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近世中國)作者名: 王奇生本章字數: 380字更新時間: 2019-09-19 11:22:54
第四章 “北伐”“南征”與“反革命罪”的緣起
1926年7月,蔣介石在廣州誓師北伐。北伐軍自廣東、湖南入湖北,一路勢如破竹,不到兩月,即由珠江流域推進到長江流域。然而,當北伐軍打到武漢時,武昌城屢攻不下,傷亡慘重,最后采取圍困的方式,直到守城北軍糧絕無援,才最終克復,前后持續40天之久,是北伐戰爭中北軍抵抗最頑強、北伐軍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役。陳嘉謨和劉玉春是吳佩孚手下負責守衛武昌的兩位北軍將領。北伐軍攻占武昌后,兩人被活捉。戰爭年代,處治俘虜本屬常事。然而,對陳嘉謨和劉玉春的處治,不僅當時南北各方意見不一,全國輿論予以高度關注,更為傳奇的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的“反革命罪”,竟是以審判這兩位北軍將領為契機而出籠的。在這一過程中,本土的地緣、倫理與外來的法律、革命觀念交相錯突,濃縮地呈現轉型時期的多元面相。亦因為此,有關陳嘉謨和劉玉春的故事,今天仍值得我們去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