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灣區經濟:探索與實踐
- 盧文彬
- 655字
- 2019-11-15 12:10:07
二 灣區產業集群形成
產業集群指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特定區域內集聚,形成類似生物有機體的產業群落。在這種產業集群內,某些特定產業中相互聯系或關聯的機構,通過價值鏈和各種聯系渠道,相對集中在特定區域,形成一個有機的群體,集群內的企業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彼此間形成一種互動性的關聯。這種互動性形成的競爭壓力及潛在壓力,有利于構成集群內企業持續的創新動力,由此帶來一系列產品創新,提升產業對外開放的能力。這種產業空間所具有的群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的規模效益,一般會強于其他形式。
產業集群作為一類新的產業空間組織,一般具有高度專業化分工和跨產業發展的顯著特征。一方面,通過集群內企業的競爭合作形成群體協同效應,獲取生產成本優勢、產品差別化優勢以及區域營銷優勢;另一方面,通過支撐機構和企業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區域創新系統,提升整個集群的創新能力。在集聚經濟、靈活專業化、創新環境、合作競爭、路徑依賴等作用下,產業集群可降低成本、刺激企業創新,促進企業良性競爭,從而形成區域品牌。
從灣區區位優勢等角度觀察,灣區較易形成基于港口商貿的產業集群。世界著名灣區都曾在競爭合作中形成強大的港口運輸以及裝備制造等產業集群,以及與航空航運密切相關的大規模制造業集群,如粵港澳大灣區的電子產品制造產業集群、舊金山灣區的信息研發產業集群、東京灣區的汽車產業集群、紐約灣區的鋼鐵造船產業集群等。這些產業集群迄今仍是各個灣區發展的重要支撐,在與金融、創新等業態融合發展中繼續保持強大的生命力和世界級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