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怎樣使辣椒賣出高價?
辣椒是價格波動較大的農產品,近10年來的出售價格多在4.4~12元/千克,其中1996年度(南方7月鮮紅辣椒上市,故設7月至翌年6月為一辣椒銷售年度)天鷹椒價格突破32元/千克,為歷史之最,而最低時只有4元/千克,價格差距變化如此之大是其他農副產品少有的,賣高賣低能使收入相差幾倍,左右著種椒農民的收益,故有人稱其為“紅老虎”來形容辣椒價格變化之大。那么怎樣才能在難以琢磨、變化莫測的價格波動中,使您的辣椒賣上高價呢?
(1)優質優價,質量為先。辣椒質量的好壞決定價格的高低,首先質量要高。優質辣椒的基本要求是:整齊度要高、色澤鮮紅、光潔度好、水分含量不高,不霉變、不變色、無雜質、無鼠害、無蟲蛀、灰塵少。異型椒、斷裂椒、黃梢椒、白殼椒、水泡椒和泥巴椒的數量少,為此要在整秧晾曬、摘椒、成品晾曬、精選分級4個農事環節用心盡力,靠提高質量來提升價格,做得好每千克辣椒一般可多賣0.5~1.5元。
(2)避低就高,打時間差。辣椒價格的變化,可人為地分為年度間的變化和年內不同季節間的變化,一般年度間的價格變化較大,而季節變化則是在高低不同年度基數之上的變化,相對較平穩。從近10年價格運行情況看,以天鷹椒為例,6元/千克以下為低價年度,6~8元/千克、8元/千克以上為高價年度,每千克價格低于5元和高于10元的情況很少發生。從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的一個價格變化周期約為3~4年度。所以當市場價格低于5元/千克,應實行跨年度的滯后銷售,實踐證明在干度達到14%以下時蔽光跨年度貯存對質量影響不大。而年度內價格高于8元/千克時,要盡快出手,不要惜售。
在一年度當中,低谷期在春節前后,5~6月為關鍵期。為什么春節前后為低谷期?一是商販急于回家過年收貨不勤,多數椒農又缺錢急于出手;二是春運交通運力緊張,運費偏高,此階段北方又多霧雪天氣,交通不便,故應避開此段時間銷售。為什么5~6月份為關鍵期呢?此時椒農的辣椒多數已賣完,大市場沒貨源,少數商販的存貨量難以與市場的需求狀況相對接,所以此時行情高低變化的可能性很大,價格不穩。
(3)掌握交易技巧,避免失誤。
1)談價時先讓買方出價,免得對行情掌握不準,報價過低造成損失。
2)要價不好出口時,可找第三者當中介人,既不失面子,買賣又容易成功。
3)各地商販采購用途不一樣,出價高低也不同,不要一有買者就賣,要多接觸幾個買主。
4)看不準行情時,可把辣椒分成幾次賣,先少賣一點看有什么反應,免得后悔。
5)賣給大買主,不賣小買主。小賣主一般為倒貨,不如大賣主出價高。
6)賣給上門客商,不搞登門送貨,免得長途貨上門貨到街頭死。
7)長期存放不要使辣椒過于干燥而虧秤。
8)注意不要收到假錢。
(4)組建產銷協會,打造品牌效應。有一定規模和基礎的辣椒種植鄉村,從長遠考慮,椒農們應聯合起來,組建不同形式的辣椒產銷協會,實行有組織的規模種植,無公害生產,注冊品牌,強化包裝,以優質和信譽贏得市場,從而得到高收益。比如,“冀州小椒”、武強“紅火辣椒”已是成功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