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君祖易斷全書(套裝共2冊)
- 劉君祖
- 12204字
- 2019-06-26 18:59:33
13.天火同人(
)
同人卦為全《易》第十三卦,下接大有卦,兩卦相綜一體,揭示世界大同、國際和平的宗旨。同人之同,大有之大,合起來即稱“大同”。《禮記·禮運大同篇》稱:“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不分年齡、性別、健康及家庭狀況,都有社會最合宜的照顧,只要同樣是人,理應大家都有。人人都有也應有的是什么?良知良能、自在佛性、平等尊嚴、天賦人權,孟子說的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春秋太平世的“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總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人于此處求大同,即可和平共存,天下太平。
《易經》在先,《禮記》成書在后,孔子的“大同”思想源于同人、大有二卦,約百字的大同世界的描述,全可于卦爻中找到印證。
《序卦傳》稱:“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否之非人,環境黑暗,人性沉淪,群策群力傾否后,回復人性光輝,建立全面和諧的人際關系。祥和社會一定吸引各種資源聚集,如百川匯海而成其大。泰極否來的大起大落,肇因于區域流通,同人大有則向全球開放,格局更廣闊無邊。
《雜卦傳》稱:“大有,眾也;同人,親也。”大有強調眾生平等,同人標榜人際親和。“風天小畜”稱寡,“火天大有”稱眾,不患寡而患不均,均無貧和無寡,大有既均且和,故稱“眾”。《雜卦傳》又稱:“親寡,旅也……訟,不親也。”異域漂泊,舉目少親;兩造爭訟,關系惡劣。“天水”為“訟”,“天火”為“同人”,親與不親,有其卦象卦理在。
同人卦六爻全變成師卦(),勞師動眾,兵戈不息;大有卦六爻全變成比卦(
),強權外交,縱橫捭闔。師、比為國際爭霸,同人、大有為國際和平,正是霸道與王道之分,性質完全相反。師、比卦序第七第八,同人、大有為十三、十四,先霸而后王,也是文明發展的順序,沒有足以稱霸的實力,奢言王道便成迂腐。中國向有大同世界的王道理想,國力蒸蒸日上之時,宣稱永不稱霸,并非韜光養晦的策略,而有其深刻的文化根底與歷史洞察。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同人卦卦名與卦辭連成一氣,將“同人”二字作動詞用,直接稱“同人于野”,與“履虎尾”、“否之匪人”、“艮其背”類似,強調全卦行動的重點。“否之匪人”,已申明官箴不肅,當朝昏昧腐敗,“傾否”后同人的對象自然在野不在朝,所謂“禮失而求諸野”,民間還有許多值得開發結納的人士。坤卦“上六”“龍戰于野”,象征世界大戰,遍地烽火;“同人于野”,顯現世界和平,連最荒僻的鄉野都一片祥和。古代國中稱邑,城外為郊,郊外為野,由邑至野代表往外推擴的歷程。只要世人同心同德,反對戰爭殺戮,終有一日“利涉大川”,能渡過彼岸,締造國際和平。否卦卦辭稱:“不利君子貞。”同人卦辭稱:“利君子貞。”時代風氣轉好,正人君子又可以固守正道而行了!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為一陰五陽之卦,唯一的陰爻“六二”為全卦之主,與上卦“九五”之君相應與,故稱“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有鄭重其事之意。小畜、大有之《彖傳》亦稱:曰小畜,曰大有。《禮運大同篇》最后稱:“是謂大同。”《彖傳》釋經,重結構分析,指出六爻間的主從關系,值得細品玩味。“六二”為下卦、內卦離明的中心,象征民間或內心中的文明智慧,必須結合上卦、外卦乾剛的勇健行動,才能發揮效力,渡過重大險難,故稱“乾行也”。內文明、外剛健,“六二”、“九五”中正相應與,君子處于這么好的大環境,當然應該依正道辦事。同人時離明在下,本身無權,必須說服掌權者接受并
推行其理念,孔孟周游列國為此,董仲舒透過漢武帝獨尊儒術亦然。大有卦時文明在上,掌權者本身即具無上智慧,直接付諸實踐,不必再假手于人。
知識分子有理想抱負,要說服天下人實行其道并不容易,必須從同理心出發,深探人性的共同基礎,依此建立共識,才能成功。天下眾生形形色色,人各有志,通天下之志談何容易?《彖傳》末的論斷,《系辭上傳》第十章說得更清楚:“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下最深的功夫研究事理的機微,號召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奮斗合作,以成就偉大的事業,這才是《易經》的大用。世間一般怪力亂神、沉溺術數,只求個人趨吉避兇,絕非習《易》正道。
同人反戰,并非空言虛妄,而基于人性的本然。孟子見梁襄王后,出來跟人轉述襄王提問:“天下怎樣才能安定?”他回答:“定于一。”王又問:“孰能一之?”孟子再答:“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王再問:“孰能與之?”孟子最后答稱:“天下莫不與也!”定于一并非霸道的武力統一,而是王道的一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都討厭殘酷的殺戮。若有王者能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紛爭,天下萬民皆愿投奔和參與。“誠如是也,民歸之,猶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所謂仁者無敵,孟子說的不是空話。唐朝李華著名的《吊古戰場文》有言:“蒼蒼蒸民,誰無父母?提攜捧負,畏其不壽。”天下父母心,費盡辛苦拉拔子女長大,誰真正愿意他們戰死沙場?
《象》曰: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
同人上乾卦為天,下離卦為火,稱“天與火,同人”,表示自然天道與人類文明交融為一。與為“民胞物與”的與、“承乘應與”的與,真的是天下莫不與也!上卦乾陽之氣往上,下卦離火也往上燒,發展方向相同,和訟卦天與水違行正相反,所以同人親,訟不親。《文言傳》稱:“水流濕,火就燥……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亦各從其類也。”離為日為火,“本乎天”;坎為陷為水,“本乎地”,物以類聚,自然相親近。
乾卦先天方位在南,離卦后天方位在南,二卦算是先后天同位的關系。先天屬體,后天為用,天火體用合一,天道為體,人文為用,也是同人卦的含義。八卦在序卦中最后出現的,就是三畫的離卦,顯示智慧與文明需演化甚久,才能誕生。
人類繁衍于大地之上,形成各個不同的民族,血統、語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習慣各異,互相交往極易起沖突。小焉者像臺灣的族群矛盾,大焉者如基督徒和伊斯蘭教徒的宗教戰爭,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很多困擾和苦難。有志者欲推動世界和平,首先必須分門別類透徹研究各民族的風土人情,在理解尊重的基礎上善意互動,才有大同的可能。“類族辨物”也是個人或組織擴展人脈的基本功,所有交往的對象都必須有廣泛且深入的了解。
師、比二卦始有國家,國家是武力造就。同人、大有二卦論及民族文化,則為長期自然形成,根深柢固,影響更大。民族主義雖非究竟,感染力強不容忽視,也絕對無法繞過而奢談世界主義。
占例
● 2000年4月下旬,我精讀《系辭傳》,每一章都以易占算其主旨。《上傳》末章精粹之極,啟發我甚深,還因此寫過一篇闡發易象體例的長文《明道若昧》,就此終生嗜《易》,無怨無悔。當時占象為不變的同人卦,解得可真切!傳文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處處強調“通天下之志”、“同人于野”的重要,人生在世,當積極團結奮斗,為群眾謀福。
● 1995年12月下旬,我在一媒體聚會場合遇到詹宏志,他是有名的出版企劃高手,正創辦計算機家庭雜志《PC home》,順便問我成敗如何及經營策略。我占得不變的同人卦,“同人于野”,“通天下之志”,“類族辨物”,以精確掌握計算機族的需求,應可“利涉大川,利君子貞”。下卦離中虛,也是網絡縱橫之象,切合計算機推廣的景觀。時隔多年,這份雜志確實辦得不錯,擁有相當的影響力。
● 2010年12月初,我和妻子赴日本京都觀光,以慶祝結婚三十周年。在龍安寺方丈庭園靜觀白沙鋪地的枯山水,十五塊形狀各異的石頭分布各處,呈現空靈安靜的美感。我凝神冥想,然后以手機起占:眼前景物意境如何?得出不變的同人卦。“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卦辭一語道盡石庭風采,那些分布在白沙海中的孤立石島,像不像世界的八大文明區塊,遙遙屹立,又靈氣流通?
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象》曰:出門同人,又誰咎也?
“初九”為同人之初,先將自己門內的人際關系料理好;然后再出門交朋友,由內而外,次序井然,誰都不能說不對,可獲無咎。《大學》講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道理與此相同。本爻爻變為遁卦(),若門內之事不治,則無立足根基,何以向外開放?同人于野應勇敢面對,積極進取,不可隱遁逃避。
《禮運大同篇》末稱:“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很多人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治安良好來解釋,完全搞錯了意思。其實這句講的是國家對外門戶開放,和平互動交流,也就是“出門同人”。外戶閉則為鎖國,成了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非大同世界所尚。全篇以此句為大同定位作結,何等重要,哪里只是在講小小的治安呢?
六二。同人于宗,吝。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六二”為下卦離明中心,上與“九五”之君中正相應與,《彖傳》中極力稱許推重,為同人卦的主爻,照講應該很好。可是爻辭卻以拘礙小器的吝道稱之,認定發展有限,這是什么道理?卦為大環境,有其宏觀設想,爻代表個體,落實起來總有私利考慮。履卦“六三”亦為柔履剛的主爻,卦有期許,爻辭卻遭虎噬而大兇。同宗血緣關系密切,中心思想相近,難免聚內排外,“六二”和“九五”相應與,卻與其他陽爻不親,易起沖突爭奪。大同社會的理想為:“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六二”“同人于宗”,獨親其親,獨子其子,老吾老不能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不能以及人之幼,遂落入自私狹隘的吝道。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
《象》曰:伏戎于莽,敵剛也;三歲不興,安行也。
“九三”過剛不中,乘于唯一陰爻“六二”之上,占地利之便,頗思與“九五”爭奪“六二”,明著干不行,來暗的設伏偷襲。在野外莽林間埋伏重兵,準備“九五”經過時出其不意攻擊,為求萬全計,先攀爬上山陵高處暸望敵情,發現“九五”實力堅強,無懈可擊,只有放棄圖謀,安分老實,三年內都不敢再挑釁興兵作戰。本爻動,恰值宜變成無妄卦(),舉事一定沒有希望,不敢妄想妄動。
同人卦各爻多稱“同人”,“九三”爻辭則否,顯然沒有與人和合的想法,為圖私利而起殺機。《禮運大同篇》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正為此爻之象,“三歲不興”即“謀閉而不興”,據其非有為賊為盜,欺名盜世、大盜盜國皆是。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臣弒其君,子弒其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都是盜竊之行啊!
占例
● 2006年11月18日,臺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玲隨夫婿赴高雄站臺助選,返程經臺南山區途中,遭遇重大車禍,不僅左手截肢,尚有性命之虞。其弟邵崇齡為知名易學家,探視姐姐時占問吉兇,得出同人卦“九三”爻變,成無妄卦。在野助陣為“同人于野”,卻不幸遇到藏于山林中的殺機,真是無妄之災。“三歲不興”,似乎指三年之久都不能康復行動。后來,臺灣不分藍綠,許多人為其念禱祈福,居然起死回生,沒太久就下床站立行動。無妄涉及心念,用心真誠可致奇跡,人的心力真正不可思議?
● 2007年2月中旬,我女兒真儀臺大外文系將畢業,欲申請出國留學,赴英或赴美攻讀文藝復興時期的英國文學,焦心等待“愛的迷熏”(Admission),我幫她算了一堆卦,居然大滿貫全中。其中問美國諸校會寄入學許可來嗎?得出同人卦“九三”爻變,成無妄卦。中伏受阻,沒有希望成功,三年內都不可行。果然申請的美國學校全軍覆沒,最后去了卦象甚佳的英國牛津大學。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象》曰:乘其墉,義弗克也;其吉,則困而反則也。
“九四”陽居陰位,剛而能柔,夾處于相爭的“九三”、“九五”兩爻之間,想左右逢源、兩邊討好而得利。爻辭亦不言“同人”,騎乘在高高的城墻上觀望形勢,擁兵自重,正是典型的騎墻派。由于“九五”之君實力堅強,“九三”暗算不成知難而退,“九四”也沒便宜可撿,無法發動攻擊。這對“九四”其實是好,受困之后懂得回歸正道法則,反而獲吉。
《禮記·禮運》全篇簡述完大同理想后,接著談小康現狀以為對照:“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君位傳于子弟,形成家天下的體制,擁兵自重以相攻伐,影響萬國不寧。這不正是同人卦“九四”的居心及行為嗎?本爻變,為家人卦(),由同人的“天下為公”退縮為“天下為家”,私心自用,妨礙國際和平的建立。“困而反則”之“則”,實即“乾元用九,乃見天則”之“則”,群龍無首,眾生平等,容不得專權壟斷,惹是生非。
同人卦中“九三”、“九四”均屬人位,竟然皆不言“同人”,可見化私為公推行大同之難。
占例
● 1997年10月中旬,我問了一系列千年之后文明發展的問題,其中俄羅斯東正教文明的占象為同人卦“九四”爻動,有家人卦之象。俄國曾為人見人畏的世界強邦,冷戰結束后國力衰頹,似已無力主導世局,難道往后千年都是如此?“乘其墉,弗克攻”,在主要相爭的文明國家間自據一方,猶疑依違,以保障本身最大的利益?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后笑,大師克相遇。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師相遇,言相克也。
“九五”居同人卦君位,與“六二”中正相應與,卻遭“九三”設伏暗算、“九四”騎墻觀望,橫逆阻礙重重,好在實力堅強無匹,足以威懾反叛,而與“六二”相遇合。先號咷大哭,而后笑逐顏開,歷盡辛苦才如愿以償。“相遇”為姤卦邂逅之意,以卦中含卦的互卦理論來看,同人卦中本含有兩個姤卦:二、三、四、五爻合成姤(),二至上爻亦合成姤,其中“六二”都是一陰遇五陽的關鍵角色。“同人之先”是略稱,“以中直”,是強調“九五”中道且正直,故能經得起磨難考驗終獲成功。本爻變,為離卦(
),繼續光明,大業不受影響。
由同人卦二至五爻的刀光劍影,可見推行大同的不易,沒有主導者強大武備做后盾,根本不可能成事。人類文明的發展態勢,一定是先霸而后王,必得有足以稱霸的實力而不稱霸,才能實現王道。
《系辭上傳》第八章中稱:“同人先號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孔子選講同人卦“九五”,特別看重與“六二”情誼的堅定,雖時空隔閡及遭遇困阻,亦不改其志。交友之道貴默契相知,同心同德的力量,可斬斷世間一切堅剛的障礙,出自肺腑的言語,像蘭花般的芬芳,“義結金蘭”的成語由此而來。
占例
● 1997年8月中,我占問整部《系辭傳》的價值定位,得出同人卦“九五”爻動,有離卦之象。“遇同人之離”,《系傳》主旨在“通天下之志”,在文明永續光照四方,寄望后世大人君子實現天下為公的王道理想。
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上九”為同人之終,“郊”為城外人煙較少之處。由“同人于門”、“于宗”,終于從城內推廣到城外,但仍未及于更廣闊的曠野之地。換句話說,卦辭所希望的“同人于野”未竟全功,通天下之志沒能實現,故稱“志未得”;但畢竟已努力過,所以無怨無悔。這就是卦的全盤理想與爻的實際表現的差異,建立大同世界只能盡其在我,永遠也難百分之百完成。本爻爻變,為革卦(),人革天命,已經充分展現人的意志和創造力,也確實帶來了周遭環境很大的改變。
舉例來說,歐洲在過去五百年間戰火不斷,人民痛苦不堪,經過多年的努力,成立統一貨幣的歐元區,就是“同人于郊”。歐洲一體化以后,內部不容易再發生生靈涂炭的戰爭,但歐洲以外仍可能沖突,“同人于野”還是辦不到。依此發想,亞洲有朝一日可能發行亞元嗎?全世界未來會出現“人元”嗎?同人于郊已經很不容易,同人于野更是遙遙無期啊!
占例
● 2008年9月中,金融風暴全面爆發,全球經濟皆受嚴重影響。我當時針對世界經濟未來五年的情勢占了卦,其中2012年世界經濟為同人卦“上九”爻動,有革卦之象。“同人于郊,志未得”,是說全球自由貿易已走到極致,將要窮則變了嗎?“郊”在“邑”外,未及于“野”,是說區域保護主義將盛行,區域與區域間則壁壘分明?
同人卦多爻變占例之探討
同人全卦六爻的基本理論及實用占例已介紹完畢,往下再探討更復雜的二爻至六爻變的情形。
二爻變占例
占事遇一卦中任意二爻動,若其中一爻值宜變,為主變量,加重考慮該爻爻辭。若皆不值宜變,參考本卦卦辭卦象,及二爻爻辭以判斷。二爻齊變所成之卦的卦象亦列參考。
● 2010年12月上旬,維基網絡泄密事件鬧得很大,我問對中美兩大國的影響。中國為不變的明夷卦(),“利艱貞”,韜光養晦以對。美國則為同人卦三、上爻動,齊變有隨卦(
)之象。同人卦天下文明,下離卦本有網絡縱橫之象,信息自由流通于國際間,很難強勢遏止。“九三”“伏戎于莽”,又“升其高陵”,挖掘深藏的真相并予曝光,大國中其暗算,亦難以有效處置。“上九”“同人于郊,志未得”,有些事情多少有所顧忌,不好公然推行了!隨卦內震,中心有主、外兌和悅溝通,暫時也只能聽之任之。
● 1995年中,我臺中的學生吳達人剛處社會,為母親養老金被親舅舅騙去做生意又倒閉,苦惱不堪,好容易向債務人取得房產質押第三順位,占問能否取得款項?為同人初、四爻動,有漸卦()之象。同人親也,貞我悔彼,“初九”“同人于門”,希望無咎;對方“九四”“乘其墉”,只求自利自保,全無親善之心,實不樂觀。兩年后親人對簿公堂,債務人宣告破產,一文錢也未取回。
● 2011年7月22日,挪威奧斯陸發生瘋狂殺人事件,兇手布雷維克以反伊斯蘭文化入侵為名,冷血屠戮七十多位白人同胞,被捕后堅不認錯,還受該國免除死刑的司法保障,真正豈有此理!我問該案發生后,三至五年的世景如何?為同人初、三爻動,齊變有否卦()之象。“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君子以類族辨物”。方今全球化的時代,大家都希望“出門同人”,與各民族國家的人群交往;然而“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總有殺機隱藏于幽暗處,窺伺情勢想謀害人,根本防不勝防。“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君子以儉德辟難”。依卦序否卦在同人卦之先,二卦情勢完全相反,“遇同人之否”,文明呈現大倒退,天地不交,人性泯滅矣!
“911”之后反恐十年,舉世投入無限的心力財力,結果西方自由社會的敵人不在外部的伊斯蘭,反而深藏于境內,合乎中國的太極思維:陽中有陰,陽極轉陰。種種弊端,太值得大家深刻反省了!
2012年8月24日挪威法院裁定,兇手精神正常,判21年有期徒刑定讞。
三爻變占例
占事遇卦中任意三爻動,變數已半,以三爻齊變所成之卦的卦象卦辭,與本卦的卦象卦辭合參,稱貞悔相爭。若三爻中一爻值宜變,為主變量,其爻辭影響較大,其他兩爻為次變量,影響較小。
● 2001年9月下旬,我針對“大衍之術”的筮法作深入探討,占問:大衍之數五十,與天地之數五十五之間,究竟是何關系?得出同人卦上卦三爻全變,貞悔相爭成明夷卦(),同人卦“上九”值宜變,又有革卦之象。同人卦下卦離為人的文明,大衍筮法由人所發明,可通天下之志,隨占者心念而精確顯象;上卦乾為天地自然之理,一至十數字的總和必為五十五。同人變明夷,內卦離明不變,外卦由乾天變坤地,人與天的關系落實為與地的聯系,“遇同人之明夷”,精妙顯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同人上下內外本是先后天同位、體用合一的關系,“上九”爻變成革卦,更明示筮法為人的智慧創造,既依天理,又有化裁之功。革卦的《大象傳》稱“治歷明時”,卦序四十九,與排序五十的鼎卦相綜一體,鼎的《大象傳》稱“正位凝命”。革故鼎新,明時正位,大衍筮法本由歷法推演而生。《系辭上傳》第九章專談筮法,即稱:“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于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后掛。”
全《易》排序第五十五的為豐卦,其《大象傳》稱:“君子以折獄致刑。”正是依天理終極審判之義,用大衍之數占出本卦后,若有變爻,須用天地之數五十五減去六爻序數總和,以所得差數決定宜變爻位,做出最后占斷。《易經》經傳的理氣象數精微奧妙,值得深入鉆研。
● 2003年間,我應邀到學生家聚餐,其中一位女生搞設計專業,是所謂在家上班的“舒活族”,感情生活一直不順,當時自己占未來五年可有突破,碰不碰得到Mr. Right(白馬王子)?得出同人卦初、四、上爻動,貞悔相爭成蹇卦(),同人卦“上九”值宜變,有革卦之象。“遇同人之蹇”,顯然交往不順利,仍然運途多舛。同人“上九”“同人于郊”,好男人太少,“志未得”。“初九”“出門同人”,不是沒有努力;“九四”“乘墉”、“弗克攻”,就是找不到理想對象。整體情勢好比一句詩:“望盡千帆皆不是。”徒呼奈何?事后五年的感情發展,果然如此。
● 1991年年初,我在那家出版公司勞神苦戰,元旦假期占問公司前途如何?得出同人卦,初、四、上爻動,貞悔相爭成蹇卦,同人“上九”值宜變,有革卦之象。“遇同人之蹇”,風雨同舟,前途多艱。“初九”“同人于門”,安內攘外;“九四”在股爭中東挪西靠,無力自主;終至“上九”“同人于郊,志未得”,空留遺憾。后事發展,全如此占。
● 2007年元旦,我依慣例占完政經大勢后,問自己當年各方面的發展。“謀食”為同人卦,三、五、上爻動,貞悔相爭成震卦()。同人“上九”值宜變,又有革卦之象。“遇同人之震”,積極往外開拓人脈,到處多跑跑,對工作生活有幫助。中間難免有些障礙不順,造成效果打折扣,例如“九三”“三歲不興”,“上九”“志未得”之類。由于“九五”實力俱在,應可攻克難關,“先號咷而后笑”,謹守中直之道行事,就不用擔心。事實上,當年確實在教學研幾方面,都有嶄新的際遇和突破,出版也由平面紙本進入立體光盤的展現形式,占象激勵鼓舞,誠不我欺。
當時,還有占算我全年赴內地開展志業的策運,得出履卦()初、二、上爻動,貞悔相爭成萃卦(
)。履卦“上九”值宜變,又有兌卦(
)之象。“遇履之萃”,行萬里路,精英匯聚,兌卦為朋友講習,會面交流心得,不亦悅乎!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九二”“履道坦坦、貞吉”,“上九”周旋無虧而獲元吉。由“獨行愿”到“大有慶”,顯然績效不錯,值得期待。當年6月中赴重慶開會,談抗戰時期馬一浮的復性書院;8月中小三通去廈門,轉鄭州到安陽開會,發表以《易經》證解《四書》的論文,然后去山西游覽,都體現了卦象的預示。
● 2008年10月上旬,我上課匆忙,不慎遺失了厚厚一疊泰、否兩卦的卡片,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我多年的心得筆記,遍尋不著非常懊惱。無奈之下占問可有機會找回,得出同人卦,三、五、上爻動,貞悔相爭成“震卦”,“上六”值宜變,有革卦之象。“九三”“伏戎于莽”,暗示藏在深處,“上九”“志未得”,有可能找不到;好在“九五”保證“先號咷而后笑,大師克相遇”,應該失而復得。震卦卦辭稱:“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經歷一翻波折震撼之后,渡過危難,沒有喪失主權,深感慶幸而啞然失笑。幾天以后,我妻開車送我去上課途中,路口緊急剎車,車身一震,我在后座發現前面椅墊下似乎有東西,拽出來正是丟了好些天的卡片,還真如卦辭所言。
古代有所謂失物占,以《易》卦的理氣象數推斷遺失物品的下落,會斷的話也很實用。人一生難免丟失很多東西,能否復得也看機緣。
● 2010年3月初,臺灣的《經濟日報》邀我寫“《易》與管理”的專欄,過去幾年春節時,曾在他們副刊寫過幾次全年經濟預測,頗獲好評。我問接下專欄如何?得出同人卦初、三、四爻動,貞悔相爭成觀卦()。同人“類族辨物”,觀卦《大象傳》亦稱:“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都強調看對象決定怎么說、怎么做,《易經》太深奧,深入淺出讓報紙讀者了解不易。“初九”“出門同人”,是可一試;“九三”“伏戎于莽”、“九四”“乘墉、弗克攻”,顯然存在很多障礙。結果兩周一篇,寫了不到半年停筆,還是受困,沒找到最適宜的表現方式。
● 1994年3月上旬,我待的那家出版公司“政變”在即,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有天夜里,原老板找我去他那兒溝通,匆忙中我抓了五十顆圍棋子上出租車,就在暗暗的車內,利用夾克兩邊口袋分堆一卜吉兇。得出同人卦,初、五、上爻動,貞悔相爭成小過卦(),同人“上九”值宜變,亦有革卦之象。同人“九五”之君是老板,“大師克相遇”,經營層無法與之抗衡;“初九”“出門同人”,“上九”“志未得”,已經分析得很清楚。小過卦謹小慎微,可小事不可大事,只有低調以對,難以動彈。兩個月后,他如愿回朝掌控一切資源,公司變天。
就在那次會晤前兩天,我為股爭不息傷神,問爾后對策?得出同人卦,三、四、五爻動,貞悔相爭成頤卦()。頤卦卦辭稱:“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卦象內震雖動,外艮須止。同人“九三”“伏戎于莽”、“九四”“乘墉、弗克攻”,在“九五”“大師”壓制之下難以抗衡,只能退讓。形勢比人強,徒呼奈何?
● 1993年7月下旬,我還在負責經營時,面對中小學參考書及教科書將開放民間編纂的情勢,概估約有二十六億臺幣的市場總值,以我們公司在科普書方面累積的實力,能否部署投入呢?占象為同人卦初、四、五爻動,貞悔相爭成艮卦()。艮卦內外皆阻,障礙重重;同人“初九”出門、“九四”“乘墉、弗克攻”,應該很難挑戰已經卡位成功的同業“九五”,若貿然投入,多半遭大師壓制。后來我不管事后,老板為求業績周轉,還是不顧一切投入,慘淡經營數年,勞而無功。
● 2002年元月中旬,我上新聞政論節目,根據電視臺設計的問題作答。其中預測臺灣財政部門負責人顏慶章當年仕途,得出同人卦二、四、五爻動,貞悔相爭成大畜卦()。大畜卦辭稱:“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同人卦辭也稱“利涉大川”,看來大有外放任職的可能。同人“六二”、“九五”相應與,又深得領導人信任,“九四”“乘墉”欲阻礙而未能。果然十多天后,顏獲派駐WTO首任代表赴歐,很快應驗了卦象。
● 2004年9月上旬,我即將赴九寨溝旅游,約好回程時轉去貴陽,會晤春秋學者蔣慶,交流大易與《春秋》中的王道思想。行前問占:往后志業與蔣慶的機緣如何?得出同人卦的初、二、五爻動,貞悔相爭成鼎卦。同人于野,志在大同;革故鼎新,春秋所尚。同人卦“六二”和“九五”相應與,中心思想接近,“初九”出門同人,不亦宜乎?
● 2011年7月中旬,我赴北京授《易》,名為“神州大易首屆精英班”,隔周的周六周日上兩整天課,共上四次,約四十幾個小時,除了基本理氣象數外,僅能講解十幾個卦,算是正式開班的第一屆。第一回課畢后,學生及友人邀至當地的“神玉藝術館”參觀,該館玉器為民間人士搜藏,都是價值連城的大型玉雕,清代皇室的居多,還有當年國民政府遷送故宮館藏的封箱。觀罷離館,大家都有疑問:這么多國寶級的文物是怎么搜集來的?我在車中默默一占,得出同人初、二、五爻動,貞悔相爭成鼎卦()。鼎為國之重器,也是政權的象征,同人顯示其超越國族的世界級的檔次與水平。關鍵在同人“九五”所稱的“大師克相遇”,清代至今經歷多少戰亂,政權幾度易手,這些國寶隨著征戰的勝負,也數易其主啊!改朝換代之際,逃遁與接收之間,必然也有上下其手的弊端,所以另占一卦,直接出現不變的蠱卦(
),重寶蠱惑人心,個中情事,什么都可能啊!
四爻變占例
占事遇一卦中任意四爻皆動,變數達三分之二,以四爻齊變所成“之卦”的卦象卦辭判斷;若其中一爻值宜變,該爻爻辭加重考慮。
● 2008年6月初,跟我在音像出版品上合作大半年的高雄林女士再提計劃,預備在一年的《系辭傳》課程結束后,花三年半的時間全解《易經》六十四卦,總時數多達330小時。我樂于配合,企劃時以占定位并展望,得出同人卦二、三、四、上爻動,齊變成節卦()。節卦建立規范,其《大象傳》稱:“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同人卦則稱:“君子以類族辨物。”“遇同人之節”,借著這回詳細解《易》,將研習《易經》的正確法門說清楚。同人“六二”確立中心思想,雖遇“九三”、“九四”橫加阻隔,仍盡力做到“上九”“同人于郊”,以求無悔。
五爻變占例
占事遇卦中任意五爻動,以五爻齊變所成“之卦”的卦辭卦象斷占,若其中一爻值宜變,稍為加重考慮其爻辭即可。
● 2010年元旦,我依例占問自己全年各方面的發展,在中國內地的部分為同人卦,初、二、三、四、上爻動,齊變成坎卦()。同人“上九”值宜變,有革卦之象。坎卦《大象傳》稱:“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江湖闖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苦心志勞筋骨,以研習教化之事。同人五爻皆動,“同人于野,利涉大川”,期許能通天下之志。那年3月、8月兩赴北京授《易》,11月去常州,4月赴武漢時尚且腰疾發作,寸步難行,在旅館中窩了五天休養,確實辛苦奔波,旅途勞頓。
● 1990年9月中,我任職的那家出版公司由臺北市區遷往新店郊區,以降低成本、整合資源。我問遷徙的吉兇,得出同人卦中五個陽爻皆動,齊變成坤卦。“同人于野”,“厚德載物”,也是順應形勢不得不為之舉。坤卦“利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新店正在臺北的西南方位,同人“類族辨物”,大家以類相聚,應該有番不錯的表現。而后的三年半,確實將士用命,上下同心同德,頗有反敗為勝的氣勢。可惜股爭的痼疾不可救藥,天之將亡,非戰之罪。
● 2010年7月初,我的連襟王醫師由旅居的加拿大返臺,準備重操舊業,與老同學合開診所,問營業前景如何?我占得同人卦五陽爻全動,成坤卦。妙的是診所名稱就叫同人,希望彼此同心協力,共創佳績。坤卦時值陰歷十月,診所恰于那時開張,但合伙生意難做,不到四個月就拆伙,各行其是,包容忍耐的氣度不夠,終歸成空。
● 1997年10月中旬,我問易占可探測的最高層次為何?得出同人卦五陽爻皆動,成坤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易占可通天下之志,但必須君子為之。坤卦為廣土眾民,又有順勢用柔之意,君子善用之,可有厚德載物之功。再問易占的最大限制為何?得出不變的訟卦()。訟卦外乾剛內坎險,險詐爭奪之事不宜用占。宋儒張載說:“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確實“占者有是德,方應是占矣”,不仁不義、作奸犯科之事,易占不做幫兇。《春秋左傳》昭公十二年記載,魯國季孫氏家臣南蒯將叛,占到坤卦“六五”“黃裳元吉”,子服惠伯澆他冷水:“吾嘗學此矣!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且夫《易》,不可以占險,將何事也?且可飾乎?…雖吉,未也!”其后南蒯果敗奔齊,孔子弟子宰予死于齊難。
六爻變占例
占事遇卦六爻全動,即以全變之錯卦的卦辭卦象論斷,一般發生的幾率極低,約為五千分之一。
● 2009年4月中旬,我在美定居工作的小姨做計算機銷售,公司因其臺灣背景,欲派她赴臺布建網絡營銷的體系,她不想離開美國,問初期從旁協助,不擔綱主打如何?得出同人卦六爻全變,成師卦()。與公司同仁合作,打好這場商戰,師卦卦辭稱:“貞,丈人吉,無咎。”老成持重、練達實務者為“丈人”,讓別人領軍,基本上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