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別平等的可持續發展
- 李英桃 王海媚
- 5043字
- 2019-07-08 17:19:45
導論 實現性別平等的可持續發展
2015年8月,聯合國193個會員國代表就“2015年后可持續發展”達成一致,形成題為《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下簡稱《2030發展議程》)的文件。9月,世界各國領導人會聚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正式批準《2030發展議程》。該議程涵蓋經濟、社會、環境三大領域,包括17項目標和169個具體目標,內容可以歸結為人、地球、繁榮、和平和合作伙伴五個大類。《2030發展議程》是一張宏偉藍圖,它規劃了一條結束全球貧困,為所有人構建尊嚴生活,并且“不讓一個人被落下”的可持續發展途徑。
其中,目標5是“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以下簡稱“目標5”
),新議程的其他各項目標也都與性別平等相關。
一 性別平等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性別平等與可持續發展之間有怎樣的關系?世界各種國際機構、各國政府、專家學者對此有眾多論述。總而言之,沒有性別平等,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堅持可持續發展,性別平等也只是一句空話。
《聯合國千年宣言》指出:“自由.人們不分男女,有權在享有尊嚴、免于饑餓和不擔心暴力、壓迫或不公正對待的情況下過自己的生活,養育自己的兒女。以民心為本的參與性民主施政是這些權利的最佳保障。”“平等.不得剝奪任何個人和任何國家得益于發展的權利。必須保障男女享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促進性別平等和賦予婦女權能,以此作為戰勝貧窮、饑餓和疾病及刺激真正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在討論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這一人類消除貧困、促進發展的偉大事業時,性別平等本身有其內在的重要意義,因為一個人按照自己的選擇去生活,免于絕對匱乏是一項基本人權,不管是男還是女,每個人都應當平等。同時,性別平等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率和實現其他重要發展目標。作為實現其他發展目標的一種工具,性別平等具有重要意義。世界銀行的這個分析使用了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的觀點:發展是所有人平等地擴大各種自由的過程。發展本身就意味著減少貧困人群,讓人們獲得更為公正的待遇。
2012年的《世界發展報告》特別強調,性別平等是智能經濟學,能夠從三個途徑提高經濟效率,改善發展結果:一是消除女性獲得與男性同等的教育、經濟機會及生產投入品的障礙可以帶來生產率的提高,這在競爭日益加劇、全球化日益發展的環境中格外重要;二是改善婦女的絕對地位和相對地位有利于其他發展目標的實現,包括可以使其子女有更好的未來;三是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使女性和男性擁有同樣的參與社會和政治事務、做出決定、影響政策的機會,這會使制度發展和政策選擇更具代表性和包容性,從而走上更好的發展道路。
《2030發展議程》特別強調:“實現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和女童權能將大大促進我們實現所有目標和具體目標。如果人類中有一半人仍然不能充分享有人權和機會,就無法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 推動全球性別平等的重要事件與國際文書
在全球性別平等運動的發展歷程中,有一系列重要事件和國際文書(見表1、表2),在促進性別平等、賦予婦女權力和推動婦女發展中具有標志性意義。
表1 實現性別平等的重要國際會議(1975~2000年)

2000年9月,世界各國領導人會聚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通過《聯合國千年宣言》。在此基礎上提出《千年發展目標》,涵蓋消滅極端貧困和饑餓、普及小學教育、促進性別平等并賦予婦女權力等8項發展目標。其中目標3即為“促進性別平等并賦予婦女權力”(以下簡稱“目標3”)。“《千年宣言》和《千年發展目標》為促進兩性平等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成為國際發展的驅動力量。首先,它是以人為中心、有時間限定和可測量的;其次,它以全球伙伴關系為基礎,強調發展中國家自身的責任和發達國家支持發展中國家努力的責任;再次,《千年發展目標》具有前所未有的政治責任,在發展中和發達國家得到最高層次的政治支持以及市民社會和主要發展機制的支持;最后,這些目標是可實現的。
到《千年發展目標》提出為止,在國際社會提高婦女地位、實現性別平等的相關眾多文件中,最具影響力和約束力、最重要的當屬《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下簡稱《消歧公約》)、聯合國第四次婦女大會《行動綱領》(以下簡稱“北京《行動綱領》”)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通過的《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動綱領》列出了12個重大關切領域:婦女與貧窮、婦女與教育、婦女與健康、對婦女的暴力、婦女與武裝沖突、婦女與經濟、婦女權力與影響、提高婦女地位的制度機制、婦女人權、婦女與媒體、婦女與環境、女童。北京《行動綱領》是國際社會在賦權婦女和性別平等方面最全面的政治文件,它強調不同環境和框架下的婦女權利,并制定了相應的戰略目標以及政府和其他部門在推動社會性別平等方面應采取的具體行動,包括立法、政策和措施等。有關婦女的國際公約見表2。
表2 有關婦女問題的國際公約

三 從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到《2030發展議程》
2015年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性別平等來說都具有里程碑意義。從2000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提出,到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的收官,再到《2030發展議程》中規定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以下簡稱“2030發展目標”)啟動,其間經歷了15年的艱苦奮斗期,也是15年的發展機遇期。就性別平等議題而言,2015年還是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20周年。
2015年3月9~20日,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第59屆會議(以下簡稱“第59屆婦地會”)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隆重召開。其主題是審議“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及‘2000年婦女:21世紀性別平等發展與和平’大會第23屆特別會議成果文件的執行情況”,加速實現婦女和女童在其整個生命周期的性別平等和賦權,在制定2015年后發展議程的過程中,將性別平等納入可持續發展的各個層面。在2015年3月9日的開幕式上,大會通過了《政治宣言》這一重要文件。《政治宣言》重申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動綱領》、大會第23屆特別會議的成果文件以及婦女地位委員會在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召開10周年和15周年時通過的宣言:“承諾進一步采取具體行動,以確保全面有效和加速執行《北京宣言》《行動綱領》以及大會第23屆特別會議的成果文件。”“承諾讓所有利益攸關方參與實現性別平等以及賦予婦女和女童權能的進程,并呼吁各方強化這方面的努力”,利用2015年及以后的一切機會和進程,加速實現、充分和有效實施《北京宣言》和北京《行動綱領》的目標,以期在每一個審查周期都能取得切實成果,努力爭取到2030年全面實現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權能。
從《政治宣言》中可以看出,全球性別平等運動對于2030發展目標的制定和貫徹執行寄予厚望。和建花指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各國婦女賦權和發展描繪了新的路線圖,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不僅僅局限于可持續發展議程目標5中,而且體現在所有目標中。……因此在各國發展規劃中,應把婦女置于中心位置,婦女組織在推動婦女發展中將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蔡一平指出,“‘北京+20’與‘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時間上重合,或許可以看作性別議題已經全面地融入全球的發展議題,并在發展的話語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它并不是宣布北京《行動綱領》的過時,而是繼《千年發展目標》之后為實現北京《行動綱領》中的未竟目標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
甚至可以說,落實北京《行動綱領》的行動和實現《2030發展議程》——不僅包括其中目標5的內容的行動,而且包括全部可持續發展議程,實際上就是同一個議程。正如《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所說的,“我們今天宣布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個具體目標展現了這個新全球議程的規模和雄心。這些目標尋求鞏固發展《千年發展目標》,完成《千年發展目標》尚未完成的任務。它們要讓所有人享有人權,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它們是整體的,不可分割的,并兼顧了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方面:經濟、社會和環境”。文件進一步闡述:“實現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和女童權能將大大促進我們實現所有目標和具體目標。如果人類中有一半人仍然不能充分享有人權和機會,就無法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婦女和女童必須能平等地接受優質教育,獲得經濟資源和參政機會,并能在就業、擔任各級領導和參與決策方面,享有與男子和男童相同的機會。我們將努力爭取為縮小兩性差距大幅增加投入,在性別平等和增強婦女權能方面,在全球、區域和國家各級進一步為各機構提供支持。將消除對婦女和女童的一切形式歧視和暴力,包括通過讓男子和男童參與。”
與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相比,《2030發展議程》有很多不同之處:“我們今天宣布的框架遠遠超越了《千年發展目標》。除了保留消貧、保健、教育和糧食安全和營養等發展優先事項外,它還提出了各種廣泛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目標。它還承諾建立更加和平、更加包容的社會。重要的是,它還提出了執行手段。新的目標和具體目標相互緊密關聯,有許多貫穿不同領域的要點,體現了我們決定采用統籌做法。”在性別平等議題上,新發展議程有三個重大進步。首先,從內容上看,可持續發展目標繼續把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作為一個單獨的目標(可持續發展目標5),具體目標更加細化,包括:消除一切針對女性的歧視;消除人口販賣、性暴力等一切形式的針對女性的剝削及暴力行為;廢除侵害女性的風俗;通過提供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社會保障,承認女性家務勞動的價值,鼓勵男女共同承擔家庭責任;確保女性充分平等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決策。其次,相比千年發展目標的三個核心指標——婦女的基礎教育、就業和參政——來說,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性別平等目標全面綜合地把涉及性別平等的各方面目標都整合在一起了。最后,性別平等作為一個跨領域的目標也明確體現在其他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如消除貧困和饑餓、促進健康和就業、消除不平等,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性別平等目標的實現。
因此可以說,這份新議程確定了到2030年全面實現“性別平等的可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
四 中國政府對落實《2030發展議程》性別平等目標的承諾
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實現性別平等的努力是全球性別平等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男女平等是中國的基本國策。1995年9月4日,在北京舉行的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歡迎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開幕式歡迎詞中指出:“中國政府一向認為,實現男女平等是衡量社會文明的重要尺度。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廣大婦女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我們十分重視婦女的發展與進步,把男女平等作為促進我國社會發展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們堅決反對歧視婦女的現象,切實維護和保障婦女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平等地位和各項權益。中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肩負著提高世界上近四分之一婦女地位的重任。我們將繼續努力,為促進全球婦女事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婦女發展,早在1995年即推出第一份《中國婦女發展綱要》。作為《消歧公約》、北京《行動綱領》、《千年發展目標》等主要性別平等國際文書的締約國,中國政府在國際上對促進性別平等、賦予婦女權力做出莊嚴承諾,并為此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努力,已經取得卓越成就。
2015年9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并主持全球婦女峰會。他在題為《促進婦女全面發展 共建共享美好世界》的重要講話中指出:
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北京世界婦女大會召開20周年之際,我們在這里舉行全球婦女峰會,為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發展重申承諾、共謀未來,意義重大。
……
我們剛剛通過2015年后發展議程,性別視角已納入新發展議程各個領域。讓我們發揚北京世界婦女大會精神,重申承諾,為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加速行動。
……
在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每一位婦女都有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的機會。中國將更加積極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發揮婦女“半邊天”作用,支持婦女建功立業、實現人生理想和夢想。中國婦女也將通過自身發展不斷促進世界婦女運動發展,為全球男女平等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對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的重申和對《2030發展議程》的承諾,都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在國內和全球范圍內落實“性別平等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意愿和決心。
本書將以“到2030年全面實現性別平等和賦權婦女”為核心目標,圍繞《2030發展議程》目標5“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進行梳理,系統回顧全世界在實現性別平等、賦權婦女、消除貧困、實現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的成績與面臨的挑戰,詳細梳理中國在實施《千年發展目標》、促進性別平等、推動婦女發展方面的努力,認真總結中國在實踐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客觀分析目前面臨的挑戰,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可行的建議,為更好地落實《2030發展議程》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