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結構與中國轉型模式
- 周冰
- 558字
- 2019-07-26 15:43:02
第二篇 論體制的制度結構
內容提要:一個體制中最基本的制度是元制度。體制的制度結構是由圍繞著元制度的橫向和縱向關系構成的。體制內的一組元制度稱為制度核,它規定著體制的結構和屬性特征。由同一元制度派生的所有具體制度構成一個制度子系統,同一制度子系統中從元制度直至最具體的制度形成一條制度鏈,它們都是體制的一個功能模塊。
關鍵詞:體制的制度結構 元制度 制度核 制度鏈 體制的功能模塊
轉型經濟學研究的重心是經濟體制模式的轉換過程,這個過程實質上是體制的結構和特征改變的過程,因此,轉型經濟學的發展需要深入體制的制度結構內部。經濟體制的結構,包括組織結構和利益結構、行為主體特別是其中的機構法人,都是由一整套制度安排決定的。因此研究一個體制的結構,首先就要對決定其結構和主體的各種制度彼此之間的關系加以分析,也就是分析體制的制度結構。這里需要區分兩個概念:體制結構和體制的制度結構。體制結構是指構成體制的各種要素之間的關系,包括國民經濟的組織架構、行為主體、利益關系、協調機制等及其相互關系。體制的制度結構是指構成一個體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也就是決定體制性質和特征的制度系統的結構。它決定體制的組織結構和利益結構,規定經濟主體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決定體制的結構、性質和運作方式,因此是理解體制結構及其模式轉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