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悟道
- 十殿閻羅聽我宣
- 趙公子的喵
- 2018字
- 2019-03-31 22:59:53
吳常剛給石胎取了名字,眾人還未及說話,只見天空中一道金色霹靂落下,如同金龍一般瞬間沒入赭石。
“這是……”石磯瞪大了眼睛,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
“這是先天之道!”金蟬子驚訝地補充道,他雖然聽說過有些先天之靈悟道的時候會有天降異象,卻沒想到吳常只是給石胎取了個名字,就引動了先天之道,使得石胎尚未誕生,就已經有了悟道的跡象。
“這名字……難道說這名字另有玄機?”金蟬子心下暗想,然而任他作為靈山論道的奇才,卻怎么也參不透這個看似簡單的名字里到底有什么玄機。
然而此時更為驚訝的是吳常。
他給石胎命名為“石敢當”,實際上沒有什么過分深刻的原因,不過是因為石胎是石磯的孩子,便覺得應該以石為姓;此時脫口而出的,便是曾經聽過的“石敢當”這個名字罷了。
但當吳常把這個名字說出口的時候,突然有一種玄之又玄的神秘力量影響了他,他似乎眼前恍惚了一下,許多模糊的畫面在眼前飛馳而去,就像一個高速快進的電影一般。
而他的意識之海中突然仿佛打開了一道枷鎖,無數念頭紛至沓來,仿佛一下把無數的內容都塞進其中,令他幾乎有些茫然失措。
他看見自己站在一個荒漠上,一位身著紅衣的女人,容貌在面紗之下不甚清晰。她開口,聲音動人地道:
“我與龍神此番離去,再會之日遙遙無期。這只回魂罄是伏羲當年為我煉制的寶物,如今交給你,愿你能從虛空中安然歸來。”
接著畫面一動,吳常看見自己站在荒漠之中,抬手朗聲大笑:“此番我魂歸大荒,不成大道,便不歸來!”
在紅衣女人的身邊,一個面容美麗得幾乎可以稱為妖媚的女子,此時卻蹙著眉,神色悲戚,她一言不發,只是用悲哀的神色看著吳常。
她是誰?為什么會看上去如此熟悉?
吳常還沒來及思考,畫面頓時一轉,又變成了在九重天的凌霄寶殿之上,他同玉皇大帝對坐飲茶下棋,玉皇大帝手執黑子,落在一個方格中,半晌搖頭道:“女媧娘娘與龍神尋道而去,你也要走了,這一去,誰還能破此必死之局?”
吳常見自己面容灑落,微微笑道:“昊天,你當日迎娶西王母,我便十分不贊成。著許多年來,你是越來越膽小了。”
玉皇大帝搖頭苦笑道:“我不是膽小,倘若我身上沒有這諸神之運道的擔子,我倒也樂得去虛空之外尋找那三千世界。”
吳常聽見玉皇大帝說起“三千世界”這個詞,面容卻嚴肅起來,他半晌回答道:“準提與接引都以涅槃坐化,在靈山稱佛,此事十分蹊蹺。我不入虛空,便更是坐以待斃。”
這是司命破碎的記憶?吳常一面冷靜地像旁觀者一樣看著自己的回憶,一面迅速地思考道。
奇怪,為什么只是給石敢當取了個名字,這些已經消失的記憶便全部回來了?
容不得他再做多想,之間畫面又一轉,他站在一座死氣沉沉的白骨堆成的山丘前,那座山丘骷髏遍地、白骨盈山,連一片枯葉都見不到。
在山中有一個漆黑的山洞,洞里影影綽綽站著一個人形,吳常不說話,似乎靜靜地在等待著那個人做什么決定。
然而等了許久,只有嗚咽的風吹過,那個人形最中微微動了一下,走回山洞中去了,只剩下吳常獨自背著手站在白骨山下。
等了似乎有一個世紀那么久,卻又仿佛只是在電光石火的瞬間,那個山洞里低低傳來一句話:“你去吧,我知道了。”
吳常一躬到底,認真地道:“倘若異日歸來的是魔心不是道心,還請吾師不忘今日之語。”
吳常轉身離去,卻只聽見低低的嘆息聲縈繞在耳邊,那聲音仿佛是在訴說:魔心與道心,又有什么分別呢?
畫面又一轉,吳常看見一塊巨大的頑石,似乎有一座小山那么高。他站在頑石面前,撿起地上一把通體白玉般的大斧,一斧砍下去,那塊頑石應聲而落,分為五塊。
吳常的瞳孔緊縮起來:那五塊頑石形態一樣,分為五種顏色,赫然正是女媧補天遺留的頑石。
是大司命把五塊頑石分裂開、放在五個不同的地方?那又是為了什么?
吳常聽見自己向東方低聲嘆息,喃喃自語道:“女媧,我能做的只有這些了。”
吳常眼前的畫面飛速旋轉,終于漸漸淡去,在他回神到當下之前,他隱隱聽見自己的聲音在說:
“不悟大道,則天命不歸;既悟大道,則大道無情。無論如何,倘若歸來的是魔心不是道心,三界必將萬劫不復。今日吾師賜我三重天道枷鎖,悟一重大道,則解一重枷鎖。枷鎖不除,心魔亦不得而出,則天下可以安寧矣!”
“原來大司命在將魂魄投向虛空的時候,就做好了一去不歸的準備……”吳常的心中泛起一絲蒼涼,雖然他還并不明白大司命為什么要這樣做,但他隱隱地感覺到了這種視死如歸的態度。
大司命把魂魄投向虛空之中,尋找破解末日的方法。但他不知道自己能夠找到的會是魔還是道,為了確保三界不會遭到劫難,他請求了白骨山中那個神秘的人形,在自己身上加持了三道枷鎖。
而當吳常給石敢當命名的時候,便已經打開了第一重枷鎖。
“第一重枷鎖是情。”吳常閉上眼睛,再次睜開的時候,他已經在腦海中看到了答案。
是的,他自從來到這個世界,無論是在地府中解救妲己,還是順手救下孫悟空,這些行為幾乎都是出于本能的正義感而已。但當他主動決定將石磯的孩子認作自己真正的徒弟的時候,他便與這個世界有了真正的牽絆。
有了情,則是悟了第一重道。
有了情,吳常才算是真正接受了自己在這個世界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