覺得正是那些老家伙,使得威尼斯成為世界上的反動政權。他一邊與奧地利人談判,一邊寫信給威尼斯的官員說:“你們膽敢挑唆農民來造反,還口口聲聲打倒法國人!為此,已經有數百名法蘭西士兵成了孤魂野鬼。別不承認!不要以為我在德意志,你們就可以無法無天,目中無人了!血債要用血來還!要戰(zhàn)還是要談?如果你們不立刻交出兇手,我將就此宣戰(zhàn)!”
十多個老態(tài)龍鐘的貴族官員,無一例外地被他恐嚇。面對元老院的使者,拿破侖擺出暴怒的神態(tài):“我不想再給你們憲法。對于威尼斯,我就是阿提拉第二!你們無權向我提出要求,我,將給你們立法。”城市政權交接的時候,九十高齡的督耆氣絕身亡,這是威尼斯的最后一位督耆。
到此,意大利的事情應該告一段落了!拿破侖在這里已經得到了太多!難道,他還不滿足嗎?是!欲望無止境,他又給自己設定了新目標。威尼斯,不過是個跳板,從這里,他的觸角將伸到公海。接手幾個海島之后,剩下的應該是亞得里亞海了,拿破侖在心里盤算著。前不久他在安科納強迫羅馬接受和談條件時,也曾站在海邊遠眺,不遠處是愛奧尼亞群島,再過去就是土耳其。他寫道:“從這里,一天之內,我們就可以到達馬其頓;它對于土耳其帝國來說,簡直太關鍵了。”打入土耳其,是他在救國委員會擔任少將時就有的想法。于是,他從安科納派使者去與簡尼納、斯古塔利和波斯尼亞有勢力的帕夏們拉攏關系。
此刻,拿破侖身處累歐本,牢牢控制了威尼斯的各個島嶼,同時為攻戰(zhàn)科孚島與藏德在作準備。“只要將亞得里亞海與東方握在手中,得到土耳其,便如囊中取物了。先占領愛奧尼亞群島,這樣,我們的戰(zhàn)利品就飛不了了。”
其實,拿破侖的一切行動,目的是進攻英國。這是法蘭西多年的夢想,即在地中海分一匙羹,這樣,如同在英國與印度之間設下了屏障。對拿破侖個人來說,這將極大地滿足他的野心。他想控制整個東方,絕不僅僅是打擊英國,進攻英國,這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已。他的思維總是在行動之前,昨天,他才只占有歐洲一角,現(xiàn)在已經覺得遠遠不夠了。他對布里昂說:“東方,有著偉大的國度,歷史悠久;那里有六億人口,比起來,歐洲又算得了什么呢!”
塔列朗陰險地笑了
此刻的巴黎局勢如何?不久前,這里來了個外人。以前,內閣部長們都是律師,可現(xiàn)在忽然來了個政治家。他是法國貴族的后代,身份是主教,但已經被教皇逐出教會。這就是塔列朗,剛剛回到巴黎,已經擁有了部分權力。最近產生的議會兩院中,“右派”占絕對優(yōu)勢,他們常常攻擊督政們說:“那個拿破侖總打著歐洲革命的旗子,其實是因為他才戰(zhàn)爭不斷,攻打威尼斯是多么可恥的事啊!”就算他們的話有道理,但遠在前線的拿破侖聽到后,卻對此嗤之以鼻。他上書給兩院,或者叫公告也可以,該書寫道:“我代表八萬士兵的利益,必須警告你們:那些律師除了會嚼舌頭外,一無所長,他們膽小怕事。勇士們任人宰割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同時,拿破侖派遣奧熱羅回巴黎支持督政們,保王黨和神甫們的勢力愈來愈強大,直接對共和國憲法構成威脅,拿破侖當然要維護督政們,這也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還好,此時波旁王朝的人還不敢公然現(xiàn)身,因此督政們決定冒險發(fā)動政變。再說,他們的實力已經由三名增加到了五名,勝算的把握更大了。
政變成功后,第一次有了內行來當外交部長,即塔列朗。此刻,他站在遠處,心中默默地權衡著對手的實力。直到現(xiàn)在,他還沒有見過拿破侖,但已經預感到此人將出人頭地。于是,他決心取得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反倒開始想方設法討好拿破侖。他與拿破侖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他生來不具備談判的本領,為人貪婪成性,只有錢才能激起他的熱情。他像個冷血動物,狡詐,陰險,虛偽。為此,他在努力地改變自己,以求獲得拿破侖的好感。
塔列朗長著個鷹勾鼻子,臉上總帶著對全世界的不滿,他已經多次變節(jié),從不知道什么是忠誠。不久,他將第四次改裝,穿上資產階級國家的制服。四十年里,他換了無數個主子,但沒有對誰忠心過。早在幼年時,塔列朗在一次事故后成了跛足,因此不能參軍,才當了一名神甫。他清楚地記得,黎塞留曾經就是神甫,后來才掌握政權的。盡管如此,也只有塔列朗能與拿破侖一決高下。拿破侖雖然才華出眾,但始終沒能擺脫這個狡猾而又可憎的外交部長。兩個人最終脫離關系,是塔列朗面帶陰險的笑容,瘸著腿從拿破侖的尸體上跨過去(而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進入敵人內閣。不錯,是塔列朗打倒了拿破侖。當然,真正失敗的原因在于拿破侖自己。
塔列朗見過不少的世面,而且做事不顧后果,沒有原則或道理可講,這是他留給拿破侖的印象。時值九月,拿破侖去烏迪簽署和約,他發(fā)現(xiàn)了塔列朗是個自己需要的人,而且值得一用。此前,他覺得自己只要擁有軍隊就可以了,現(xiàn)在,他自己也成了政治家,當然需要另一個政治家的支持。他利用與奧地利人談判的空閑,寫信給這個新外交部長,在其中闡述了自己的治國思想。
他在信中寫道:“法蘭西現(xiàn)在雖然強大,但還像個嬰兒,因為,我們在政治上都還不夠老練。直到今天,我們還不能把行政、立法與司法完全區(qū)分開來。我們的法蘭西,人民才擁有真正的權力,人民是主宰。而政府,在我看來,應該是國家的代表更為合適,必須按憲法治理國家。”
塔列朗讀著拿破侖的信,心中暗想:“你真的有如此高尚?”想到這,忍不住陰險地笑了。他接著讀道:“在十八世紀,擁有3000萬人口的國家,竟然被逼無奈要以死相拼,維護國家的尊嚴,還有比這更不幸的事嗎?要想真正得到民眾的支持,必須制定服務于人民的憲法,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塔列朗邊讀邊想:“他已經取得了戰(zhàn)場上的輝煌成功,現(xiàn)在,打著新憲法的旗子,要進軍政治了。他的目標,就是要專制!”塔列朗繼續(xù)讀下去:“我們沒有理由放棄攻占馬耳他的計劃,因為,有了馬耳他和科孚島,地中海就成了我們的領海。如果我們沒能把英國從開普敦逐出去,那么占領埃及就尤為重要了。只要25000名士兵和八至十艘戰(zhàn)艦就可以了。其實,埃及并不是蘇丹的領土。你可以想象一下,遠征埃及會對土耳其帶來什么影響。這會使我們想到遠在東方的利益。”
塔列朗讀著這封信,逐漸皺起了眉頭。他想:寫信的人,如果不是魔鬼,就是天才。沒過多久,來了第二封信:“如果我們不犯錯誤,能夠正確地領導一切行動,那么,我們的法蘭西將逐步強大,甚至控制整個歐洲。現(xiàn)在正是好時機,幾年之內,將會陸續(xù)發(fā)生偉大的事件。”
讓羅馬的鷹旗四處飄揚
在拿破侖眼里,這些日耳曼人做事畏手畏腳。談判已經進行了幾個星期,這些奧地利的達官貴族仍然優(yōu)柔寡斷,談判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其實,這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決定啊!談判大廳里,皇帝的御座是空的,但是,好像弗朗西斯就坐在上面,于是眾人誰也不敢做決定。拿破侖再也忍無可忍,說道:“我看,在談判開始前,最好把那張椅子搬開。那高高在上的座位,我總有坐上去的沖動。”
和約最終簽訂,六年戰(zhàn)爭就此結束,這是拿破侖一直要爭取的和平。事情僅僅過去兩天,他寫信給督政們:“當務之急,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打敗英國。否則的話,我們將反受其累。眼下正是有利時機,必須馬上集中兵力,擴充海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英國老巢。那時,整個歐洲將由我們統(tǒng)治。”隨后,他向海軍發(fā)布命令:“將士們!大陸已經安定,接下來,讓我們把自由擴展到海上。法蘭西需要各位的力量,有了你們,我們的國家將威名遠揚,響徹天下!”
此刻,拿破侖的腦海浮現(xiàn)著宏偉的計劃。新的計劃在他這里層出不窮。決定之后,他即刻回到米蘭的芒泰貝洛。他要把意大利安頓好,之后,帶著和約去巴黎。這一次,他的口氣簡直就是國王在說話,他發(fā)公告給新成立的西沙平共和國:“偉大的人民,這里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通過和平手段贏得自由的國度。我給你們帶來了自由,我相信,你們會把他保護好!在這里,你們會充分享受到人格的尊嚴……如果當年古羅馬人能夠像我這樣治理國家,現(xiàn)在,羅馬的鷹旗應該繼續(xù)飄揚在朱庇特宮,而無辜的人們也可以免受十八個世紀中不光彩的奴隸制度!現(xiàn)在,我要暫時離開此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鞏固這里的自由,你們的幸福,是我心中最大的牽掛。”
不過,在一次閑談中,拿破侖無意間坦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你真的以為我在意大利取得勝利,是為了幫助督政們?我會把心思放在建設那個共和國上?太可笑了吧!那只是個3000萬人口的小國!而且還有我們厭惡的那些缺點和毛病!法蘭西需要的是榮譽!這才能滿足她的虛榮!其實自由算什么。看看我的軍隊!是我,讓法蘭西軍人擁有了尊嚴。軍人們會以我為偶像,如果督政們膽敢撤我的職,那就沒他們的好果子吃。”
拿破侖喘了口氣,接著說道:“人民需要的是可以崇拜的偶像。那些學者,包括政府官員,還有什么理論家們的言辭,都頂不了用。群眾相信的是偶像,他們寧愿被心中的偶像愚弄,只要這是個聰明的領袖!而這樣的人別無他選,就是我……不過,時機未到。現(xiàn)在,我還不能鋒芒畢露,有時甚至要委曲求全。因為,我們還需要再建立幾個共和國……和平是什么?我才不稀罕!如果真的和平了,我還有什么地位?我要離開意大利,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但同樣需要繼續(xù)努力,因為,目前巴黎仍然存在分歧。我當然不會支持波旁王朝。也許到最后,我也要削弱共和黨人的力量,即使這樣,我也不會讓王黨得利!”
這才是拿破侖的真實思想,稱得上句句屬實:“一切都在按照我的計劃行事。除了我,誰都會感到震驚。將來亦是如此。”
如果當時誰敢把這些話再跟拿破侖講,他一定不會承認的。他從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在意大利停留近兩年后,他與布里昂一起回國。他說:“像這樣的勝仗,再打幾次,我就可以名垂青史了。”老同學布里昂忍不住說:“別說以后,波拿巴,你現(xiàn)在已經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總司令聽后不屑地笑道:“別盡說好聽的,布里昂!要是我現(xiàn)在死了,一千年后,我在世界史上的分量,不過是半頁紙而已!”
小個子司令隆重登場
此刻,盧森堡宮成了戰(zhàn)爭展覽館。武器、軍旗及其他戰(zhàn)利品,整齊地陳列著。以前,法蘭西國君才是這個宮殿的主角,貴族們會圍繞在他前后左右。今天,全巴黎的人都穿上了節(jié)日盛裝,那氣勢像要去參加五月節(jié)盛會,雖然已經是嚴冬,仍然群情振奮。坐在前排的都是漂亮的女士,大多是權貴的女友,她們?yōu)榈木褪墙┛纯磦髌媸降娜宋铩km然這小個子司令貌不出眾,卻是大家心中的偶像。
有人悄悄地議論著:“據說他到巴黎有一個星期了,我還沒見過呢?他為什么不和公眾見面呢?”接著,聽到有人宣布:“歡迎儀式即將開始!看,五位督政走上了主席臺!”耳旁響起了激昂的《馬賽曲》,觀眾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幾分鐘后,石階上響起了佩劍與皮靴的聲音。人們迫不及待地把頭伸出窗戶,想爭先一睹總司令的風采。
來了!來了!只見拿破侖身穿戰(zhàn)地軍服,神色莊嚴卻沒有傲慢,邁著堅定的步子,沉著地走上主席臺。他后面,是三名副官。離他最近的是個腳穿絲襪、衣服金光閃閃的人,走起路來一瘸一跛,惹人注目。沒錯,他就是塔列朗。禮炮響起,這是致敬的炮聲;昔日的炮兵,今天受到了最高的禮遇。雷鳴般的掌聲,震耳欲聾。宮外的群眾也自發(fā)地鼓掌,雖然他們現(xiàn)在看不到心中的偶像,但期待著他離開會場時能夠有機會一睹其威嚴。許久,人們才安靜下來,塔列朗發(fā)言。他用最華麗的辭藻,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拿破侖的功跡。雖然他口齒伶俐,但因行文太過文言,很少有人能聽懂。最后,外交部長結束演講時高呼:“全法蘭西因他而獲得自由,只有他不能自由,因為他肩負著上天的使命!”再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可是,有誰真正聽懂了他的結束語?
拿破侖鎮(zhèn)定自若地來到臺前,稍事停頓,說道:“為了自由,法蘭西人民被迫與他們的國王斗爭……兩千年來,歐洲先后被宗教、封建主義、君主實行專制。現(xiàn)在,民主立憲剛剛開始。讓我們偉大的國家不斷擴大,是在座每個人的天職。你們的成就,將遠不止這些。自由是最崇高的,在此,我非常榮幸地給各位帶來了弗朗西斯皇帝批準的坎坡福米奧條約……如果法蘭西以憲法治國,歐洲也會因此而獲得自由。”
拿破侖的演講結束后,會場里鴉雀無聲,接著,響起更為熱烈的掌聲。其實,這次的演講,并不比巴黎街頭張貼的內容更具魅力,不過,卻贏得了聽眾的尊敬,他們對拿破侖既好奇又佩服。掌聲是送給他個人的。這是拿破侖第一次對社會人士演講。
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政治家的宣言。也許,只有塔列朗能深刻領會其中的含義。至此,法國已經被戰(zhàn)亂困擾了十年,隨著日耳曼和約的簽定,人們才認識到民主的意義。而拿破侖帶來的這份羊皮紙文件,則代表了歐洲大陸的和平。
事情到這里還沒有完結。督政們聽出了拿破侖的威脅之意,明白這是針對他們的。沒辦法,巴拉斯強作鎮(zhèn)定,也上臺發(fā)了言,然后,第一次,當然也是最后一次,不情愿地與這小個子司令擁抱,此時,他更希望懷里的是拿破侖夫人。
約瑟芬,她到哪里去了?這么重大的盛會,她怎么能夠不來呢?可是,沒有人能告訴他約瑟芬在何處。拿破侖到巴黎一個月后,約瑟芬才回巴黎。不過,她面對拿破侖時,絲毫沒有愧疚之感,只是顯得很疲憊。很快,她就與巴黎的舊相好又混到了一起。
海戰(zhàn)的藍圖
拿破侖在回巴黎途中,曾在拉什塔特耽擱了幾天,為的是與帝國的使者討論和約以及如何將軍隊撤離的事情。在那里,人們同樣對他充滿了好奇,甚至有些懷疑。他展現(xiàn)給眾人的仍是一派王者之風。
接下來,拿破侖把約瑟芬住過的房子買了下來,兩個人過了段隱居生活。期間,他們很少一起外出,只和幾個兄弟以及少數幾個友人來往。不過,拿破侖時常會換上便服,獨自來到外面,但他并不參加晚會,而且為人隨和。如果被人在劇院里看到,他就連忙躲進包廂不出來。他說:“如果人們連續(xù)看到我?guī)谆兀筒粫僮⒁馕伊恕N以趺磿矚g群眾的喝彩呢?等我上斷頭臺時,照樣會有一大群人如此歡呼。”常會有學者被邀請到拿破侖家里做客,他也會參加科學院的會議。有時,飯后會與拉普拉斯討論數學,或者與謝尼埃談論詩歌。
拿破侖在心中暗暗盤算著:“我剛三十多歲,還有的是時間。目前,最重要的是,贏得更多民眾的擁戴,可是該如何去做呢?現(xiàn)在,整個歐洲都太平無事……當務之急,應該對付英國。可是,海軍的狀況實在是糟糕,過去的五年,海戰(zhàn)中我們失敗了六次。這樣的軍隊能攻打英格蘭?不過,只要擊敗英國,主宰世界將變成可能。埃及是至關重要之地,就讓我循著亞歷山大大帝的足跡,創(chuàng)造輝煌的歷史吧!”
為此,拿破侖做了長期的準備。親自到敦刻爾克和佛蘭德海岸考察,不過,這一天,他突然出現(xiàn)在家中,約瑟芬有些驚慌失措;但她臨陣不慌,偷偷給老情人的秘書寫了個便條。這位總司令,擁有數百名情報員,可以不斷地收到秘密消息,如果他得到了這張便條,會怎么樣?
約瑟芬給巴拉斯的秘書這樣寫道:“沒想到波拿巴今晚忽然回家了。請轉告巴拉斯,非常抱歉,我不能和他共進晚餐了。相信你能理解我現(xiàn)在的處境。”
令人作嘔的老家伙巴拉斯,擁有著屬下的妻子,卻不信任這個司令的才能。水性楊花的約瑟芬,成天生活在男人中,忙著與男人調情,同時還得敷衍拿破侖,甚至在與拿破侖的婚書上,簽上自己少女時的名字,自認為可以不斷地隨意更換情人。
毫無疑問,巴拉斯肯定在咒罵拿破侖。沒想到,第二天,拿破侖就給他們這些督政上書說:“目前,我們海軍的狀況,實在是讓人擔憂。以如此的軍隊,想要戰(zhàn)勝英格蘭,確實不太可能,除非能夠出其不意,打他個措手不及……最好的作戰(zhàn)時機在冬天,看來只能等到明年了。也許,我們會因此而失去攻打英國的機會。”
不過,拿破侖并沒有因此而停止他的偉大計劃。他規(guī)劃出了八大海戰(zhàn)的藍圖,從西班牙到荷蘭,能考慮的他都考慮到了。他的第二方案是打擊英國商業(yè),這要把埃及作為突破口。因為從那里指揮攻打英國是非常方便的。
督政們看到拿破侖準備占領埃及,非常高興。因為,他們覺得像拿破侖這么具有威脅力的人物,當然是走得愈遠愈好!最好他死在那里的戰(zhàn)場上!占領埃及,這算不上是新計劃。塔列朗當年就說過:“要攻打埃及,沒必要興師動眾。”多年以后,拿破侖知道了這句話,反駁說:“簡直是胡說八道!”
很快,拿破侖就擬好了作戰(zhàn)規(guī)劃,他親自掛帥,統(tǒng)領三軍。計劃首先占領馬耳他,然后進攻埃及,隨后把英國從紅海驅逐,繼而開鑿運河,使法國在紅海的利益得到最大的擴張。
地中海是拿破侖的故鄉(xiāng),早年,他常常對著科西嘉紋章上摩爾人的頭像冥想,看著非洲的帆船從海面上駛過。前一段日子,他已經獲取了熱那亞和威尼斯的艦隊,與突尼斯人和希臘人等打過了交道。這些,都與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有著驚人的雷同,即把埃及作為未來帝國的中心。
出發(fā)之前,拿破侖在腦中無數次地考慮自己的規(guī)劃。此前,一切都只是存在于頭腦中的設想,現(xiàn)在,他要通過冷靜的思考,權衡利弊,把這一切變成現(xiàn)實。為此,他寢食不安,把自己數學家的天分融入到這一非凡的夢想之中,但是,千算萬算,仍然出了紕漏。因為,他的一切設想,都在模仿古代的英雄,可歷史不會重演。社會在變化,人們不再是能夠隨意被人統(tǒng)治的奴隸,即使在偏僻的非洲,各民族人民也在覺醒。拿破侖被卷入了一個怪圈之中,陷得越深,越會讓他更快地走向滅亡,雖然他在竭力尋求出路。他的夢想源于兩千年前,如今要重現(xiàn)歷史的軌跡,無疑是白日做夢,盡管他有著過人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