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發展戰略研究:以吉林發展為視角
- 趙光遠 王樹貴
- 9583字
- 2019-11-01 17:04:17
第一節 沿邊開發開放相關文獻評述
本節依據國家戰略規劃、省部級發展規劃、市州級發展規劃等文獻,對不同級別行政區域的沿邊開發開放戰略進行了梳理和評述。
一 國家戰略中的沿邊開發開放戰略
(一)五年規劃中的沿邊開發開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指出,要“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更好地促進國內發展與改革,切實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其中與吉林省緊密相關的內容有:“引導外資更多地投向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高端制造環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投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繼續用好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重點投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用于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薄敖y籌規劃并穩步推進貿易、投資、交通運輸的便利化,積極參與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機制,加強對話與協商,發展與各國的雙邊、多邊經貿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進一步指出,要“適應我國對外開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資為主轉向進口和出口、吸收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的新形勢,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擴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完善更加適應發展開放型經濟要求的體制機制,有效防范風險,以開放促發展、促改革、促創新”。其中與吉林省緊密相關的內容不多,只有“擴大農業國際合作”“引導和推動區域合作進程”等。
(二)“東北振興”中的沿邊開發開放
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就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指出,要“進一步擴大開放領域,大力優化投資環境,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重要途徑。擴大老工業基地的金融、保險、商貿、旅游等服務領域的對外開放。著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積極吸收外資參與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鼓勵外資以并購、參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國企改制和不良資產處置。東北地區要發揮與俄羅斯、日本、韓國、朝鮮等國毗鄰的區位優勢,加強同周邊國家的合作。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現有港口條件和優勢,把大連建成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依托黑河、綏芬河、琿春等對俄邊境口岸,擴大與俄羅斯等國的經貿合作。在‘引進來’的同時,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實力的各類所有制企業進行跨國投資與經營,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經濟合作,建立海外能源、原材料和生產制造基地,帶動商品、技術和勞務出口。大力推進對內開放,打破地區封鎖和市場分割,積極吸引國內其他地區的各類生產要素進入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市場,鼓勵各類所有制企業積極參與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其中發揮與俄羅斯、朝鮮等國毗鄰的區位優勢,依托琿春等對俄邊境口岸等內容與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緊密相關。
2007年,《東北地區振興規劃》就東北地區對外開放進一步指出,要“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加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優化對外開放布局”等。其中“鼓勵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引導外資投向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現代農業、服務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在東北地區設立機構和開辦業務。鼓勵外商投資區域性研發設計中心,合作建立特色優勢產業的技術研發和設計中心等。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資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產業?!薄肮膭罡咝录夹g產品、高附加值產品、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農產品出口?!薄办柟膛c東北亞國家的經貿關系,積極開拓東南亞、歐美等海外市場。大力發展邊境貿易?!薄霸谥饕吘晨诎冻鞘屑涌旖ㄔO邊境經濟合作區、互市貿易區、出口加工區、跨境工業區。推動與周邊國家在能源、原材料和礦產資源等領域的開發合作。建設對俄出口加工基地和科技合作基地。鼓勵優勢產業加強對外合作,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在周邊國家設立境外生產基地和經濟貿易合作區。繼續推進大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薄凹涌熘攸c邊境口岸城市基礎設施及國際物流通道建設,積極發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和跨國陸海聯運國際貿易大通道,促進對俄、蒙、朝的路、港、口岸和經濟合作區建設。努力提升開發區對外開放水平”等內容都與吉林省緊密相關。
2009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加快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和長吉圖地區開發開放。推動《中國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規劃綱要》早日簽署并協調組織實施。抓緊編制實施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規劃。把沿海沿邊開放和境外資源開發、區域經濟合作、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結合起來,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建設邊境貿易中心、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進口資源加工區。研究建立中俄地方合作發展基金,支持中俄地區合作規劃綱要項目的實施。利用境外港口開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合作,推進黑龍江、吉林江海陸海聯運通道常態化運營。積極探索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管理制度創新,加快推動以大連大窯灣保稅港區為核心的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抓緊建設好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和沈陽保稅物流中心,促進東北地區保稅物流和保稅加工業的發展。開展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推動東北地區與港澳臺地區加強經貿合作”。其中涉及吉林省的內容有所增加,長吉圖開發開放、中俄地區合作規劃綱要項目實施、利用境外港口開展內貿貨物跨境運輸合作、推進吉林陸海聯運通道常態化運營、促進東北地區保稅物流和保稅加工業的發展、推動東北地區與港澳臺地區加強經貿合作等都與吉林省對外開放緊密相關。
2014年,《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中指出,“要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全面提升開放層次和水平,不斷拓展發展領域和空間”。其中與吉林省緊密相關的內容有“加強東北振興與俄遠東開發的銜接,啟動中俄遠東開發合作機制”“發揮地緣和人文優勢,務實推進對韓、蒙、日、朝合作”“建立中德政府間老工業基地振興交流合作機制”“提升中新吉林食品區合作層次”“研究設立延吉(長白)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綜合保稅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加強重點邊境城市建設,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吸引力”“推動東北地區東部經濟帶發展”等。
(三)“圖們江區域開發”中的沿邊開發開放
《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中就吉林省對外開放和沿邊開放等工作具體指出,“積極推進琿春口岸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琿春—扎魯比諾—束草—新潟航線陸海聯運。加快沿邊重要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通關過貨能力,提高口岸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建設(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成為東北腹地進出口空地聯運中轉點和配送中心、東北亞航空物流中心。強化延吉空港國際物流功能?!薄俺浞职l揮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在圖們江地區開發開放中的作用,盡快形成集投資貿易、出口加工、國際物流等于一體的多功能經濟區。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區?!薄胺e極推進跨國自然保護區、跨國濕地等重點地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國際合作?!薄耙劳鞋q春邊境經濟合作區,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重點發展高新電子、汽車零部件出口加工、紡織服裝,以及能源及礦業開發加工、木制品加工、建材和機械裝備制造。”“發揮東北亞各國旅游促進機構的作用,推進與周邊國家開展跨國旅游合作。以區域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陸海空聯運航線通暢、旅游市場培育、多語言旅游信息平臺開發等為重點,打造圖們江區域跨境旅游合作圈?!薄霸诂F有的大圖們倡議合作機制基礎上,定期舉辦東北亞經濟合作論壇、圖們江區域城市論壇等專業性研討活動”等。
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支持中國圖們江區域(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重點依托琿春中俄互市貿易區,大力發展邊境貿易、轉口貿易及服務貿易;積極利用陸海聯運國際運輸通道,擴大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規模,打造南北物流新通道;針對東北亞國家的資源條件和優勢互補特點,重點拓展經琿春口岸進出的礦產品、農畜產品及各類精深加工產品貿易與物流服務,建設成為圖們江區域重要的國際物流集散地”,并且“突出抓好中朝陸海聯運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做好共同開發和共同管理中朝羅先經濟貿易區工作,加強產業合作……深入推進中朝跨境經濟合作”,“突出抓好中俄陸海聯運國際運輸通道建設,充分發揮俄羅斯遠東地區……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端木制品加工、金屬制品加工、跨境旅游、商貿服務和口岸經濟,配套發展臨港物流和互市貿易,深入推進中俄跨境經濟合作”。
二 省部級文件中的沿邊開發開放戰略
(一)五年規劃中的沿邊開發開放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2015年)》在優化開放型經濟格局中專門指出要“加強同毗鄰國家的國際經貿合作”,并要求“邊境合作區要進一步完善口岸基礎設施,提高通關和綜合配套能力,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發揮對外交往窗口平臺作用。要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和特色產業加工,擴大進出口規模,提高邊境地區對外貿易占全國外貿的比重。以邊境口岸為依托,建設一批較具規模的商品集散市場和多功能物流中心。鼓勵資源性商品進口,輸出特色優質和高附加值商品。要發揮沿邊地緣優勢,利用我同周邊國家、地區自貿區協定、經濟合作協議和其他多雙邊組織經濟合作框架,打造同毗鄰國家經貿交流的橋頭堡??偨Y完善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試點經驗,積極探索、審慎推進跨境經濟合作區模式”。
《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針對對外貿易空間布局以及外貿平臺建設等指出,要“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培育周邊市場?!薄熬C合考慮資源儲量、人口規模、市場份額、戰略地位等因素,選擇若干個發展中國家市場進行重點開拓?!薄肮膭钛睾5貐^發展高端產業、發展高增值環節和總部經濟的同時,合理有序將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加工制造環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快重點口岸、邊境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擴大與周邊地區的經貿往來?!薄芭嘤慌r產品、輕工、紡織服裝、醫藥、五金建材、新型材料、專業化工、機床、工程機械等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繼續推進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和國家汽車及零部件、船舶出口基地建設”等。
《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在“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中針對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問題指出,要在更高層次上推動“引進來”和“走出去”。突出引資引智并重,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效整合國內外生產要素,提高開放帶動能力,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格局。加快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全力打造吉林省擴大開放、改革創新的重要平臺。具體包括:“加快中俄、中韓、中日、新加坡、香港等國際園區的建設,推進廣東、上海、浙江、福建等省際園區進一步發展。”“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和加工貿易,加快發展邊境貿易,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薄巴苿悠嚰傲悴考犬a業擴大出口規模,形成一批出口優勢產業群,加快建設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吉林特色農產品出口基地、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和20個省級出口基地,支持市、縣建設特色出口基地。促進涉外旅游、文化產業等服務貿易加快發展。推動對俄、朝、蒙等國家資源合作開發,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建立國際經營網絡,打造品牌,擴大市場份額。鼓勵先進技術裝備、關鍵零部件和資源性產品進口。”“加大與周邊國家和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在資源和能源領域的合作開發力度。支持皓月等農畜產品加工企業提高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推動吉恩鎳業、通鋼、金海木業等企業在海外建立資源性產品開發、生產、加工及進出口貿易基地?!薄皬娀L吉腹地支撐,提升延龍圖前沿功能,推動建設琿春特殊經濟功能區,加快敦化等重要節點城市建設,促進邊境地區與腹地聯動發展;突出抓好區域內交通、能源及跨境通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拓展國際陸海聯運航線,努力在借港出海、內貿外運等方面實現突破?!薄胺e極推動建立跨境經濟合作示范區”等。
(二)其他規劃和文件里的沿邊開發開放
《吉林省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總體規劃》指出,要“充分發揮東部地區獨特的地緣優勢,增強區域發展開放度,拓寬國際合作新領域,開展國際國內陸海聯運,構建內陸沿邊沿海全方位互動開放、互利共贏的開放體系,培育東部地區成為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樞紐和戰略新高地”。同時,該規劃還從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化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加強國內區域合作、推動開放平臺建設、打通內外互通的大通道、完善國際國內合作機制六個方面構建了全方位互動開放體系。由于吉林省沿邊地區均位于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且本規劃在2015年1月發布,為此本規劃是制定吉林省沿邊地區開發開放規劃的關鍵依據之一。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針對對外開放和沿邊開放等問題指出,要“深入實施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暢通對外通道,深入推進我省和周邊以及東北亞區域合作,搞好中朝圈河、集安等口岸橋重建修復,謀劃琿春至海參崴高速鐵路,加快扎魯比諾萬能海港和琿春物流中心合作建設進度,開通琿春至韓國釜山等陸海聯運航線。繼續推進圖們江出海航行取得新進展。搶抓俄羅斯遠東開發機遇,深化與濱海邊疆區等地在能源資源開發等方面合作。爭取設立韓國產業園區。積極穩妥推進中朝羅先經貿區建設。推動各級各類開發區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建設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中新吉林食品區力爭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加快建設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打造助推發展和改革開放新平臺。申請設立吉林自貿試驗園區。建設長春、延吉空港經濟開發區。謀劃設立中俄琿春—扎魯比諾跨境經濟合作區。組織好赴‘長三角’‘珠三角’‘環渤?!鹊卣猩毯蜌W美、東南亞、日韓等經貿交流活動,推動與上海等發達地區合作取得實質性成效。舉辦好第十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為推動東北亞區域政治、外交、經貿、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發揮作用,切實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辦好中國長春·東北亞文化藝術周,展示吉林對外形象”等。
三 市(州)級文件中的沿邊開發開放戰略
(一)通化市的沿邊開發開放
通化市“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積極發展對外經貿,加快醫藥、長白山特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擴大藥品、鋼材、優質農副產品等出口規模。實施科技興貿戰略,鼓勵醫藥等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出口品牌和拳頭產品。選擇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積極開展進出口貿易,著力培育新的增長點。扶持有進出口能力的中小企業,特別是生產加工型企業走向國際市場。積極發展對朝邊貿,重點推進中朝互市貿易區、進出口加工貿易區、國際物流倉儲區、青石綜合貿易區、鴨綠江公路大橋“四區一橋”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通關條件,擴大進出口規模。加快建設通丹經濟帶建設,建立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發展城市聯盟。消除市場壁壘,促進要素流通。積極發揮各方優勢,提升互動層次,著力推進規劃同籌、交通同網、信息同享、市場同體、產業同布、科技同興、旅游同線、環境同治,提高通丹經濟帶的整體發展水平。用5~10年時間,將這一區域打造成東北東部新的經濟隆起帶和東北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建設成為國家邊境合作開發與開放的示范區。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強化企業的主體作用,建立健全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招商引資機制。加強信息服務網絡建設,推行會展、網絡、委托、中介組織等招商方式。圍繞重點項目、重點產業和重點領域,集中力量組織開展大型經貿招商活動。積極承接沿海發達地區資金、技術、產業、人才轉移,密切與央企、世界500強及國內民營大企業的對接,加強與歐洲、東南亞、日韓俄、我國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聯系。實現由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由注重引進資金向引進技術、人才、銷售和管理經驗等全方位招商轉變,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益。大力改善招商環境,積極營造尊商、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圍。加強對外經貿交流。落實“走出去”戰略,努力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加強與省內外的聯系,主動參與區域經濟分工與合作,積極對接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遼寧沿海經濟帶、沈陽城市圈、環渤海經濟圈,積極推進與域外的產業協作。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大型會展,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開展對外經貿業務。加強各類外派勞務基地建設,培育“通化勞務”品牌,擴大外派勞務規模。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投資建廠,帶動勞務、原料和產品輸出。
通化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發揮好入關出海門戶城市的特殊功能作用,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面向東北亞開發開放的前沿城市”的目標,繼續把加快通丹經濟帶規劃建設、加快鴨綠江中朝經濟合作帶建設等作為核心工作,并積極推進集安跨境經貿合作區、界河大橋聯運通行等工作。積極打造開放平臺載體,醫藥高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0%以上。各縣(市、區)開發區都要培育集聚效應明顯的產業集群。策劃打造國際文化交流平臺,積極發展友好城市。加強出口基地建設,優化海關通關服務,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堅持引資與引技、引智并舉,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強化與國內外重點地區產業對接互動,引進更多的知名企業和戰略投資者,促進合作項目落地,推動落戶企業再投資。規劃建設中韓產業園、臺灣生物科技產業園。
(二)白山市的沿邊開發開放
白山市“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推進與東北東部十二城市的經濟合作,貫徹東北四省區合作框架協議,實施鴨綠江經濟先行區(白通丹)戰略,盡快完成與“遼寧沿海城市群”和“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銜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抓住東部沿海地區“南資北移”的有利契機,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圈等區域的對接,有效承接產業轉移。在擴大對外貿易方面,要立足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繼續保持木制品、人參制品等產品出口穩定增長,提高人參、硅藻土等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率,推進林木深加工和人參出口基地建設,擴大出口規模。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在鞏固俄、日、歐、美等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加強與朝鮮合作和交流,深度開發跨國旅游,發展邊境貿易,拓展外貿市場空間。扶持骨干企業,打造進出口總值超千萬美元的企業群,引導重點企業到境外投資開發礦產、林木加工等資源型項目,帶動境外勞務輸出和工程承包。有效利用外資,充分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支持外商以擁有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作價出資等方式進入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外商投資金融保險、科技研發、文化創意、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以及社區服務、信息咨詢、旅游等生活性服務業。
白山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積極推進長白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籌建臨江邊境經濟合作區,力爭早日獲批。抓好長白、臨江過境通道前期工作,探索建設內陸港和保稅物流園區,設立外貿扶持資金,爭取出口退稅政策。積極發展邊境地區民間貿易。發揮國家級外貿轉型示范基地和省級林木深加工產品出口基地帶動作用,扶持恒大冰泉、舜茂科技、金隆木業等龍頭企業擴大出口規模,優化外貿結構,培育新增長點。主動融入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和東北東部區域合作,扎實推進基礎設施、產業布局、政策規劃、要素市場一體化。
(三)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沿邊開發開放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以琿春開放窗口和延龍圖開放前沿建設為引擎,在更高的起點上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加強與周邊國家地區政府、企業、民間各層次的交流與合作,不斷鞏固和擴大與韓國束草、大邱、釜山、東海、浦項,日本新潟、敦賀,俄羅斯海參崴、圣彼得堡、哈桑區,朝鮮羅先等城市的經濟合作關系,加快推動形成圖們江區域合作新格局。深化交通合作,加快構筑貫通東北經濟區、蒙古國通往日本海的國際運輸通道。加強產業合作,建設國家能源儲備和開發基地、林產品加工基地、鋼鐵生產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優質農產品出口加工基地等,建立“中日韓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和環保設備制造基地。探索設立沿邊地區進口資源加工區。著力探索跨境經濟合作新模式,不斷提升現有邊境經濟合作區功能,推進進口資源加工區、國際產業合作區、出口加工區、跨境旅游經濟合作區等載體建設。推進中俄、中朝毗鄰地區的跨境合作。申請設立琿春特殊經濟區,強化琿春開放窗口的作用。積極探索金融合作,共同建立區域內信用平臺和融資平臺,探索形成圖們江區域銀行聯合體的形式,嘗試聯合建立銀聯體項目庫。吸引和鼓勵國際金融組織參與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拓寬利用外資領域,吸引外商投資特色優勢產業,擴大基礎設施、旅游觀光、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生態環境和扶貧開發等領域利用外資規模。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吸引跨國集團和國內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企業入區。積極擴大外貿出口。鞏固和擴大朝鮮、俄羅斯、韓國及日本等傳統市場,深度開發歐美市場,大力開拓非洲和中東等新興市場。進一步拓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領域,積極開展國際工程承包業務,帶動成套設備、相關技術出口。加強出口基地建設。積極培育大宗出口商品,提升產業外向度。以支柱和優勢產業為依托,大力扶持出口基地建設,完善基地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建立健全基地出口服務體系,搭建面向國內外市場的信息網絡平臺。建立對俄商品綜合加工、實木地板加工、對朝進口資源加工、農產品及其深加工、海產品等五個省級出口基地,以及紡織品、礦泉水出口加工基地。大力扶持邊境貿易。大力發展對俄羅斯、朝鮮等周邊國家貿易。積極培育貿易主體,支持邊貿企業建設專項出口生產體系、國際物流體系,建設圖們中朝互市貿易區、進出口產品加工區、國際物流倉儲區等。落實國家邊貿政策,采取專項轉移支付的辦法,逐年增加資金規模,專項用于增強邊境小額貿易企業經營能力。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加快互聯互通建設,增加商品運輸種類,推動雙目峰口岸對外開放,謀劃設立春化分水嶺口岸。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實現琿春至克拉斯基諾口岸互通小型車。積極發展陸海聯運,開辟琿春經扎魯比諾至釜山航線,推動清津港綜合利用,拓展內貿外運業務。增加延吉機場國際航線航班。落實國家支持企業“走出去”政策,積極參與俄羅斯遠東地區開發和扎魯比諾超前發展區建設,爭取設立扎魯比諾中俄物流園區;深化與哈桑區合作,設立哈桑中俄旅游集散中心,增進與濱海邊疆區希望區合作,設立中俄工業園區、農業園區和物流園區。提升與符拉迪沃斯托克合作層次,辦好“深化務實合作年”系列活動。搶抓中韓自貿區建立契機,全面加強對韓交流與合作,建設以琿春浦項為龍頭的國際物流產業園,以延吉韓正人參為龍頭的健康科技產業園,以圖們惠人電子為龍頭的電子信息產業園,以安圖農心為龍頭的生態食品產業園。積極爭取國家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設立圖們江開發投資基金,扶持境外經濟合作區建設。落實俄、韓兩國公民進入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15天免簽政策。加強與長吉腹地聯動,在琿春建立果蔬、肉類、海產品國際商品批發中心。擴大進出口規模,扶持礦泉水、農副產品等優勢地產品出口,加大木材、煤炭等資源進口。加快發展圖們朝鮮工業園。全力推進設立延吉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爭取和龍邊境經濟合作區盡快獲得國家批準。
四 綜合評價
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是吉林省開放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沿邊開發開放戰略的重要一環。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已經得到國家的認可、相關部委的支持、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已經形成了依托通道建設深化開發開放的基本模式,已經形成了外向型、廣開放的邊貿園區和產業集群。但是必須承認,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仍相對滯后,受制于自身發展水平、周邊國際環境、國內經濟放緩的整體態勢。為此,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必須深入挖掘傳統優勢的新增長點,必須順應“新常態”的發展新規律,必須找到全新政治經濟環境下的新“突破口”,從而主動適應吉林省沿邊開發開放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