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選題背景及依據

(一)選題背景

世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第三次科技和產業革命浪潮的推動下,工業革命以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的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弊端越發暴露,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方式開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發達的工業國家憑借原有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很快實現了經濟轉型,新興經濟國家為適應國際競爭的需要,也紛紛進行經濟結構調整。進入21世紀,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潮流。

全球范圍內能源革命的推廣。面對不斷加劇的生態危機和環境壓力,人類深刻認識到以煤炭、石油為主的化石燃料的大規模使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因此,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研究和推廣使用新能源成為這場波及全球的新能源革命的主要內容。世界范圍內的新能源革命將為各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創造就業提供巨大契機。

中國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受到挑戰。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長,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然而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殆盡,資源環境壓力的日益增加,原有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模式面臨嚴重挑戰。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國際經濟環境持續低迷,中國過去高度依賴外部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受到沖擊;此外,環境壓力的不斷加大,使得我們長期以來依靠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時期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要求。

(二)選題依據

區域經濟轉型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當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問題,原有的發展方式和模式不適合區域經濟未來的發展,為了保持區域自身活力,維持區域經濟的繼續發展,就有了進行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需要。區域經濟轉型既是保持自身活力的要求,也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中國地域廣闊,區域類型眾多,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各區域之間雖然有競爭,但區域的差異性更是合作共贏、協調發展的機遇所在。根據區域梯度轉移規律,發達地區轉型過程中淘汰掉的一些產業完全有可能為欠發達地區所吸收,而欠發達地區在發展中為發達地區提供轉型所需要的原料、環境生態產品等。所以,合理有序的區域經濟轉型將大大促進中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轉型迫在眉睫。當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面臨諸多困境,轉型迫在眉睫。四大區域的經濟發展都面臨不少區域問題,西部地區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如何增強自身積累,擺脫“落后病”;東北地區最重要的問題在于如何振興老工業基地,擺脫“蕭條病”;東部地區最重要的是如何轉型升級,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擺脫“膨脹病”,避免陷入蕭條的泥潭;而中部地區三種問題兼而有之,關鍵在于找到一條合適的轉型路徑,治理區域問題,避免經濟發展為綜合征所拖累。與此同時,區域差距大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提高資源在區域空間上的配置效率面臨不少障礙,生產力和人口空間布局與環境生態承載力存在不協調的矛盾。總體來說,傳統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或正在受到環境、資源、成本、產業鏈低端(低附加值)、貿易政策調整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粗放的、以自然資源消耗為主導、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以攫取人口紅利為支撐、以純粹引進外資和寬松外貿政策為依賴、以“拿來主義”和技術模仿為手段的發展道路已越走越窄,亟須進行一場經濟發展方式的革命。

區域經濟轉型符合當前我國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目前我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定位是“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不難看出,四大區域所面臨的形勢不同,存在的問題各異,各區域的經濟轉型既是對自身發展所做出的正確判斷,也符合當前我國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有利于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宝清县| 沾益县| 泊头市| 扎赉特旗| 沁源县| 赤峰市| 鄯善县| 巫山县| 长沙县| 无棣县| 凉城县| 宣恩县| 溧阳市| 绵竹市| 牡丹江市| 浙江省| 修文县| 芮城县| 宾阳县| 吴忠市| 桦甸市| 德州市| 阳东县| 乌海市| 卢湾区| 东山县| 怀远县| 蓬溪县| 万源市| 九龙城区| 噶尔县| 武乡县| 昌黎县| 铁岭市| 右玉县| 拜城县| 孝义市| 岐山县| 吴堡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