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別人不會成為你希望的樣子
- 快樂的人生(套裝共6冊)
- (美)戴爾·卡耐基等
- 3745字
- 2018-11-27 14:36:14
為什么史密斯太太令我不安?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嗎?答案是“因為你不愿接受史密斯太太就是她自己這個事實”,你希望她和你一模一樣,即使和你不完全一樣,你也想讓她變成你希望的樣子。
我見過這樣一個女人:當另一個女人舔炒豆上的糖時她感到煩躁不安,甚至吃不下晚飯。后來,她告訴我沒有胃口的原因時說:“這多么荒謬!為什么我不喜歡史密斯太太舔炒豆上的糖呢?人家舔糖又不會傷害我,我也不用去嘗她碰過的糖,這太奇怪了。她這種糟糕的行為氣得我沒法吃飯!”
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事情嗎?一個女人很煩惱,她自己也承認這種煩惱毫無用處、愚蠢至極,可是她卻不做任何努力去消除這些煩惱。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另一個女人身上。她突然發現自己在教堂里大聲喧嘩,于是她驚訝地大喊一聲:“哎呀!我在教堂里大聲喧嘩!”然后她又驚訝地說:“哎呀!我總是在教堂里大聲喧嘩!”可她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大吵大叫。
我相信我的朋友被邀請去參加晚宴時,如果知道史密斯太太將出席,而且女主人會做炒豆的話,她會拒絕赴宴的。史密斯太太吃炒豆的方式在她心里留下了陰影。
“我不會責怪她的,”有的讀者會說,“舔炒豆上的糖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她為什么不能覺得惡心呢?”
我的回答是:“她為什么要感到煩惱呢?她的煩惱能阻止史密斯太太吃炒豆上的糖嗎?不管是出于自私還是別的原因,她能從煩惱中得到什么嗎?此外,如果舔炒豆上的糖和往咖啡里放糖一樣都是傳統,這個女人就不會感到煩惱。令她煩惱的僅僅是看到史密斯太太有違常理的行為而已?!?
正是同樣的東西使馬畏縮不前。馬不會對自己說:“有一輛馬車在前進,卻沒有馬拉車,沒有東西推動它,也看不到任何動力。多奇怪啊!多可怕?。 庇谑邱R心跳加速,由于恐懼而到處亂蹦。當馬第一次看到汽車時,就像是有人突然打了它一下,于是馬就受驚而逃了。馬被激怒了,但卻不知道是什么令自己惱火。當馬退縮不前時,你可以騎馬遠離汽車讓它安靜下來。然后把馬帶回到那輛車或其他車前,重復幾次上述過程,馬熟悉了汽車后就不會害怕了。
女人和馬之間的不同在于,女人惱怒的背后潛藏著她的自由意志,而馬卻沒有。如果我的朋友為了消除自己的煩惱每周兩次宴請史密斯太太,每次都做炒豆并親自把糖禮貌地遞給她,那么她只會加重煩惱。不僅如此,她還會發現自己更容易抵制別人的特質。我曾經見過有些人被更小的事情搞得神經衰弱。表面的煩惱后面潛藏的是抵制和怨恨。這種習慣是很多女性神經疾病發作的重要原因。每個女人都是惹惱她的那個女人的奴隸。她臣服于用一根絲線把她的精神力量抽空的每個女人。這不是別人的錯,問題出在她自己身上。無論我們有沒有看到或想到她們,絲線都在拉緊,因為一旦被她們惹惱,拉緊的絲線就存在于我們的頭腦中。緊張在腦中不斷積累,最后把我們壓垮。
那匹馬并非憎恨或抵制汽車。當它熟悉汽車之后,恐懼所造成的緊張立刻就消失了。同樣,當一個女人初次接觸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時,就會產生憎恨和抵制的情緒,只有消除這種抵制和怨恨的心理,她才能重獲自由。
總有很多討厭的事會讓我們惱火一段時間。隨著這種經歷的增加,我們會變得更加堅強。但很少有人知道這種堅強僅僅是積累起來的抵制,它會在以后以令人不快的方式出現,使我們患上精神上或肉體上的疾病。要想獲得自由,我們必須放棄對別人的哪怕是一點點的抵制和怨恨。紙上談兵不會帶來什么好處,猶豫不前也不會解放我們。我們必須首先學會放棄,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并作出正確的推理。必須學會放棄,我們才能免受抵制和怨恨情緒的影響。每次它們都會提醒我們要放棄,直到放棄成為習慣,直到我們擁有強健的神經和堅強的性格。
請允許我全面解釋一下“放棄”這個詞的含義。所有的惱火、抵制與怨恨都會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的身體緊張。如果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拋棄這些緊張上,并真心渴望消除緊張背后隱藏的抵制情緒,就會發現肉體的緊張消失后,精神和心理的緊張也隨之消失。當我們真正拋棄了緊張,我們就總是能夠接納別人,寬以待人。
在我們把自己從別人的奴役中解放出來的過程中,要特別留意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小女孩曾經對老師說:“前幾天生氣時我真的想讓自己放松下來,但我越是努力放松就越生氣!”“那時候你想消除憤怒嗎?”老師問道。“不,我沒有,”女孩立刻作出回答。
當這個孩子試圖放松下來以擺脫生氣引起的緊張時,只會更加憤怒;越是放松,聚集于頭腦中的憤怒對她神經的影響就越大。于是就像她說的“越放松越生氣”。后來這個女孩完全明白了,她必須真想熄滅怒火,才能在消除憤怒帶來的緊張后有個好心情。
我認識一位總是仇恨某些人的婦女,這種仇恨引起的緊張使她處于病態之中。這完全是個感情問題:第一,這些人打擾了她的安寧;第二,他們與她的觀點不同。偶爾她的仇恨會以哭泣或說些刻薄的話的方式得以發泄。發泄完壓抑的情感之后,她會再次封閉自我。如果不仔細觀察,僅憑她的言行人們會認為她對每個人都是友善的,實際上她始終處于緊張的病態之中。
如何用其他方式應付內心的緊張呢?如果她生來身體強健,憤恨所引起的緊張倒是不會使她生病,但卻會一點點蠶食她的健康。但是,由于她天生敏感而脆弱,緊張使她久病不愈。
“媽媽,我無法忍受瑪利亞,”女兒對媽媽說,經過詢問媽媽了解到女兒“無法忍受”的是瑪利亞與她不同的做事方式。然而,有時候惹人煩的行為與不能忍受它們的人一樣令人討厭。一個專橫而苛刻的人特別容易被別人的專橫與苛刻惹怒。毫無疑問,她是不會進行自我反省的。
別人令我們不安的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他們與我們在習慣上的不同——包括大事和小事。他們的習慣不是我們的習慣。他們的習慣也許是好的,而我們的習慣也是好的,但是他們“不同”。我們為什么不愿看到他們的不同呢?除了有意或無意地希望每個人都跟我們一樣,有相同的信仰和舉止這一空洞的理由外,還有其他的原因嗎?那有意義嗎?
有人說:“我無法忍受某某太太。她坐在搖椅上搖來搖去,搖得我都要瘋了。”但是為什么某某太太不能搖晃呢?她坐的是自己的椅子,自己在搖自己。為什么這會觸動我們的神經呢?
我聽到一百個女人說:“可是,它令我不安,怎樣才能防止它的影響呢?”答案是:“從你的神經中剔除它?!焙芏嗯嗽囘^這招并取得了成功。解脫使她們受益匪淺。有時候獲得自由需要漫長的過程,有時卻很短暫;不管怎樣,努力獲得自由會使我們的精神和性格更加強健。
讓我們以搖椅子的女人為例來說明問題。實際上她每次搖晃椅子時你都應該放松下來,真正地、有意識地放松你的肌肉和神經。不必讓搖椅子的女人知道你在放松,你可以在心里做。通過觀察你會看到由于抗拒那個女人搖椅子,你的肌肉拉緊了。消除你能覺察到的每一點緊張吧。消除掉最強烈的緊張后,你就能更敏銳地感受到微小的緊張情緒并消除它們。你甚至可能去找那個搖椅子的女人,拿她做練習,以便更快地擺脫抵制別人的不良習慣。
通過自找煩惱來消除煩惱的想法看起來是可笑的,甚至是荒謬的。但是嘲笑之后認真地考慮一下這種想法,你會發現它是符合常識的。當你學會在坐搖椅的女人面前放松自己,你就學會了面對其他煩惱時如何放松自己。你已經按照放之四海皆準的原則在做事,并養成了一個讓你立于不敗之地的習慣。
如果我的朋友邀請史密斯太太吃晚飯,并端上炒豆以使自己從抵制別人舔糖引起的緊張中放松下來,她就可能征服那種抵制心理。據我所知,如果不知道如何放棄,就不可能消除那種煩惱。當然,我們希望朋友們不要有任何令人討厭、缺乏教養的行為。但是,不去抵制這些行為,我們才能走遍世界。抵制心理是無法幫助任何人擺脫煩惱的。
另一種解決的辦法是告訴那個女人搖椅子或者舔炒豆上的糖是不良習慣。即使此路不通,至少還可以使自己擺脫她的束縛。別人會令我們不安的第二種方式更可怕,也更難以應付。某某太太的所作所為可能是極其錯誤的——確實是極其錯誤的;或者某個與我們關系密切的人做了錯事——我們極度渴望糾正他們的錯誤。在這種情況下,因為覺得真理站在自己這邊,我們會更加緊張。于是,最難做到的就是認識到別人做錯事與己無關——女人更難以認識到這一點。
更加難以認識到的是,當我們不再抵制別人的錯誤并消除這些抵制所引起的緊張時,我們就能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如果母親不再擔心和抵制兒子的女孩子氣,她就更有可能幫助他成為一個男子漢。
有人會說:“但那樣會顯得漠不關心?!笔聦嵔^非如此——只有更加積極主動地真心關注別人,我們才能夠從緊張中解放出來。越是真心地愛一個人,就越應尊重他的個性。
其他所謂的愛僅僅是對占有和我行我素的熱衷,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愛。它是裹著糖衣的暴君。當兩個裹著糖衣的暴君相互對抗時,這種緊張會很嚴重,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羅馬軍團作戰時,讓每個士兵都擁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他們發現每個士兵行動的自由越大,作戰效果就越好,就越有可能征服敵人。這恰好說明了什么是避免使別人不安的方法。給予每個人廣闊的回旋空間,就會給我們自己留下廣闊的空間。
過度靠近別人——不是過度靠近他們真正的自我,而是過度靠近他們的神經系統——會使他們感到不安。好人之間也會發生爭吵,這僅僅是因為一個人的神經過敏引起了另一個人的神經過敏。允許別人自行其是,直到你完全拋棄他們帶給你的緊張——然后我們就能知道應該做什么,應該說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不要說什么。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令我們不安,除非我們允許他們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