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沿邊開發開放的傳統優勢和“新常態”

本節對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的傳統優勢和“新常態”特征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在“新常態”下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的新意義和突破口所在。

一 六個傳統優勢

其一,生態環境優良。吉林省沿邊地區位于長白山山地區域,是調解東北氣候平衡的主區域,是我國重要的森林生態功能區,是東北亞生物多樣性的核心承載區。區域內山高林密、江湖相映、空氣清爽、四季分明,保存有歐亞大陸北半部最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數十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地質公園分布于此。著名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第一批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留地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被列入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通化市被列入全國宜居城市,白山市被列入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單位。優良的生態環境成為沿邊地區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最大的潛力、最大的品牌,為開發開放提供了天賦資本。

其二,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資源。吉林省沿邊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森林生態功能區和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紅松針闊混交林為地帶性植被的頂級群落。森林覆蓋率70%以上,對保障國家木材供給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水資源。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綏芬河等水系河網密布、溝壑縱橫,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一半以上。礦產資源。硅藻土、鉬、鎳、優質礦泉水等資源異常豐富。能源資源。煤炭資源儲量、水能可開發量、油頁巖資源儲量、風能可開發容量、地熱資源等均為全省富集區域。野生動植物資源。溫帶特征的山地垂直生態系統撫育了大量珍稀動植物資源,是世界人參主要產區,還盛產梅花鹿、紫貂、馬鹿等價值較高的經濟動物。

其三,產業特色突出。特色資源產業優勢明顯。沿邊地區北藥資源豐富,形成了以人參、鹿制品等為原料的中醫藥產業集群。長白山的葡萄、藍莓、山野菜、食用菌、林蛙等資源富集,形成了有機綠色食品產業。礦泉水資源品優量豐,龍頭企業競相進入,形成了安圖、撫松等大型礦泉水生產基地。硅藻土產品市場份額遙遙領先?,F代服務業不斷壯大。長白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濃郁的旗風滿韻,吸引著海內外游客“春觀山花、夏登天池、秋賞紅葉、冬游冰雪”,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旅游產業。大批商家在天貓、京東、亞馬遜等眾多大型網上商城實現注冊銷售。傳統產業仍有較強的支撐作用。鋼鐵、水電、建材、煤炭、林木加工等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仍然較高,對經濟的支撐作用明顯。特色突出的產業基礎為開放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保障。

其四,開放區位獨特。沿邊地區是東北東部地區連接遼寧、黑龍江的紐帶地段,是帶動區域發展和興邊富民的開放高地,在東北亞和我國戰略地位十分突出。東進日本海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西聯蒙古國和歐洲共同體開放合作,南接遼寧環渤海經濟帶形成沿邊沿?;影l展,西南近沈陽經濟區接受其輻射帶動,北聯黑蒙東北部沿邊開放帶共同落實國家沿邊開放戰略,西北與哈大齊牡綏呼應發展,具有銜接東北地區合作發展、面向東北亞國際開放合作的有利區位條件。

其五,開放基礎良好。沿邊地區現有口岸、通道15個,其中國家一類口岸8個、國家二類口岸6個、地方二類口岸1個,還有11個臨時過貨點。擁有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延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通化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各類出口加工區和邊境合作區等重要開放平臺。目前已開通了琿春經羅津港至上海(寧波)的內貿外運航線,琿春經扎魯比諾港至韓國束草航線復航,琿馬鐵路已常態化運營。優越的區位和開放條件為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地緣資本。

其六,區域政策密集。沿邊區域被賦予了若干區域優惠政策,以琿春市為中心,政策密度由高到低,呈扇形分布。20世紀90年代,國家批準琿春為對外開放沿邊城市,批準設立了琿春邊境合作區、中俄互市貿易區和出口加工區;21世紀初,國家賦予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享受西部大開發政策并享受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優惠政策;近幾年,國家又出臺了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規劃,加快沿邊開發開放若干意見等;國家即將出臺長白山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意見中將東北東部經濟帶上升為國家層面推動。這些政策疊加放大將為區域加快發展提供強力政策保障。

二 六個“新常態”機遇

其一,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制度機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總領,各方面改革進程進一步加快。2014年以來,國務院及所屬部門在戶籍、教育、棚戶區改造、行政審批、土地開發、科技創新、司法改革、生態建設、糧食安全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意見,還對一系列法律法規進行了修訂。到2015年末,全面深化改革初步形成完整、健全的政策法律體系,為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沖刺期提供充足的制度紅利。這些制度創新,也為吉林省加快機制體制創新、破解歷史遺留問題、化解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提供了充分的機遇。而且,就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相對滯后的發展現實看,全面深化改革為吉林省預留的紅利規模遠大于其他地區,如能抓住這一機遇,將會徹底改變吉林省部分干部群眾不想干、不敢干、不會干、不去干的現實,將會為吉林省擴大開放、加快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其二,“一帶一路”提供平臺機遇。吉林省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一帶一路”在東北亞地區實現互通互聯的重要樞紐。強化長吉圖先導區建設,提高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物流、外貿、旅游等產業的發展水平,大力推進圖們江區域開放合作,實現東進西聯、南拓北延,是實現“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同時,借助“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強化與上海合作組織、歐盟、東盟、北美等經濟體的合作,也能夠為吉林省開放發展提供新的活力。

其三,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提供政策機遇?!秶鴦赵宏P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在東北地區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及時出臺,針對2013年以來的新東北現象,啟動了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導下,更加注重對市場化資源配置的重視和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決心。從思想到機制、從政策到項目對激發市場活力、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推動城市轉型、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擴大開放合作十個方面部署了重大任務。吉林省及時出臺了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推進民營經濟綜合配套改革示范區試點、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等政策意見,積極搶抓新一輪東北振興政策機遇。抓住和利用好這一政策機遇,吉林省有望形成新的支柱產業,優化產業發展格局,破除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增強沿邊地區開放發展的內在支撐力。

其四,新型城鎮化提升發展內生動力?!秶倚滦统擎偦巹潱?014—2020年)》中指出,新型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就解決吉林省發展中的十大問題而言,《吉林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哈長城市群相關工作的啟動和推進、長春市被列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推進新型城鎮化的具體措施,有望全面改變吉林省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的二元結構,有望通過土地、戶籍、社保、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政策公平塑造新的發展平臺和載體,有望全面增強人民群眾的發展活力和創造性,這些舉措及其帶來的潛在需求,能夠為沿邊地區開放發展形成新的增長點。

其五,國際格局轉換提供新的商機。當前,全球政治經濟格局正處于重要調整時刻,資本主義國家因為爭奪地緣優勢和勢力范圍的需要,也因為轉移國內矛盾的需要,政治或軍事斗爭仍將持續。這一基本態勢不僅將繼續為中國創造提供便利條件,也為其他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吉林省經濟發展要立足全球,深入考察全球市場變化,重視但不局限于東北亞市場需求,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克服對歷史資源、自然資源、易得資源和國家政策資源的依賴心理,加快產業轉型,及時應對新的形勢,把握新的商機。強化信息收集和公開,強化市場分析和預測,及時組織企業“走出去”,抓住轉瞬即逝的商機,有望把吉林省及其沿邊地區的開放發展提高到全新水平。

其六,吉林省新一輪五年規劃和“五大發展”戰略的推進。在國內外新的經濟形勢條件下,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段非常重要的結構轉型期,“十三五”時期,吉林省的經濟增長和結構轉型也將受到較大影響,沿邊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難得的歷史時期,必須要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統籌推動吉林省沿邊地區加快發展,促進我國與東北亞國家務實合作,將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優勢和發展優勢,縮小與沿海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

三 三個全新戰略意義

構筑東北亞國際合作的新高地 有利于推動內陸沿邊沿海對外互動開放,構筑東北亞國際合作的新高地。發揮吉林省沿邊地區地處東北亞區域中心、處于可與黑龍江沿邊開放和遼寧沿海開放互動地帶的開放優勢,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建設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等對外開放平臺,努力把沿邊地區打造成“一帶一路”重要支撐和海上戰略支點,有助于提升吉林省沿邊地區在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中的地位。

形成東北振興的新格局 有利于構筑東北東部經濟支撐帶,形成東北振興的新格局。發揮吉林省沿邊地區在東北東部承北啟南、東出西聯的區位優勢,能夠培育壯大東北東部經濟帶,形成與哈大經濟帶互動發展、雙帶驅動的東北振興新引擎,有助于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形勢,為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保持邊疆民族地區繁榮穩定的新局面 有利于推進興邊固防富民,保持邊疆民族地區繁榮穩定的新局面。發揮沿邊地區的邊疆區位優勢和全國唯一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的民族特色,推進興邊固防富民工程,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有助于為建設民族團結、邊境穩定、長治久安的新邊疆奠定堅實基礎。

四 四個可供選擇的“突破口”

通道建設和貨物集散 沿邊開發開放必須推進“過路”經濟向“基地”經濟發展,必須依托通道建設,尋找具有全國甚至全球市場的、具有特色優勢的產品建立貨物集散中心、產品加工中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聚人、聚財、聚物,才能實現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沿邊開發開放必須推動“傳統”經濟向“高端”經濟發展,才能建立跨越式發展的優勢。必須大力引進高新技術企業、引進更多的專利技術、引進產業技術人才和研發機構,才能不斷地推動產品升級換代,持續占有市場。

生態環境和發展環境 沿邊開發開放必須保障生態環境和發展環境,以生態環境促宜居、以發展環境促宜業。堅持生態環境和制度環境并重,樹立做強做精、不盲目做大做散的生態發展理念,建立吸引人才、資金、技術的良好發展環境,是保障沿邊開發開放的重要基礎。

企業主體和體制改革 沿邊開發開放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依靠民營經濟的力量、依靠企業主體的理念。必須依托更大力度的體制機制改革,嚴格落實好各項優惠富民的政策,釋放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才能加大沿邊開發開放步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原县| 房产| 紫金县| 长宁区| 西乌珠穆沁旗| 大足县| 武宁县| 将乐县| 宁安市| 敦煌市| 栾川县| 青冈县| 吉木萨尔县| 金阳县| 湖州市| 高平市| 三台县| 灌南县| 射洪县| 台东县| 衡阳县| 会昌县| 砚山县| 门源| 孙吴县| 秭归县| 南郑县| 北宁市| 东兰县| 吴忠市| 虎林市| 信丰县| 黄梅县| 宣恩县| 阳江市| 平乐县| 黑龙江省| 独山县| 昌都县| 金塔县| 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