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管理、職業化經營與家族企業傳承
- 劉靜
- 1410字
- 2019-01-03 15:59:39
1.2 有關家族管理和職業化經營的爭論
管理理論的相關研究中有一個核心問題是:為什么有些企業的績效要優于其他企業?目前,與家族企業相關的研究中,有大量的成果都圍繞家族企業與非家族企業的比較展開,而對家族企業內部差異的比較研究很少,而且目前這些研究大部分也是依據過往的經驗來推測分析,缺乏有力的實證驗證。這些研究在分析家族企業的特點時,往往下意識地認為不同家族企業是同質性的個體,并沒有考慮到家族企業之間的異質性。
然而家族企業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特別是涉及家族管理問題。為了能夠讓家族的資產不斷擴大同時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企業掌權者會在家族成員之間以及家族成員和非家族成員之間進行控制經營權的優化調整。可以說,控制經營權是研究家族企業績效的核心問題。不同的家族企業的權力結構可能截然不同,由此影響企業的戰略選擇和經營績效。
雖然在研究家族企業時,家族管理總是占據重要位置,但“企業行為是否受到家族管理的影響”這一問題始終沒有統一的答案。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錢德勒(Chandler)和杰森(Jensen)等人在家族企業績效的問題上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錢德勒基于對發達經濟體的研究提出:家族企業由于家族管理導致管理上的無效性,削弱了競爭力,而職業化經營則能帶來高效率。然而,杰森等人基于委托代理理論提出:家族管理具備更好的監控能力和更強的提升企業價值的動機,因此能緩和大部分的委托代理矛盾,反而提升家族企業的管理效率。
圍繞這一核心爭論點,學者們進行了很多后續研究,但家族企業績效的核心爭論至今仍然存在。
錢德勒陣營的擁護者們提出家族管理會激化控股股東和小股東之間的矛盾,加劇第二類委托代理問題。
同時,家族管理者會過于強化社會情感財富而損害企業管理效率。
杰森等人陣營的擁護者則強調職業化經營中,職業經理人的參與造成了一定程度上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降低了家族企業的管理效率。
雖然在錢德勒和杰森之后,很多學者也就家族管理對家族企業績效的影響展開了研究,但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理論推斷層面,缺乏有力的實證論證,很少有研究從實證的角度來解釋家族管理和職業化經營對家族企業績效的影響機制。而且相較于對家族企業績效的研究,很少有學者研究家族管理對企業戰略的影響,相應的實證研究更是幾乎沒有 。在家族管理和職業化經營兩種治理特征下,家族企業戰略行為特點有哪些?這些戰略行為是否會影響家族企業績效?有學者已經在研究中提出家族企業在戰略選擇上呈現特殊的偏好
,但是很少有人研究這些戰略偏好在家族管理和企業績效的影響關系中發揮的作用。
制度理論認為家族企業績效不僅和企業內部因素有關,還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諸如法律環境的健全程度以及外部投融資的可得性。已有研究表明,在發達資本市場,家族管理在緩解委托代理問題的同時不會對企業的決策效率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
然而在新興資本市場的家族企業,家族管理對于企業績效有何影響?目前尚沒有系統的研究。尤其是分析家族企業內部治理特征時,幾乎沒有人站在對比家族管理和職業化經營的方向來對家族企業能否得到高效的治理進行探討分析。此外,創始人和繼任家族管理者的績效差異有目共睹,然而其背后真正的原因卻很少有人研究。
為什么繼任家族管理者接管之后的企業績效往往要低于家族企業創始人在位期間的企業績效?家族企業創始人和繼任管理者在對家族控制和企業戰略選擇的影響上是否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是否是導致代際績效差異的原因?這些問題在現有的家族企業理論研究中均沒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