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學個孔夫子“每事問”

“草根”出身的劉邦,很謙虛、沒架子,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向別人咨詢,可謂“每事問”的高手。遇到問題,他有一句口頭語:“為之奈何”,征求別人的意見,察納雅言,分析綜合,作出決策。經過五年楚漢戰爭,劉邦最終能打敗軍事家項羽,根本的原因就是劉邦遇事都要來句“為之奈何”,請教別人。

“每事問”出自《論語·八佾》:“子入太廟,每事問?!薄鬃舆M周公廟的時候,問這問那,每一件事都要問個明白,表明他對周公、周禮的尊敬和謹慎態度,體現了孔子重視多見多聞、虛心請教的作風。“每事問”就這樣被后人沿用下來,許多人從中受益不淺。

如今電腦進入每個辦公室、家庭,了解信息很方便,地球真的成了“小小寰球”。領導干部的辦公室配置較全,通過網絡、電話等設施了解面上的情況便利多了,可謂“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然而深層次的東西、新鮮活潑的第一手資料,還需到群眾中去才能了解到。他們遇到工作中的難題,不忘咨詢下屬、請教群眾,實踐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不斷積累經驗與能力,厚積薄發。

事實上,討論會上最受仰慕的人,往往善于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毛澤東說過:“學問,就是講的又‘學’又‘問’?!苯逃姨招兄J為,天地是個悶葫蘆,里面有很多妙理;無論對于什么事情都要心存疑問。為此他寫過“每事問”“問到底”兩首詩。他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痹诂F實工作中,不少“術業有專攻”的專家、資歷深厚的領導,不光聽匯報、看簡報、查報表,言談舉止很謙虛,真正和一線工人、農民交成朋友,帶著真情和誠意去問,常常不恥下問,請教別人,以“海不辭水、山不辭土石”的精神,吸納百姓建議,博采眾長“取真經”。巴爾扎克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無疑是問號?!?/p>

愛因斯坦有一句被人反復引用的名言:“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地追究問題罷了?!彼J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人們時常把這理解為科學家的謙遜、低調,其實是一語道破了發現和創新的“天機”:好奇心、問題意識以及鍥而不舍的探求是創新成功的前提。美國學者博恩·崔西說:“培養創造性思維的最好的方法是問問題。”一個好的問題總是能夠直擊問題的核心。勤問,貴在一個“勤”字。作出決策和檢查日常工作,必須了解很多情況,要多問,問到底,追根求源,問個明明白白,不留半點疑問。這是求真務實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品質。毛澤東曾倡導“每事問”,強調“凡事盡量搞明白”之后,才能解決問題。1930年5月,他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有段精彩的論述:“邁開你的兩腳,到你的工作范圍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學個孔夫子的‘每事問’,任憑什么才力小也能解決問題,因為你未出門時腦子是空的,歸來時腦子已經不是空的了,已經載來了解決問題的各種必要材料,問題就是這樣子解決了?!?/p>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的一些重大問題上提出過許多好辦法,這與他長期深入群眾作調查、虛心向群眾學習是分不開的。在著名的《尋烏調查》中,毛澤東談到為其提供城市材料的兩位先生時說:“多謝兩位先生的指點,使我像小學生發蒙一樣開始懂得一點城市商業情況,真是不勝歡喜。”毛澤東說:“中國人民中間,實在有成千成萬的諸葛亮,每個鄉村,每個市鎮,都有那里的諸葛亮。我們應該走到群眾中間去,向群眾學習”,并表示要“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向群眾學習,是一項長期的必修課,必須做到持之以恒,不應“畢其功于一役”。

深入群眾了解社情民意,不要輕視“臭皮匠”,一定要擯棄官僚主義、不懂裝懂的壞作風,不妨學學中華圣賢,降低身段、俯下身子,以小學生的姿態,多來些“每事問”,變“模糊泛問”為“針對性問”,變“無根由問”為“指向性問”,虛懷若谷、真心實意地向群眾學習請教,傾聽群眾呼聲,態度真誠,開誠布公,推心置腹,不斷總結人民群眾創造的新做法、新經驗。要積極探索向群眾學習的新路子。例如,可以憑借網絡廣開言路,既聽“精英”建言,也聽“草根”之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禄丰县| 汤原县| 磴口县| 常德市| 迭部县| 闸北区| 曲阜市| 介休市| 北京市| 平乡县| 扬中市| 夏邑县| 南昌市| 洮南市| 乾安县| 疏勒县| 泾源县| 博罗县| 盐亭县| 进贤县| 张家港市| 怀柔区| 黄平县| 凌源市| 海兴县| 石柱| 富宁县| 淳化县| 永州市| 龙海市| 土默特左旗| 唐海县| 长阳| 隆子县| 泌阳县| 靖边县| 利津县| 大连市| 乐清市| 佛冈县|