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沿邊地區開發開放任務體系設計

基于前三節的分析和吉林省沿邊地區的實際,吉林省沿邊地區開發開放應充分發揮獨特的地緣優勢,增強區域發展開放度,拓寬國際合作新領域,開展國際國內陸海聯運,構建內陸沿邊沿海全方位互動開放、互利共贏的開放體系,培育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樞紐和戰略新高地。

一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

發揮東向日本海連接海上絲綢之路、西出蒙俄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與東北亞合作,扎實推進中俄合作建設扎魯比諾萬能海港,積極開發利用朝鮮港口,完善口岸鐵路通道和區域交通網絡,實現“借港出海”;謀劃利用途經薩哈林島,繞過堪察加半島,穿越白令海峽,沿俄羅斯北部,經北冰洋抵達歐洲的荷蘭、英國、挪威等國家的新北冰洋航線,將沿邊地區打造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以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為核心,以延吉(長白)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為兩翼,推動與俄朝合作,依托中蒙鐵路大通道,實現與蒙古國的國際合作,形成中俄朝蒙合作格局,暢通琿春—長春—烏蘭浩特—喬巴山—烏蘭巴托—歐洲的國際大通道,把沿邊地區建成以琿春為起點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中蒙俄經濟走廊的支撐區。

二 深化國際經濟合作

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更加靈活的開放政策,促進與周邊國家在產業、資源、貿易、生態、文化等方面的務實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

擴大農業領域開發合作。強化農業“走出去”的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企業采取多種形式與周邊國家開展農業生產和進出口合作,支持海外農業企業回運農產品,擴大對外農業合作的領域和空間。努力培育一批有實力的糧商和農業公司,加強與俄羅斯在糧食種植、果蔬栽培和特色養殖等方面的合資合作,支持開展農牧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回運。加強與朝鮮羅先、兩江道、慈江道、咸境北道地區農業科研合作,尤其是良種繁育、農業生產技術和農產品加工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俄羅斯等國家閑置宜農土地,進一步落實與有關國家的農業合作框架協議,推進以糧食生產為重點的海外農業基地建設,積極探索建立集生產、加工、倉儲、物流于一體的海外農業產業園區。

推進能源、礦產和林業資源開發合作。加大境外能源資源開發合作扶持力度,鼓勵有實力的企業通過參股、控股、技術合作等方式,獲得境外合作權和開采權,參與周邊國家能源資源開發合作。依托富集的朝鮮礦產資源、俄羅斯油氣和林木資源,加大石油、天然氣、煤炭、木材、金屬礦產、海產品等資源的進口力度,大力推進礦產勘探開發、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及石油煉化產業、木制品精深加工產業的開發合作,推進企業參與朝鮮茂山鐵礦、青年銅礦、松鶴礦、五龍礦等的開發合作,積極推動境外煤電及配套設施一體化建設,加快對俄天然氣管道建設。積極推進中朝鴨綠江水電開發合作,鼓勵有實力企業參與毗鄰國家電力建設和電網現代化建設。發揮沿邊地區鋼鐵、水泥等產業優勢,引導企業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境外合作,有序轉移過剩產能。

開展對外經貿交流合作。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重點推動文化貿易、技術貿易、中醫藥等服務貿易領域發展,培育重點企業和產業園區。大力發展對俄對朝邊境貿易和互市貿易。優化貿易市場布局,建設琿春國際商品交易市場、圖們物流集散港、蘇瑪集團琿春攬貨中心等一批國際商貿集散地,推進圖們、龍井、和龍等一批邊民互市貿易區建設,扶持人參、中藥材、農產品等內貿專業市場。擴大對外貿易規模,積極建設木材、煤炭、海產品、礦產等加工集散基地,抓好精深加工,促進邊境地區中小外貿企業發展。強化對外勞務合作,加強對朝勞動力輸入,鞏固擴大俄羅斯、韓國等農業勞務市場和新型工業化國家及部分發達國家的技術勞務市場。優化對外貿易環境,完善邊境小額貿易專項轉移支付資金政策,加快建設跨國貿易電子商務平臺,支持企業通過互聯網向境外零售商品。

加強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深化與周邊國家在跨境旅游、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整合沿邊地區旅游資源,加強跨境旅游區建設,擴大境外旅游市場空間。發展科技園區、研發中心等各類合作平臺,推進與日韓俄在生物、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術領域合作。鼓勵沿邊地區高等院校、職業培訓機構等與周邊國家開展多層次教育和人才培養合作,擴大演藝娛樂、影視制作、動漫設計、圖書出版等文化產業合作,推進醫藥產業、醫療衛生、疫情防控等合作發展。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建立健全中朝、中俄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機制,完善跨界生態環境重大事項通報會晤制度,合作開展森林防火、跨境水體、水質監測和保護磋商。加大鴨綠江、圖們江等界河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推動跨界自然保護區建設,辟建跨境生態廊道,共同保護野生動植物。

三 加強區域經濟合作

加強吉林省沿邊地區與國內其他地區經濟聯系與合作,加強頂層設計,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建立區域性聯合推進機制,打造東北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促進全省沿邊地區與內陸地區協調聯動發展,發揮沿邊地區比較優勢,推動與內陸地區在對外開放合作、產業分工協作、生態環境同保共治、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等方面聯動發展、協同發展。因地施策、分類指導,制定統籌推進機制,科學配置優勢資源,形成既各具特色又緊密聯系、既獨立完整又良性互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推動與東北東部經濟帶其他地區融合發展。發揮吉林省沿邊地區在東北東部北連黑龍江東寧、綏芬河,南接遼寧本溪、丹東、大連的區位優勢,加強與遼寧東部、黑龍江東部的合作。建設白通丹經濟帶,利用丹東港,實現陸港聯動發展,打通吉林省沿邊地區面向環渤海的出海通道。謀劃建設琿春、汪清、東寧、綏芬河跨省開放合作區。

加強與東北三省互動發展。緊密結合沿邊開放和經濟發展需要,構建與長吉腹地、沈陽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哈大齊工業走廊優勢互補、錯位發展格局,加快培育新的合作增長點,挖掘各領域合作潛力,提高在現代農業、綠色環保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方面合作水平,成為東北新一輪振興的重要支撐。

強化與東部發達地區互補發展。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國內其他地區的經濟聯系,在產業承接、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能源保障等領域加強合作,吸引戰略投資者投資有利于擴大設備、技術和產品出口的產業,積極有序地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共同培育一批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基地。深化與港澳臺地區的經貿合作。

四 完善開放平臺體系

發揮各類境內外合作區、開發區、產業園區載體功能,構建沿邊開放園區體系,形成境內外商貿物流、科技創新、產品加工等緊密聯動的合作開放平臺。

加快推進國家級開放平臺建設。推進琿春國際示范區建設,加快國際合作、邊境貿易以及中朝、中俄經濟合作區等四個功能區建設,探索建立自由貿易試驗區,全力打造進口資源轉化、出口產品加工、商貿物流、旅游休閑養生四大基地,將琿春國際示范區打造成面向東北亞合作的重要平臺和經濟功能區。推動設立延吉(長白)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規劃建設轉口貿易、礦產開發、海產品加工等園區,將延吉和長白打造成沿邊開放的重要節點。

加快推進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加快和龍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加強新興特鋼、鉬鎳礦、機械電子、出口加工、物流等專業園區建設,培育其成為集區域性貿易、加工制造、境外資源合作開發等于一體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積極爭取國家在集安設立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中朝互市貿易園區、旅游服務園區、商貿和物流園區等。適時推動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置換和擴區工作,解決發展空間瓶頸問題,提升發展水平。

推進境外和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著眼建設集境內外產業聯動、上下游產業銜接、互市貿易、跨境旅游和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的邊境開放區域,大力推進中朝羅先經貿區建設,加快謀劃中俄琿春—扎魯比諾跨境經濟合作區,積極謀劃推動設立中國和龍—朝鮮茂山跨境經濟合作區、中國圖們—朝鮮穩城跨境旅游合作區、中國龍井—朝鮮會寧跨境合作區等項目。謀劃在防川中俄朝交界處劃出一定區域建設旅游開發開放區。適時推動其他邊境縣(市、區)設立跨境經濟合作區。

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充分利用國家對邊境經濟合作的特殊政策,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建設。支持琿春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綜合保稅區。支持琿春國際物流園區、龍井保稅物流園區、圖們國際物流集散港建成保稅物流園區。積極推進設立長白綜合保稅區和圖們涼水海關特殊監管區。積極探索在邊境經濟合作區構筑“自由貿易”及“自由行”等示范平臺,推進沿邊開放。

促進沿邊地區工業園區轉型發展。按照“園區集聚、特色鮮明、龍頭帶動、產業配套、功能齊備”的要求,壯大園區規模,提升發展質量。依托長白山機場,打造空港邊貿承接區,實現旅游、貿易相互促進。

五 完善互聯通道體系

圍繞建立大交通、大樞紐、大物流格局,加強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積極開展國際間省際多式聯運合作,開通面向俄日韓及我國東部發達地區的大通道。拓寬途經俄羅斯的國際通道,扎實推進琿(春)馬(哈林諾)鐵路常態化運營,穩定琿春—扎魯比諾港—束草(韓國)客貨混裝航線,開通琿春—扎魯比諾港—釜山(韓國)集裝箱航線和琿春—扎魯比諾港—新潟(日本)—海參崴(俄)集裝箱航線,暢通琿春經扎魯比諾港至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內貿外運通道。積極辟建途經朝鮮的國際通道,暢通沿邊口岸公路鐵路通道,開辟圖們—羅津、圈河—穩城—清津、龍井—開山屯—三峰里—清津、南坪—茂山—清津、長白—惠山—金策等陸路通道,利用羅津港、清津港、金策港開辟經日本海到達日、韓及我國南方沿海城市的貨物跨境運輸航線。加強省際聯運通道建設,利用縱貫遼黑、橫聯內蒙古的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貫通沿邊地區向南經過沈陽、丹東,利用丹東港、大連港、營口港,暢通向黃海、渤海地區的陸路通道;向西經四平—通遼—錫林浩特—二連浩特和經白城—烏蘭浩特—阿爾山—喬巴山,分別打通經蒙古國通往歐洲的陸路通道。

六 完善開放合作機制

完善圖們江區域國際合作機制。借助“大圖們倡議”“東北亞博覽會”等平臺,進一步加強政府間合作,建立健全有效的對話機制和聯動機制,不斷提高合作層次,加強政策溝通。探索推進區域便利化合作機制,推行邊境旅游、口岸簽證、東北亞國家72小時入境免簽等相關政策,探索推行“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簡化出入境通關手續,提升貿易便利化層次,營造便捷的貿易環境。

建立國內區域合作機制。拓展東北東部區域合作圓桌會議機制的內涵,加強地方政府間溝通與協作,研究制定中長期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和產業政策,建立起促進區域合作的制度和機制,拓寬合作空間,提高合作層次,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垦利县| 文山县| 区。| 澄城县| 墨江| 霍州市| 柳林县| 栾川县| 麻城市| 新蔡县| 石狮市| 长葛市| 宿松县| 蚌埠市| 都昌县| 多伦县| 石嘴山市| 荆州市| 沂源县| 那曲县| 如东县| 监利县| 方山县| 南丹县| 嘉善县| 康乐县| 民县| 安平县| 广州市| 汤原县| 云浮市| 平罗县| 车险| 宁安市| 丹棱县| 永登县| 德兴市| 哈密市| 军事| 辽宁省|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