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我寫過一篇題為《奶奶的星星》的小說。其中有一段是這樣:
世界給我的第一個記憶是:我躺在奶奶懷里拼命地哭,打著挺兒,也不知道是為了什么,哭得好傷心。窗外的山墻上剝落了一塊灰皮,形狀像個難看的老頭兒。奶奶摟著我,拍著我,“噢——噢——”地哼著。我倒更覺得委屈起來?!澳懵?!”奶奶忽然說,“你快聽,聽見了什么?”我愣愣地聽,不哭了,聽見了一種美妙的聲音,飄飄的、緩緩的,是鴿哨?是秋風?是落葉劃過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輕輕地哼唱?……屋頂上有一片晃動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陽光,光影也那么飄飄的、緩緩的,變幻成和平的夢境,我又在奶奶懷里安穩地睡熟……
我從那一刻見到世界,我的感覺從世界的那一幅情景中出生,那才是我的生日。我不知道那是哪年哪月哪天,我分不出哪是感覺哪是世界,那就是我的生日。但我的生日并沒有就此結束。
我寫過另一篇小說,叫做《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的猜法》。在其中我寫道:
奶奶的聲音清清明明地飄在空中:“喲,小人兒,你醒啦?”奶奶的聲音輕輕緩緩地落到近旁:“看什么哪?噢,那是樹。你瞧,刮風了吧?”
我說:“樹?!?/p>
奶奶說:“嗯,不怕。該尿泡尿了。”
我覺得身上微微的一下冷,已有一條透明的弧線躥了出去,一陣叮啷啷地響,隨之通體舒服。我說:“樹。”
奶奶說:“真好。樹,刮風——”
我說:“刮風。”指指窗外,樹動個不停。
奶奶說:“可不能出去了,就在床上玩兒。”
腳踩在床上,柔軟又暖和。鼻尖碰在玻璃上,又硬又濕又涼。樹在動。房子不動。遠遠近近的樹要動全動,遠遠近近的房子和街道都不動。樹一動奶奶就說,聽聽這風大不大。奶奶坐在昏暗處不知在干什么。樹一動得厲害窗戶就響。
我說:“樹刮風?!?/p>
奶奶說:“喝水不呀?”
我說:“樹刮風?!?/p>
奶奶說:“樹。刮風。行了,知道了?!?/p>
我說:“樹!刮風?!?/p>
奶奶說:“行啦,貧不貧?”
我說:“刮風,樹!”
奶奶說:“嗯。來,喝點兒水。”
我急起來,直想哭,把水打開。
奶奶看了我一會兒,又往窗外看,笑了,說:“不是樹刮的風,是風把樹刮得動彈了。風一刮,樹才動彈了哪?!?/p>
我愣愣地望著窗外,一口一口從奶奶端著的杯子里喝水。奶奶也坐到亮處來,說:“瞧瞧,風把天刮得多干凈。”
天,多干凈,在所有東西的上頭。只是在以后的某一時刻才知道那是藍,藍天;那是灰和紅,灰色的房頂和紅色的房頂;那是黑,樹在冬天光是些黑色的枝條。是風把那些黑色的枝條刮得搖擺不定。我接著寫道:
奶奶扶著窗臺又往外看,說:“瞧瞧,把街上也刮得多干凈?!?/p>
奶奶說:“你媽,她下了班就從這條街上回來。”
額頭和鼻尖又貼在涼涼的玻璃上。那是一條寧靜的街。是一條被樓陰遮住的街。是在樓陰遮不到的地方有根電線桿的街。是有個人正從太陽地里走進樓陰中去的街。那是奶奶說過媽媽要從那兒回來的街。
玻璃都被我的額頭和鼻尖焐溫了。
奶奶說:“太陽沉西了,說話要下去了?!?/p>
因此后來知道哪是西,夕陽西下。遠處一座樓房的頂上有一大片整整齊齊燦爛的光芒,那是媽媽就要回來的征兆,是所有年輕的母親都必定要回來的征兆。然后是:
奶奶說:“瞧,老鴰都飛回來了。奶奶得做飯去了?!?/p>
天上全是鳥,天上全是叫聲。
街上人多了,街上全是人。
我獨自站在窗前。隔壁起伏著“咯咯咯……”奶奶切菜的聲音,又飄轉起爆蔥花的香味。換一個地方,玻璃又是涼涼的。
后來蒼茫了。
再后來,天上有了稀疏的星星,地上有了稀疏的燈光。
那是我的又一個生日。在那一刻我的理性出生,從那一刻開始我的感覺同理性分開;從那情景中還出生了我的盼望,我將知道我的歡愉和我的凄哀,我將知道,我為什么歡愉和我為什么凄哀。而我的另一些生日還沒有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