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chapter.4 另辟蹊徑
- 不可思議的冒險旅程
- 卡茨爾
- 14088字
- 2022-01-10 10:00:00
【1】
最終結果是,三位女孩在上場里毫不客氣地挑選了不少東西。而我病懨懨地坐在門口,腦中完善著作戰計劃。
此時我們已在返程路上,我需要向烏爾諾確認一些東西。
“小烏,昨天晚上我把大骷髏絆倒的時候。”我努力回憶著記憶中丟失的片段,“骷髏砸在地上,揚起的塵土有多高?”
“幾乎沒有。”她不假思索。
“能看清具體高度數值嗎?”
“夜里這么黑,即使是我也看不清呀。不過。”烏爾諾豎起一只手掌,“不超過手掌的高度。”
確實是幾乎沒有。
“這和作戰計劃有什么關系嗎?”米莉莎問。
“說明骷髏很輕。”一直在旁邊低著頭的貝克,在我之前說出了答案。
“對的。”我稍作補充,“其實我們早應該注意到幾點:一、巨型骷髏沒有肌肉,但具有不俗的跳躍能力;二、漢斯在和骷髏初次交鋒時,只身擋住了骷髏橫掃下來的長矛;三、最重要的是,巨型骷髏身高將近60米,以直立人的骨骼結構出現,就表明了重量不可能太大,否則它首先會被自身壓垮。而我剛才問小烏這個問題,僅僅只是做一個輔證而已。”
對龐然大物的恐懼,往往會使人忽略理性思考,忽略一些物理與魔法上的常識。
“此外,據漢斯所說,骷髏是金屬材質的。不知道漢斯怎么得出的結論,若情況屬實,那只會是一些比較輕的金屬。”
“稍等。”貝克提出了異議,“我攻擊過小骷髏,它重得離譜,至少重量在我所見怪物的平均之上。”
作為驅魔師,貝克所見最多的、也是最影響她心目中平均值的怪物,估計就是惡魔了。如果一人高的小骷髏擁有更甚于惡魔的體重,再假設巨型骷髏具有與小骷髏相同的構造與密度……得是什么樣的金屬材料啊!這種材料光是存在于世上就令人望而生畏。
不,不一定是金屬,還不知道漢斯的推斷是否正確。即便不是金屬,任何能支撐起60米巨大骷髏的材料,倒下的時候都不可能只在草地上濺起不超過一個巴掌高度的塵土。
況且我記得漢斯說過,他們是先拆下了巨型骷髏的手,才發現骷髏會分裂。這就引出了新的問題:
假設骷髏確實由高密度材料制成,那么漢斯他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拆掉骷髏的一條手;假設骷髏大部分由高密度材料制成,只是關節連接處使用了相對來說可以破壞的材料,那么在骷髏砸向地面的頃刻間,所有關節都會被震碎,也不需要人為拆解。
但假設骷髏由低密度材料制成,質地較輕,那么它在倒下的過程中既不會有過多揚塵,也不會四分五裂,漢斯他們也能夠輕肢解骷髏——與目前的現象完全符合。
顯然,后一個假設更貼近事實。
可是,為什么小型骷髏會“重得離譜”呢?
“會不會是分裂的過程中密度增加了?”我問。
貝克搖搖頭:“分裂出來的小骷髏,總體積比母體要大許多。”
“是嗎……”我挺直的身子又蔫了回去。說來也是,倘若骷髏分裂后密度增加,則體積必然減小——情況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棘手了。
更可怕的是,小型骷髏不僅重,速度也在上乘。
要在大質量的條件下達到大速度,需要足夠大的動力,無論機械還是肉體都應如此。
“我有一個,呃,與其說是想法,不如說是想象。我想問一下,骷髏之間可以存在引力嗎?”
“當然可以。”這次是米莉莎搶答。當話題涉及到米莉莎的領域時,她反應比誰都快:“骷髏是群體性生物,換句話說,就是任意兩具骷髏之間都存在著羈絆,所有羈絆連在一起就構成了共同意識——這不是冒險家常識嗎?”
羈絆,又是羈絆。
“不不不,我指的不是‘羈絆’這種東西,而是客觀存在的作用力。”
引力就是力,力能夠賦予物體加速度,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為什么忽然這么問?”貝克接過話。
“如果骷髏之間可以存在一種力。”我伸出兩只食指開始演示,“當你擊飛一只骷髏時,地面上的骷髏對它施加的吸引力會把它拖回來,造成一種難以擊飛的錯覺,因此你會覺得‘它很重’,擊退也是同樣的道理。此外,我猜這股力還和骷髏的速度有關。在同樣大小的作用力下,骷髏的質量越小,它的啟動速度就越快,所以骷髏越小越敏捷。”
骷髏顯得很重,是因為有同伴在將它往下扯,并非它本身很重;骷髏越小速度越快,是因為在相同的作用力下,質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這是我對于貝克給出的兩條信息的剖析。
可惜一切都只是基于假設。總之還是要先回到前線看看,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詳細的作戰計劃。
“所以,你的作戰計劃是什么?”貝克這么問道,大概是贊成了我的推斷。
我對三人講解了計劃的框架。
【2】
回到米歇爾平原時,已經過了晚上十一點。繁星散落在夜空中,饒有興致地觀摩著地面上的鬧劇。
貝克帶領我們穿過提著魔法燈的冒險家人群,在最外側防御墻下找到了她的哥哥。
墻外的擊打聲如暴雨般嘈雜不絕,墻內的一眾法師們面無表情地做法,將灰色熒光的魔力不斷輸送到墻體上。剩下的冒險家各自手持武器,松松垮垮地走動著,哈欠連天。更有甚者已經在臨時據點內呼呼大睡。
現場一片死氣沉沉,唯一的生機竟來自墻外的骷髏。
我拋出血絲作為鉤爪,縱身一躍,把自己拉上墻頭。看一眼外側的情況后,又返身跳下來。
月光下,大大小小的骷髏沿墻根鋪開,一眼望不到盡頭。它們重復性地攻擊防著御墻,可見的破壞力不大,墻面并沒有出現明顯損傷。
真正的問題是,這是場有關持續力的較量,肉體幾乎不可能戰勝機械。
“外頭情況如何?”漢斯問我。
“大部分都是這么高的骷髏。”我彎腰用指指膝蓋往下一點的位置,如果沒看錯,墻外的大多數骷髏都在這個高度,“所有骷髏都貼著墻壁,用不同的方式攻擊。”
所謂“不同方式”,是指骷髏竟分裂出了不同兵種。就我所見,除了大部分與母體一樣手持黃金長矛的骷髏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使用諸如刀劍、闊斧、鉤鉞之類常見的冷兵器。似乎還有幾位骷髏弓手,將骨制弓背在背上,用自己單薄的身體去撞擊墻壁。
比起墻內側的這群冒險家,骷髏群更令人振奮啊……
“已經分裂成這么小了嗎?”很少能聽見貝克驚訝的語氣。
擁有三個身份的冒險家應該是成熟的冒險家,不會隨意表露自己的情緒。
“之前骷髏發生過兩次暴走,我們不得已與骷髏群正面交鋒。結果,防御墻沒了四道,冒險家們傷了不少,骷髏群反而越來越壯大,絲毫沒有被削弱的跡象。兄弟你剛剛應該看到了吧,究竟有多少骷髏——密密麻麻的,光是看一眼都惡心。”
我粗略掃了一眼,比起昨天晚上過來時,冒險家人數肉眼可見地少了許多。
防御墻僅剩三道。
雖然平均每次暴走損失兩堵墻,但那是人手充足時的結果。就現在剩下的這點人,能不能挺過下一次暴走,我心里沒底。
“沒人犧牲吧?”貝克問出了作為治療師該關心的問題。
“只能說暫時沒有。現在大家都倦了,也不清楚法師們能撐到什么時候,也不知道下一次暴走什么時候來,我們還能不能頂得住。”漢斯話語中也略帶倦意,“現在就靠這些法師撐著。唯一的好消息是魔力收集容器里還剩不少魔力,如果你們樂意,也可以再去貢獻一點兒魔力。”
魔力容器?
哦,好像收集魔力給很厲害的大法師們當場編寫術式用的。
“對了,那個什么術式呢,還沒編寫完嗎?”
“沒了啊……沒了,什么都沒了!骷髏群第一次暴走我們根本沒反應過來,在最前線布置的所有東西都沒了啊!啊——”
漢斯忽然朝天爆發出吼聲,這吼聲卻被骷髏攻擊的聲音無情掩蓋。怒吼過后,他使勁把劍砸進泥土里,雙手緊握著劍柄,整個身體垮下去。他大口喘著粗氣,面部表情扭曲成一團,與大家所崇拜的意氣風發的“劍俠”判若兩人。
他埋頭啜泣著,也有微小的哭腔。直到貝克上前抱著他,他才平靜下來。
“對不起。”他聲音平穩了許多,“大家把希望給了我,我卻什么都沒做到”
“沒有人需要道歉。”我說。
“說得好,我曾經也這么安慰人。”漢斯抬起頭,抿抿嘴,“但是沒有意義,局面不會因為一句話發生改變。”
“頭發亂了。”我提醒他。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右手埋進棕色的頭發里,往后順了順。
“法師們還能維持防御墻多久?”
“可以很久。但時間不在我們,一旦骷髏群再次暴走,我們的陣線就會立即瓦解。”
“那么。”我轉身看向米莉莎和烏爾諾,“我們要抓緊時間了。”
兩位女孩鄭重地點點頭,烏爾諾還額外接上一個哈欠。
要趕在骷髏群再次暴走之前,解決這里所有的問題。
“你們……”漢斯看著我們,身高的差距使他處在了俯視的角度,我只能仰視著他。他似乎想說些什么,最終卻什么都沒有說,只是跟我們說了句:“加油。”
“加油。”貝克重復道。
“貝克,你也跟去,多一人多一份力。”
“不必了,你就留在這里陪著你哥哥吧。”我止住貝克,“我們三個能解決。”
漢斯無疑比我們更需要貝克。
況且我的計劃中也沒有非貝克不可的位置。
“我們可是連王軍都稱贊的小隊!”
曾經被王軍成員裝進麻袋里拖著走的米莉莎高舉魔杖,面對即將到來的戰役,她比我們任何一人都興奮。
她是這么評價我的計劃的——“聽起來很好玩”。
“那么,請接受我的祝福。”
貝克雙手合十,身體發出微弱的光,在黑夜中勾勒出她的輪廓。她向前伸出右手,嘴中念念有詞,光芒溫柔地瀉向她的掌心,隨后呈光球的形態漂浮而出。她將掌心朝前,推動光球向我們飛來。
光球在我身邊環繞著,不知不覺消失在視線中。
“這個是……?”
貧血的癥狀忽然間消失了。我劃破自己的掌心,將血液拋灑到墻外。
“給予遠行者的祝福。”
雖然不知道具體是什么祝福,不過我知道,能被我身體吸收的,肯定不是常規意義上的治療效果。
【3】
我們三人回到出發廳,進入黎明森林后前往米歇爾草原,從背后接近骷髏群。
原本應在黎明森林嚴防死守的冒險家已不見了蹤影。不過也罷,當前骷髏全部聚集在防御墻下,確實已經沒必要在森林設防。
根據我對血液的感知,以及烏爾諾對距離和位置的精準把控,我們沿直線距離跑到了離最外層防御墻150米開外的位置。
骷髏沒有視覺器官,這么遠應該不會被發現。
相對的,雖然草原平坦而廣闊,但黑夜下只有星星作為光源,我同樣無法在如此遠的距離仔細分辨出每一個骷髏,它們在我眼中如同烏泱泱的白蟻,涌動著,正啃噬著高大的防御墻。正如漢斯所說,光是看到就會覺得惡心。
“二位狀態如何?”我看向兩位裹在厚重衣物中的女孩。
“非常好!”米莉莎夸張地向前跨出一步,魔杖一端指向我們的目標——骷髏群。
“困。”雖然烏爾諾這么說,她還是以待命的姿勢端著狙擊槍,緊隨我們后方。
我們首先應該弄明白一件事,也就是我所有假設的基礎:骷髏究竟是輕還是重?
輕有輕的打法,重有重的打法,骷髏的重量決定了作戰計劃的后續發展。
我伸出左手,全身的血液開始涌動。由于被控制的血液在防御墻上,距離較遠(150米),我的精力必須要足夠集中,才能保證操控的精密度。
少量血液在遠處凝結成一張網。
“小烏,這個距離能看見我的血網嗎?”
反正我是看不見,只能憑感覺操作。
“就這點距離,我看得很清楚。”
“幫我看一下這附近哪只骷髏最小,我試試能不能抓住它。”
“你的網現在的位置,往左數七個。”
“我看不清具體情況誒。這樣吧,我把網向左邊移,到那只骷髏的位置你就告訴我一聲。”
所有骷髏在我眼中融合成了殘缺的白色,我能看見攢動的骷髏頭,也漸漸能隱約地分辨出單獨的骷髏個體。但是我看不清我的血網在哪,僅由少量血液凝結成的網絲太細了!
我當然可以花費更多的血液去制得一張更巨大的網,不過,既然烏爾諾能在這個距離看得一清二楚,我又何必勞神費力呢?
“到了嗎?”
“還沒,你動得也太慢了。”
“到了嗎?”我加快網的移動速度。
“……過了,回來一點。”
“現在呢?”
“往左一點。”
“嗯?”
“往右一點點點點。你怎么回事啊,你不是可以準確控制自己的血液嗎?不會是昨晚摔傻了吧!”
“那當然是距離越遠精度越差咯。話說,其實根本沒多少人能在這么遠的距離操控法術吧!”
我瞄了眼烏爾諾手中的狙擊槍,立刻意識到這不是個好話題。
“收!”
得到指令的同時,我左手手掌往下一沉,遠處的血網跟隨我的動作往下壓。
確實兜住了什么東西。接下來,我左手握拳往回扯,血網也開始帶著東西返回。
讓我想起了八歲那年,第一次釣魚差點被大魚拽入河里。
“果然很重。”
我立刻察覺到了,這并非是由重力引起的重,而是如我所假設的,有什么東西在往反方向拉著它。我靜下心,把更多注意力轉移到遠處的血液中,以施加更大的力量。
貝克的感覺沒有錯,我如同在拖行一只巨大的猛獸。
“有多重?”烏爾諾伸長脖子,在她眼里,我拖著的不過是小小一只骷髏。
“肯定比我們三人加一起還重。小烏,我大概拖出多遠了?”
“四米左右。”
“我還以為起碼有十米呢。等到十五米的時候告訴我一聲。”
初階力量陣,展開。
借助魔法陣的力量加成,我加快了拖曳骷髏的速度。
其他骷髏對同伴的遭遇視而不見,是破壞防御墻的任務優先級更高嗎?
“到十五米了。”
我立即松開網,準確來說,是把整張血網憑空融化掉。果不其然,被拖來的骷髏沒有落地,而是被一股來自骷髏群的強大力量吸了回去,猶如被松開手的皮筋,“啪”地一聲(我并沒有聽到)砸到墻上。
“2.88秒。好奇怪啊,感覺撞墻的力度很大誒,骷髏竟然沒有碎掉。”
從我松手到骷髏砸在防御墻上,整個過程是2.88秒。
“因為骷髏實際上并不重,所以撞不壞。”
接下來我如法炮制,挑選了一只稍大一點的骷髏,拖到離墻十五米處,在烏爾諾的指令下松手。
“3.37秒。”
時間上的差距不是特別明顯,甚至可以說在肉眼觀察的誤差范圍內。多虧了烏爾諾這對奇異的眼睛,我們才能得到準確的數值。
目前證明了骷髏之間確實存在著一種力,它們互相牽引著,除了使單個骷髏難以被擊退之外,還能使骷髏獲得額外的啟動速度。
但是,吸引力使得單個骷髏顯得很重,只能說明吸引力是原因之一,并沒有排除重力的影響,“骷髏很重”完全可以是兩個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接下來還需要確認,骷髏在不受吸引力的情況下,它本身的重量如何。
消除吸引力的方法十分簡單,只要骷髏之間距離足夠遠,吸引力就可以忽略不計。事實上,當我將骷髏拖到離墻一百米的距離時,能明顯感覺到,骷髏群對這只離群骷髏的吸引力驟然下降。
看來這股力有臨界點。
之后,我輕松地將這只被選中的實驗體拉到了我們三人面前,讓它懸停在空中。為了防止發生意外,烏爾諾的狙擊槍死死瞄著骷髏。
根據計劃,現在到了由米莉莎召喚冰墻。
“卡茨爾。”她忽然叫我。
“嗯?”
“是用五面冰墻圍成一個蓄水池對吧?”
“大概要多深的?”米莉莎上下揮動魔杖比劃著。
“不能太淺,至少要比小烏高吧。”
話音剛落,我后腰就被帶著殺意的硬物戳了一下。
“那就一米六吧。”
水池自然是越深越好,但增加容積的同時也會增加魔力消耗。米莉莎魔杖簡單地朝前一指,四塊大小相等的冰墻拔地而出,圍出一塊立方體空間。之后再來一塊橫著的冰墻,封蓋在上方,于是從外面看上去,米莉莎造就的分明就是一塊完美的空心長方體冰雕。
……
“我想問一下,你覺得這樣該怎么裝水呢?水池是封底而不是封頂的啊……”
“是這樣嗎,卡茨爾你怎么不早說?”
本來覺得米莉莎作為與水相關的神應該了解水池為何物,所以沒作過多說明,現在轉念一想,他們家族根本用不上水池這種東西吧。
有時候真的難以捉摸別人的常識在哪。
魔杖隔空向下一砍,米莉莎“哼”地一聲,空心冰柱應聲四分五裂。她再次揮動魔杖,完成了一個以堅冰作為四周和底的、開口朝上的空心立方體。接著,立方體被灌滿水。
我把捆著的骷髏移動到水池正上方,松開血網。骷髏豎直下落到水池中,與巨大的“嘩啦”聲比起來,濺出的零星水花顯得十分滑稽。
運氣十分不錯,骷髏并沒有沉下去,而是呆滯地漂浮在水面上。它拆下自己最下面兩根肋骨作為武器,試圖破壞冰墻。不幸的是,每當它靠近冰墻時,又會被冰錐推回水池中央。
米莉莎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調節水的密度,聽她說具體涉及到溫度和壓強之類的,我聽了就頭疼。總之,隨著她減小水的密度,骷髏會在某一時刻沉下去,此時骷髏的密度就恰好大于水,再用排水法得到骷髏的體積,就能知道骷髏大概的質量了。
“米莉莎,現在水的密度是多少?”
“現在?我還沒動呀?”米莉莎歪頭看著我,“就是普通的水而已。”
是因為今晚氣溫較低導致水密度變大了嗎?不,不太可能,這變化也太夸張了。
所以說……其實這骷髏本身比水還輕?
我看著在水中胡亂揮舞著兩根肋骨的骷髏,陷入沉思。
如果說,骷髏真的比水還輕,那絕對是天大的好事,作戰計劃可以因此省去不少內容,剩下的部分簡潔到我甚至能夠三言兩語就說明白。
可是,這個結論正確嗎?
即使到目前為止,實驗現象與理論幾乎吻合,我仍感覺有一絲絲的不對勁。
眼前的這家伙,真的會比水還輕嗎?
我取出記錄儀,查詢有關骷髏的怪物圖鑒——不對,不是骷髏,問題出在材料上,應該查查材料。
在我手忙腳亂之際,耳邊再次響起了冰墻碎裂的聲音,這聲音引得我抬起頭。
骷髏逆著我的視線方向,已經沖進我的視野角落,手中兩根尖銳的肋骨直逼米莉莎。
恍惚間,周圍的一切仿佛靜止了。星星化作尖銳的光芒,旋轉著墜入我的腦中,草地也開始旋轉,整個世界都在陪著我旋轉。我感到惡心,但卻吐不出來,“我”似乎脫離了“我”的神經控制,“我”擠兌著“我”,“我”又重新占據了“我”。
我記得,我是一名冒險家,我站在米歇爾家族的大地上。
我問自己,為什么成為了冒險家?
為了榮華富貴嗎?
為了聲名顯赫嗎?
為了拯救萬物蒼生嗎?
都不是,想當冒險家的理由,我根本不用回憶,它一直都占據著我記憶最明顯的地方——為了尋找前世殺死我的惡魔獵手。因為這個自私的目的,我踏上了冒險旅途,并且為之努力著。
可是,前世是什么?
為什么要在乎前世,我本人不就在這里嗎?
頭好痛,又是這種感覺,很多奇怪的東西一下子擠進了腦袋里。
面對近在咫尺的LM第五代分裂型機械骷髏小型子體,我本能地側身撞開米莉莎,站穩腳跟,前蹬,對骷髏的額骨來接上一記肘擊。打斷骷髏的進攻后,我在咽喉與胸口的高度分別掐住兩根作為武器的肋骨。
普通的怪物圖鑒上可沒有這東西。利恩制作的怪物,只有利恩的私人怪物圖鑒才會記載。要想知道他所制造怪物的詳細信息,最直接的辦法便是把腳底下這塊地掀了,沖到他實驗室里把他揍一頓!
——如果我身邊沒有這兩位女孩,我的確會這么做。
不過也有更簡單的方法,“直接”和“簡單”是兩碼事。
就像是解數學題一樣,既有暴力的、以不變應萬變的解法,也有各種讓人眼前一亮的奇淫巧技。人們在驚嘆于技巧的精妙、懊惱自己為何沒想到的同時,往往忘記了,技巧建立在豐富的閱歷之上。
譬如說,我恰好閱讀過LM分裂型機械骷髏的圖鑒,雖然只能回憶起個大概,不過只要厘清骷髏制造的原理就足夠了。
我側身躲開肋骨的攻擊路徑,右手快速抓住骷髏的右手,將其往回用力一拉。同時我重心下沉,從骷髏的側邊俯身沖刺,繞到了它的身后。最后,我緊貼骷髏后背,雙手從其肋骨下側伸入,貫穿整個胸腔,破壞兩側第二肋后向上伸出,手掌倒扣在后腦勺,把它的頭向下摁。
既然對手是骷髏,那不如使用關節技吧。我是這么想的,真正實施起來才知道,骨頭硌得我生疼。
力量陣,展開!
我的手臂往兩側上翹,將對方的肋骨悉數撬起。肋骨從前胸連接架上脫離,朝兩側夸張地展開,美得宛如翱翔的雄鷹。失去肋骨的連接架孤零零地垂下來,在骷髏的掙扎中左右搖擺,不斷撞擊原本屬于它的肋骨,叮叮當當,為翱翔的雄鷹作出了獨特的伴奏。
順手一扯,這美妙的樂器便消失了。我將雙手收回,左手抓住骷髏的右手,一個小手反把它附身晃倒在地,用膝固限制住它的行動。
“小烏,別開槍。”
烏爾諾見我壓制住了骷髏,立即端正瞄準姿勢,我趕緊阻止她。
錯誤的攻擊會使骷髏進一步分裂,這是漢斯他們給予我們的教訓。若是這一只骷髏分裂為兩只或更多,局勢立馬就會變得對我們不利。
雖然這么說……可是,我下一步應該怎么做?
我努力回憶著利恩的怪物圖鑒,卻想不起更多細節。
被我壓在膝下的骷髏僅剩下左手可動,它不斷正拍打著地面,草地發出不愉快的悶響。
想起來了,是用來對付格斗家的詭計。這世界上以職業格斗家為夢想的人數不勝數,其中的一部分會在年少時參加專業的訓練,而真正能實現夢想的人卻寥寥無幾,剩下的相當一部分人會依恃自己的格斗能力與身體素質,轉而成為冒險家。當有人以寢技降伏骷髏時,骷髏便會做出“認輸”的舉動——一旦冒險家有一瞬間恍惚以為自己仍處在擂臺,骷髏必定會抓住這個機會,破開枷鎖。
只可惜我在現實中連擂臺都沒見過,這招對我不奏效。
……那我是怎么騎到骷髏身上的來著?
剛才那套行云流水的擒拿,真的是我能做出來的?
血液爬上骷髏單薄的身軀,替代我成為壓制骷髏的力量。我從骷髏背上跳起,深深呼出一大口氣,看了看四周,心里盤算著計劃的下一步。
米莉莎呢?
我記得剛才好像是……
順著她被撞飛的方向看去,她正抱著雙膝坐在草地上,雖然黑夜使她變得模糊,但黑夜中一張幽怨的臉卻格外清晰,嚇得我一個趔趄,慌慌張張地跑到她身邊。
還沒等我開口說話,她便朝我伸出一只手,撅起嘴看著我。
我牽起她的手。讓我沒想到的是,她借助我的手站起身后,順勢撲進了我懷里。
“謝謝我的卡茨爾。”輕柔的聲音貼在我耳邊,“作為主人,獎勵給你一個擁抱。”
只持續了不到兩秒的擁抱,足以消融我所有的應激疲勞。
“不是很想打擾兩位。”烏爾諾的聲音由遠至近,“不過卡茨爾,這只被你拆了一半的骷髏該怎么處理。”
“會有人收購這東西嗎?”
無論是黎明森林、米歇爾草原或南部濕地,都沒有毫無價值的怪物。人們與常見的怪物打交道已久,對其軀體的構成了如指掌,因此它們身上一定有某些部分受到人們的青睞,這也是冒險任務源源不斷的原因;而對于一些較為稀有的怪物,人們可能暫未開發出其用途,但總有乖僻的收藏家將這些東西高掛在大廳中,充作其向來客們吹噓廣博見識的談資。
當然,骷髏身上有用的便是它的零件,至少可以暴殄天物地丟進熔爐中重新鍛造,可當下我們不敢貿然把骷髏拆開。若是一只完整的、可活動的骷髏,真會有人收藏這東西嗎?
“只有你才會喜歡這種東西吧!”
烏爾諾踢了骷髏一腳,被五花大綁的骷髏如砧板上的活魚那樣一跳,嚇得兩位女孩躲到了我身后。我甩出更多血液,在骷髏收縮成一段準備用力展開時,牢牢捆住了它。
“不如就讓它成為作戰計劃中的一環吧。”
【4】
“作戰計劃可以分為三步走。”
面對漢斯聚集過來的冒險家們,我開始講述我的計劃。
“第一步,先建造一個巨大的水池。”
要能容下墻外的所有骷髏同時漂浮在水面上。
我想這步不算太難。我記得這里有位土系魔法師,不知道能否直接把地面掏空。不能的話,大家用魔法把地面炸出一個圓就好了。
名為尊塔的土系魔法師在漢斯的勸說下,暫時停止了對防御墻的持續修補。他穿過人群,閉上眼,勻速、緩慢地走動著,不發出任何聲響。
人群也自覺安靜地為他讓出道路。
“他在干什么?”我小聲問。
“在感受魔力的流動,找最適合施法的地方。”米莉莎貼在我耳邊回答。
最終,他停在一處,冒險家們紛紛知趣地退到他的身后。
寂靜的夜晚忽然刮起風,風灌入尊塔寬大的長袍,瘦小的他看上去遠比現實要偉岸。他雙手向前平舉,五指成爪狀,發力使他的整個身軀都顫抖起來。
腳下毫無征兆地發出幾聲巨響,所有人都看見,面前一個大圓面積內的草皮開始內陷、翻滾、旋轉,綠色的草被土色的旋渦吞噬,空氣中彌散著雨后草地的芬芳。尊塔右腳稍往后移,呈小弓步支撐身體,接著,他雙手向上猛地一托舉。
土壤的涌動愈加劇烈,開始如沸水般朝外滾滾而出,宛如地獄中隨處可見的火焰盆地。幾分鐘后,沸騰的土地漸漸重歸平靜,尊塔也慢慢放下雙手。這時,坑內的土壤則仿佛壓抑了許久的巨型蠕蟲,在幾下顫抖后破土而出,直指黑色的蒼穹。大小不一的土塊紛紛從高空落下,卻有序地全部擠在圓形大坑的周圍,聚攏成一圈環繞著圓周的斜坡。
冒險家們竊竊私語,無一不對眼前的鬼斧神工嘖嘖稱贊。
我沿著斜坡走到坑沿,往下滴落幾滴血液。根據血液的平均落地時間,這個深坑至少得有五米。往遠處望去,圓的直徑起碼得有三十米。我回想著這里原本平整的模樣,心里暗自佩服。
“小伙子,你的意思是這樣一個坑嗎?”尊塔走到我身邊,筆挺地站著。
“令人難以企及的魔法壯舉。”我贊嘆道。
“第二步,水系法師們把水坑填滿。”
說是這么說啦,但這樣一個直徑三十米深五米的深坑,恐怕只有米莉莎那驚人的魔力恢復速度能夠應對。其余幾個水系魔法師在坑沿意思意思幾下后,紛紛退場。
“喂,小朋友,能加大一下水量嗎?我撒泡尿都比這壯觀多了!”
不認識的中年精英冒險家探頭探腦地走來,戲謔地說出下流的話語,說完后又哈哈大笑地離開。
米莉莎別過頭去。我摸摸她的頭,表示“有我在”。
她在施法的同時沒法用魔杖敲我,我的手在她頭頂逗留了比平常更久的時間。
“米莉莎。”
“怎么了?”
“以這個水流速度,恐怕填滿這個坑得下個月吧?”
“可我現在是魔力消耗和恢復平衡的狀態誒。”米莉莎順著我的手臂看過來,“加大水流的話,魔力肯定撐不住。”
……我擅自對米莉莎的魔力過于自信了。即使是米莉莎,魔力恢復也是有限的。
“對了,我們不是有……”
“不要打魔力收集容器的注意。魔力是給修補防御墻的法師們用的,是我們最后也是最有效的防御手段。”
漢斯不知何時已經站在一旁,他將大劍背著,雙手抱胸,腦袋稍微探出深坑邊緣。貝克跟隨其旁,不過她好像對深坑不感興趣,直接來到了我和米莉莎的身邊。
“我來給米莉莎輸送魔力吧。”貝克繞到米莉莎身后,魔法陣在腳底展開,她一只手搭在米莉莎肩上。
幸好我反應快,往旁邊一跳,才沒被這魔法陣傷到。
明顯能看見兜帽下的臉笑了一下。
“米莉莎,這樣夠了嗎?”
“魔力好多,貝克姐姐好厲害!”
既然這兄妹倆都這么厲害,那新手村到底什么東西才能迫使漢斯使用暫存玉啊?我再次這么問自己。
米莉莎換了一種揮舞魔杖的方式,我看不懂,我只看見了一個小小的水球在她身前形成。水球移動到遠處,以及其夸張的速度膨脹,一整個砸進深坑中。
一頓操作后,坑里已經可以看到星光。
“還需要大概四個這么大的水球,魔力還夠嗎?”
“不夠。”使用魔力的二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那還能放幾次水球?”
米莉莎看向貝克,后者停頓了幾秒,豎起食指和中指。
兩個,比預計的要少。果然計劃再怎么制定都只是理想狀態,一旦實施起來就遇到這樣那樣的坎壈。
“小烏,能看看現在水有多深了嗎?”
“有人……叫我嗎?”烏爾諾一臉不情愿地從地上站起,走到坑沿探出頭,“0.92米。”
“考慮光的折射了嗎?”
“那是,呃……什么?”
也不知道烏爾諾眼睛運作的具體原理,不過從坑邊緣垂直看下去,折射的影響應該不大。總之,大概一個水球下去,水深約一米,那三個水球三米左右。
這兩人合力能在一瞬間造出七百多立方的水,屬實有點恐怖,要不找個時間去把地下的實驗室給淹了吧。
“小烏,等會骷髏過來時,你從遠處狙擊高于三米的骷髏,從脊椎把它打斷,可以嗎?”
烏爾諾帶著哈欠點點頭。
“第三步,當然就是把骷髏全部引到水坑中。”
當骷髏們漂浮在水面上時,縱使它們有再優秀的跳躍能力,也無法找到跳躍的借力點。而它們想要靠近邊緣爬上來時,米莉莎的冰錐又會將其往回推。
我們能夠輕易限制住骷髏群的行動。
“至于引導骷髏的方法……”
從城鎮回來的冒險家們已經抱著比人還高的落地鏡,在離防御墻二十幾米遠的地方,排成延綿的橫隊,把鏡子以盾牌的方式架在身前,嚴陣以待。
與昨天被召集時不同,冒險家們聽見有辦法解決骷髏入侵時,紛紛摩拳擦掌加入計劃之中。此刻,他們凝視著高聳的防御墻,他們能聽見對手在墻外無謂的攻擊。
骷髏具有群體性,這是骷髏的主要特性之一,因此作戰計劃無論如何都繞不開這一點。
大家都知道需要利用這一點,我也不例外。
機械骷髏無法通過鏡子測試,簡單來說,就是它們并不能認出鏡子中的自己,這是我在一小時前得到的實驗結果(由于實驗對象過于特殊,本條結論并不能寫入通用的怪物圖鑒)。因此,它們不會攻擊鏡中所見到的骷髏,甚至還會由于羈絆主動去靠近。
羈絆,它們由于羈絆而互相吸引,而我利用了它們物種間的羈絆。就此看來,種群羈絆還不一定是個好東西。
“可以開始了嗎?”漢斯問,他臉上的愁云已經消失不見。
“先等一等。”我制止住漢斯,“我想問一下,防御墻為什么沒被外面的骷髏推倒呢?”
“哈,你這樣看著覺得墻很單薄。你知道嗎,這玩意兒在地下的部分是地上的兩倍!”
我還以為是在用魔法維持它的佇立呢,原來是這么簡單的原理。
“那么,我需要在水底中央放一個這樣的牢籠,不會被推倒的那種,可以嗎?”
米莉莎聽見我的話,自覺在圓心部分召喚出四面冰墻,把冰墻圍住的水抽干,露出平整的土地。
漢斯點點頭,隨即去找一位法師溝通。等我從百米外拖著被血線五花大綁的骷髏回來時,水坑中心已經有了個未加蓋的柵欄型獸籠。
借助貝克施于我的魔力,我克服了墻外骷髏群對綁著的這家伙的吸引力,輕松把它扔進籠子里。法師對獸籠進行加蓋后,米莉莎從遠處擊碎冰墻,水流回中心。
骷髏在水底的牢籠中掙扎著。
“可以開始了。”我對漢斯說。
漢斯先同舉著落地鏡的冒險家們談話,確保他們還記得計劃內容。接下來,在法師們摧毀防御墻后,他們的隊列要從兩端開始往回坳,逐漸把直線坳成圓,進行首尾相接。骷髏會跟隨鏡子移動,冒險家們便慢慢縮小他們形成的圓,把骷髏引到巨型水坑邊。此時的情況應該是:骷髏群為外圈圓;持鏡冒險家鏡子朝外,組成內圈圓,他們身后是水坑。
這時候水坑旁的斜坡就顯得十分方便了。當冒險家退到坑邊緣時,骷髏群應該還在斜坡半腰,他們放下鏡子后,可以直接從骷髏頭頂飛躍過去,成功脫身。最后,所有冒險家一并突擊,將骷髏群全部推進水坑。
米莉莎負責控制水坑邊緣產生冰錐,將骷髏往中間推。這點魔力消耗對她來說完全不在話下。
坑中心被囚禁的骷髏也起到吸引其他骷髏的作用。作用多大我不清楚,但制成一個籠子也不費時費力,聊勝于無吧。
在這個過程中,烏爾諾會從遠處處理掉過高的骷髏,確保所有骷髏都必須浮在水面上,不能讓任何骷髏觸碰到坑底。同時執行這項任務的狙擊手共有六名,已有四名分別部署在正六邊形的四個角。待骷髏形成的包圍圈被縮小后,剩下兩名再前往兩個角部署——目前,這兩個角位于墻外的位置
烏爾諾已經退到遠處。
所有暫時無關的冒險家都退到了離墻足夠遠的地方,在黑夜中蟄伏著,等待最后一波突擊。
我聽到防御墻在震顫中瓦解的聲音。見持著鏡子的冒險家開始引導骷髏群的行動,我便向烏爾諾所在的方向跑去。
“你怎么……來了?”
烏爾諾以十分標準的狙擊姿勢趴在草地上,聽到我的腳步聲后也沒抬頭。
“來看著你。”我坐在她身旁,“萬一有其他怪物來襲呢?其他狙擊手都有人保護著,你可不能孤零零的。”
“不需要……”
“不需要?”我笑著問她,“你現在餓嗎?”
烏爾諾餓不餓,只要聽說話的連貫性便知道了。
她沒有回答。
“困嗎?”
她今天打了不少哈欠。
她依舊沒有回答。
“那還說不需要?”
“卡茨爾……話多。”
感覺不久之前也被這么說過。
我沒再說話,就這么靜靜地坐著,吹著拂過草地的夜風。烏爾諾偶爾會開一槍,但她臉上沒有露出驚慌的神情,我便知道,計劃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米莉莎姐姐……”
“怎么了!”
“……呢?沒來嗎?”
幸好她下半句接得快,否則我已經借著惡魔領域和速度陣沖了出去。瞬間啟動造成的疲乏感襲來,我仰面倒在地上。
“她是主將,要在現場發揮大作用的。”我回答,“不用擔心,她和貝克姐姐在一起很強的。”
七百多立方米的水,這個恐怖的數字再次出現在我的腦海中,不愧是(半)神。
不知過了多久,時間久到我差點在草地上入睡。我迷迷糊糊間看見烏爾諾坐起來,用狙擊槍瞄準我的腦袋。
困意全無!
“作戰……成功了。”烏爾諾用下巴朝前線方向指了指,“睡著了?”
“才沒有。”
“狙擊槍敲……沒動靜,還以為你……”
烏爾諾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順勢往我身上靠。我一躲,她便枕在了我腿上。
“……死了。”
惡魔獵手總是會對惡魔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還說照看我……”她補上一句。
“好了,該回去了。”我把她扶正后站起來,“去了結一切。”
“卡茨……”
“怎么了?”
“累,背我。”她不由分說地往我身上靠。
不過我也當然不會拒絕。
回到現場后,冒險家們已經在歡慶,弄得我還以為骷髏全死光了呢。我把烏爾諾交給米莉莎和貝克后,穿過人群,站在了水坑邊緣。
“像領導視察。”米莉莎評價我的動作。
每個詞我都能聽懂,連成整句話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我沒問,那樣顯得我很沒常識。
骷髏們在水中掙扎著,意圖逃跑者不斷被冰錐推回。它們將永遠無法逃脫水面。
“對了漢斯。”我剛想找他,他就來到了我旁邊,“水底的那個籠子可以解開了。”
“好的。但是卡茨爾啊,這么多骷髏聚在這里,該怎么處理啊?”
“啊?”我被這么一問,實在有點摸不著頭腦,“你們不是有那個什么術式可以解決成群的骷髏嗎?噢,是叫黑洞術式對吧?”
“可是,那已經在骷髏第一次暴走中……”漢斯說著,像是回憶起當時的慘狀,神色變得凝重。
“停停停,我可沒聽說過什么術式只能編一次的,現在還能當場編出來嗎?”
“當然可以。”
“那不就行了,現在骷髏再怎么暴走都跳不出水坑,這么多人在這里,魔力應該也夠——那豈不是愛怎么編怎么編。”
【5】
這場戰斗,每個人都是功臣。
但大家好像十分樂意把我奉為拯救了坎特爾的大英雄,我的光芒甚至蓋過了漢斯。漢斯倒也落得清靜,每天在隔壁不知搗鼓些什么。
要我說啊,造水坑的是尊塔先生,灌滿水坑的是米莉莎和貝克,在遠處處理骷髏的是烏爾諾在內的六名狙擊手,給予骷髏們最后一擊的是編織黑洞術式的大法師們,我連鏡子都沒拿,甚至沒參與最后的大突擊。不僅如此,戰斗如火如荼時,我甚至在烏爾諾旁邊吹風吹到差點睡著。
真沒睡著,這么重要的事情我哪里敢睡。
米莉莎作為主將之一,自然也享受了不少風光。她已經和樓下的冒險家們打成一片。
城鎮的許多餐館老板表示,到今年年底為止,他們的餐館對我們小隊免費開放。
這我可不會拒絕,免費吃飯是一件多美的事啊。
順帶一提,百余塊鏡子是從市中心的一個鏡子生產商那里借來的,因其中有大部分在戰斗中受損,無法歸還。冒險家們商議著每個人出一點點錢,把鏡子全部買下來,也算是對這件事留個紀念。
事情總是出乎意料。生產商聽說坎特爾外發生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護城戰役,立即表明鏡子不用還了。他還特意來到南邊的城鎮,說是要看一看大家口口相傳的大英雄。
于是所有人都把我供了出來,我盛情難卻。
這大早上的。
“天啊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不知我作為答謝的那些禮物你們有沒有用上?要是用上了的話,我也算是參加了大戰役了。”
是我戰斗前幾小時在市中心遇到的話很多的男人。
“沒有。”我無情打斷他的幻想,被米莉莎用魔杖狠狠地戳了一下。
“不過……你的鏡子在戰斗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你已經是大功臣了,為什么還要在意送我們的東西呢……”
“對對對,是這么回事,是這么回事。”
相比起男人難以掩抑的興奮,我困頓的表情或許有些煞風景。
我已經在強忍著不打哈欠了,這群人是怎么做到如此精神的?
“卡茨爾你就說說你是怎么想到那么厲害的方法的吧!”周圍有冒險家在起哄,我轉頭看去,這人很眼熟,和我住同一棟樓,但我不知道他的名字。
看似難以想象的技巧,其實都來源于豐富的閱歷。我一直秉持著這樣的觀點。
但我作為一位仍是名義上的新手冒險家,出于各種考慮,沒辦法將這句話說出口。
具體一點的話,能想到使用鏡子來欺騙骷髏,準確來說是想到“鏡子”這個物品,是因為病房中的那場戰斗。而時這位男人在場,我同樣無法說出口。
“對了,卡茨爾,你小隊里那位狙擊手呢,怎么沒有下來?”
“在睡覺。”我即答。這個問題我能回答。
“卡茨爾,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最后骷髏又合體變回超大型骷髏跨出水坑,該怎么辦啊?”
想過這個可能性,我十分確定骷髏不會再次合體。至于為什么這么確定,我無從得知,所以沒法回答。
“卡茨爾,你是怎么知道骷髏會浮在水面上啊?”
這個我能答。
希望在回答問題的期間,我能想到一個脫身的借口。
抓住這個難得的問題,我開始講述那天晚上的多次實驗,米莉莎則在一旁負責添油加醋,夸耀我們的事跡。
為什么這人也這么清醒啊?
——
我希望明天會是平靜的一天。
不過,至少在我離開坎特爾,前往下一個冒險家聚集地之前,我是不會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