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中國作為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提升的動因

一 中國作為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提升的主要動因

在中國為東亞提供市場能力不斷提高的進程中,有哪些因素對其產生了重要影響呢?對此問題的分析也將為分析中國作為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的前景提供重要依據。

(一)主要動因

1.經濟增長速度

1990年中國經濟總量僅為日本的12%,相應地,中國商品進口規模不足日本商品進口的22.7%。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總量為美國的40.31%,相應地,中國貨物進口規模已是日本的2倍多,是美國的59.46%。2015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美國的58.31%,中國貨物進口規模也已經達到美國的60.91%。中國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是中國發揮市場提供者作用的重要基礎。

2.人民幣的升值

2006~2015年,中國對東亞的初級產品市場提供指數已經翻了近一番,這正好與人民幣升值進程相符合。又如,2007~2015年,中國對東亞的最終消費品市場提供指數從3.4上升到7.4。人民幣升值會帶來進口成本相對下降,這會成為促進其進口擴大的重要推動力。

3.國內總投資

長期以來,中國是以投資為主來驅動經濟增長的國家。投資擴張的過程會帶來大量相應初級產品和中間產品的投入以及需要大量用于生產的最終資本品。這會推動中國作為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的提升。

4.國內總消費

長期以來,中國消費需求始終不旺盛,這也是中國對東亞的最終消費品市場提供指數嚴重落后于美國和日本的重要原因。中國國內總消費的增長是中國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提升的重要內在因素。

5.不同產品的進口需求程度

一般來說,進口需求程度較高的產品是國內需求量較大的產品,相應地會帶來該產品的大規模進口,而這些產品的大量存在會有效地提升中國的市場提供者的地位。

(二)主要動因發揮作用的內在機制

上述因素可以通過一定的作用機制對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產生重要影響。這些因素發揮作用的內在邏輯為我們進一步進行實證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1.相對價格變動作用機制

當人民幣匯率發生變動時,進口商面臨的進口成本也會發生變動。例如,人民幣升值相對會降低進口成本,這對于需求彈性較大商品的效果更為明顯;同樣,當人民幣貶值時,進口成本會上升,這便不利于中國市場提供者地位的提升。

2.需求結構變動作用機制

進口需求程度較高的產品會帶來該產品的大規模進口,進而提高市場提供能力。為了在產品層面體現出不同產品進口需求程度的差異,這里采用不同產品在進口貿易結構中的比重這一指標來衡量該產品的進口需求程度。也就是說,某種產品在進口結構中所占比重越高,該產品的進口需求程度也就越高。所以,進口需求結構上的變化能夠反映出中國為不同類型產品所提供市場能力的高低。

3.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機制

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一定會有相應規模的需求形成。其中,一部分表現為對外部市場的需求,即推動了進口的出現。經濟增長速度越快,形成相應需求的規模也就越大,其中所包含的對外部市場的需求也會越大。因此,經濟發展速度對提升市場提供者地位具有基礎性作用。

4.直接作用機制

國內消費能力的上升必然會增加對消費品的需求,國內投資能力的上升也必然會增加對資本品的需求,而對這些產品的需求不僅在國內實現,也可以通過進口貿易來實現。因此,國內總消費和總投資的增長會直接帶動對相關產品的進口需求。

二 中國作為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提升動因的實證分析

(一)模型的設定

中國已經是最大的東亞初級產品、中間產品和最終資本品市場提供者,所以,對中國的東亞最終消費品市場提供能力的研究會具有更為明顯的意義。那么,能夠影響中國最終消費品市場地位的因素應該要重點關注。這里認為經濟增長速度和國內消費水平是提升最終消費品市場提供能力的較為重要的因素,其中,國內消費水平包括私人消費和政府消費兩部分。因此,將GDP增速、私人和政府消費作為模型分析的核心變量。此外,實際有效匯率水平、國內投資以及不同種類進口產品的進口需求程度等影響不同產品進口額的因素將作為控制變量加入模型。其中,某項產品的進口需求程度用該項產品進口額占總進口額的比重來表示。

本書使用全部變量的總體數據,采用變截距固定系數面板數據模型和固定效應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分別進行分析。首先檢驗模型中系數是否對全部截面都一致,考慮如下兩個假設。

在假設H2下構建檢驗統計量F2

在假設H1下構建檢驗統計量F1

經計算得出F2=4.3, F1=1.06, F2大于5%顯著水平下相應的F值,因此拒絕假設H2, F1小于5%顯著水平下相應的F值,因此接受假設H1。為了消除趨勢因素的影響,變量采用差分的形式。

1.變截距固定系數面板數據模型

通過變截距固定系數面板數據模型(1)進行估計:

其中,Yit表示第i類進口產品,i為BEC分類編碼,git表示GDP增長率,代表經濟發展情況,pcit代表私人消費,gcit代表政府消費,controlit指控制變量集,包括實際有效匯率reerit, i項產品的進口需求程度用該項產品進口額占總進口額的比重propit表示,固定投資fiit, Δ為時間上前后兩項數據的差分。

模型(1)可能存在內生性問題,尤其是經濟增長率git可能與干擾項中的許多因素相關,因此下面采用Davidson-MacKinnon(1993)的方法檢驗模型是否存在內生性問題。Davidson, R. , MacKinnon, J. G. , 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in Econometric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首先需要確定適當的工具變量,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推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投資和出口,而投資中固定資產投資又占據主導地位,所以選取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兩個變量構成經濟增長率的工具變量Δgitiv。然后分別估計原始固定效應模型和帶有工具變量的固定效應模型,并使用Davidson-MacKinnon方法驗證二者的系數是否一致。檢驗結果顯示:檢驗統計量的值為4.390, P值為0.374,在5%的顯著水平下拒絕了不存在內生性的原假設,因此需要修改原模型,用工具變量Δgitiv替代Δgit,修改后模型如下:

按照聯合國廣義分類法(BEC)的劃分,中國從東亞地區進口的主要產品可以細分為17類,如表1-1所示,這些數據均來源于UN Comtrade數據庫。人民幣升值用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來衡量,它和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私人消費和政府消費支出數據來源于EIU數據庫。中國經濟增長用GDP增長率數據來表示,來源于世界銀行數據庫,外商直接投資數據來源于中國國家統計局。所有的樣本數據區間為1998年至2014年。

2.固定效應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

接下來將采用固定效應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進一步探究經濟增長率gt、實際有效匯率水平reert、固定投資fit、私人消費pct、政府消費gct和產品進口額所占比重propit對中國從東亞其他經濟體進口的不同產業下的初級產品、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影響。

這里采用RIETI-TID 2014數據庫中的13類產業分類法,并用符號I1至I13分別依次表示這13類產業。13類產業包括I<span id=1食品及相關農業、林業和漁業,I2紡織品,I3紙漿、紙張和木材產品(包括橡膠、皮革和石油)及相關的農業、林業和漁業,I4化工產品(包括塑料), I5石油和煤炭產品、相關礦業,I6陶瓷、水泥制品、相關礦業,I7鋼鐵、有色金屬和金屬制品、相關礦業,I8通用機械,I9電力機械,I10家用電子產品、家用電器,I11運輸設備,I12精密儀器,I13玩具和雜貨。"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A2C0C/12197308603531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2426397-RA4xBNBaZKyeNjTu4DilydxDdWABTozK-0-d278f1746ecb37bb9ca5122fb8962e47">中國從東亞其他經濟體進口的每類產業產品基本上都包含5種類型產品,即初級產品、中間產品中的零部件和半成品、最終產品中的資本品和消費品。根據固定效應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共得到47組被解釋變量,并得到來自經濟增長率gt、私人消費pct、政府消費gct、實際有效匯率水平reert、固定資產投資fit和產品進口額所占比重propit對這些被解釋變量的影響結果。

(二)變截距固定系數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結果

對上文中設定的模型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下:

式(3)中各項系數的P值分別為0、0.216、0.007、0.003、0.001,因此,除實際有效匯率水平reerit外,經濟增長率gitiv、私人消費pcit、政府消費gcit和產品進口額所占比重propit均對各類產品的進口額具有顯著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核心變量經濟增長率、私人消費和政府消費均對進口存在顯著影響,但它們的影響方向和程度不同。第一,經濟增長率gitiv的系數為正,說明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中國對各類產品的進口額會增加,也就是說經濟增長會提升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第二,私人消費pcit的系數為負,但數值較小,私人消費的增長會小幅度降低中國從東亞市場進口的產品數額。這也許是因為中國私人消費增長的過程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而這個經濟轉型的過程會降低對中間產品的需求。也就是說,目前中國主要為東亞提供的是中間產品市場,私人消費的增長帶來的中國從東亞進口最終消費品的增加幅度小于其帶來的中國從東亞進口中間產品的降低幅度。第三,政府消費gcit的系數為正,即中國政府消費支出的增長會提升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

相關控制變量對中國從東亞地區進口產品的數額也存在一定的影響。第一,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it的系數為正,說明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各類產品進口有正向的影響。當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時,中國對各類產品的進口額將增加,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會上升。第二,產品進口額所占比重propit的系數為正,說明隨著某種產品在全部進口產品中比重的增加,該種產品的進口額也會逐步擴大。

由實證結果可知,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提升主要是經濟增長和政府支出來推動的。而目前中國正處于“新常態”之下,經濟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經濟增長速度變慢,政府支出將逐漸減小,這不利于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的進一步提升。

(三)固定效應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結果

下面列出了相關系數在1%、5%和10%水平下顯著的核心解釋變量及其對應的系數和P值,如表2-5所示。固定效應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結果和變截距固定系數面板數據模型的檢驗結果基本一致。

表2-5 核心變量對不同產業不同類型產品進口規模有著顯著影響的實證結果

注:???、??和?分別表示回歸方程的系數在1%、5%和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異于零。

1.核心解釋變量對提升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的影響

首先,經濟快速增長能夠對中國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雖然GDP增長率只對8種產品的進口額存在顯著影響,但是2014年這8種產品進口額占總進口額的比重為51.15%,這說明經濟增長對超過1/2的進口額存在顯著影響。雖然經濟增長率的系數有正有負,但系數為正的產品進口額占總進口額的48.99%。其中,經濟快速增長對玩具和雜貨類的最終消費品進口促進比較顯著,玩具和雜貨類的最終消費品進口約占最終消費品總進口的8%。總體來說,經濟增長對提升中國作為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能夠起到促進作用。

其次,私人消費的增長會降低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私人消費對47類進口產品中的23類具有顯著影響,與前文中的回歸結果基本相同,私人消費的系數為負且數值較小。這說明國內私人消費的增加可能會促進國內經濟的轉型及消費品的生產,國內產品將替代一部分進口商品。私人消費的增長不利于中國的東亞五大類型產品市場提供者地位的提升。

最后,政府消費支出的增長會顯著提升中國的東亞五大類型產品市場提供者地位的提升。政府消費支出能夠對47類進口產品中的27類產品的進口產生顯著正向影響,這些產品基本上涵蓋了大部分的進口產品。相對于其他類型產品來說,政府消費支出對于中國提升東亞的最終消費品市場的影響并不是最顯著的,但也對74.03%的最終消費品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這說明政府消費支出的增加對各類產品進口規模的增加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2.政府消費對中國為東亞提供不同類型產品市場的影響

首先,政府消費能夠顯著影響到初級產品進口的有6個產業,即食品及相關農業、林業和漁業,紡織品,石油和煤炭產品、相關礦業,鋼鐵、有色金屬和金屬制品、相關礦業,紙漿、紙張和木材產品及相關的農業、林業和漁業,陶瓷、水泥制品、相關礦業。這6個產業初級產品進口總量占全部初級產品進口總量的64.41%。

其次,政府消費能夠顯著影響到零部件進口的產業有6個,即紡織品,鋼鐵、有色金屬和金屬制品、相關礦業,通用機械,電力機械,運輸設備,精密儀器;顯著影響到半成品進口的產業有6個,即紙漿、紙張和木材產品及相關的農業、林業和漁業,化工產品,石油和煤炭產品、相關礦業,鋼鐵、有色金屬和金屬制品、相關礦業,運輸設備,精密儀器。也就是說,顯著影響到中間產品進口的產業合計為9個,這9個產業中間產品進口總量占全部中間產品進口總量的95.11%。

再次,政府消費能夠顯著影響到最終資本品進口的產業有4個,即電力機械,通用機械,精密儀器,家用電子產品、家用電器。這4個產業最終資本品進口總量占全部最終資本品進口總量的97.8%。

最后,政府消費顯著影響到最終消費品進口的產業有5個,即食品及相關農業、林業和漁業,化工產品,陶瓷、水泥制品、相關礦業,通用機械,運輸設備。這5個產業最終消費品進口總量占全部最終消費品進口總量的74.03%。

通過固定效應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也可以得到控制變量對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提升的檢驗結果(見表2-6)。控制變量組中的固定資產投資對中國不同產業不同類型產品進口的影響相對較低,而人民幣升值以及該產業各類產品的進口需求程度將對提升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有著顯著的作用。

表2-6 控制變量組對不同產業不同類型產品進口規模有著顯著影響的實證結果

注:???、??和?分別表示回歸方程的系數在1%、5%和10%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異于零。

總體來看,經濟快速增長、私人消費和政府消費對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能夠產生重要影響。其中,經濟快速增長能夠對提升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產生促進作用,政府消費對提升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具有的正向作用最為顯著,而私人消費的增長將降低中國的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同時,政府消費能夠對大部分不同產業不同類型產品的進口規模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政府消費支出是中國作為東亞市場提供者地位提升最為重要的促進因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都市| 都匀市| 博兴县| 安仁县| 定兴县| 浠水县| 呼伦贝尔市| 阿拉尔市| 永安市| 普兰县| 山东| 西乌珠穆沁旗| 安塞县| 阳城县| 德化县| 临江市| 吴江市| 贵溪市| 新化县| 子长县| 措美县| 游戏| 多伦县| 哈尔滨市| 长岛县| 黄冈市| 安远县| 漠河县| 太仓市| 内丘县| 芦溪县| 连云港市| 岱山县| 宁晋县| 全椒县| 柏乡县| 凭祥市| 海宁市| 和政县| 灵山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