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說:“寶貴的人生只有一次,讓我們珍惜吧!一天也不可虛度,讓我們努力吧!”
精彩解讀
陶淵明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善于掌握和利用時間,是使我們在工作中獲得財富的方法和前提,是成就一切事業的基石,是保證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最基本的條件。
在松風工業的時候,一到晚上,稻盛和夫先生就把滿身粉塵的員工們召集在一起:“寶貴的人生只有一次,讓我們珍惜吧!一天也不可虛度,讓我們努力吧!”
“只有理論,不懂實踐,就永遠理解不了陶瓷的本質。我們的研究工作意義重大而深遠,這是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都做不了的事情。”
“如果沒有我們開發和生產的陶瓷元件,顯像管的生產就難以進行。如果我們的產品質量不好,電視畫面就會模糊。讓我們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產品,為社會的發展進步做出貢獻。”
稻盛和夫一遍又一遍,向部下反復訴說工作的意義,闡述艱苦的勞作中包含的“大義名分”,讓大家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因為總是在下班時才開始講解,所以等到講完,往往已經夜深,但大家總是很專心,聽得津津有味。
為了加深同事之間的感情,做到彼此心心相印,稻盛和夫經常帶大家到離廠二三百米的車站旁的小酒館喝一杯,大家打開心扉,暢所欲言。“過去我們都素不相識,毫無關系,現在每天都在一起工作,這是一種緣分。我們要珍惜這份難得的、可貴的緣分。”稻盛和夫見時機適當,總會插進這樣的話。而喝到最后,又把話題拉回到工作上:“這個實驗明天再做一遍。”“那個實驗明天要再想些辦法。”
稻盛和夫工資不高,除部分寄回老家,剩余的一大半都用在這里,用在為教育部下而花費的酒錢上。雖然生活相當艱苦,但看到大家迸發出的工作熱情,看到大家團結互助的精神,稻盛和夫就由衷地感到高興,覺得生活的艱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清朝的政治家、軍事家曾國藩說過:“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時光易逝,一去不復返,因此,我們一定要學會掌握時間,利用好自己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只有掌握住了時間,我們才能把握住了自己的命運,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時間就是生命,它不可逆轉,也無法取代。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而一旦把握好時間,我們就掌握了自己的生命,并能夠將其價值發揮到極限。掌握好時間就是抓住了自己人生和事業的掌控權,就能讓自己的生命不斷增值。克林頓是一個懂得珍惜時間、掌握時間的人,他每天都努力讓自己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從來都不會讓時間白白流逝,因為他知道只有能夠掌握時間的人,才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
稻盛和夫拼命鉆研,開發出了很多新產品,給死氣沉沉的松風工業帶來了生機;同時他又結合實際,不厭其煩地向部下講述工作和人生的意義,以期引起大家的共鳴。而部下又不覺其煩,即使夜深,照樣“聽得津津有味”,而且接受稻盛和夫的觀點,齊心協力,團結奮斗,可見年輕的稻盛和夫身上有著怎樣的一種魅力。而浜本昭市、伊藤謙介等本來極為普通的人,在緊張而艱苦的工作實踐中,在稻盛和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后來都成長為出色的經營者,正應了“近朱者赤”這句古諺。
智慧小語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誰也不會多一分,也不會少一秒。除去吃飯睡覺時間,可用于工作學習的時間還能剩余多少?能否利用好每天早晚的這些時間,能否把握住這些時間,關系到我們學習的優劣、事業的成敗,生活質量的高低。所以,對于求學或者追求事業的年輕人來說,一定要好好規劃自己的每一天,好好利用每一天,甚至每一分鐘,做一個有心人,把自己的時間牢牢把握住,同時也是把自己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千萬不要渾渾噩噩,讓時間在碌碌無為中白白耗去,因為那樣最終除了得到后悔和遺憾外,其他將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