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佛前詭辯
- 魏妃傳奇
- 蘇秦
- 2293字
- 2018-10-24 17:30:16
上官氏一聽婢女說出了紫禁城,便挑開轎簾眺望遠方,上官氏生的極美,桃瞳圓臉,溫婉之中又帶著幾分嬌俏可人,只是此刻她卻滿面愁色,憂心忡忡。
“美人,可不敢這么做。”婢女立即阻止她這個動作,將轎簾放下來,勸道:“妃嬪出行有規矩,不可叫那些下等人睹了您的臉,要是叫皇后知道了,可是要受罰的。”
“什么叫下等人,什么又叫上等人?”上官氏嘲諷的笑了笑,望著被風吹飛起來的轎窗一角發愣,不待婢女回答,上官氏已經雙目閉上,靠在軟塌上,淡淡道:“我乏了,在到香山寺之前,不必將我叫醒。”
“是!”婢女心中十分疑惑,卻不敢問下去。
明明去求皇上時,美人活力滿滿,將皇上哄的暢快大笑,怎么如愿以償后卻這般失魂落魄?
一行人浩浩蕩蕩朝香山寺前去,寺廟內,住持沉寂正領著是廟中僧人將門前落葉掃盡,沉寂慈眉善目,步伐輕然,絲毫沒有要迎接貴人的迫睫感,一眾僧人也面色祥和,動作不緊不慢,唯有角落里有一面容俊朗的小僧無心打掃,時不時探頭朝山下瞧去,只盼軟轎能早日出現……
因為香山寺是皇寺,崎嶇山路盡數修平,坐在轎中的元詡倒也不覺顛簸,手執治國兼才之書細細閱讀,偶爾看到精妙之處,會贊不絕口,感覺沒多久轎外便傳來侍衛通知聲,他將書冊交與裴詢,屈身邁出,一眼便見青山黃寺,僧人滿門,妙香繚繞,讓人心脾皆醒,與幽幽深宮相比,他倒更喜歡這里的寧靜祥和。
皇后,胡貴妃,上官氏下轎后與沉寂相視一笑,沉寂說了幾句長途勞苦之內的話,便領著她們來到佛祖面前潛心跪拜,焚香祈福。
金佛聳立,慈眉善目間有種無形的壓迫感。
胡貴妃盼元詡早日登上帝位,皇后卻盼胡氏母子死于非命,元詡盼北魏國盛民強,上官氏顯得心事重重,眾人將手中三根妙香插與香爐后,相視一笑,平靜之中,暗潮波濤涌動。
“大師,多年來承華一直未有機會,親自來香山寺感謝當年保我母子平安之情。”胡貴妃起身后,朝沉寂福了福身子,絲毫沒有貴妃架子,聲音敬畏謙和,道:“今年的香油錢我已經與皇上說了要加倍施加之,還請大師千萬收下,不要推辭。”
語畢,孝真命人將幾箱真金白銀抬了進來,引得正在用錦帕擦手的皇后冷笑一聲,抬眸深深看了胡貴妃一眼,陰陽怪氣道:“妹妹要感謝大師的,恐怕不止這一件事情吧?”
聞言,胡貴妃與沉寂同時抬眸看向皇后。
沉寂面色平平,胡貴妃面露不解:“姐姐這是何意?我與大師只有兩面之緣,還有何事需要感謝?”
“要感謝大師何事,妹妹心里想必比姐姐更清楚。”皇后擦完手,月華立馬錦帕拿走,她笑容璀璨絢麗轉身,眼底卻是一片陰寒:“當年你早產麟兒,卻撤走了院中所有的太監,秘密將沉寂大師請去,難道這幕后沒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妹妹之所以享此刻的榮華富貴,沉寂大師有不可辱沒的功勞,妹妹難道不應該謝?”
寥寥數句,卻字字咄咄逼人。
讓上官氏面色為之一變。
這些年,皇后一直懷疑當年胡貴妃產子一事真相,只是苦于沒有證據,多番盤查都不過是捕風捉影之說,始終無法揭穿胡貴妃的把戲,因此看著元詡日日長大對朝政之事插手越深,她內心戾氣越重,看胡貴妃的眼神也越發的冰冷。
胡貴妃淡淡一笑,絲毫沒有因為她質疑之詞而面露怯色,聲音反而更加四平八穩,“姐姐真是好記性,詡兒都長這么大了,姐姐還對當年之事念念不忘,當年我初次生產,孝真慌了神,怕滿院的太監沖撞了龍氣,便叫他們去院外候著,皇上當時正與乾清殿會見朝臣,消息便去的晚了,所以當姐姐與皇上來時,沉寂大師已經在院中做法了。”
說完看向沉寂,拉著元詡一起虔誠道:“若不是大師在外做法,詡兒與承華恐怕都將命喪黃泉,詡兒,還不快謝沉寂大師救命之恩。”
皇后見她演技爐火純青,又無證據揭穿她虛假面目,氣的牙關緊咬,甩袖而去。
在她轉身之時,胡貴妃臉上的無辜立即被憎惡取代,附在孝真耳邊道:“那件事可以做了。”
孝真領命,悄無聲息的退出人群。
元詡自幼便聽母妃將此事掛在嘴邊,今日終于得見沉寂大師本人,眼神中充滿感恩之色,雙掌合攏行大禮,聲音低沉恭敬:“謝大師當年對母妃救命之情,元詡回宮后,必將像父皇請示,賜封大師為無上天仙沉寂真人,將香山寺重新翻修。”
“阿彌陀佛。”沉寂大師轉動手中佛珠,慈笑道:“萬般功名,不過過眼云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冥冥之中注定,平僧只是順應天命,并不想討任何封賞,太子殿下無需勞師動眾。”
元詡本不信鬼神之說,卻被沉寂大師身上超凡脫俗的氣息所折服,感嘆道:“大師所言極是,是詡兒塵心太重,詡兒日后,必定年年此時來香山為眾生祈福。”
“心系天下蒼生,此乃明舉。”沉寂淡淡笑了笑,朝胡貴妃道:“貴妃娘娘若是無事,平僧想與您講講無上大法為皇上祈福。”
這么多年過去,沉寂依舊保持風輕云淡的仙姿神骨,讓胡貴妃為之敬仰,看他的眼神更多了幾分敬意,點頭道:“大師請。”
胡貴妃與沉寂大師去佛堂禮佛,元詡出了禮寺后,天空隱隱放晴,深邃的眼眸望著山腳不遠處繁華的城池,側目問裴詢道:“那處可是西城?”
裴詢不知他何意,坦誠道:“是西城邊。”
原來香山與他府這么近,元詡嘴角揚起一抹輕快的笑意,問僧人借了兩匹快馬,身手矯健的躍然馬上,裴詢抓著韁繩跟在身后,抬眸看著元詡:“太子殿下,你這是要去哪?貴妃娘娘吩咐過,這邊依舊有山匪出沒,不要遠離了御林軍的保護。”
“還記得蕭府那個百步穿楊的少年郎嗎?”元詡撫摸著駿馬鬢發,腦海中浮現當日爾朱淳金羽一出的場景,饒有興趣道:“子攸今日約我比箭,我想帶他一同前去,讓子攸也瞧瞧他的身手,母妃知曉子攸身邊有暗衛隨行,不會擔憂的。”
“爾朱三公子?”裴詢微微吃驚:“太子不熟悉此人底細,又不帶隨從前往,萬一他心懷不軌,太子殿下豈不是狼入虎穴?”
爾朱榮此人雖降服北魏,但驚世之才,猶如淺水養蛟龍,誰也不知此人居心如何,北魏就這么一位太子,萬一被爾朱府那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