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章 關中情誼

  • 大明秦國公
  • 耕心堂一學童
  • 3318字
  • 2019-01-08 19:24:41

半月后的一天晚上,白復三人一起到了袁凌鳯的大帳中,王百川看著袁凌鳯那兩鬢白發,心中難受。

“凌鳯,何至于此?”王百川問道。

“無事,正好你們三人到了,我有一事相商。”袁凌鳯對著王百川說道。

“什么事,凌鳯你說。”朱臨昭說道。

“王兄,我想和你做一個生意。鐵爐的生意,里面的份子,你估一個價,我想換成現銀。”袁凌鳯語氣平淡的說道。

“凌鳯,你缺錢用嗎?我這里還有一些,要不你先拿著用。”白復回道。

袁凌鳯擺擺手,看著王百川,王百川想了一下,開口說道,“三萬兩。凌鳯你不會是想?”

“好,就三萬兩。王兄,你在拜托你一件事,幫我送一封信回北崖。”袁凌鳯說道。

“凌鳯你不會是想將銀子給那些戰死的兄弟家里吧?”朱臨昭吃驚的說道。

“我是秦地之人,同袍之情理應的。”袁凌鳯算是回答了朱臨昭。

“算我一個,王兄。”白復接著說道。

“你們知道這是做什么嗎?收買軍心嗎?”朱臨昭嚴厲的說道。

“西鎮武司在風口浪尖上,你們倆真要這么做嗎?”王百川同樣嚴肅的說道。

“朱兄,王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關中人是不會不管戰死的澤袍兄弟的。”袁凌鳯說道。

“自秦以來,關中為將者,贍養部下家眷,關中為兵者,活著回來的都會替戰死者盡一份養家之責。這是我們關中人的情誼,兩位不用多勸,這件事如果有人為難,那就是與我將門為敵。”白復的語氣很平靜,但是最后一句話中的殺意,讓朱王兩人心驚,同時被千年將門的硬氣震驚。

白家自秦以來,不顯山不露水,但不管哪一朝都不能忽視白家在眾多將門的地位,畢竟白家武安君。

“這件事情,我王家算是占了便宜,凌鳯,白復的份子,五萬兩,另外我補一萬兩,算我與朱兄的,朱兄,你覺得呢?”王百川不是小氣的人。

“好吧,這種事情怎么能缺了我,那就這樣定了。”朱臨昭說道。

王百川的速度很快,第二天一早,西鎮武司大營外兩里外,西川商會的銀車就到了。在得到允許后,銀車直接到了校場上,此時校場上西鎮武司的錦衣衛已經全部集合。

袁凌鳯讓王家商會的人將車上的箱子打開,白花花的銀子,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沖擊。

“這些銀兩不是分給你們的,這是戰死兄弟的養家錢,朝廷有撫恤,讓戰死者家中老幼有一個溫飽,這是圣上的仁德,這筆錢,不要多議,每一個人拿上二十兩銀子,將銀子和戰死兄弟的腰牌頭發帶給他們的家人,告訴他們,誰要是敢欺壓他們,就來西鎮武司,以后西鎮武司就是他們的子侄,白復發銀。”袁凌鳯對著臺下眾軍說道。

隨著箱子里面的銀子越來越少,一個個錦衣衛離開校場,每一個都會去秦長武那里領一個腰牌和一個紙條,腰牌上拴著一縷頭發,紙條上是地址。領到腰牌后,去馬棚牽出自己的戰馬,回到校場。

等到所有人回到校場,袁凌鳯拿著自己那份腰牌紙條,放到懷中,小東牽過戰馬,袁凌鳯翻身上馬,對著面前的錦衣衛說道,“上馬,隨我出營。”

一騎當前,三千隨后,轟鳴的馬蹄聲讓五里外京營的一個衛所誤以為是有蒙古人溜進來長城,連忙擂鼓,等到全軍集結完后,剛剛準備出營,衛所里面先前派出的偵騎就把西鎮武司全軍盡出的消息報了回來。

李姓的指揮使聽聞,不知道西鎮武司的這些瘋子又要干什么。連忙帶著一所騎兵前去攔截。同時讓自己的部下將消息報到京營都督那里。

不一會,李姓指揮使帶人就截到了袁凌鳯他們,袁凌鳯伸臂朝天一舉,后面的錦衣衛連忙勒住胯下戰馬,袁凌鳯催馬上前。

“你部為何攔住去路?”袁凌鳯質問道。

“我是京營指揮使李聞,你部出營所謂何事?”李姓指揮使點明了自己的身份,同時也看到了袁凌鳯身后的眾多錦衣衛,無甲也沒有攜帶弓箭長兵,只有腰間的佩刀。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見過指揮使大人,我部今日有些私事要處理。”袁凌鳯催馬走到李聞旁邊,在他耳邊小聲的說了幾句話,李聞聽完,看了袁凌鳯一眼,對著袁凌鳯說道,“軍中同袍,理應如此,去吧。”說完對著身后全副武裝的騎兵們喊了一句,“回營。”

來的快去的也快,西鎮武司出了燕山,每到一個路口就分流一部分人,等到最后,只剩下袁凌鳯和小東兩人。

袁凌鳯特意挑選了一個最遠的,西鎮武司的兵之前就是錦衣衛,而京都錦衣衛基本上來自京都城或者周邊府縣,居住,所以才有了今日之舉,不然,兵員來自五湖四海,袁凌鳯還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將這筆銀子發下去。

袁凌鳯從懷中拿出來腰牌,腰牌背面是腰牌主人的名字籍貫職務,張二栓,一個很普通的名字,生前是西鎮武司破軍所最普通的一個錦衣衛甲士。(ps:普通錦衣衛以下分為將軍,校尉,力士,將軍負責殿廷守衛,校尉、力士揀選民間身體健康、沒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鹵簿、傘蓋,力士舉持金鼓、旗幟。平日里沒有朝會活動時,各衛親軍分別值守皇城四門,唯獨錦衣衛將軍在午門外晝夜守衛,這些是宮內的錦衣衛。負責偵察、緝捕的錦衣衛官校稱為“緹騎”,隸屬于南北鎮撫司,暗諜司稱為“部眾”,而鎮武司的錦衣衛更接近于軍隊,所以稱為“甲士”。)

按著紙條上的地方,袁凌鳯和小東一路打聽,終于找到了張二栓的家,一個普通的農家,張二栓三年前被錦衣衛征為力士,后加入西鎮武司。

袁凌鳯敲響了小院的門,一個老漢開了門,看到了袁凌鳯和小東身上的衣服,試探的開口問道,“你們是二栓的軍中兄弟吧?進來吧。”

拉著兩人進到屋子里,屋子里沒有太多的家具,兩只土瓷碗,一壺熱水,老漢有些局促的說道,“家里窮沒有茶葉,兩位別見外。”

“不見外,老伯,我是二栓的軍中同僚,這位是……”袁凌鳯拉了一下小東的袖子,開口說道,“老伯,我是二栓的小旗,二栓是我的手下。”

老漢打斷了袁凌鳯后面的話,“是不是我家二栓闖禍了?是不是又打壞了別人家的東西,這些日子我攢了一點錢,我給人家賠。”

“老伯,不是的,您先坐。”袁凌鳯拉著老伯坐下。

一時間袁凌鳯不知道怎么開口了,袁凌鳯從懷中拿出來張二栓的腰牌和二十兩銀子,放到桌上。

“這是?”,老漢的眼神一變,怯生問道。

“這是二栓的腰牌,二栓入了鎮武司。”袁凌鳯說道。

“鎮武司,他沒有給我說過啊。”老漢顯然不懂這些。

橫豎瞞不住,袁凌鳯只得說道,“二栓戰死了。這二十兩銀子是西鎮武司兄弟們的心意,兵部的文書和恤金還沒有到府縣。”

“兒啊……”老漢痛呼一聲,身子一搖,東子連忙扶住老漢。

不過出乎袁凌鳯兩人的預料,老漢并沒有哭鬧,深呼幾口氣,克制著語氣,對著袁凌鳯問道,“我兒為兵,作戰可有退縮?”

“張二栓每戰身先士卒。”

“我兒為兵,可有斬獲?”

“張二栓,斬首十余級,策勛九轉。”

“我兒戰死,可留下什么話”

“有,他說打完仗,領了朝廷的賞銀,就帶你去京都城享福。”袁凌鳯對張二栓有一點印象,因為那一次王廷之戰,劉二栓也在其中,袁凌鳯還能想到張二栓憨厚的笑臉,只是他沒有活著回來。那一千五百人,從長城到王廷,再加上王廷的斬獲,平均下來每一騎都超過十首之功。所以這么說也沒有錯。

三問,這是關中人的習俗,袁凌鳯不知道為何這個老漢會懂這個。

“老伯可是關中人,家中還有其他人嗎?”袁凌鳯問道。

“老漢老家是關中鳳翔,還有一個大兒子,在禁軍里當查。就將一家接到了京都,二栓也是他哥幫著送到錦衣衛的。”老漢回答道。

聽到了老伯是關中人,袁凌鳯并沒有表露自己的身份,看著外面西落的太陽,也知道自己該走了,“老伯,以后有事情,去京都找錦衣衛衙門,告訴他們你兒是西鎮武司的兵,他們會給你主持公道的。西鎮武司讓你丟了一個兒子,以后西鎮武司就是你的子侄。老伯,明日中午之前,我們必須回營,不多留了。”

“好,我送送你們。”老伯起身,將袁凌鳯和東子送出小院,送出兩人后,老漢關掉院門,袁凌鳯和東子兩人上馬就準備離開,這時候只聽到小院里傳出來老漢的痛哭聲。

小東準備下馬,袁凌鳯制止了他,“小東,不要去。”

小東不解望著袁凌鳯,袁凌鳯說道,“走,路上給你說。”

回去的路上,袁凌鳯與小東兩人趁著還有光亮往燕山奔去,到了夜里,兩人停下,在路邊升起火。

休息的時候袁凌鳯給東子解釋了為什么攔住他。

關中自秦而始,一直就是中原王朝重要的兵源地,所以每有大戰,關中縞素,這也鍛造了關中人的堅韌。所以袁凌鳯不讓東子折身去安慰老漢,因為這不是安慰,而是一種折辱。

關中男子外表冷峻,莊敬實誠、寡言少語,剛板硬正,寧折不彎,袁凌鳯就是關中人,所以他懂老漢,設身處地,袁凌鳯也不希望別人對自己報以同情,因為關中人心中的那根傲骨不允許。軟弱,關中男子是不會向外人表露的,有時候甚至是家人,這就是關中男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壁市| 阳信县| 阿克| 攀枝花市| 三台县| 霞浦县| 富蕴县| 平乐县| 彭泽县| 蓝山县| 顺平县| 东宁县| 眉山市| 兴隆县| 玉林市| 丰镇市| 昌乐县| 宜君县| 巫山县| 读书| 木兰县| 太仓市| 遵化市| 凤城市| 塔河县| 阜宁县| 康保县| 云阳县| 威信县| 小金县| 宣武区| 柳江县| 平阴县| 类乌齐县| 乐至县| 芦山县| 公主岭市| 喀喇沁旗| 盐亭县| 军事|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