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融入長江經濟帶的基礎、障礙與關鍵
- 劉耀彬 戴璐編著
- 485字
- 2019-07-17 11:48:4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第一,文獻研究與實證分析相結合。通過大量閱讀相關文獻,對新型城鎮化的本質和內涵進行深入理解,并通過比較分析的方法得出國內外城鎮化發展經驗。通過對文獻的把握,結合江西省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構建綜合的評價體系,把握發展現狀。
第二,空間分析方法。建立多元融合數據庫,充分利用空間分析相關方法,在GIS主平臺環境下對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空間格局進行研究。從空間上發現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在長江流域城市群中所處的戰略地位,從而作為融入長江經濟帶的決策依據。
第三,門檻分析法。利用長江經濟帶面板數據,在市場一體化視角下探討我國FDI對經濟增長的門檻效應。
第四,面板回歸模型。基于土地利用的視角研究長江經濟帶糧食、耕地和勞動力三系統的過程中,通過建立面板回歸模型,運用面板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回歸分析方法,以探究人均耕地面積和農業勞動人口比重對地區人均糧食產量的影響及地區差異,從而為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關鍵做出啟發性分析。
第五,SWOT分析方法。分析江西新型城鎮化融入長江經濟帶具有的優勢條件、劣勢障礙、發展的機遇、面臨的挑戰。
研究技術路線如圖1-2所示。

圖1-2 研究技術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