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至上:管理就是帶隊伍,帶隊伍就是帶人心
- 高偉
- 2764字
- 2019-01-10 17:10:15
二、使命感閃耀神奇的光芒
使命感是最大的進步動力
移動互聯網描繪美好未來,互聯網的使命就是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互聯網進入中國僅有20年,已經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如果有一天,我們把互聯網與物聯網的技術聯合起來,給孩子戴上這種技術的智能手環以后,就可以知道他的位置,防止孩子走失。用戶還可以通過搜索選擇去哪家銀行開通網銀速度更快。這種應用在時間要求更迫切的醫療體系的運用價值更大。
360公司董事長兼CEO周鴻祎說,萬物互聯的時代正在到來,任何設備都將接入互聯網,由此帶來的安全挑戰前所未有。一方面,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設備都變成智能化,接入網絡以后,邊界的概念將會進一步被削弱,安全所面臨的挑戰也會越來越大,這對安全公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很多傳統企業可以利用萬物互聯技術,讓自己的產品都變成具有互聯網體驗的產品,讓商業模式從“一次性買賣的模式”變成“提供互聯網服務的模式”。萬物互聯可以幫助很多企業轉型升級,最后所有的企業都會變成互聯網企業。
這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下,企業轉型面臨的使命。我們從中也認識到,使命是你努力工作的根本動力所在,只有在充分認識、認可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為之奮斗不息。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很容易朝三暮四,任何個人,任何干部,任何公司(尤其是小公司),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更了解自己的使命,這樣才可以幫助自己和團隊把工作變得更加有意義,才能更大地開發員工的創造力和才能,才能更加吸引、留住和激勵更多優秀的人才。正如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任何一個組織,最優秀、最有奉獻精神的人最終都是自愿者。所有的自愿者都是奔著使命而奮斗的。
具體到一個企業的使命,更具有內涵。使命是公司除了賺錢之外存在的根本原因。一個有效的使命反映了人們對事業的重視程度——決定了他們的動機,而不僅僅是對產品和目標客戶的一種描述。它抓住了公司的靈魂,它表述的是公司在利益之上存在的深層原因。
使命,它可以延續上百年,不應該將其和具體的目標、商業戰略(在經營中可能不斷變化)混為一談。盡管你可以達到一個目標或完成一項規劃,但你不能完全實現自己的使命,使命就像是指引方向的恒星,可以永恒地追尋,卻永遠不可能達到。
盡管使命本身不會變化,卻能激發改變。使命永遠不能實現,意味著一個公司要完全投身于它的使命,就要永遠刺激變革和進步。
比如下面這些企業的核心使命:3M,“用創新的方法解決未解決的問題”;卡吉爾,“改善全世界的生活水平”;惠普,“為了人類進步、人類福祉做出技術貢獻”;玫琳凱,“為女性提供無限機會”;麥肯錫,“幫助領導公司和政府變得更加成功”;默克,“保護并改善人類生活”;耐克,“感受競爭、成功和挫敗對手的激情”;索尼,“感受為公眾利益推進、應用技術的快樂”;沃爾瑪,“讓普通人有機會買到富人才買得起的東西”;迪士尼,“讓人們快樂”;等等。
核心使命的作用是引導和激勵組織成員去完成一個又一個目標,實現一個又一個勝利。使命如果經過適當的構思,可以成為基礎廣泛、長盛不衰的東西。優秀的使命可以長年指導和激勵組織。
由于使命的主要作用是指引和激勵,它的關鍵在于真實,不在于與眾不同,不必獨一無二。兩家公司很可能擁有相似的使命,就像兩家公司非常可能堅信正直之類的價值觀一樣。
很多公司可以和惠普公司一樣,以利用電子器材促成科學進步,增進人類福祉,對社會做出貢獻為使命,關鍵在于它們是否像惠普一樣深信這一點,并且始終遵循不渝。
廣東某鋼制品集團王董曾咨詢過我,問是否可以將“我們為制造高品質的鋼管而奮斗”列為核心使命。我認為,制造鋼管只是公司目前的業務,假若100年后,房屋建造已經由其他新型建材取代了鋼管,鋼管業務被取締,難道公司也得因此而停止嗎?后來,該公司將核心使命改為:為了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促進社會和諧而努力奮斗。這個更能激勵組織永遠追求進步。
與此相似,3M并不用黏合劑、研磨劑來定義它的使命,而是選擇永遠尋求創新方法解決未解決的問題。這個使命帶領3M不斷進入廣泛的新領域。麥肯錫的目標不是做管理顧問,而是幫助公司和政府更加成功。為了這個事業,在100年內,它們可以開發許多咨詢以外的事業,而不僅僅是做咨詢顧問。惠普的存在不僅僅是為了做電子測試和測量儀表,而是為了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而做出技術上的貢獻,這個使命引導公司遠遠超越了它做電子產品的緣起。想象一下,如果沃爾特·迪士尼把公司使命設為制造卡通片,而不是讓人們快樂,很可能就不會有迪士尼樂園。
使命意識超越平凡的工作
無論對未來的愿景規劃有多好,團隊中如果沒有灌輸崇高的使命感,肯定就無法成就偉大的事業。工作絕不僅僅是一種謀生的工具,即使是非常普通的工作,也是社會運轉所不可缺少的一環。
一個人投身于組織的懷抱,不能只是為錢而工作。否則,你不僅無法從工作中獲得快樂,而且會間接影響做事的效率、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無論從短期還是長遠考慮,這既不利于個人專業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組織的發展。
一個跨國公司找到正泰集團當家人南存輝,要出資十倍的資產價值買下他的正泰,被南存輝斷然拒絕,他拒絕的理由是:“如果我把企業賣了,我到哪里去報國?”對于一個團隊的帶頭人來說,就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殫精竭慮地經營好企業,為職工保住飯碗,為國家創造利稅。
美國久負盛名的著名出版集團麥格勞·希爾公司,在每個辦公室的墻壁上都掛有這樣一段文字:“你不是一個普通的編輯,你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美國幾千萬渴望文化和知識的讀者傳遞最有社會價值和人生精粹的文字財富。即使你無法在有生之年成為當代著名的出版人,也要在書里刻下你所編撰和推薦的文字。后人在無意中讀到你編輯的作品時,也許會不經意地說:感謝為這本書付出心血的人。”
一支沒有使命感的團隊,是沒有希望的團隊;一個沒有使命感的員工,不會成為優秀的員工。使命感是團隊的靈魂,對企業的意義非同小可,組織內部需要不斷地進行使命感的灌輸。
人可以為不同的價值而工作,但一定要有真正的使命感。有使命感的人,工作時的激情、動力及精神狀態與沒有使命感的人完全不一樣。只有肩負著使命感,人生才有意義;肩負著使命感的團隊,才會努力超越平庸、追求卓越。
任何組織都有存在的終極意義,這就是組織的宗旨;宗旨具體化之后,就成了組織的愿景。在自上而下明確宗旨和奮斗愿景后,接下來就要從每個成員的精神層面賦予神圣的工作使命感。崇高的工作使命感是一種無形的力量,驅使著整個團隊為了共同的目標和信念而努力。
組織沒有偉大的愿景,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卓越;工作沒有了使命感,就沒有了熱情和積極的態度。有了堅定的愿景,團隊將無往而不勝;有了工作的使命感,員工將不再只是為了養家糊口而上班,企業也不會只是為了生存而掙扎。只有愿景和使命感高度統一的企業,其所有成員才會盡最大的努力創造財富,實現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