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創造奇跡:熊繼柏診治疑難危急病癥經驗集
- 熊繼柏
- 492字
- 2020-04-17 10:42:55
二、中醫看病三要素
中醫是怎樣看病的?簡括地講,四診合參、辨證分析和因證選方是中醫看病的三要素,這正是中醫治病的特點與特色。我在前面提到過,中醫與西醫看病不一樣,西醫看病,離不開儀器檢測及其檢驗結果,特別注重于人體解剖部位和器質上的變化;而中醫看病,注重的是人的整體功能,檢驗的結果和數據,只能作為診療上的參考,不能作為治療的依據。比如用體溫表測體溫,病人發熱到38℃或者40℃對我們診斷及治療并沒有依據作用,并不是說發熱到40℃我們就用石膏,39℃就用黃連、黃芩,37℃~38℃之間就用金銀花、連翹。要知,發熱度數的高低并不能為我們提供治療依據。中醫診斷發熱病癥,是要抓住發熱的特點,諸如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寒多熱少、但熱不寒、寒熱往來,還要根據發熱的時間如有上午發熱、日晡潮熱、身熱夜甚、寒熱錯雜等。又比如給病人量血壓,血壓高,你準備怎么辦?血壓低,你又怎么辦?中醫是要辨證的。高血壓并非都是同一個證型,絕不是所有的高血壓都是肝陽上亢證,也不是所有的低血壓都是陽虛證。中醫診治疾病,要真正發揮中醫的特點和優勢,就必須按照中醫自身的思維邏輯和方法去進行。這就是我要講“中醫看病三要素”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