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司法制度
- 唐堅
- 2074字
- 2018-11-08 18:10:46
第一節 新中國司法制度的創建
新中國成立,標志著司法制度的正式創建。1949年9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十七條規定:“廢除國民黨反動政府一切壓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護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隨后,人民法院、檢察院等部門相繼成立,標志著中國司法體系的正式確立。了解司法制度的創建,有助于我們了解中國司法制度的歷程與發展。
一、人民法院的建立
1949年12月,中國政府通過了《最高人民法院試行組織條例》,該條例正式確定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地位。隨后在1951年,《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頒布,確立了人民法院的三級劃分,即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分院、省級人民法院及其分院、縣級人民法院,實行三級兩審終審制。各級人民法院設立審判委員會決定重大疑難案件和指導審判工作。該條例正式確立了中國法院的基本體系。
1954年9月,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以下簡稱《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是對《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的有效補充,人民法院的組織體系由三級改為四級,即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級法院模式,一直沿用到今天。
《人民法院組織法》對于中國法院建設意義深遠,尤其是提出了“基層法院”概念,還設立若干人民法庭作為派出機構,司法正式在基層單位生根發芽。同時,《人民法院組織法》還設立了軍事法院、鐵路運輸法院和水上運輸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奠定了中國的法院司法體系。
二、人民檢察院的建立
相比人民法院,檢察院的成立同樣可以追溯到1949年。1949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署試行組織條例》頒布,1951年頒布了《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和《地方各級人民檢察署組織通則》。
相比人民法院的建立,檢察院體系的建立更為快速和完善。組織條例作出明確規定,人民檢察署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最高人民檢察署是國家的最高檢察機關,受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轄,并領導下級人民檢察署,對各級政府機關、政府工作人員和全國人民嚴格遵守法律負有檢察監督的責任,對司法機關的違法判決提出抗訴,對刑事案件提出公訴,對監獄、監所的違法行為進行監督,代表國家參與有關社會和人民利益的重要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
1954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頒布。在補充之前法律的基礎上,基層檢察院同樣得以明確,國家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省級人民檢察院及其分院、縣級人民檢察院,同時設立專門人民檢察院。在領導體制上,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在上級人民檢察院的領導下,一律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工作。
人民檢察院與人民法院相得益彰,都有級別彼此對應的機構,讓司法建設體系得到了完善。
三、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的建立
作為直接維護社會穩定的公安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在新中國尚未成立之時就對其作出了相對應的建設。1949年9月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公安部和司法部設于政務院之下,并對各個部門的職責進行了精準劃分:公安部主管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地方公安機關主管本轄區的社會治安管理和刑事案件的偵查工作;司法部主管全國的司法行政工作。
隨后數年,隨著一系列組織條例的頒布,公安機關職責有所調整。到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正式頒布后,各省級人民政府設立司法廳,行政專署設司法處,縣級司法行政工作仍由縣人民法院代管。
四、公證制度和律師制度的建立
相比人民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公證制度和律師制度的建立較晚,直到1951年,《人民法院組織條例》才第一次作出規定,公證及其他非訟事件,由各級人民法院辦理。
至1954年,司法部發布了《關于試驗法院組織制度中幾個問題的通知》指定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沈陽等幾大城市率先試辦律師顧問處。至此,中國律師制度開始逐步形成。1956年國務院批準了司法部《關于建立律師工作的請示報告》,明確確認中國律師制度的性質、職責等。從此,全國建立起相應的律師組織。
五、人民調解制度的建立
人民調解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服務于基層民眾的大膽嘗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53年,第二屆全國司法工作會議提出,要在全國范圍內有計劃地建立和健全人民調解組織,標志著人民調解制度的形成。
1954年,政務院正式頒布了《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通則》,并規定了人民調解工作的性質、任務、組織以及工作原則、組織紀律、工作方法等。
與法院、檢察院相比,人民調解組織不是審判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它并沒有審判權和行政權,不能采用強制手段,但是對于法律在民間的推廣與實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955年,70%的鄉鎮都建立了人民調解組織,絕大多數的民眾糾紛,都在人民調解制度的框架下得以解決,有效提升了司法在基層的使用與傳播,是中國基層司法的一次大膽、有效的嘗試。
可以看到,從新中國成立伊始,司法制度的創建就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之中。不過,伴隨著1957年反“右派”斗爭的發起,中國司法制度遭到破壞,基層司法體系更是千瘡百孔,直到“十年動亂”達到了頂峰。在這段時間內,人民檢察院被撤銷,鐵路運輸法院和水上運輸法院被撤銷,律師、公證、法學教育等司法行政事務也被取消,司法制度癱瘓,基層司法同樣無力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