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茅廬里的雙簧計

陳壽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明確指出:劉備在新野駐軍時,徐庶前來投奔,后劉備受徐庶“指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參贊軍事政務。

這是劉備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諸葛亮生命中的一件大事。

可是,有人不禁想問:劉備受徐庶“指點”,徐庶是否也受人“指點”了呢?

在沒搞明白這些疑問之前,我們還是先分析一下三顧茅廬之前劉備在干什么?諸葛亮又在干什么?

劉備在曹操的“窮追不舍”下投奔了劉表。我們知道,這是劉備窮途末路的故伎重演。其實,他這“故伎”中還增加了新的內容,即拉攏收買荊襄的名士與豪杰,以至于造成“荊州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的可賀可喜局面。

諸葛亮呢?正在他的茅廬中與一幫名士閑談國家大事呢,并看看誰能夠做“刺史”“郡守”,誰能夠做“管仲”“樂毅”一類的人物。

那么,刺史、郡守這一級別的官員與管仲、樂毅這一級別的人物到底有多大差別呢?用現在的話說,也就是一省省長與一國總理的區別。

劉表讓劉備駐扎在新野為其守國門這一舉措,對劉備來說,還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駐扎新野就駐扎新野吧,塞翁失馬,焉知禍福……

正當劉備在新野郁悶的時候,徐庶來了。而且徐庶一來就受到了劉備的器重,還任他為軍師。徐庶的到來,也許并不是那么單純的事。

我們可以想啊,他徐庶一來就被任命為軍師,一任命為軍師他就向劉備推薦諸葛亮,而且還告訴劉備“此人可就見,但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意思是你可以去見他,但不可委屈他來見你。說白了就是將軍你最好去親自拜見他。

哪位爺這么牛?劉備不清楚,但徐庶的話劉備確實也真當回事了。

這個時候,徐庶與劉備的關系已經非同一般,而徐庶與諸葛亮他們早已相識,并經常在一起討論國家大事。可以說,無論是劉備還是諸葛亮,徐庶對他們都是非常熟悉的。

劉備是如何一路走到新野的?劉備現在的處境如何?劉備前方的路將要走向何方?更重要的是,劉備身邊的張飛和關羽二兄弟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劉備任命徐庶為軍師,關羽和張飛二兄弟是何反應?

這一切,徐庶心里都應該一清二楚。

劉備駐扎在新野,與主子劉表拉開了距離。這距離,不僅讓二劉之間產生了美,也消除了劉表對劉備的處處提防。在新野,不僅為劉備暗中拉攏荊襄名士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也為諸葛亮仔細觀察劉備提供了條件。好友徐庶投奔劉備后,差不多相當于諸葛亮在劉備身邊放了一個監控器。

這一切,對諸葛亮來說,都意味著春天的到來。

諸葛亮雖然在三顧茅廬之前沒有見過劉備,但他對劉備的一切也“掌控”得差不多了。他要怎樣“走到”劉備的身邊?他要如何讓關羽、張飛口服心服?他要如何在蜀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他要如何在“自謀”的前提下再為“他謀”……

這一連串的問號,諸葛亮早已“算”好了!

劉備呢?他也在算,但他算的與諸葛亮不一樣,或者說他與諸葛亮計算的內容是相反的。劉備的雄心壯志絕對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投奔別人,帶著關羽、張飛兩個兄弟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他既然處處說他是劉皇叔,那么,他的目的也可以說就已經隱藏在這一聲聲的“皇叔”里了。

或許,當徐庶到達劉備身邊后,當徐庶被任命為軍師后,劉備也已經對諸葛亮了解得差不多了。是啊,他是那么的清高,又是那么的才識過人,他天天嘴里都叨念著自己要做管仲、樂毅一級的人物,他是荊襄名士集團里有名的臥龍……我劉備呢?別人不知道,我自己最清楚,我有什么啊。我不就是有一個皇叔的身份,身邊有兩個得力的兄弟和一點仁義、道義的好名聲嗎?

劉備有什么?關于這一點,諸葛亮也很清楚,在《草廬對》中他不是已經添油加醋地告訴劉備了嗎——“將軍既是王室的后代,又以誠信道義聞名四海,能聚集英雄,求賢若渴……”

諸葛亮這么神機妙算,羅貫中真是沒有白白地演義他一把。打一巴掌再給一塊糖哄哄,讓人家三顧茅廬后又說人家“求賢若渴”。

這個諸葛亮,他多么會揣測劉備的內心世界啊!他簡直比劉備還了解劉備!比劉備還會替劉備的前途和未來計劃、打算!

他應該早就知道劉備像他一樣處處都以“劉皇叔”的身份推銷自己,宣傳自己,而他諸葛亮就首先恭維他是王室的后代。也許,諸葛亮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大漢是不可能再復活了。

這臥龍明明自己很清楚劉備為了一塊立足之地一再地投奔這個、投奔那個,不斷地更換“買主”,可他還是告訴他“(將軍)又以誠信道義聞名四海”;至于劉備、關羽、張飛和自己呢,諸葛亮一并抬高——“(將軍)能聚集英雄,求賢若渴”。這一下,諸葛亮可真是說到了劉備心窩兒里。

劉備與諸葛亮,兩個人不相識已相知!不相愛已相戀!

我們甚至猜測,當劉備和二兄弟在一顧和二顧茅廬時,也許諸葛亮正在不遠處的一個角落里偷偷看著呢。不過,也有可能他是在為《草廬對》打草稿呢。

那么,既然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就很有可能他已經對劉備和諸葛亮的想法非常了解,而且劉備與諸葛亮的想法已經在他這里找到了“結合點”,并且可以完美地結合了。

可是,既然他們的想法已經可以完美地結合了,那諸葛亮干嘛還要讓劉備三顧茅廬才肯見呢?而劉備堂堂一皇叔身份,為什么也愿意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地來請諸葛亮呢?

對于諸葛亮來說,首先,他要看劉備的求賢若渴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那就讓我見識見識你百折不撓和禮賢下士的精神;其次,為了人盡其才,諸葛亮是不肯廉價出售自己的,他自己更清楚——他須抬高身份以便于能盡其才;最后,關羽、張飛等猛將是難得的軍事人才,你劉備身邊的謀士卻都是些平庸之輩,最缺乏的是像我這樣的經緯之才。但是,你與關、張雖然異姓,可那也是情同手足的親兄弟啊,我突然闖進你們的世界里去,他們兩個會怎么對待我呢?

所以,我不讓你“三顧”是不行的。

對于劉備來說,首先,我都投靠幾次買家了,這次又被劉表趕到這里,年齡也這么大了,接下來真得自個兒獨自奮斗了,如果單干的話,沒有一個軍師怎么能行呢;其次,家業是我的,我是法人兼董事長,你來也是來為我擴大家業,我只要大的“家業”,不管幾顧茅廬;最后,你是有名的青年才俊臥龍,我三顧茅廬請你出山,這對我來說未必就是一件丟面子的事;相反,我說不定還會因為求賢若渴而聞名四海,甚至聞名整個中國歷史呢。

所以,我“三顧”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當然,雖然早已出了五服的皇室胄裔在治世時也許一錢不值,但在亂世,在皇室衰微時候,由于天子劉協已經被曹操挾持到手里;荊州、益州的劉表、劉焉又大失民心,所以,這個以仁義走天下的劉備也就是民望所歸了。

據史書記載,徐庶投奔劉備后,很得劉備器重。接著他就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徐庶說,南陽臥龍崗有個叫諸葛亮的人,號臥龍,將軍您愿意見他嗎?劉備脫口而出,“君與俱來”,那你就帶他一起來吧。

可是徐庶不高興了,他告訴劉備,此人您可以去拜見他,但他不會屈尊來求見也,所以將軍你最好親自去他府上跑一趟。很顯然,這是徐庶在間接抬高諸葛亮的價碼。所以,“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一些人認為,徐庶這一舉動很可能是得到諸葛亮同意,或者是他與諸葛亮事先合計好的。如果諸葛亮不愿意出山或者他寧死也不愿意跟著劉備混,那么,作為好友的徐庶,他肯定不會這樣做。

這樣想其實也不無道理。甚至有人懷疑,徐庶對劉備的投懷送抱,十有八九是在為諸葛亮投石問路。

試想,在荊襄那個政治文化圈子中,龐士元、崔州平、石廣元、孟公威等人都不是一般的人物,徐庶何以獨獨推薦諸葛亮呢?這難道是徐庶與諸葛亮合演的雙簧計?諸葛亮到底在中間給了徐庶多少回扣?

那前兩次的未曾見面,我們甚至都懷疑諸葛亮有矯揉造作的故意。不過他也知道“事不過三”的古訓,所以,當劉備第三次相顧時,諸葛亮終于準備好了。他熱情地為客人揭開門簾,請劉備走了進來。

客人剛剛坐穩,諸葛亮就把驚世駭俗的《草廬對》和盤托出,他把天下形勢剖析得很是透徹,把劉備未來的藍圖也作了周密的規劃。天底下去哪找這樣的秘書呢?

這樣的草廬,這樣的人,這樣的高瞻遠矚,這恢宏的氣勢,這鞭辟入里的分析,這言簡意賅的表述,即便是膾炙人口的《出師表》,也不可同日而語啊!

諸葛亮這一番侃侃而談,當然不是即興演講。但他為什么準備得如此充足呢?——要取得劉備的充分信任和關張二弟的折服,諸葛亮必須一炮打響,并讓買家劉備知道“物有所值”。當然,讓合演雙簧計的中間人徐庶臉上也有面子。

一個每每自比管仲、樂毅的人,在軍閥混戰時期,怎肯做一個茍全性命于亂世的庸碌之輩呢?他當然想出去做官了。他在與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三人長談時曾說:“卿等諸人仕進可至刺史郡守也。”當石廣元他們問及諸葛亮可以擔當什么職務時,他只是笑而不答。

其實,諸葛亮不肯投奔曹操并不是因為他視其為國賊而羞于為伍,這點從他與張昭等人的談話中能看出端倪。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出使東吳聯合孫權時,張昭曾勸說他留下來做官,他拒絕了。為什么?——孫將軍“能賢亮而不能盡亮”也。

這就是諸葛亮不愿意留下來的理由——孫權不能把他放在“管仲”“樂毅”的位置上,讓其聰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因為,在東吳,管仲、樂毅之位上已經有人了。

所以,諸葛亮在劉備還沒三顧之前,還要繼續觀察、計算、等待,等待一個真正合適的董事長來請他擔任他的首席執行官。至于利用什么計謀來釣他上鉤,他是堅決不會公開告訴任何人的。不過,這一系列的舉動背叛了他——這多么像他與好友徐庶在草廬里提前導演的雙簧計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梦县| 茶陵县| 汶上县| 比如县| 南澳县| 手游| 平邑县| 天峻县| 长垣县| 吉木萨尔县| 龙胜| 深圳市| 无锡市| 资中县| 台东县| 万荣县| 德江县| 大宁县| 吉林省| 洛隆县| 岫岩| 荥经县| 苏州市| 巴中市| 全州县| 迭部县| 扎兰屯市| 庆安县| 胶州市| 绵竹市| 宜章县| 肥城市| 巴林右旗| 商洛市| 齐河县| 万安县| 萨迦县| 开封县| 同仁县| 孟津县| 宽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