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為友提升自我
【作者簡介】 代紅姣,大學本科,洪湖市實驗小學專職體育教師。曾被評為洪湖市優秀裁判員和優秀教練員、洪湖市優秀共產黨員、洪湖市第三屆骨干教師,獲荊州市優秀教師、荊州市第五屆骨干教師稱號,所著《新課程標準下的體育教學》獲洪湖市一等獎,在湖北省“教師師德故事”征文活動中其作品被評為二等獎。
大學畢業剛走上教師這個崗位的時候,任教初二、初三兩個年級的體育教學工作。本以為咱科班出身收服這些學生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哪知道初中的學生尤其是男生可不那么好對付,執教的第一個學期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有個男生居然在全班同學面前以勾中指的方式公然挑釁我作為教師的權威和自尊。被氣哭了的我使勁地踢了那個男生的小腿一下,那個男生自覺理虧,沒有做聲。這節課以全班自習收場。以后這個班級的體育課上得倒是風平浪靜,當時我想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我當時哭了,也許學生看我一個女老師被男生這么欺負,再不忍心傷害老師了;第二也可能是覺得這個女體育老師太兇了,恐怕不好對付,上課干脆老實點吧。事后我曾認真地反思: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呢?我的課上得不好?他今天遇到煩心事了?我這樣的處理方式對嗎?也是從那時起我就開始留心,思考如何才能讓我的學生接受我、喜歡我,愛上我的課。
為了讓自己盡快適應學生,適應教學,我訂閱了《田徑》、《籃球》、《中國學校體育》等雜志,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一方面了解學校體育教學的相關信息,同時不忘了解處于青春期學生身心發育的特點。這樣既是想為上課準備最新的素材,也是想通過學習讓自己在教學方面有所提高,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轉眼時間過了1年,在這期間我成功地組織了校運會,在完成每周20節體育課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兼帶著每天早操和學校體訓隊的訓練。由于教態親切、語言風趣幽默、示范動作優美規范、工作認真負責,學校領導和同事對我的評價很高,學生們也很喜歡我的教學風格,在以后的課堂教學和課余訓練中我也再沒有遇到過讓我氣惱的學生,日子水一樣的流走了。
在我們那里是一直以來體育課都不是那么受重視的一門課程,包括體育教師本人。所以,在體育教師中基本沒有什么學習氛圍。而且當時,我不知道也從未聽說過還有“教師培訓”這一說法,更不知道還有教師“繼續教育”這一讓教師專業成長的好事。由于認為所學已足以應付日常教學,通過學習得到提高好像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于是我的學習興趣轉向了娛樂故事刊物和其他雜志,接下來4年的教學在平安無事、平淡無奇中度過。
讓我發生改變是在調到現在的單位以后,我的教學對象由初三的學生變成了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我重新成了教育戰線上的一名新兵。一年級的學生除了年齡小、好動、控制力差、愛哭、愛告狀之外,更可怕的是班額巨大,我記得當時人數最多的一個班達到了96人。面對這么一大幫“鼻涕蟲”,我有些無所適從:已有的教學經驗好像沒了用武之地。學生站隊是四路縱隊,從隊前走到隊尾也得一會,該如何進行組織教學呢?這是我小學體育教學生涯中遇到的第一個新問題。同事告訴我,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強學習,其實除了學習外還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慶幸的是我的新單位學習氛圍非常濃厚。
為了盡快地進入新角色,我一方面虛心向同事請教,另一方面我又訂閱了與小學相關的體育刊物,從那里吸收同行的教學經驗。通過學習,我掌握了學生一些基本情況如年齡結構、興趣愛好、性格特點、身心發育規律;還通過校級、市級組織的各種培訓,學習掌握了多種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并把學習所得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教學慢慢走上了正軌,在各級室內室外的教學比武中居然還取得了一些好成績,這些對我而言實在是莫大的鼓勵。教學之余我還經常反思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用文字進行總結。我的教學逐漸變得輕松起來,我嘗到了學習的甜頭,開始走上了與書為友、自我提高之路。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一本書《體育美學》,在這里我知道了《體育美學》是一門邊緣型的交叉學科,它以美學的理論和方法去研究體育運動中有關的審美因素的創造和欣賞規律。這是我從沒有接觸到的一門學科。作者在書中所闡述的關于“體育美學”的相關內容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幫助我開闊了眼界,新課改潮流的到來也讓我產生了在教學中滲透體育美學相關知識的念頭,并做了一些嘗試,效果不錯,學生的反應讓我增強了堅持學習的信心,在大家的鼓勵下我開始嘗試把學習所得付諸文字。幾年來,我根據教學所得撰寫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應加強美育教育》等5篇論文也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學校課題組邀請我加盟,更是加快了自我提升的步伐,所撰寫的《師生互動中教與學習慣養成方法之淺談》在“荊州市‘十一五’課題研討會”上被評為二等獎,并被選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課題研究成果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一句名言,在教學設計中我也頻頻使用。不過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我慢慢積累的經驗好像跟不上學生快速的成長。他們就像是一群小精靈,注意力總是不容易集中,課堂中經常會出狀況,教學預設涉及不到的場景頻頻出現,教學節奏和效果難免會打折扣。幸虧我應變能力較強,虛驚一場或是辛苦一時半會都能當堂解決問題。可是,焦頭爛額總是常事。怎樣才能讓我的學生對我和我的課堂持續地感興趣呢?他們的興趣源泉又何在呢?我在書中努力尋找著,終于在學校贈給教師的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找到了答案。
在“興趣的秘密何在”這一章節里,我第一次對“課上的有趣”在理論上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認識: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震驚的智慧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我豁然開朗,也正因此,大家才可以在《錯誤有時也是美麗的》一文中,充分感受到我和學生在課堂中收獲的歡樂,此文在湖北省“教師師德故事”征文活動中被評為二等獎,同期被我市《教師培訓》刊錄。
作為體育教師,教學的起點其實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那就是小學生都特別喜歡游戲。在他們心中、眼中,體育課就是玩的課,就是游戲課。游戲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能在整個過程中都能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的一項活動,也是最能讓學生體驗到參與的快樂的活動。體育帶來快樂,毋庸置疑。可是由于課程的特殊性,體育課也是最容易失控的課,因為一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實在是太容易分散了,一只小螞蟻經過都能把他們拉走。如果我能把教學內容以游戲的方式呈現給學生,那么學生定然樂學,而教師則必然樂教。找到了這個基點,就找到了學生興趣的源泉所在,也就找到了教學設計的基本方向。從這時起,我開始帶著全新的認識去做好完成課堂教學的一切準備:從教學內容和場地的選擇、教學方法的設計和教學的組織形式,我都潛心挖掘素材以便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興趣。直到我在課堂中看到一雙雙好奇、驚異的眼睛,一副副疑問、思考的表情,一只只高舉的小手,一聲聲爭先的回答;收獲到學生的高聲的歡呼、淌滿額頭的汗水、發自內心燦爛的笑容和衷心的感謝的時候,我知道我的教學已經漸入佳境,同時也讓我從此尋覓到了自己從工作中收獲快樂的源泉。
蘇霍姆林斯基還告訴我們,教師除了要自己找到學生學習的興趣源泉所在,更應當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發現過程中體驗到自己的勞動和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成為我后來教學設計的理念。在這種理念指導下設計的課堂教學獲得了學生的喜愛,我根據案例撰寫的教學反思《巧婦也為無米之炊》、《教學場地新開發帶出課堂新活力》也得到了學校課題組的肯定,其中前者在我市的《教育培訓》中刊出。
當今的人文教育就是把人類積累的優秀的文化成果通過環境的陶冶、知識的傳授和自身的實踐,內化為學生的氣質、修養、人格和品質的一種教育。我相信,只要我能堅持做一個有心人,那么當我在自我內化的過程中,引領著學生并和學生一起走在共同挖掘知識的源泉的道路上的時候,我們都終有到達“文已化”這一成功境界的一天,而這一切也都將源于與書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