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演戰略:重新定義企業生命周期
- 路江涌
- 10字
- 2019-01-03 16:19:25
第2章 共演戰略四要素
管理:復雜事情簡單做
1.笛卡爾方法
近代科學的思想奠基人之一勒內·笛卡爾提出了對科學研究至關重要的研究方法——笛卡爾方法。如果一個問題過于復雜,以至于一下子難以解決,那么就將原問題分解成一些足夠小的問題,然后再分別解決。笛卡爾方法指導了近代和現代科學的發展。例如,科學家對生命科學的分析使用的就是這種方法??茖W家首先在宏觀解剖學層次上進行分析,然后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在組織學層次上進行分析,最后在化學層次上進行分析。[1]
然而,笛卡爾方法的一個假設是,當所有分割的問題都被解決之后,系統還可以恢復原狀或重新組合起來,或者說,分割的各問題的解答之和就給出了一個對整體問題的答案。這個假設對于簡單系統也許成立,但對于復雜系統,情況并不是這樣的。
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是盲人摸象。盲人摸象的故事里有六個盲人,他們分別摸到大象的不同部位,于是他們各自認為大象像繩子、柱子、扇子等。這個故事中缺了什么?缺了一個能夠綜合六個盲人的意見并形成整體概念的人。換句話說,面對大象這個復雜系統,盲人們不僅要把大象分為幾個部分進行研究,還要進行整合,研究復雜系統各部分間的關系和作用機制。這個整合的部分卻沒能出現在盲人摸象的故事里。盲人摸象的故事最早出現在佛教《大涅槃經》里,據說東漢就傳到了中國。然而,在之后的2000年里,我們大多數人只是嘲笑故事里的盲人,卻沒有想到我們自己也可能是這樣的“盲人”。
復雜系統的一個特點是,總體總是大于部分之和。以生命體為例,當系統被分解后,某些東西(包括生命本身)就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在分解過程中,許多關鍵性的步驟是不可逆轉的。當然,這些局限并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使用笛卡爾方法,因為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直接研究一個復雜的系統。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還沒有達到通過一個研究就能夠理解復雜事物的全部特性的程度,因而只能夠通過對事物進行分解研究,然后整合。
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笛卡爾方法的局限性。當我們把一個生命系統或復雜系統分解成各個部分時,我們常犯的錯誤是做不好分解研究后的整合,或者說分解研究沒有進行整合。因此,我們必須注意各個部分之間的相互依賴性,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包括生命體在內的很多系統理解為真正的復雜系統。
復雜系統是由大量相互作用的組成部分構成的系統,和整個系統比起來,組成部分相對簡單,組成部分之間沒有全局性通信,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導致了復雜行為。[2]復雜系統的定義中有幾個關鍵詞:組成部分、相互作用、全局性通信和復雜行為。
我們可以把企業及其環境理解為一個復雜系統。首先,企業的戰略行為屬于復雜行為,具有不確定性和不連續性;其次,企業和環境組成的復雜系統內沒有全局性通信,也就是說,沒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可以事先為這個復雜系統做出明確的規劃;最后,這個復雜系統是由一些部分組成的,這些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不是部分的簡單相加)構成企業戰略的整體。
對復雜系統內各要素的整合很重要,但在整合之前,我們必須先理解組成復雜系統的要素,也就是盲人摸象故事里組成大象的各個部位。那么,組成企業管理這頭“大象”的要素是什么呢?
2.管理中的人和事
首先,管理就涉及的對象而言,無非是人和事兩類。管理就是要把人和事的關系理順、管好。關于管理有一種說法叫“管人理事”,強調把人管住,把事理順;關于管理的另一種說法叫“管事理人”,強調把事管住,把人理順。這兩種說法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偏頗之處。實際上,人和事構成了管理的要素,管理的目標是不僅僅是人和事這兩大要素,而且包括它們內部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即人與人的關系、事與事的關系、人與事的關系。
“管理”包括兩個字“管”和“理”?!肮堋钡脑庵皇侵袊糯囊环N管樂器,起初用玉制成,后改用竹,有六孔,長一尺。管樂器的原理是用特定的形狀引導氣流,發出不同的聲音;“管”的原意之二是通過管樂器的演奏,與人體器官各種功能相諧振。所以,“管”既有疏導事物(氣流)的意思,又有人與人之間協同的意思。
“理”原意之一是物質本身的紋路、層次、次序和規律。所以,研究物質運動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叫物理學;研究生命運動一般規律和生命基本結構的學科叫生理學?!袄怼痹庵枪糯耐饨还倜撠焸鬟f國書等外交事宜。所以,“理”也是既有探究事物本身規律的意思,又有維護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意思。
例如,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曾提出著名的聯想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3]搭班子,講的是把管理的核心團隊建立起來,主要考慮的是構成核心團隊的人,但也要考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定戰略,講的是把企業發展的方向定下來,主要考慮的是構成戰略的事,但也要考慮企業的人能否干成這些事;帶隊伍,講的是戰略的執行,主要考慮的是怎么把定下來的事干成,但也要考慮隊伍之間的關系。
其次,我們說企業戰略管理是一個復雜系統,不僅僅是因為戰略管理涉及人和事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還是因為戰略管理不僅要考慮企業內部也要考慮企業外部。
我們還回到“管理”二字的原意。“管”作為一種樂器,有內部結構和外部環境。管樂器之所以能夠發聲,是內部和外部氣流交互作用的結果;人之所以能夠讓管樂器發聲,也是人體內部和外部氣流交互作用的結果。“理”作為一種規律,涉及的不僅僅是事物本身的結構,更重要的是事物之間的作用規律。
以物理學為例,發展到今天,物理學理論有四個基本要素:質量、能量、力和它們背后的基本粒子。愛因斯坦發現的質能公式E=mc2(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質量,c代表光的速度)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統一了質量和能量之間的關系。愛因斯坦認為能量與質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物體質量的改變,會使能量發生相應的改變,而物體能量的改變,也會使質量發生相應的改變。
復雜系統定義中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簡單運作規則。人們相信,在復雜的世界背后有簡單的運作規則。例如,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的最終目標是找到“大統一理論”(grand unif ied theories)。是要統一些什么?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一是物理規律的統一;二是物質本源的統一;三是相互作用的統一。以相互作用為例,微觀粒子之間存在四種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理論上宇宙間所有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作用力來解釋。科學家希望研究四種作用力之間聯系與統一,尋找能統一說明四種相互作用力的理論,即大統一理論。
宇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復雜系統,不同維度上的規律很難用一個統一的理論來解釋。然而,理解宇宙是由質量、能量、力和粒子等基本要素組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先理解宇宙的組成要素,科學家才能發現反映這些要素間關系的普遍規律。如果現在的科學家還像古希臘哲學家那樣,認為宇宙是由水組成的,[4]那么發現解釋宇宙中基本力的大統一理論只能是癡人說夢了。
和理解宇宙一樣,討論構成戰略基本要素的目的就是,先理解戰略這個復雜系統的組成部分,再理解這些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茖W界評價一個理論的最高標準是“簡約美”。著名的奧卡姆剃刀原理強調“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本書的目的就是探索企業從創業到卓越之路上的“簡單理論”。
從管理的組成部分(人和事)和組成部分之間的邊界(內和外)兩個維度考慮,戰略管理包含四個構成要素:用戶、組織、市場、產品。用戶是企業外部的人,組織是企業內部的人,市場是企業外部的事,產品是企業內部的事。

圖2-1 共演戰略四要素
雖然在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日益發展的今天,企業的內外邊界和人事邊界經常融合在一起,但用“人和事”以及“內和外”兩個維度把共演戰略的對象分為四個要素(見圖2-1),有助于管理者簡化戰略思維,抓住管理核心。
把戰略要素分成“人和事”與“內和外”兩個維度,以及用戶、組織、產品、市場四個要素,一個重要目標是從一個“簡單”的框架開始,幫助我們理解企業戰略這個“復雜”的問題。
有一個說法:“復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復做,你就是行家;重復的事情認真做,你就是贏家?!弊銎髽I,目標不是成為能夠用簡單而優美的公式解釋宇宙奧秘的專家,也不是要成為有庖丁解牛功力的行家,而是要成為贏家。要想成為贏家,同時也得是專家和行家,要有從復雜中尋找簡單的能力,要有把簡單的事情千錘百煉的耐力,還要有用心做事的心力。
復雜的事情簡單做,實質上就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茖W的目標是追尋真理,所謂真理,可以理解成宇宙中的確定性規律,或者至少是限定范圍內的確定性規律。在哲學中,有“第一原理”的表述,亞里士多德說:“在每一系統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個最基本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省略或刪除,也不能被違反?!?/p>
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喜歡用第一原理來思考問題。他說,當遇到創業和創新方面的難題時,他通常用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也就是說,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質,然后再從本質一層層往上走。換句話說,任何事物都有一個起源,這個起源是唯一的、確定性的,事物的后續發展可能是不確定的、復雜的,但如果能找到這個確定性的起源,就有了認識復雜事物的基礎,有了應對不確定性的辦法。

圖2-2 在復雜中尋找簡單
如果我們把“在復雜中尋找簡單”這句話應用到企業戰略四要素中,可以得出圖2-2的框架。通常來說,在商業世界,人比較復雜,事情相對簡單。所以說,需要用相對簡單的方式處理人之間的關系,用相對復雜的方式處理事情間的關系。于是,這就是圖2-2右側和下側“簡單”和“復雜”的意思。
關于用戶,我們可以記住這樣一句話,“把復雜留給自己,讓用戶體驗簡單”。2017年9月發布的iPhone X集合了無線充電、Face ID、人工智能芯片等黑科技,運用這些復雜科技的目的是讓用戶擁有隨手充電、刷臉開機等簡便的體驗。
關于組織,復雜和簡單的關系可以理解為“用簡單規則,賦予組織應對復雜的能力”。我們提到過,復雜系統中有效的組織形式是自組織,有效的治理手段是自治理。自組織和自治理背后是簡單的規則,這些反映了人性和組織本質的簡單規則能夠提高組織運行效率。例如,在谷歌等公司實行的OKR(目標與關鍵成果法)比KPI(關鍵績效指標)更有助于企業應對復雜的情況。
關于產品,我們可以借用那句“復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復做,重復的事情認真做”。企業做產品,就是要在復雜的產業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自己擅長的“簡單”的事情,長期堅持重復做這個事情,用心做這個事情。在德國和北歐,有很多被稱作“隱形冠軍”的企業,在某一個細分市場中專心致志地耕耘了幾十年、上百年,打造出了極致的產品。
我們可以把市場理解成一個生態,而復雜生態總是由簡單的規律所支撐。例如,進化論認為自然界發展的規律只有八個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的“宇宙社會學”則認為,宇宙的文明生態也只有兩條基本公理:一是,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二是,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所以,我們可以用“遵循簡單規律、應對復雜生態”來理解市場中的簡單和復雜關系。
簡單的事情重復做,實質上就是在不連續性中尋找連續性。實踐的目標是驗證和修正科學發現,就是把科學成果用到日常生活中,再把實踐中發現的和科學不符的現象反饋給科學體系,幫助拓展科學邊界。
關于不連續性,在哲學中有“科學范式轉換”的表述,這個概念是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提出的。范式指常規科學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范,是從事某一科學的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我們可以理解成,每一個“科學范式”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第一原理”基礎上的。然而,科學范式會隨著科學的進步發生改變,科學范式的突破導致科學革命,從而使科學獲得一個全新的面貌。
作為創業者和企業家,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商業范式”,包括這個時代企業所賴以運作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規范,是這個時代企業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每個“商業范式”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第一原理”基礎上的。然而,商業范式會隨著商業的進步發生改變,范式的突破導致商業革命,從而使商業獲得一個全新的面貌。歷史上,工業革命、信息革命都稱得上是“商業范式的轉換”。在商業范式轉換前后,商業的第一原理發生了變化,原來商業范式中的確定性可能變成了不確定性,原來商業范式中的連續性可能變成了不連續性。
重復的事情認真做,實質上就是匠心精神,格物致知,用心體會重復的事情中的不確定性和不連續性,為應對未來新的不確定性和不連續性做好準備。
[1] 弗里德里?!た死?混沌與秩序:生物系統的復雜結構[M].柯志陽,吳彤,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10.
[2] 梅拉妮·米歇爾.復雜.[M]唐璐,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3] 張濤.柳問:柳傳志的管理三要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4] 弗蘭克·梯利.西方哲學史[M].賈辰陽,解本遠,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