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赴宴
- 大宋帝皇
- 本澤喵
- 2501字
- 2019-01-07 00:24:41
趙佶既然答應了去王晉卿哪里赴宴,自然要研究下原主的記憶以免出現(xiàn)什么疏漏。
其實人都是這樣,最了解自己的未必是身邊的親人,反而是每天廝混在一起的基友更知道品性。沒見現(xiàn)代的基友之間不都流行一句“比你媳婦都了解你”么。
不過趙佶和王詵的交集就是都對書法和繪畫十分狂熱,同時這二位的書畫水平也當?shù)蒙纤囆g家之名。同是搞藝術的自然就親近一些,而且這二位差著輩分還能愉快的一起逛青樓占了人生四大鐵之一。
讀過了原主的記憶后,趙佶也算放了心,王詵其實也有很長時間沒見過他了,十七歲沒有定性的少年有什么變化想來也算正常現(xiàn)象。而且略一思索趙佶便知道這王晉卿請他無非就是拉關系套近乎罷了,現(xiàn)在王詵不受哲宗趙煦待見,抱腿都抱到他這閑散王爺身上來了。
再說王詵,他本是北宋建國將領王全斌的后人,本身就是出于名門而且年少有才華,就被宋英宗趙曙捉了婿。把寶安公主下嫁給他王詵。奈何王詵雖然是個藝術家然而也是個渣男,逛青樓娶小妾氣公主,估計睡粉什么的都干過。結果就是寶安公主早亡,他們兩的兒子也沒保住。而且在公主病重期間這貨照吃照喝該玩玩該樂樂,一點也沒見有夫妻情分。反倒是公主臨死前還請求神宗恢復王詵的官職。
宋神宗為了安慰妹妹也只好恢復了他的官職,然而心里卻對王詵更加厭煩了。等神宗過世哲宗也僅恢復了他駙馬都尉的名分,掛了個太尉的閑職實際上手下半個兵都沒有。
如今年近過百的王詵也沒有資本折騰了,以前為蘇軾出頭打抱不平的勁頭也散了。他還真就是想找個大腿抱一抱,畢竟趙佶已經是他能抱到的最粗的腿了。
其實按理說寶安公主是神宗的同父同母的親妹妹趙佶的親姑姑,趙佶的原身怎么也該恨王詵才對。但這件事并沒有影響王詵和趙佶交好,也不能說趙佶沒心沒肺,畢竟寶安公主她在1080年就死了,而那個時候趙佶還沒有出生呢,相反大趙佶五歲的趙煦就對王詵愛理不理,所以也算是王詵有運氣吧。
為了這次壽宴,王詵還真沒少下血本。全府上下都動了起來,就為招待趙佶一人。然而王詵沒想到的是他費盡心機成全的卻另有其人。
再說趙佶,把系統(tǒng)的事情拋到腦后果然心情就好了不少。這次赴宴還是他穿越以來第一次走出王府,感覺還有一點興奮。
趙佶的排場不大只是騎馬帶了幾個護衛(wèi),后面跟著五七個幫閑提著禮物。
走在汴梁的大街上趙佶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仿佛回到了現(xiàn)代的民俗街旅游區(qū)一樣。街道兩邊的買賣鋪戶一家挨著一家,還只是晌午街上便行人如織,吆喝之聲不絕于耳,一派繁華安定的景象。
以前只在書本上看過,說北宋經濟發(fā)達且鼓勵商業(yè),是漢人封建王朝的一個巔峰。趙佶還真沒想到千年前的汴梁竟然能繁華到這種程度,這讓他在心底給前輩們點了個贊。
小廝在前面牽馬,趙佶在馬上悠哉游哉的享受城市風光。他還納悶自己這次出行未駕車輦,也無人鳴鑼開道,怎么這些行人都自動給他們讓出一條通路,難道汴梁城的人都認得原主不成?
其實他這一行人鮮衣怒馬,雖然并不張揚可百姓們也是避而遠之。此時的東京城就和后世的帝都一樣,一塊磚扔下去都能砸到兩個官員。見這種穿綢裹緞又有資格城內騎馬的不是那位相公的衙內就是皇親,那個不長眼的敢擋著路惹禍上身。
閑言少敘,趙佶來到了駙馬都尉府。王詵以大禮相待,兩人寒暄幾句之后趙佶便被邀請到了大堂之上,一番虛禮之后,王詵的壽宴開席。
為了請趙佶王詵也是當真下了本錢,熊掌鹿筋駝峰燕窩海參瑤柱鮑魚烏參,竟是生生的湊了個八珍。這些東西不要說趙佶了,就是原主的記憶中也沒吃過幾次。
這不是說端王土鱉,而是原主那點俸祿基本都花在追求藝術上了。維持王府本身花銷也不小,像這等奢侈的酒席往少說也要幾千貫,哪怕是皇帝趙煦也不敢說常吃。
趙佶初時還有些扭捏,三杯“眉壽”下再有王詵熱情相邀,他也是放開了吃喝。大宋的酒桌文化還是很潮的尤其是和文人雅士扯上邊,就比如說眼前有歌舞表演,一旁還有人撫琴助興。
原主的記憶里這類宴會是沒少參加,可趙佶覺得新鮮啊。不但面對這些珍惜食材胃口大開,還時不時的對那些歌姬舞女叫一聲好。
這讓今天做東的王詵感覺十分滿意了,這就是他的目的啊。交好趙佶才能讓那些同僚看到寶安公主雖然死了,但他王詵還是皇親還能和親王一起飲宴做樂。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兩人都吃飽喝足,王詵吩咐小廝撤下酒筵,二人在移步王詵的書房品茶休息。趙佶按著原主的記憶和習慣率先就開啟話題與王詵交流起了書法和繪畫。王詵也是健談之人,而且說起這些文人雅事自是興趣滿滿。
二人越談越高興越談越投機,趙佶沒有想到原主留下的對藝術的執(zhí)著竟如此強烈,以至于他居然在此時全盤吸收了原主書法和繪畫的遺產。甚至在有了后世的眼光之后對這方面的理解更上層樓,真真讓不喜歡這些的趙佶哭笑不得。
王詵在藝術面前也忘記了本來的目的,在高興之下?lián)]毫潑墨寫了一篇書法來抒發(fā)自己的心情,趙佶在一邊欣賞自然少不了一番商業(yè)吹捧。
恰在此時,駙馬府的管家提來一個檀木盒子。對王詵說道:“玉獅子做好了,請?zhí)具^目。”說罷就拿出一個栩栩如生的玉獅子遞到了王詵的面前。
王詵接過端詳一下,就遞給了趙佶,同時說道:“這是東京第一玉器行榮寶齋的手藝果真巧奪天工,王爺以為如何?”
趙佶接過玉獅子把玩,腦海中卻一下多出了些玉器知識。不由得脫口而出道:“這是上好的羊脂玉啊。”
那管家說道:“太尉,榮寶齋說這對玉獅子便送與太尉做為壽禮了。”
王詵卻說道:“那玉龍筆架可曾一并送來?”
管家說道:“榮寶齋說明日才能送來。”
還未等再說話,便聽趙佶在一邊說道:“做工如此精致,難得!難得呀!”
王詵見趙佶喜歡連忙說道:“既然王爺喜歡,就待明日玉龍筆架送來一并贈與王爺賞玩。”
趙佶笑著說道:“這樣好么?君子不奪人所愛啊。”
王詵說道:“一件玩物而已有甚么要緊,倒是王爺贈與的鐘可大手書的<靈飛經>價值連城。”
趙佶微笑不語,他之前就是因為不喜歡那些書畫才決定送王詵幾副的,鐘紹京鐘可大其人他真不知道是誰,只以為是個不知名選手。直到全盤吸收了原主關于書畫的記憶才知道自己送出去的有多值錢。此時他的腦海里回蕩著那首經典的“多么痛的領悟”的bgm。
送出去的東西潑出去的水,再怎么說王爺?shù)拿孀舆€是要維護的,趙佶再心痛也只能忍了。不過能收回來一對玉獅子一個玉龍筆架也算可以,總不至于太虧就是了。
天近傍晚趙佶告辭回府,結束了自己大宋生涯的第一次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