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中小學傳統文化必讀經典)
- 李申
- 326字
- 2021-01-19 17:06:30
學而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1)?有朋自遠方來(2),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3),不亦君子乎?”

〔注釋〕
(1)說:通“悅”,高興。
(2)朋:志同道合的人。
(3)慍(yùn):惱怒,怨恨。
〔譯文〕
孔子說:“學了,并按一定的時間去練習它,豈不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豈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理解卻不惱怒,豈不是君子嗎?”
〔解讀〕
這是全書的首篇,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孔子認為把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有了親身體會,就能從中得到樂趣。與志同道合的人相處,自然令人愉快。“人不知而不慍”和“不患人之不己知”意思相近,即不要急于求得別人的理解,只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問心無愧就可以了,這是《論語》中反復申述的觀點。這些都是孔在學習、人際交往和個人修養方面最基本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