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區域經濟轉型的界定

區域經濟轉型的相關概念很多,容易產生混淆,對區域經濟轉型的內涵進行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對其進行界定也是研究區域經濟轉型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相關概念

經濟轉型、區域轉型、區域發展轉型、區域轉型升級、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等,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與區域經濟轉型相關的概念。

1.經濟轉型

“轉型”作為一個基本概念,最初應用在數學、醫學和語言學領域,后來才延伸到社會學和經濟學領域。布哈林在研究市場經濟向計劃經濟的轉型過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經濟轉型”的概念。由于受俄羅斯、東歐國家“休克療法”的影響,不少國內外學者把經濟轉型理解為由中央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

和權衡(2003)認為,經濟轉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根本變化,具體地講,經濟轉型是經濟體制的更新,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經濟結構的提升,是支柱產業的替換,是國民經濟體制和結構發生的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注1

注1:、權衡:《中國轉型經濟及其政治經濟學意義——中國轉型的經驗與理論分析》,《學術月刊》2003年第3期。

林建華(2006)認為,經濟轉型涉及三個層面:一是經濟體制的轉型,即由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二是增長方式的轉型,即由粗放型增長方式轉向集約型增長方式;三是社會轉型,即由不發達經濟轉向現代化經濟。林建華:《西方轉型經濟理論的演化及對我國經濟轉型的啟示》,《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7期。

李克強總理(2012)對經濟轉型的看法是:經濟轉型就是“促進經濟盡快走上主要依靠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李克強:《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全面進步》,《人民日報》2012年11月21日。

2.區域發展轉型

這里有兩個相似的概念,區域發展轉型和區域轉型發展。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魏后凱(2011)提出的區域發展轉型。他認為區域發展轉型是包括經濟、社會、文化以及思想觀念、發展戰略和政策手段等在內的多元化綜合轉型。總體上看,當前我國區域發展轉型主要內容包括六個方面:一是增長方式從粗放向集約轉型;二是發展重心從注重經濟向更加關注品質提升、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轉型;三是產業結構從產業鏈低端向中高端轉型;四是城鄉關系從城鄉分割向城鄉一體化轉型;五是動力來源從投入驅動向創新(包括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品牌創新)驅動轉型;六是空間結構從無序開發向有序開發轉型。魏后凱:《中國區域政策——評價與展望》,經濟管理出版社,2011,第5頁。

朱先奇(2010)等認為,區域轉型發展應該是全面的轉型發展,指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和區域發展模式的轉型。主要包含以下幾層內涵:一是資源型區域要實現由單一支柱型產業結構向多元化產業結構轉型;二是資源利用效率較低、環境污染嚴重的區域,要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式、被動型增長向集約式、穩健型增長轉型;三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的區域,必須由資源依賴型發展向創新驅動型發展轉型;四是受計劃經濟影響較深、市場經濟體制不夠完善的區域,必須加快由初步的市場經濟體制向比較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朱先奇、李鵬、史彥虎等:《區域轉型發展與人才支撐復合系統協調性的實證研究——以山西轉型發展為例》,《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年第6期。

3.轉型升級

經濟的轉型和升級的關系正如同馬克思《資本論》中對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關系的定義那樣。“轉型”所對應的是生產關系,就是要轉變現有的生產關系,生產關系的內容不僅包括所有制、分配方式、企業管理方式,而且還包括居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和文化水平等諸多方面。“升級”體現的是生產力的提高,主要表現為投入—產出比的提升,升級通常指的是產業結構的升級,主要指產業附加值的提高、能耗的降低、污染的減少以及從外延型增長到內涵型增長發展。

4.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以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內容的進一步轉變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方針。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方針,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這三個轉變,是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概括。

(二)區域經濟轉型的內涵

朱自安(2007)認為,區域經濟轉型是指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受到外力的影響,使本區域的經濟處在一個重大變化的階段之中,區域經濟轉型有一定的驅動因素、轉型特點和模式等。

通過對以上相關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區域經濟轉型與以上概念有著緊密聯系,但又有自身的特點和內涵。本書結合“區域”“經濟”“轉型”的個體含義和對其綜合理解,給出如下定義:區域經濟轉型是指區域為了保持自身的發展活力,當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所進行的在經濟發展模式、產業結構、經濟空間結構等經濟領域的轉變,這種轉變可能是因為受到外力作用,也可能是因為對未來發展變化的認識。該定義包括以下內涵。

1.區域經濟轉型的實質和目的

保持區域自身的發展活力,這是區域經濟轉型的實質和目的。任何區域的經濟轉型,都應當是圍繞如何保持和提高自身的發展活力這個目標而進行的。

2.區域經濟轉型的時間節點

區域經濟轉型發生的時間是當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這里的一定階段是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各個因素綜合判斷的。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任何時刻都在進行區域經濟轉型,也不是任何時刻都需要轉型。

3.區域經濟轉型發生的領域

區域經濟轉型所發生的領域主要是在經濟領域,這是和區域的社會轉型不同的概念,因而經濟領域中的經濟發展模式、產業結構、經濟空間結構等往往是區域經濟轉型的主要內容和重點。

4.區域經濟轉型的原因

區域經濟轉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受到外力作用的影響,也可能是因為對未來發展變化的認識。無論是受外力影響還是基于自身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考慮,區域經濟轉型的實質都是為了保持自身發展活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闽清县| 嘉义市| 鹿泉市| 方城县| 临邑县| 深泽县| 寻乌县| 岚皋县| 蒲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绥芬河市| 新津县| 嘉兴市| 绵阳市| 阿坝| 交城县| 泰兴市| 罗源县| 滨海县| 信丰县| 高唐县| 滕州市| 吉隆县| 离岛区| 松滋市| 读书| 缙云县| 灵宝市| 大埔区| 康乐县| 蓝田县| 肃宁县| 黑山县| 隆化县| 集安市| 沈丘县| 绥德县| 兴义市| 遂溪县| 文成县| 高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