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為什么會習慣性生病
- 快樂的人生(套裝共6冊)
- (美)戴爾·卡耐基等
- 3273字
- 2018-11-27 14:36:14
不知道有多少病人已經痊愈了,自己卻還沒意識到!當你感覺自己病了,難受的日子一天接一天,如果被告知你根本沒什么事,這實在不是一件高興的事情。能期望誰會相信呢?我想知道有多少沒有意識到自己痊愈的人會讀到這篇文章,這些人中又有多少會聽從我的建議,真正地去用一種能夠讓他們發現并接受真相的方法來審視自己?
神經緊張會形成習慣。實際上是神經在它們本身形成習慣。如果一位女士曾經受到器質性問題的困擾,而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某些神經性的不舒適,那么當器質性問題被治愈后,在一段時間內,神經仍然傾向于繼續存在相同的不舒適感覺,這是因為在得病期間,神經已經形成了這種不舒服的習慣。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用意志來克服這種習慣。但問題是當醫生告訴這些神經問題的受害者他們根本沒什么事的時候,他們是不會相信的。“當我就像得病時一樣難受的時候,”他們說,“我怎么會沒事?”如果他們足夠幸運,醫生讓他們相信只不過是他們得病期間形成的神經習慣讓他們難受,并且他們能夠理智地運用意志力來克服,那么他們就可以在幾周之內從似乎已經病了好幾個月——甚或好幾年中恢復過來。
神經會形成勞累的習慣。一位女士可以在一段時期內過度疲勞,并且對那個勞累有著如此強烈的印象,以至于在下一次當她稍稍感覺疲勞的時候,她會相信自己非常疲憊,她的生活也以這種狀態繼續,直到勞累的感覺已經在她神經里形成習慣,她相信自己無時無刻不在疲憊——但是一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她可能很容易就感受到時時刻刻的輕松。
通常比較難克服的問題是由于神經衰弱而導致的神經習慣問題。勸說一個有這種問題的人去擺脫困境也同樣困難,因為他的神經會努力讓他相信每天只能如此——盡管他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如果知道了神經習慣的真相并且有所行動,很多持續了好多年的神經衰弱可能在幾個月內就被治愈。
神經可以形成壞習慣,也可以形成好習慣,但是所有壞習慣里最不好的恐怕就是得病的習慣。這些得病的壞習慣揮之不去,它們是如此真實?!拔也幌脒@么受罪,”我聽到一個病人說,“如果這只是一種習慣,你不認為我會在一分鐘之內擺脫它嗎?”
我認識一位年輕的醫生,他在當地治療神經問題小有聲譽,有一個住在遙遠國度的人碰巧聽說了這位醫生,那人得病已經有些時日了。我的這位醫生朋友收到那個人的信時很驚奇,信中那人詢問這位醫生是否可以花時間與他同住并且對他進行治療,他可以用這位醫生一個月的收入,甚至更多,來作為酬勞。
這個醫生總是對于神經問題的新領域很感興趣,恰好那時他手中也沒什么嚴重的病例,于是他欣然前往,就如那人期望的那樣去治療他。當到達后醫生發現這個病人很有意思。他仔細聆聽了病人對于他自己這么多年疾病的描述,又詢問了屋子里的其他人,然后就去睡了。早上醒來時他有一種難以名狀的沮喪。在探究病因的時候,他回想了前一天的對話,發現自己心里有了一個很難承認的疑慮,第二天快要過去的時候,他跟自己說:“對要知道的東西沒有更為完整的了解,就大老遠地跑過來,我實在是太傻了。這個人已經痊愈好幾年了,他自己卻不知道。是過去疾病的習慣在影響他,他的病在十年前肯定就好了?!?
第二天——早餐之后的第一件事——他花了很長時間散步,以便想清楚自己應該怎么做。最終,他決定既然已經答應病人逗留一個月,就要恪守承諾。告訴病人事情的真相沒什么用處——這個可憐的人是不會相信的。這個人又任性又以自我為中心。他那僅僅來源于生病習慣的痛苦和不適對他來講是真實的,就像過去的感覺一樣。幾個醫生已經使他加強了相信自己生病的意識。有一個醫生——我的朋友是這么說的——很清楚地明白病因,暗示給了他,然后馬上就被辭退了。我的這個朋友知道這些困難,當他決定對他來講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留下來的時候,他發現自己很想去接近這個病人,并有信心勸服他接受事實。很高興的是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個病人最終明白只要他自己努力的話他就會痊愈。他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健康的人,卻讓舊習慣困擾了這么長時間。他得到了一個嶄新而又健康的觀點,對于改變他的人有著發自內心的感激。得病的習慣已經使他的大腦遲鈍太多,以至于不能意識到關于自己的真實情況了。
能夠讓這類病人開竅的唯一方法是慢慢地開始引導他走出困境——永遠不要通過斗爭的方式。我提到的這位年輕醫生之所以成功,僅僅是通過和他的病人成為朋友,并一步一步地引導病人去發現醫生一直告訴他的事實。幫助其他人的唯一方法是幫助他們去幫助自己,這一方法尤其是解決神經問題的良方。
如果你——我的朋友,是如此幸運地發現你的疾病是得病的習慣使然,而不是疾病本身,不要期望馬上就打破習慣。慢慢改變,多用腦子。改變習慣的時間可以比形成習慣的時間短,但是絕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確定你不舒服的感覺,無論是眼睛、鼻子、胃部、脖頸、頭頂,還是其他的任何地方,都只是習慣的問題,然后逐步地改變,但是始終不要太過注意它。一旦你發現自己的健康能夠有所好轉,并且意識到自己已經比那些習慣更為強大,那么這些得病的習慣就會變弱并最終消失殆盡。
當疾病找上某人的時候,可以說它就有了話語權,可以左右一切——屈服于此是開始建立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并且使自己更難察覺到康復,而疾病已給這種習慣開了頭。另一方面,完全適應疾病并用我們的天性去對抗它是完全可以的,懷著希望健康的態度來對待這件事,這會削弱疾病的威力。人的天性總是渴望健康,所以我們讓自然法則站在我們一方。如果一個人心里的態度是健康的,那么當他痊愈的時候他就痊愈了。他不會讓疾病習慣困擾自己太長時間,因為他永遠不會讓疾病控制自己。這個人在開始時就削弱了疾病變成習慣的可能性,所以它們不會對他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我們用正確的方法行事并且理智地堅持這么做,那么我們就可以隨時用好的習慣來對抗壞的習慣。
“你知道我在多年前就已受這個病的困擾,我從來沒從這個病的感受中恢復過來?!甭牭竭@些話一定會感到很有意思,同時我們知道是病人自己,或者說是神經習慣,一直讓他困于疾病的感受里,他曾經忽視或者不愿意用自己的意志力來打破這些習慣,繼而獲得健康的習慣,而這健康的習慣其實早已準備就緒。
那些高高興興地把自己的心態轉向健康的人會獲益匪淺。
當然,得病的習慣——無論是頭部、胃腸,或兩者同時發作——繼承下來的時候,要比由于我們自己得病而形成的習慣更難被消除;盡管困難,但是它依然有可能被改變。改變之后,從堅定理智的努力里得到的力量會完全補償這個任務的艱辛。
一個人一定不可以對自己的壞習慣而厭煩;當壞習慣持續的時候,它有一定的力量,并能形成非常強大的作用。務必要一點一點地處理——耐心并持之以恒。有時候這些壞習慣似乎有智慧——你越不重視它們,它們越猖狂。在忽視疾病的過程中,要果斷地采取行動,這個過程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地擺脫疾病。當習慣中最重要的部分被打破之后,它就削弱了,似乎自己消失了,然后我們在某一個美妙的清晨醒來,壞習慣已經消失了——真正地消失了。
很多人陷于壞習慣的牢籠只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怎么走出來——而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出來。如果我們想幫助朋友走出得病的壞習慣,首要的任務是要確定那是一個習慣,然后要記住如果沒有善良的同情和愛心的話,建議是很難奏效的。實際上,如果建議里沒有同情,或者滿是輕視,只能讓病人痛苦地離提建議者越來越遠,離自己的壞習慣越來越近。我們能夠做的是隨時隨地給出建議——這建議或許可以讓人發現真實的情況——然后,如果朋友對自己的發現很感興趣并向我們訴說的時候,不要說:“是的,我早就這么認為?!背悄憧梢蕴峁椭⑶疫@個幫助是真正被需要,被接受,而且是有用的,否則的話你最好置身事外。
如果我們對任何人說的話和做的事只能引起他們的怨恨,使他們腦子里已經存在的錯誤的信條引起的看法愈加深刻的話,那么我們一定要小心了。世界上超過一半的功能性和神經性疾病是由于壞習慣造成的,無論這些壞習慣是后天形成的還是先天繼承的。
那些能自己發現事實的人是很幸福的,他們會運用從發現中衍生出的智慧和耐心,直到自己已經從束縛中脫離出來。那些愿意對任何錯誤的信條或者偏見有所改變,并且認識到那是與真實相違背的人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