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王求賢——企業管理要以人為本
燕昭王是戰國時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即位后發誓要向齊國報仇。燕昭王禮賢下士,用豐厚的財物和恭敬的禮節來招納賢才。但是并沒有找到合適的人,為此他專門找到老臣郭槐,向他請教怎樣才能成功地報仇,郭槐給他講了一個“千金買馬骨”的故事。
古代有一位國君想要用千金去購買千里馬,可是三年都沒有買到。身邊有個近侍自告奮勇,說自己愿意去尋找千里馬,這位君主同意了他的要求。三個月后,這個近侍找到了千里馬,可是千里馬已經死了,但他還是花了五百金把馬骨買了回來。國君聽說他用五百金買了一堆馬骨回來,就大聲地訓斥他,因為國君實在想不出自己要這些馬骨有什么用。可是,那個近侍卻對國君說:“您為了一堆馬骨尚且愿意花費五百金,又何況是千里馬呢?天下人如果知道這個消息,一定會覺得您是真正的愛馬之人,這樣一來還怕沒有千里馬嗎?”國君覺得他說得也有點道理,就沒再責怪他。果然不出一年的時間,從四面八方送來了好幾匹千里馬。
講完這個故事后,郭槐告訴燕昭王先從尊敬他開始,這樣一來,各國的賢才看到連郭槐這樣的人都能受到禮遇,那么那些比郭槐強的人都會來到燕國。
燕昭王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馬上為郭槐建造了精致的房屋,并且拜他為師,給予他非常優厚的待遇。這個消息傳到各諸侯國后馬上引起了轟動,于是,各國賢才爭先恐后地趕往燕國,其中包括樂毅、蘇秦、劇辛、鄒衍等人。燕昭王在這些賢才的輔佐下積極發展自身的力量,最終派樂毅率領軍隊攻破齊國七十余城,大仇得報。
故事中的管理學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具體來說,就是以員工為出發點和中心,圍繞著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展開管理,以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為目的而進行一系列管理活動。
只有推行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才能讓員工們主動參與管理,與企業的管理者同心同德辦好企業。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和更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