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精神病”——管理者要重視投射效應的影響
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里,在一條公路上,年輕人的汽車輪胎爆了,他郁悶極了。
夜里很冷,他不情愿地從車上下來,打開工具箱,想把千斤頂找出來,可偏偏他把工具箱翻遍了,都沒有找到千斤頂。沒辦法,他只有靜靜地坐在車里等,心里希望此時能有車子經過,這樣他就可以借到千斤頂了。可是等了半個小時都沒有車經過,他覺得這樣等下去不是辦法,正好看到遠處有間房子還亮著燈,他決定向人家借千斤頂。
在路上,他莫名其妙地擔心起來,他想要是人家不愿意給自己開門怎么辦?開了門沒有千斤頂怎么辦?要是人家有千斤頂卻不肯借給我該怎么辦?他越想越難受,越想越生氣。于是,他走到那座亮著燈的房子前面使勁地敲門,房子的主人剛給他開門,他就沖著人家罵了一句:“你有什么了不起,你那千斤頂有什么稀罕的!”
主人聽了這樣的話立馬就愣住了,覺得眼前的這個人莫名其妙,一定是個精神病,趕緊把門關上了。
故事中的管理學
故事中的年輕人總覺得人家不會好好對待他,因此才會做出可笑的舉動,從而被人認為是精神病。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他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別人身上,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投射效應。具體是指自己是怎么想的,就覺得別人也是這么想的,可是他不知道別人和自己的想法未必一樣。
生活中,我們在認識和評價別人的時候,通常都免不了受自身特點的影響,我們總會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對方的想法,覺得既然我這么想,那別人肯定也這么想。這種現象在企業管理上的表現是:一些管理者總喜歡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志投射到員工身上,覺得自己是這么想的,因此員工肯定也是這么想的,但他并不知道員工的想法和他不一樣。他這樣做只能是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員工的想法,忽略員工的利益。更為重要的是,有些管理者在為企業選拔人才時,總喜歡選拔一些和自己價值觀相同的員工,而不是選拔最適合企業的員工,這樣一來,企業的利益就會遭受損失。
管理學小窗口
投射效應即以己度人,覺得自己具有某種特性,那么他人也一定有和自己相同的個性,然后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的一種認知障礙。換句話來說,就是指人們在人際認知的過程中,常常假設他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和傾向,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了解自己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