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學會悠閑地工作
- 快樂的人生(套裝共6冊)
- (美)戴爾·卡耐基等
- 3109字
- 2018-11-27 14:36:14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項重要科研工作的人。除了1小時用于睡眠和吃飯外,他連續不停地從周六下午2點一直工作到周一上午10點。
任務完成后他感到極度疲勞,但他沒有在大腦緊張的狀態下立刻上床睡覺,而是帶上狗和槍外出打了幾個小時的獵。
把注意力轉向完全不同的事物使他大腦的其他部分得到了一定的休息,新鮮的空氣使他重獲活力,小運動量鍛煉促進了他的血液循環。如果工作之后直接上床睡覺,他很可能要用幾天時間才能從疲勞狀態中恢復過來。人體自我調節機制很難對如此不正常的緊張狀態迅速作出反應。在清新的空氣中把注意力轉移到完全不同的事物上,以及促進血液循環都能啟動人體的自我調節機制。當他回家睡覺時,人體的自我調節機制就開始有條不紊地工作,他醒來時覺得得到了充分休息,恢復了精力。
無論壓力有多大,從周六下午一直寫到周一上午都是在干傻事。連續工作時間過長,或者以不正常的速度工作都是愚蠢和目光短淺的。
但是總有例外情況。對這些例外情況,如果人們知道如何最好地照顧自己,那將是一件好事。不僅僅是在這種不正常的工作之后我們才需要知道如何恢復體力,在任何工作結束之后,特別在連續工作一整天之后,我們都需要知道如何恢復體力。
一天結束時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緊張,都渴望坐到椅子上,或躺在沙發上,或者直接上床睡覺。但這樣做是不對的。
積極采取行動,給大腦換個全新的環境,哪怕只有15分鐘或半個小時也好。如果你住在城市里,即使出去走走,透過商店櫥窗往里看也比什么都不做強。這樣你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而且漫無目的地欣賞商店櫥窗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朝商店櫥窗里看2~3分鐘,然后移開視線看自己能記住幾樣東西,這是個不錯的游戲。但是注意,一定要選擇與你的職業無關的櫥窗。
如果你住在鄉村,因為空氣更好,戶外散步要比在城市里更令人心曠神怡;在路上看到的樹木、天空、群星和夜色會讓你流連忘返。散步的時候,要有意識地觀察身邊的一切,忘掉白天的工作,緩慢地呼吸。
如果你不想到戶外去,那就拿起故事書或其他讀物,把注意力放到書上約半個小時。一部真正的好小說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有娛樂功能,還能引導我們進入用其他方法無法進入的狀態。一部好小說能給我們帶來喜人的變化,使我們擺脫一天的疲憊。
如果劇院里的空氣更新鮮一些,一場好戲的門票不那么貴的話,那么看戲比讀小說效果更好。有時候,一天工作結束之后做游戲能讓我們精神飽滿。當然喜愛音樂的人也可以從音樂中得到休息。但是做這些都需要花錢。
為什么善良的人不舉辦只象征性收費的音樂會,讓大家都能聽到天籟之音呢?為什么善良的人不開辦廉價的劇院,讓我們都能欣賞經典戲劇呢?
每座城市和城鎮都有公共圖書館。某座大城市的一位圖書管理員樂于講述貧民窟里的一個窮女人的故事。這個窮女人用家具堵住房門以防喝醉的歹徒闖入,然后坐在屋子里靜靜地閱讀從公共圖書館借來的書。
還有很多類似的故事。如果我們能像從公共圖書館借書那樣輕而易舉地走進劇院看戲或者聽音樂會,那么全國各地人們的健康水平也會相應提高。問題在于人們和劇院辛迪加一樣用國家大劇院這種東西去迎合有錢人。我并非建議要提供能吸引每位讀者的娛樂活動,我的觀點是:疲勞的時候,休息之前做一些其他活動是有益健康的。
我聽到有人說:“哦,我不能!我不能!我太累了。”
我知道疲倦的感覺。
那位連續寫了兩天東西的人一定非常想直接上床睡覺。但是他懂得常識,知道如果按常識而不是自己的喜好做事,結果會更好。事實的確如此。
我們很難意識到當一個人極度疲勞時,直接上床睡覺或者坐下來休息并非最佳選擇。
在大腦和身體非常疲憊時從事劇烈體育運動是錯誤的。應該完全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并進行少量運動,但要注意運動時間不宜過長。任何下定決心嘗試這種休息方法的讀者很快就能證明它有令人滿意的效果。
最近一份日報引用了安妮·佩琳·考爾的話:“邊工作邊休息。”編輯在后面加了一句:“于是你被解雇了。”盡管這是個絕妙的笑話,但是它誤解了安妮·佩琳·考爾的本意。不難想象當一個女人——特別是精疲力竭、痛苦不堪的女人——閱讀有關如何悠閑地工作的書時會苦悶地大喊:“你當然可以那樣寫。它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是有誰愿意接手我的工作然后試試看能不能悠閑地工作?”
“如果我的老板發現我那樣懶散地工作,他很快就會解雇我。不,那可不行。我非常累,但只要可能我就必須堅持下去。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會死去的——那就是我的結局。”
“這就是為了養家糊口而干苦力——如果悠閑地工作,面包從哪來呢?”
今天,成千上萬的女人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工作,她們不能或不愿意接受固有習慣以外的東西。這些習慣根深蒂固,她們深陷其中卻看不到它們的盡頭。
相對于在陌生的環境里做容易的工作,人們更容易在自己熟悉的行業里把困難的工作做好。人們更容易停留在固有的習慣中(哪怕是令人疲憊不堪的緊張狀態),而不愿養成輕松工作的新習慣。
人的頭腦也會逐漸充滿疲勞感,直到疲勞被當做是正常的狀態。感受到充分休息之初,我們會覺得不正常。習慣性疲勞和緊張的人會憤怒地拒絕那些能讓他輕松地做好更多的工作的主意。
當一個人已經習慣于在緊張中工作時,要想學會悠閑地工作,他必須做急轉彎。轉彎之后,他要不斷地通過認真學習來理解和養成新的正常習慣:悠閑地工作。這種正常的習慣一旦形成,就會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悠閑地工作成為工作本身必不可少的部分。
因為總的來說,當我們避免緊張時,就能更多、更好地完成工作。要發現這一點,我們需要依靠常識和堅強的性格。
實踐使人的性格變得堅強。一旦有了良好的開端,它就會不停地自我強化。當我們用意志引導身體和思維按常識行事時,我們就不必去冥思苦想。
如果經常動腦,我們就會變得更聰明。靈魂中一切好的東西都因被使用而變得強大,而靈魂中一切壞的東西則會因此走向毀滅。
讓我們首先把“工作時休息”和“悠閑地工作”區別開。
“工作時休息”可能意味著懶惰。我們有工作的時間,也有休息的時間。工作時應當全身心地投入,休息時要充分休息。
如果把工作和休息混為一談,就什么也做不好。但如果我們悠閑地工作,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意味著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之后,我們能更多、更好地完成工作。改變習慣時會遇到困難,也有“被炒魷魚”的危險。
為了避免出現困難,我們必須更加緩慢地改變自己的習慣。如果周六晚上我們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一頭栽到床上睡覺,周日醒來時感覺比上床時還累,那么在周日我們就不必去工作。
讓我們花點時間仔細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找出緊張所在。
我聽到有人說:“但是我累得連想的力氣都沒有了。”科學研究表明,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上時,大腦就會感到很疲勞。這時如果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件事上,大腦就會得到休息。
我再次聽到有人說:“考慮工作問題不是把注意力又集中到相同的方向上了嗎?”當你考慮把從未想過的新原則運用到工作中時,你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新方向上。
不僅如此,通過把真實有效的新原則運用到工作中,你賦予了工作新生命。
在周日早晨,當你花一個小時時間研究如何工作才能避免過度勞累時,問問自己下列問題;
(1)在工作中我抵制什么東西?找出你抵制的每個事物,消除肌體緊張以消除頭腦中的抵制情緒。
(2)我能否安靜地吃飯,把工作拋到腦后?
(3)我是否抓住每個機會呼吸新鮮空氣,做充分的深呼吸?
(4)我是否手忙腳亂地工作,有被催促的感覺?我是否意識到無論工作有多緊迫,如果能消除忙亂所引起的緊張,就能更有效地完成緊急任務?
(5)工作時我是否過度緊張?如何才能有效地發現緊張并想辦法消除它?
一次想這么多問題足夠了。只要堅持不懈地關注這些問題并努力尋找答案,你會驚奇地發現正確的答案會來到你身邊。當這些答案被付諸實踐時,你會更深刻地理解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