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學習考古
  • 陳勝前
  • 3937字
  • 2019-01-03 17:07:42

Context

讀英文的考古學著作,context是一個極為常見的詞。查詞典的話,其基本意思是“跟某事或某物相關的、有助于了解它的情境、事件或信息”(1. the situation, events, or information that are related to something and that help you to understand it; 2. the words that come just before and after a word or sentence and the that help you understand its meaning)。若要翻譯成一個對應的中文詞匯,有點兒困難,有時譯作“關聯”,有時譯作“條件”或“背景”,有時還譯作“情境”。具體譯作什么,也要取決于context。中文之中似乎沒有一個詞包含context的所有意思。為什么要把它拿出來說一說呢?原因是這個詞在考古學文獻中極普遍,尤其是它不僅出現在傳統文化歷史考古中,也出現于過程考古學的研究中;在后過程的考古學研究中,它變得更加重要了。后過程考古學有時又稱為關聯考古(contextual archaeology),一下子把這個詞的重要性提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也就是說,它不僅普遍,而且涉及考古學發展變化的關鍵點,仿佛考古學身上的“人中穴”,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考古學發展“萬變不離其宗”的中心軸,所以,也就值得說一說了。

考古學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要理解所得到的實物材料。不管是通過什么途徑獲得的,我們希望了解它們的意義。而要理解某事或某物,一個可行的辦法就是了解它所存在的背景、條件、關聯等。就像某格言所說的:要想知道一個人怎么樣,看看他的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狼與狽相投,英雄與英雄相惜。沒有關聯背景,很多東西都無法理解。好比中國人說英語,口音可能比印度人還純正,但是美國人常常聽不懂。為什么?因為中國人說的都是單詞,一個一個的單詞,而沒有把單詞放在具有關聯的句子之中,所以常常不得不指手畫腳,以增加關聯。正是因為忽視關聯背景,所以我們的英語學得不好,而且花費的精力巨大。通過關聯去記憶或理解比孤立地去做容易得多(到現在才體會到這一點,想來都不免悔恨)。我們常講的,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要因地制宜,不要斷章取義等等,都是對關聯背景的強調。

近代考古學就是通過發展關聯性而成長起來的,考古學的前身——金石學或是古典藝術史都不曾注意到物質遺存之間的關聯性,所以也就失去了許多關鍵的信息。博學如沈括者也相信原始石斧乃是雷電所致,稱之為雷石或雷楔。他還真在雷電之后推倒一棵樹,從下面發現了“雷石”,然后他肯定了雷電與“雷石”之間的關系。沈括倒是注意到了某種關聯性,但是這種推斷是一種迷信或神秘主義的。人們既不能說是,也不能說不是。后來古物收藏越來越豐富,人們需要了解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希望知道最基本的信息是古物是什么時代的,是從哪里來的東西。要知道這些信息,最好是器物本身有年代落款,但是史前或原史(如中國的夏商周)時期,很少器物有年代標識,就是歷史時期的器物也不是都有年款的。所以,此時要了解一件器物的年代,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件跟它共出而且有年款的器物。“三代論之父”湯姆森就利用共存關系來建立了最早的“三代論”。當時他很幸運地面對部分墓葬材料,從前的整理者把同一墓葬出土的器物都放在了一個包裹里,于是他就有了一些所謂“封閉的單位”(closed finds)。以之為基礎,確立石器、青銅與鐵器三個時代,同時建立了三個時代的基本器物組合特征,比如說玻璃器只出現在鐵器時代。正是通過關聯性,考古學有了第一個人類歷史年表。湯姆森之前的約翰·溫克爾曼(Johan J. Wenckelmann)也已經注意到關聯的重要性,不同雕塑所在的位置對于其身份的斷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某種意義上說,沒有對關聯性的注意,也就沒有近代考古學。

近代考古學后來發展出一系列嚴格的方法來獲取遺存之間的關系。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平剖面結合的地層學方法。首先注意到的是地層疊壓關系,早的在下面,晚的在上面;然后注意到自然地層與人類活動影響的地層區分;后來越來越注意地層的平面特征,即所謂的水平揭露法。考古學家就像刑偵專家一樣希望看到完整的“現場”,了解同一時期不同遺存之間的關系。近代考古學以田野考古為基本特征,而田野考古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完整地揭露遺存的平剖面關系,哪些東西早,哪些東西晚。田野考古學興起的過程中,兩個英國人居功至偉。一個是著名的皮特·里弗斯(Peter Rivers)將軍,他繼承了豐厚的遺產,有足夠的財力、人力在自己的地產上發掘古跡。他把軍人的嚴格運用到發掘之中,據說他巨細無遺的記錄即便以現代的標準來看仍嫌過分,但是后人的確可以根據他當初的發掘記錄來復原遺址。另一位是莫蒂默·惠勒(Mortimer Wheeler),他的探方發掘法讓考古關聯可以用數學來定義。后來更有了哈里斯方格,讓考古學家更好地判斷地層關系。設若沒有這些方法,考古學仍將是孤立地研究古物的學問,尤其是面對沒有年代參照物的史前時代,將一籌莫展。通過有明確地層關系的器物組合,考古學成為一門可以探索荒渺無稽時代的學問。

相對于文化歷史考古之于時空關聯的強調,過程考古所強調的關聯多是功能的,因為過程考古學家希望了解古人究竟做了什么,怎么做的,為什么要這么做等。要了解考古材料與人類行為之間的關系,靠某件器物肯定是不行的,器物組合也不夠。為了使推理更可靠,過程考古學提出要發展中程理論,在考古材料與人類行為之間建立起某些原理性的認識,民族考古、實驗考古、行為考古應運而生。盡管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理是很難得到的,但是這些研究所能提供的參考價值是無人能夠否定的。比如說在舊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許多動物骨骼,地層中同時還發現了石器。一般我們會假定這些動物骨骼是人類狩獵所致。然而,民族考古研究告訴我們狩獵采集者并不可能把獵獲的大型動物運回中心營地,往往僅帶回某些部位,像鄂倫春獵人只是帶回一些曬干的肉條,骨架就地敲骨吸髓,熬湯喝掉,愛斯基摩人也是如此。狩獵采集者高度流動,他們更可能讓人去趨就食物,而非讓食物來趨就人。如果這種認識能夠成立,那么狩獵采集者在同一地點遇到各種各樣獵物的概率有多高呢?除非是干旱地區的水源邊,否則不會有那么多巧合。自然原因完全可能形成動物化石的富集,恐龍化石就不用說了。記得在山西保德一帶做地質考察時,六百多萬年前地層中,動物化石就很豐富,難道說這也是人類狩獵所致?

上述例子表明,過程考古學所希望得到的關聯要合乎邏輯,近現代的狩獵采集者為什么做,那是基于經濟的考慮,人是理性的。所以,推理過程中的關聯要符合理性的原則,經濟的、社會的、生物學的,如此等等,統稱為功能的。過程考古學強調的另一種關聯是環境背景,鑒于人的想法難以揣度,考古學家更應該研究能夠測度的東西。環境變量便于測度,而且人類所有的行為都發現在環境中,在環境中獲取資源;行為無疑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制約,所以研究環境與人類行為的關聯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更進一步,過程考古學高度強調文化生態、行為生態以及進化生態,其中人與環境的關系是理解人類文化演化的關鍵所在。好比說,為什么農業會起源呢?人口因素、環境因素是最經常被研究的變量。采用農業,需要狩獵采集者放棄從前久已適應的生計方式,為什么他們會放棄,而采用一種更辛苦的生計方式呢?自然因素(如全新世更穩定的氣候、中東有最多的大種子植物、末次冰期結束后環境劇變包括大動物絕滅等)與社會因素(人口增加、社會競爭加劇、宴饗成為主要的社會競爭手段等)都可以用來解釋農業起源的原因。

回到現實中來,我們是如何理解人類行為的呢?好比說穿衣,當然它有保暖的作用,但是穿什么衣服,如何穿衣,卻是很少考慮保暖這個最基本的功能的。男人在脖子上吊根讓人喘不過氣來的領帶,女孩子穿著使膝蓋凍得生疼的短裙,都不是簡單的功能解釋能夠回答的。穿衣是一項有意義的行為,有的是為了展示個性,有的是為了美,有的是因為場合需要,還有的僅僅為了隨意——隨意也是有意義的,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隨意的。不理解衣服作為一種物質文化的意義,是不可能理解穿衣這種行為的。服裝是具有意義的物質文化,人們用它來滿足自己的需要(社會的、精神的,只有很少一點點才是為了保暖)。理解物質文化的意義是微妙而困難的,在海灘上身著比基尼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若是在大街上就可能引發交通擁堵,同樣的物質存在于不同的情境下意義迥異!所以,要把握物質文化的意義,就必須了解所關聯的情境。

物質文化的意義都是象征的,一種物質遺存具體象征什么很少有規律可循,比如說青蛙,有些族群將之視為勇敢的象征,有的不然。物質的能指與所指之間的關系相當自由,這也就使得物質文化的象征變得難以捉摸。不過,按照結構主義者的說法,詞語的含義可能會不斷改變,但是結構是相對穩定的。物質文化的結構是可以探討的,就好比我們中國人天人合一的思想結構,不僅僅體現在哲學思想上,而且還體現在藝術、建筑、禮儀,甚至是農業生產中,這樣的結構還存在于我們的認識論中——我們喜歡把外界擬人化,結果失去了客觀的角度,科學發展不起來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結構是一個可以重點探討的方向。次之,物質文化往往都是多義的,同一套衣服,男性與女性相比,看法可能完全不同;紅配綠在城市里看相當俗艷,但是在偏遠的鄉村,卻相當漂亮。多角度考察物質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不同視角可能都是合理的。角度越多,就越可能發現物質文化豐富多樣的含義。再者,把物質文化當成“文本”,除了多元的解讀之外,還需要在關聯中理解文本,脫離了關聯,文本就會變得不可解讀。尋找關聯,盡可能多的關聯,是理解物質文化的基本途徑。

怎樣才能理解人呢?我們現在是怎么做的,對于我們理解古人同樣有啟發。設身處地替他人想一下,盡管你不是他,但是這么想一想,還是很有幫助的。我們今天的人不是古人,但我們也需要設身處地體驗一下,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我們如何能夠理解古人呢?現象學的考古學非常強調體驗,體驗也是它的基本方法。在場的體驗是一種透徹的理解方式,沒有體驗,也就沒有真正的理解。

當代考古學的發掘工作與分析整理越來越細致了,其基本的內核就是尋找關聯。一部考古學的歷史,某種意義上,就是一部尋找關聯的歷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饶阳县| 华亭县| 都昌县| 汪清县| 台南县| 瓦房店市| 禄丰县| 靖安县| 武隆县| 财经| 获嘉县| 新河县| 鱼台县| 定西市| 锡林郭勒盟| 盈江县| 榆中县| 二连浩特市| 图木舒克市| 龙口市| 新兴县| 扶风县| 唐海县| 大余县| 德清县| 繁昌县| 青阳县| 绥化市| 海伦市| 灵台县| 江陵县| 扎鲁特旗| 赤城县| 太仓市| 顺义区| 留坝县| 青田县| 鹤庆县| 高邮市| 龙门县|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